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应该突出“个体”发挥“主体”面向“全体”创设“景”融入“情”创制“乐”。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教师可以根据各地市区课程实施方案,结合本校特色和本人特长,依据课程目标,自己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不少体育教师为没有了固定的体育教材内容而犯愁,体育课教些什么,该怎样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
【关键词】多元化;个体差异;主体地位;善待;兴趣;能力;意志
在现代教育形势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如何完成新课程的多元化功能目标呢?是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急需探究与解决的课题。那么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到底怎样“教”。
一、突出“个体”、发挥“主体”、面向“全体”
1、突出“个体”,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就是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根据学生的先天条件,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及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个性等进行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发挥“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教师从事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健全、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学的宗旨。
3、面向“全体”,要求体育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把他们都作为关注的对象。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未成年人,无法推断他们的潜能和未来,应确实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
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景”、融入“情”、创制“乐”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情感入手,注重乐趣,育知与育心相结合,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2、融认知、情感、技能和人际交往于一体,“知,能,意,行”为一身,注重“三维”一齐发展,兼顾身心和谐统一。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3、应把各种技术技能内容汇编于一体的“娱乐”、“比赛”、“生活”、“实践”等情景中,使单调、枯燥的技术技能的学习与欢乐的情景结合起来。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4、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
三、注重“趣”、发展“能”、强调“意”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初始动机和有效保证。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己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2、发展“能”就是发展学生生命成长所必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掌握与应用在体育课堂上学到的对终身发展有益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其中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迎接挑战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生存与适应能力等。
3、意志品质是体育教育的情感目标之一,是一个人发展的必要因素。人的发展是和谐统一的,虚席行为不仅始终影响改变着学生的知识、能力,而且能随时影响着人的情绪和各种心理感受,对于学生建立自尊自信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为培养未来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总之,新课程下一节体育课看似简单,却蕴含着诸多因素,体育课教学从指导思想到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到组织形式,从练习方法到教学环境,从对教师的要求到课堂上的评价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体育教师在做好本专业的同时,加强多方面的学习,充实自己;从教材、教学条件、学生性格、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去考虑、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
【参考文献】
[1]陈向明.曾琦.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作者简介:孙立波,女,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中学体育教师, 中学二级
【关键词】多元化;个体差异;主体地位;善待;兴趣;能力;意志
在现代教育形势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如何完成新课程的多元化功能目标呢?是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急需探究与解决的课题。那么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到底怎样“教”。
一、突出“个体”、发挥“主体”、面向“全体”
1、突出“个体”,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就是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根据学生的先天条件,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及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个性等进行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发挥“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教师从事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健全、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学的宗旨。
3、面向“全体”,要求体育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把他们都作为关注的对象。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未成年人,无法推断他们的潜能和未来,应确实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
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景”、融入“情”、创制“乐”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情感入手,注重乐趣,育知与育心相结合,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2、融认知、情感、技能和人际交往于一体,“知,能,意,行”为一身,注重“三维”一齐发展,兼顾身心和谐统一。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3、应把各种技术技能内容汇编于一体的“娱乐”、“比赛”、“生活”、“实践”等情景中,使单调、枯燥的技术技能的学习与欢乐的情景结合起来。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4、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
三、注重“趣”、发展“能”、强调“意”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初始动机和有效保证。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己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2、发展“能”就是发展学生生命成长所必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掌握与应用在体育课堂上学到的对终身发展有益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其中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迎接挑战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生存与适应能力等。
3、意志品质是体育教育的情感目标之一,是一个人发展的必要因素。人的发展是和谐统一的,虚席行为不仅始终影响改变着学生的知识、能力,而且能随时影响着人的情绪和各种心理感受,对于学生建立自尊自信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为培养未来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总之,新课程下一节体育课看似简单,却蕴含着诸多因素,体育课教学从指导思想到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到组织形式,从练习方法到教学环境,从对教师的要求到课堂上的评价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体育教师在做好本专业的同时,加强多方面的学习,充实自己;从教材、教学条件、学生性格、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去考虑、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
【参考文献】
[1]陈向明.曾琦.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作者简介:孙立波,女,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中学体育教师, 中学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