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慈:于磅礴中上下求索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钟慈,中国计算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宁波人。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国家攀登项目“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首席科学家。90年代后期,研究弹性力学中闭锁问题的有限元方法,成绩显著,居于国际前列。
  走上计算数学不归路
  石钟慈于1933年12月出生于浙江鄞县,家庭贫穷,但因为江浙姜山乡一带是著名的进士村,有让子女读书的传统,且受亲戚影响,小时候的石钟慈又非常聪明,父母是非常支持他念书的。他的童年、少年一直生活在宁波,直到18岁考上浙江大学,才离开生他、养他的地方。此后走南闯北,他从未忘记自己是“宁波人”,一直以是宁波人而自豪。他介绍自己时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我的老家是浙江宁波”。
  1951年,石钟慈考上位于杭州的浙江大学数学系。但是,把浙大数学系读下来可不容易,那时数学有“南浙大、北清华”之说,浙大的数学系有陈建功、苏步青、徐瑞云等元老名师。
  1955年,石钟慈有幸在陈建功先生指导下完成了单叶函数论的大学毕业论文,这是一篇相当出色的论文。为此,当年的《解放日报》还发表了新华社文章,称赞他论文的创新性,这在1949年解放后的大学生中还是不多见的,后来该论文在《数学进展》上发表。大学毕业后,石钟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工作。只是他不能再继续他的函数论研究了,而要进入当时谁都不知晓的专业——计算数学。
  此时,计算数学在中国还是零。不仅石钟慈不知道,连主持总体学术工作的华罗庚心中也没底,他们只知道计算数学是作为计算技术的组成部分列入了国家规划。虽然石钟慈当时心中并非十分情愿转行,但在华罗庚强调了学科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了解了它对国防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后,他接受了这个重任,成为华罗庚手下最早搞计算数学的人之一,从此开始了他的计算数学人生。华罗庚带领着这一批年轻人一起摸索、探讨,差不多有大半年时间。这就是中国计算数学的开始,就这个意义上讲,华罗庚是中国计算数学早期的主要带头人。在华罗庚的鼓励指导下,石钟慈最终留在计算数学这个领域里。
  跟有限元方法较劲
  计算数学需要数学模型、算法,最后是计算机实现,而直到1958年,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真正有了自己开发的计算机。1960年石钟慈回国,并从事计算数学的研究及教学工作。
  石钟慈从苏联留学回来后,就研究起了“有限元方法”——包括飞行器、火箭、宇宙飞船、造房子、汽车等领域,居然都能派上用场。此后很多年,石钟慈就一直跟“有限元方法”较上了劲。
  石钟慈希望自己能够解决一个真正的数学难题,而原先西方的有限元方法在理论方面还比较欠缺,作为纯数学还不够严密。于是,他在“有限元方法”中找到了空间,并决心好好干一场。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大手一挥,发出指示:一定要把淮河治好。
  石钟慈当时正好赶上这事,就加入了由冯康先生领导的研究团体,搞大坝的数据研究。他们所掌握的方法,与西方20世纪50年代的有限元方法十分接近。通过冯康等数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科技界承认中国是有限元理论的第一个国家。
  作为从苏联正式回来的计算数学专业的人,因计算数学人才紧缺,经冯康先生安排,石钟慈正式调入中国科技大学任教,负责这个新兴专业的建设。当时华罗庚先生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冯康、吴文俊任副主任,石钟慈任计算方法研究室副主任。石钟慈从此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从最初的编写教材、讲课、上机和带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到指导硕士生、博士生。
  20世纪80年代,石钟慈在冯康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回到北京。之后,他对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回忆与思考。厚积而薄发,石钟慈凭其坚实的基础数学能力,在计算数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取得多项创造性成果,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既有深刻理论意义又紧密结合实际、对工程计算具有指导意义的独创性研究成果,促进了有限元方法的重大发展。
  1980年和1986年,石钟慈两度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000年又锦上添花地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3年获得华罗庚数学奖。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那年他58岁。
  上下而求索
  1981年,已经48岁的石钟慈,决定去国外深造。无论是从年龄上说,还是从十年“文革”、研究荒废的背景上说,这都需要十足的勇气。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技工作者有了去国外进修的机会,对于石钟慈来说比较想往的是去德国,他这是受大学老师徐瑞云的影响。
  石钟慈对这段经历印象深刻:“虽然当时已年近50岁,超过了申请洪堡的年龄,但是因为‘文革’的原因,对中国人放宽了年龄限制。我当时比其他同學大10岁,刚去的时候,一点把握也没有,非常紧张,因为完全是新的东西,基础不够,还要从头学习一门德语,心理上、生理上承受着巨大压力。凭借青年时代在浙大、复旦和苏联留学期间打下的坚实基础,加之深受德国精神的影响,通过大半年的拼死一搏,我终于赢得了施图默的信任。”
  1986年10月,冯康通过中科院干部局才把石钟慈调回到自己身边,成为他的接班人。用冯康的话说:“是我把他调去的,所以,在我退休之前,要把他调回来,都是为了计算数学。”
  石钟慈回到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之后,正遇上改革开放大好时光,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他们共同努力于1990年成立了由计委直接拨款的“中国科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还是屈指可数,石钟慈担任室主任,当时这对中国计算数学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随后,1991年和1996年连续两期获得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的资助,冯康与石钟慈分别担任一期和二期的首席科学家。这个项目立项以后,“计算数学在国内站住脚了,因为得到国家的支持和重视。”石钟慈说。后来,攀登计划项目演变成为“973”项目,中科院计算数学所相继获得了两期“973”项目的支持。一大批中青年研究人员正在从事这个学科的研究,石钟慈培养的很多学生在这个领域中做出了国际一流的工作。“就计算数学而言,中国在国际上是居于前列的。”
其他文献
借助微引力透镜效应,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发现了一颗新的巨行星,围绕位于银河系凸起处的一颗褐矮星旋转。这颗名为“OGLE-2017-BLG-1522Lb”的系外行星,可能是首颗围绕褐矮星旋转的巨行星,新发现有助进一步揭示行星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OGLE-2017-BLG-1522Lb的质量约为木星质量的75%,在距主星约0.59个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为1.5亿公里)的轨道上旋转;主星可能是質量为
期刊
谷歌、IBM、英特尔、微软等科技巨头不断高调大秀量子计算“技术肌肉”的行为,让全球对量子计算的追逐更加白热化,这其中,中国相关企业、机构“抢滩”量子计算的身影冲在前面。  3月29日,微软研究人员宣布其量子计算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发现天使粒子——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有力证据:在特殊制备的导线中,将电子分为两半。如果微软希望建造一台能工作的量子计算机,这将是至关重要的。日前,谷歌推出72个量子比特的通
期刊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类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杀死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超级细菌MRSA对传统抗生素均具有耐药性,而这项研究有望促进开发有效且临床适用的新型抗生素。  抗生素耐药性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仅有非常少量的新抗生素被开发出来。而引起人们特别关注的超级细菌MRSA,就是一种具有潜在致命性的细菌,它非常难以治疗,这不仅因为许多MRSA菌株现在对传统抗生素具有耐
期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提出了多项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等的具体措施。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技术人才是国家建设发展的生力军,让每一个技术人才既有待遇又有机遇,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发挥出最大效能,才能真正激活大国工匠“一池春水”。  以“高精尖缺”为导向,让高技能领军人才更有获得感。技术人才尤其是高
期刊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关注焦点从如何吃饱转为如何吃好。民众所看重的质量已经从农产品本身拓展到水、土壤、肥料等产品原料的生长环境,以及后期加工程序的安全问题。山西省该如何做才能质量兴农?又该怎样寻求绿色发展之路?本期《专家与媒体面对面》与您共同关注——  专家观点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 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山西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邢国明:粮食以安全为先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更是安天
期刊
一年一度的两会胜利闭幕,新一届领导将领航新征程,为各行业新发展举旗定向。文化产业也将仰望航标,破浪前行,既要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又要融入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据了解,今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提案有336件,占比7.57%,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壮大数字文化产业;深化“一带
期刊
试想一下,在一个大型工厂内,如果小到一颗螺丝钉的温度变化等数据都可以采集、分析,那就能大幅降低机器能耗,提升产品质量,甚至避免重大安全事故。这仅是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冰山一角,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将为工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让现有的工业生产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复苏向好势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把制造业升级视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新的竞争,而工业互联网则被
期刊
鲁班一年到头,四处奔波,给别人干活。这天,他忙了一上午,坐下来休息。旁边,有一家人正准备做饭,但没有面粉了。他们拿来一些麦子,放在石臼里,用沉重的石杵去捣。捣麦的人累得满头大汗,才捣碎了很少一点。因为麦粒是椭圆形的,用劲小了,砸不碎,用劲大了,又把麦粒砸跑了,真是急死人了。当时,人们都是用这个办法。鲁班决心改革它,为人们解决困难。有一天,鲁班来到另一个地方干活,恰巧看到一个老太太正在捣麦子。老太太
期刊
“大学刚毕业几个月,我就开了公司,那时候我连自己要做什么都不知道。就一点点摸索,靠着胆子大往前走。”苗雅慧说。  大厅里的书案上放着一幅幅书法,其中有苗雅慧书写的《般若波罗蜜心经》,练习书法会让人渐渐地心如止水,不再关注身外事,这一刻只沉醉于这字字句句中。如果内心波涛汹涌,苗雅慧断然很难坚持到今天。你很难想象4年前,年仅22岁的她就独自创办了山西云广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听了她的讲述,记者不禁对这个
期刊
1992年,年仅18岁的艾敏刚踏入工厂的大门时,只是个跟在师傅身后初出茅庐的小毛孩,才疏学浅,经验匮乏。  “那时候,每次看到师傅精心打磨加工出的零件如同一件件美轮美奂的工艺品一般美好,我心里就无比羡慕,师傅对零件的加工会很‘挑剔’,也很‘讲究’,常常对一个产品的钻研达到如痴如醉的境界。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己就也会同师傅一样爱‘较劲’。”艾敏向记者回忆起刚入厂时的情形,眉眼中多了些喜悦,也正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