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就业指导课程的特点和“内在要素”缺失等问题的认识事关成人高校就业指导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实效性研究,引导大学生领会政策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实践能力,探讨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等因素所引发的观念转变问题是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就业指导;教学特点;内在要素;实效性
  
  成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毕业生就业的高位走势而开展的教学工作,其特点在于指导性、引导性、互动性、时效性。该课程旨在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提升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在就业的实践中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需要的关系、眼前利益与国家根本利益的关系,坚持在经济社会进步的前提下发展个人的根本成才观,结合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灵活的就业指导教学工作。
  一、就业指导课的特点
  1、指导性
  指导性是指成人高校就业指导课对大学生的就业具有教育、指点和引领的作用,让大学生在互动愉快的情景中接受就业指导,它与单纯说教、灌输是相对立的。对就业课指导性的认识与度的把握,从微观角度讲事关就业指导的质量与效果,从宏观的角度讲事关就业指导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既要统领就业指导的精要,又要把握就业指导的内在要求,善于站在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对就业指导课的要点和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与准确把握,既不放大就业指导课的功能,也不缩小它的作用。通过课程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而且要教育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懂政策,守法规,讲道义、守诚信;不仅让学生自觉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而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择业计划,让学生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个人的就业理想。
  2、引领性
  引领性是指通过事物发展的客观存在性对人的思想、意识、观念进行影响,使人的思想、意识、观念的形成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对事物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引领性不具有规制意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率逐年提高,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就业心理负担加重情况下,就业指导及时发挥引领作用缓解就业心理压力,解除心理负担,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走向先就业再职业后事业的发展路径。
  3、互动性
  互动性是有效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可以通过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或组织之间有效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社会过多的渲染就业难、在一部分学生的心理上存在一定的恐慌,出现了就业心理危机,甚至个别学生产生偏执思想。 在就业指导教学活动中,运用互动教学方式,主动创设互动情景,不仅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之间互动,而且在学生之间的就业经验与教训、成功与失败交流中产生互动。同时,学生与家长、其他人员之间通过互动交流,可以解决学生个体的思想疑惑,体现教学组织的互动性,达到教学的实效性。互动性与整体化的普适教育活动相比,更容易触及个体的思想实质。面对大学生在就业中产生的思想问题,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个别学生的偏执思想,通过创设互动教学情境开展交流,可有效的解决思想问题。
  4、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将有效的信息及时转达给接受者,使接受者对信息筛选与整理指导其实践活动。就业指导课这一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就业知识,提高择业能力,跟踪就业动态,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紧紧把握时效性特点,充分发挥时效性的功能,坚持时效性原则。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信息的质量决定着事物的成功与失败;人们在日常活动中越来越重视信息的收集、整合与处理,这种收集、整合与处理就是指事物发生的有效性。在就业指导教学活动中,将最新的市场就业动态、最新的就业趋势分析、最新的市场信息及时的传达给学生,则可有效的提高就业质量。在日常的就业指导教学活动中既要按教材组织教学,又要与书本以外的就业信息相结合,既要了解掌握以往经验教训,又要及时的了解最新的就业市场动态,坚持时效性原则,将进一步促进就业质量与就业效率。
  二、成人高校就业指导课的要义在于实效性
  从理论上认识高校就业课的特点,进一步把握就业课的任务、内容及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从实践的角度研究高校就业课存在的问题是改进和加强高校就业教学工作重要环节。不论是让学生领会政策精要,还是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抑或是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与高校的认识、师资队伍建设、软环境的营造等都具有直接的关系。对于特点的认识和问题的提出都为研究它的实效性奠定了基础。
  1、实效性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领会政策精要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期间大学生就业机制的演变过程,集中体现在政策的引领作用,即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由于各个历史阶段的任务不同,社会发展目标不同,经济建设水平不同,及时的创新与改革大学生就业政策,对于发展、爱护、使用有限的人力资源起到了推动作用。大学就业课的首要任务将是引导学生对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过程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从中认识到政策的引领作用及依靠政策实现就业的路径。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进一步巩固,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高等教育迎来了千年难逢的发展机遇。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率由不及15%提高到了现在的26.5%的水平,大大超出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才能达到的水平,在这种背景下创新与改革大学生就业政策,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毕业生就业的高位走势,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特别后金融危机时代来临,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人们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的愿望更加迫切,缓解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靠就业政策的改革与引领更显重要。从就业政策的改革发展走向看,“政策扶持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灵活就业” 将成为自主择业的主要导向,同时也是实现就业市场化重要路径。这些扶持鼓励政策都将引发大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2、实效性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提升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知识内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认识水平的升华,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应注重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心环节。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市场反馈情况看,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原因一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机制尚不完善,时间无保障,经费跟不上,管理以及考核措施不具体等存在着形式化的现象;二是师资配置达不到实践要求,大学扩招后,高校的师资相对缺乏,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中存在脱节现象,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实践质量也无法保障;三是实践基地建设不到位,有关的补尚性政策缺失,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不愿意接受学生实践,把学生的实践活动看作是一种负担等。
  我们在毕业生就业困难预期的此项调研中发现,将“经验不足”作为困难预期之一的毕业生占样本总数的91.7%。比较其它几项困难预期的数据统计结果可知,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对实践动手能力(65.7%)、专业技能(59.3%)、知识面(53.3%)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信心也明显不足。还有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38.3%),创业能力不足(35.4%)。
  对于工作困难预期所反映出的问题,其本质是属于能力指数问题,由此可见,“能力”将成为大学生就业关注度最高的因素之一,他们认为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社会青睐的是复合型、实用性和创造型人才,希望自己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社会竞争力等能力因子,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高校应把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提升他们就业的竞争力。
   3、实效性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不仅在于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国家的就业政策,把握就业动向,提高就业质量,而且对于指导和丰富就业实践经验,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促进了解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择业技巧,加强心理调适更具现实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轨”向“市场轨”转型过程中,中国的就业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近年来多项就业促进政策的出台,确保了大部分的应届毕业生在离校前后落实了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面对毕业生的高位走势,面对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面对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这种背景下每个人都将做出选择,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向,这种选择与取向折射着每个人的就业观,就业观的形成有其复杂的成因,除了以上三个客观因素外,政策的、社会的、学校的等来自不同的信息对就业观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客观因素以及来自不同的信息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的时候,经过选择、分析、整合,最终内化为一种思想、理念或观念,这种观念将外化作用于择业。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不乏一些观念落后者,理想与现实错位,自主就业意识缺失,择业观念与现实性存在着矛盾,直接影响着就业,表现在:正确的自我认知缺失,对就业形势估计失之于简单与片面;在择业过程中预期过高,把品牌企业、知名公司、垄断行业作为择业的目标,把经济发达地区“北上广”作为选择的对象;强调自身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显然这种不良心态、就业观念、价值取向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这种就业观念不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因此,高校就业课应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大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在就业问题上处理好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的关系、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自己的就业观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自己的就业理想。
  三、对教学实效性影响的内在因素分析
  就业指导课“内在要素”缺失将严重影响教学的实效性。造成就业质量下降的原因表现在诸多方面,关键是高校自身存在思想认识问题,它是内在因素缺失的主要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
  高校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认识的局限性,使就业课的建设缺乏力度,认为高校的任务在于对受教育者施教与培养,就业不属于高校的责任,是就业课遭受冷遇;另外,大学生的就业与高校的责任脱节,本世纪初我国就业政策机制中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项选择”,在“学校推荐”的概念中存在着表象化,缺乏规制意识和责任约束。研究者认为,高校在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是造成就业质量下滑的主要内在原因之一,应从制度评价体系上加强建设,由“学校推荐”向“学校指导”转变,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高校招生、培养、就业等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建设,强化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改变高校封闭落后的思想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就业指导课的地位和效果。
  2、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
  大学生就业竞争的核心在于素质,素质的高低在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优劣在于教师,教师是教学质量的承担者。就业课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如何,关乎就业课质量以及它的生存与发展。目前大学生就业课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诸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学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与创新性;没有形成全程化教学模式,缺乏个性化就业指导,忽视诚信教育等。这已成为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偏低的内在基础要素,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根木保证。实践中发现师资力量不足已成为制约就业指导课发展的瓶颈。就业指导课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经济发展的趋势,掌握最新的行业动向,更重要的是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战经验。因此,就业指导课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热爱教学、知识全面、感染力强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2]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队伍的关键。
  3、软环境营造不到位
  建立健全就业指导课质量的检查评估指标体系,是提高就业指导课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就业指导课在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实用性与针对性相脱节,普遍性与个别指导相脱节,理论化教化比较严重,就业指导课的特点不够突出。大学课程建设从设置到走向成熟要经历师资培养、教材建设和教学评估等几个阶段的历练,特别是教学质量评估对于课程建设尤为重要,通过评估发现问题,改正纠偏,起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作用,营造大学就业课质量检查评估体系的软环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由其重要的意义。思想认识问题、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和质量检查评估体系,这三大因素构成了大学就业指导课质量的内在基础要素,思想认识是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检查评估体系是措施,三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4、研究性教学不到位
  研究性教学主要是将最前沿的科研动态引入教学内容,扩展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信息量,是大学生通过涉猎不同的知识领域和自身的体验,对事物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华教授认为:教学即研究,它不是现成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传递,哪怕是传递的知识和技能是最好的。这样的认识具有一定合理性,作者认为关键的是把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教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课程形态,研究性教学可体现为多样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式方法,可以实践为主体的行动研究,也可围绕某一理论问题的专题探讨,或根据不同的形式进行渗透性的教学。因此,开展研究性教学是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更加积极深入地开展研究性教学。在就业指导教学实践中,从整体而言,由于师资队伍组建时间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不高,对年轻新教师的培训缺失等问题,使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就业指导课要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师应结合我国出现的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进行大量的研究,获取新知识、新材料,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经过内心体验,做出一个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结论。就业指导在于教师利用研究的新资料,启发引导学生做出个人的选择,实现就业观念的转变,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应加强教研活动交流经验,解决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5、教学信息交流不到位
  信息量是指信息多少的量度。1928年R.V.L.哈特莱在自然科学研究中首先提出信息定量化的初步设想,但对信息量作深入而系统研究,还是从1948年C.E.仙农的奠基性工作开始的,后被引入到社会学中。信息将帮你逐渐解开头脑中的疑团,消除你对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并由不确定性变成较为确定或确定。如获得的“信息量”越多,你对事物的了解就越深刻、越全面、越本质。信息是事物的表现和描述,是客观实在的东西,不论我们是否认识或承认它,它都随时随地地伴随着我们。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从解决简单到复杂等各种问题的时候,都需要各种信息进行帮助分析和认识,以获取正确的结论,不论是科学研究工作、还是人们对日常事物的处理都越加重视信息的利用价值。教学部门特别是就业指导教学的组织者,更应该重视各种信息资料的搜集与利用,提高知识传授的质量。由于师资队伍的年轻化及兼职成分较大,需要为他们提供较多的信息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同时应有计划的组织他们进行经验交流,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帮助他们改进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西忠.高校毕业生就业合理性危机与对策研究[R].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评价.2009.11
  [2]郭亚红.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8.
  [3]刘声.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7省出细则[N].中国青年报,2009-06-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高校大学生充分就业路径研究,文号:102400430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吕西忠(1955—),河南洛阳人,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
  
其他文献
水库大坝的建成与运行为我国农业灌溉、抗旱、工业用水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水库大坝多数始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年代久远,运行时间过长,水库严重老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要符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满足他们的理解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小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
期刊
2002年9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中心的2001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应付工
武汉市市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轮训班3月22日至3月24日在中共武汉市委党校举办.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同志作专题辅导,要求全市各级领
期刊
经济形势日益更新,企业只有去适应生存的环境和形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中处于主动地位,争得发展优势。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高度融合的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环境
园林绿化是城市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力及后续增值功能的重要基础设施,园林绿化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市民及各级政府的重视.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土壤是
城市广场园林工程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建设项目,园林绿化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场所,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获得的方式更加便捷和多样化,这也使得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有了更高的、更新的要求.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依靠信息科技来加强广播电视编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纺织工作委员会主任孙淮滨在首站仪式上提出纺织企业建设生态文明示范企业要遵循“1+5生态发展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