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ht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90例符合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治疗(拜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硫酸氢氯吡格雷等),治疗组加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餐时服用1次,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的平均时间以及心率、血压、血粘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显著的减少心绞痛发病率和致死率。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with atorvastatin
  
  【Abstract】 Objective To view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torvastatin to cure unstable angina.Methods 90 cases of hospital diagnostic criteria consistent with unstable angin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 48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42 cases.Two groups of patients had conventional treatment(worship aspirin,isosorbide mononitrate,Polivy,etc.),the treatment group atorvastatin 20 mg,per dinner to take a second course of treatment were 12 weeks.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inspection electrecardiogram.angina pectoris record the number and the average time for each attack,as well as heart rate,blood pressure,blood viscosity changes.Results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Atorvastatin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accurate,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 of angina pectoris.
  【Key words】Atorvastatin;Unstable Angina;Efficacy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44
  作者單位:422312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高沙医院内科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一种严重的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其发生过程千变万化,从数分钟内症状缓解到胸痛症状反复发作并快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它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治疗及时恰当可挽救濒死的心肌,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因此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意义[1]。以往的抗心绞痛的治疗主要是、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等,虽收了肯定的效果,但也有相对不满意之处。他汀类药物是近年来参与冠心病治疗的新领域。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除降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系统多效性作用。本分析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其中男62例,女28例,年龄40~82岁,平均54岁,根据病史、体检、心电图、X线和心脏彩超等全部病例均符合1980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和/世界卫生组织(ISFC/WHO)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剔除标准:①严重心动过缓;②严重感染;③有心肌梗死史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⑥恶性病变者;⑦孕妇。
  1.2 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53~85岁,平均69.7岁);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52~86岁,平均70.0岁)。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构成比、体质指数、吸烟指数、血脂、血压、心绞痛程度、频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包括低盐低脂饮食、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制剂、抗血小板制剂、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等;治疗组为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加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餐时服用1次,疗程均为12周。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检查心电图,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时间。
  1.4 疗效判定显效 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或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1级或以上,休息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有效:心绞痛分级降低l级.休息时ST段压低上升0.05 mV或倒置T波变浅>50%:无效:症状和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1.5 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37例,占77.1%;对照组显21例,占50.0%。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
  治疗组4837(77.1)10(20.8)1(2.1)
  对照组4221(50)13(31)8(19)
  2.2 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x±s)
  
  组别例数
  心绞痛发作次数(次)持续时间(min)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483.2±1.10.5±0.55.2±2.23.5±2.3
  对照组423.2±1.11.1±1.15.3±3.33.8±3.3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内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隙,表面有血小板聚集和(或)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出现缺血性心绞痛[2,3]。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使斑块稳定,抑制血小板聚集,病情好转。否则冠状动脉病变继续发展。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死亡。本观察中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发作程度、持续时间明显改善。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时体内可产生明显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炎症反应,他汀类药物有独立于降脂之外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该类药物可减轻斑块炎症,改善斑块的不稳定性,缓解ACS患者体内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4,5]。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LDI-C水平20%~60%。应用他汀类药物后,冠脉造影变化显示管腔狭窄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较少,而患者的临床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显著降低。所以说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显著的减少心绞痛发病率和致死率,临床医生应广为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
  [2] Bybee KA,Wright RS,Kopeck SL.Effect of early statin therapy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 concise review of the recent data.Cardiol Rev,2002,10(5):301-305.
  [3] 赵水平.冠心病整体防治中他汀类药物的重要作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4):379-381.
  [4] 章义利,周秀云,应斌宇,等.阿托伐他汀对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形态学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844.
  [5] 高润霖.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8):635-636.
其他文献
摘要:在土建工程中,既有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的鉴定是经常遇到的工作,即使是新建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也经常需要进行检测、鉴定。由于回弹法检测技术具有多项优点,特别是因其检测方法便捷、抽检构件数量较多,而倍受工程技术人员青睐。但是,在回弹法检测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笔者结合多年的施工现场检测经验,详细介绍回弹法的特点、影响因素、检测技术、数据处理及强度值推算。能够让广大试验检测人员如何正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易引发各种安全生产事故。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必须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维护与管理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temporary power exist many weak links
摘要  针对查明拟建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的背景和原因,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充分了解建筑场地与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了土工试样室内试验、原位测试试验及地下水水质分析。论证和评价场地砂土液化判断、软弱地基处理与加固等岩土工程的技术决策和实施方案,并讨论各层的承载力和压缩性。勘察证明本场地浅层的土层的承载力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软弱下卧层变形的要求,不具备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条件,应该采用桩基础加强浅
摘 要:防渗漏技术在现在的工民建工程中应有十分广泛,因为它是建筑质量和施工性能优良的保障。 目前来说,国内的工民建施工中问题较为突出明显的问题是屋面、墙体的裂缝以及卫生间、厨房和门窗的渗漏。 尽管我国已经在工民建方面问题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技术更是有了傲人的提高,然而在实际的工民建工程的开展国政中,仍然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就此讨论了我国在工民建中防渗漏技术的实际应用的发展之路,希望能改善我国防渗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评价组合式棱凸镜预防和控制学生近视眼发生、发展的真实的效果.方法 选择年龄在7-18岁之间戴近视眼镜的中小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574人),对照组(551人).实
目的探讨应用以环孢素(cyclosporine,CsA)为基础免疫抑制剂的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患者转换为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联合麦考酚吗乙酯(my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87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损伤原因、骨折类型、部位、合并伤及治疗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 致伤原因最多为交通事故,下颌骨骨折最多.187例口腔颌面部骨折行手术复位和钛板坚固内固定,均获满意疗效.结论 早期复位和内固定是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 颌面部解剖结构特殊,生理功能重要,正确及时地处理颌面部骨折,能促进颌面部功能的恢复,防止面
目的 探讨新辅助静脉化疗在Ⅰb2~Ⅱb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 1~2个疗程的静脉灌注化疗.化疗方案为TC方案:艾素+铂尔定,之后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观察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术后病理结果等,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结果 化疗有效率为82.6%,其中7例完全缓解.化疗效果与期别无关,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的有效率高于腺癌(P<0.0
目的探讨高频和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本院79例临床拟诊并经术后证实的阑尾炎患者术前进行的彩色多普勒
1 病例资料rn孕妇,31岁,孕2产2,因孕39+5,第二胎临产,脐带绕颈,瘢痕子宫,于2010年3月30日0:15收入院,该孕妇平素月经尚规则末月经2009年6月25日,预产期2010年4月1日,停经40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