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愿融化在销魂的情欲中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克林姆画作,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艺术运动和维也纳先锋艺术团队时空碰撞催生的产物。作为分离派的领军人,他的作品极具时代特征。画家付诸天才般的想象力和勇敢探索精神,将绘画之唯美和工艺之精湛有机融合,作品装饰意味浓厚。画家渲染和讴歌性爱和女性之美,又将自己对生死的理解和思考漫溢在画作中,作品虽然情色荡漾、烈火情挑,却始终笼罩着宗教般的悲悯和感伤。
  关键词:情欲;实践;装饰;象征;哲思;奢华
  一提棒,一举手,一耸肩,一扬眉,一瞪眼,一甩头,一弓腰,一屈膝,一挥臂,乃至故作惊愕状突然张大了嘴……2017年1月1日上午,维也纳金色大厅花团锦簇、桂馥兰馨,维也纳爱乐乐团即将给全世界呈现一出最高规格的音乐盛会。新年音乐会上,年轻的指挥家古斯塔夫·杜达梅尔,顶着他满脑袋的自然卷发,整个身子融入进了音乐的海洋里。就连他满脑袋的卷发,都好像是跳动的音符,随着主人一起沉浸在旋律的节拍里起起伏伏。有的时候,他的双手好像轻勒疆绳,策马驰骋。指挥棒成了魔法棒,点铁成金。指挥家成了大法师,具足神通。那是年轻的指挥家在指挥音乐吗?NO!那是他正与音乐做爱呢。古斯塔夫·杜达梅尔和音乐在做一场完美和奢华的爱……
  看这位有着阳光笑容和迷人酒窝的委内瑞拉小伙儿指挥音乐,真是一种无尽的享受。在他魔棒加持下,台下也享受着音乐的丰饶和灵感、激情与梦幻,还享受着一场完美的艺术性爱。能把做爱做出高端和品质的,岂止古斯塔夫·杜达梅尔一人?20世纪初,维也纳还有一位殿堂级的绘画大师,他将做爱和艺术完美融合。质地上乘,雍容华贵。他就是维也纳分离派第一任主席,被譽为“奥地利最伟大的画家”的古斯塔夫·克林姆。1862年,这位伟大画家出生在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同年,在法国巴黎郊区也出生了一位艺术大师,他是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克劳德·德彪西。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序曲》、《大海》、《月光》等作品堪称典范。1918年,这两位欧洲顶尖艺术大师又相继去世,也算二人生死有缘,携手为天堂增添画意与神曲。克林姆的父亲是波希米亚移民,一个失意的金银雕刻师。他的母亲则梦想从事音乐工作,而一直无法实现。孩子们是在极端贫困中成长的,他在家中的七个子女中排行老二。或许是受家族的艺术薰染,家里的三个儿子在幼年时都展现出了艺术天分。如维也纳的许多穷人一样,克林姆的家也总是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他们总搬家,但住哪里都在狭小阴暗的房子里。成年后的克林姆文质彬彬,自带女性阴柔气质,若无胡须即是美女。小鲜肉一枚,又有文艺范儿,颇为迷人。唯独深邃清亮的眼睛出卖了他的心,这是一位忧伤的男子。克林姆后期画作中,不管作品多么华丽慑人乃至鲜亮耀眼,画里总是飘浮着一股深沉的阴郁和感伤味道,没有一丁点儿与鲜亮色彩,相搭配和统一的明媚朝气。或许童年生活环境和父母的失意,给大师内心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灰暗底色。他深刻体验到了生命的苦楚。
  1876年,14岁的克林姆获得维也纳艺术工商学校的奖学金,并在该校就读。次年,他弟弟也入该校学习。兄弟俩与另一位同学合作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开始接受委托制作壁画、油画、天顶画等,生意兴隆。此外,他们还帮助老师为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创作壁画。克林姆的艺术生涯就此开启。他初出茅庐便打入艺术市场,贴近客户需求,了解市场动态。他这样做的目的,多半是因为家庭经济困窘所迫,但也尽早奠定了他在艺术界的声誉。在校期间,他被受训为一名建筑学画家。那时,他崇敬一流的历史画家汉斯·马卡特。克林姆绘画技术的第一桶金,是杠杠的保守和传统训练,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他早期作品可归类为学院派。1883年克林姆离开学校的时候,他的作品已遍布教堂、剧院和博物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即布鲁克剧场,和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装饰壁画,就是克林姆和同伴们协同完成的。克林姆创作的壁画,细腻、典雅、精致、古风、有故事情节。因为完美胜任这些工作,克林姆从皇帝弗朗茨·约瑟夫那里获得了一枚金质十字勋章。克林姆和毕加索等一切伟大画家艺术生涯的创作规律一样,刚出道时是学院派。新古典主义的绘画主题,大师们都能驾驭自如,后期变法乃至变得看不出名堂则要另当别论。克林姆如果照此发迹下去,其艺术生涯和生活环境都将向着健康和良性的轨道发展。然而,无常的命运给了克林姆沉重的打击。1892年,克林姆的父亲和弟弟双双去世。死亡并非“节哀”二字便能打发,那是对生命的困惑和恐惧、对生死的理解与质问。不管人类功勋如何不朽,都要全盘接受这个游戏通则。一个人的生命,玩到终点便是死亡。
  然而,也只有真正体验过死亡,才会明白生命赋予的意义。向死而生,明白了人生的终点,才好寻找活着的价值和存在感,重新点燃生命激情的火种。既然活着,生命的火焰就要燃烧。至此,克林姆画风大变。代表他全新风格的是克林姆为维也纳大学大厅创作的天顶装饰画,《哲学》《医学》《法学》。三幅画一出世,便迎来铺天盖地的质疑和责难,此画未被通过。这些作品真迹由于战火而付之一炬,但从复制品中依然可以追踪大师心灵的轨迹。三幅画给人的感觉非常恐怖,死亡气息扑面而来。画面涉及的哲学意味显而易见,人的生命贯穿虚无。诚然这是事实,然而把落脚点放到这儿,就未免太过悲观消极。如此厌世,当然是画家本人刚刚经历过生死无常,对生命的绝望和对生而为人思考后的无助。画面内容复杂,构图纷乱随性,作品毫无章法,诡异、隐晦、狰狞。艺术创作诚然要自由大胆,可这三幅画给人带来的冲击力,已经超越了一个界限。换个说法形容,梵高生命后期的画是讴歌热情,可是梵高那时已精神分裂。梵高的自由和解放,是在“非正常”情况下达到的巅峰。克林姆画作带来的感觉有点儿像欣赏梵高作品,画里没有清晰的逻辑,唯有一种赤诚的情感。必须正视的是,克林姆画作表达的情感是死亡。如此作品,观之只有胆寒,让欣赏者体验到濒临死亡的窒息感。柏拉图曾说,“诗人是神的依附”。借题发挥一下,此画便是死神的依附,绝非人间手笔。在三幅画中,画家叩问的另一主题是性。性是最具张力的哲学性话题。性的丰饶和深刻,足以贯通自然界的所有生物和全部领域。而克林姆呈现的性,直截了当,明显就是挑逗性欲的性、动物性本能的性。   读其画,直面死亡,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如欲爱,欲辩已忘言。克林姆终于找到了,燃烧他艺术生命和艺术人生的主题:讴歌性爱,阐释生死。这样自我的风格,学院派自然是一时不忠、当世不容,作品掀起千层浪。三幅作品引起的后续风波,曲折的足以上演一部电影。克林姆发觉忠诚自我处处碰壁,而另一契机也促使他寻求突破。当时欧洲已经掀起新艺术运动,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维也纳的先锋艺术家们早已磨拳擦掌。可维也纳艺术界还在奥匈帝国皇帝陛下的统治下,风格保守,裹足不前。当时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垄断了当地艺术的展览和交易,克林姆要想在艺术上大有作为,就必须摆脱他们的控制。1897年,克林姆退出维也纳美术家协会。他的绘画业务也从公共领域转移到个人和私有机构。随后他与维也纳的一拨新锐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美学观彻底决裂、与正统学院派分道扬镳。故“分离派”横空出世,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分离派提倡开放与包容,并吸收和引进域外画家的优秀作品。克林姆被推举为分离派第一任主席,并担任期刊《圣春》总裁。从此,克林姆开始悠游创作、潇洒实践。他早年画风承习了英国拉斐尔前派和法国印象派的传统,自创立分离派后,克林姆将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并开始尝试用孔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蜗牛壳的纹饰交织进作品中,使作品更加迷幻和饱满。他大胆的与空间谈判,为灵感争取领地。精湛的绘画艺术和工艺技巧,让整个画面生动起来。对“外物”进行多种排布,取得惊人的装饰效果,展现出超越时代的现代感。绘画已不再是纯粹的色彩和颜料构成的二维平面,因为加入各种“食材”,有了三维空间的立体感觉。
  探索和实践后形成的绘画风格,奢华绚烂,贵气高雅,有着鲜明的装饰效果。聪明的克林姆并未止步于简单的将各种“食材”消化进作品中,他的绘画还开放吸收了其他营养。克林姆曾在阿特尔湖畔居住一年,画下了许多风景画。阿特尔湖是有别于维也纳风情的地方,那里有油画般的厚重景致。克林姆在刻画这里的风物时,仿佛透着望远镜在观察和描绘美景,赋予作品一种异样的视角,画作有种进深感。在这一年的绘画中,锤炼了他对构图的掌控能力和对作品寄予象征意味。在克林姆创作装饰性绘画中,为了提炼和突出某种效果,故意把女性体量拉长、扭曲、变形,好像是把哈哈镜照出的影像描绘出来,迷离梦幻又遥远,极富象征性。这种独特的视角,或许就得益于他在阿特尔湖畔居住时学会的伸缩焦距。画家作品的奇思妙想,终归是他看世界的眼光五花八门。大师们的眼睛,是魔幻镜头。克林姆一生都在实践新风格,他吸收借鉴新艺术运动中的主流特点,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几何元素的运用。克林姆绘画中,巧妙参杂了自然形态和抽象符号来达到他想要的效果。抽象和具象,天衣无缝地揉进他的作品中,既写实又迷幻。此外,克林姆还热衷收藏东方艺术品。中国、日本、朝鲜的绘画、花瓶、屏风、雕像中的艺术造型和装饰图案,也被他融入绘画中。穷其一生,他都在努力探索和实践,总能创造出新的综合体。《吻》是克林姆最负盛名的作品,此画可以看到他对黄金的各种运用。画中男女衣服上都有黄金,花朵上也用了金箔。画面背景也盖满了金箔,继而再处理成幽暗效果,最后再洒上金箔。极致的工艺技术和巧妙的构思,使得作品金璧辉煌。
  克林姆认为,“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克林姆也做到知行合一,他在画中表现情色与性爱,生活中也在情欲中泥足深陷。克林姆和张大千一样,爱女人、爱性爱、爱动物,只是张大千爱猿而克林姆爱猫。克林姆性爱成痴,他最爱红发女郎,笔下模特儿皆是红发。心理学分析,红色是刺激男性性欲的颜色,兜过来克林姆的兴趣点还在情欲上。克林姆在画室工作时穿着他心爱的大蓝袍,据说大蓝袍里空无一物。画家安静作画,年轻模特儿们则在一旁悠闲而慵懒地等候。她们随时恭候大师艺术灵感的瞬间爆发,和情欲急需满足这双重迫切渴望。而克林姆的情欲好像总在高亢状态,但他并未衷情于任何一个女人。若说专一,克林姆可能也只忠诚他的母亲。他一生都不曾离开妈妈,典型的巨蟹座男人。不过,他的女人们也并未给他带来安生,克林姆死后至少有14个女人打亲子官司来争夺他的遗产。
  何谓不朽?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金色大厅里不可或缺的曲目,小约翰·施特劳斯谱写的《蓝色多瑙河》,每年都将音乐会推向高潮,堪称不朽。世界各大藝术馆中,诸多顶尖艺术大师的名作流芳百世,更是不朽。建筑奇才们,将自己设计图纸时筑造的梦,挪到现实世界的某个角落,也算不朽。克林姆想告诉我们的,或许是男女两性在情欲满足的某个时刻,水乳交融的那个瞬间,没准儿也是不朽……
  作者简介:
  王彧浓,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其他文献
摘 要:自2011年全国“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高研班”招生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青年画家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索中走过了四年的历程。前期的少数民族青年画家,由于学术积累的局限,创作风格始终是单纯的审美标准,缺乏地域性的艺术特质。后期画家通过系统研习,在创作道路和情感表现上都融入了地域和民族的特色,诸多青年油画家在全国展览中异军突起,作品表现出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业界的肯定。试对历届少数民族高研班的作品进行
期刊
周乾华作品  作者简介:  1976年02月 生于湖南洪江  2010年06月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师从周京新教授  2014年09月 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在读,中国画艺术研究方向,师从周京新教授  江苏省美协会员  梁雨作品  作者简介:  1982年生于江苏铜山。  200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人物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同年执教于湖北省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2010
期刊
摘 要:18至19世纪之交的两位著名画家戈雅和达维特,分别代表他们本国艺术的精锐水准,从画面上,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对理念和现实的平衡关系。不过,相较于达维特,戈雅则更进一步,他将古典所表述的矫饰和浮华从画面驱逐,使得批判中不乏“简单的高尚”;而达维特,在古典之前首先坚持的是矫饰的塑造,这使得他的作品无论从张力还是批判力度都不及戈雅,倒是因为其对于理想光影、塑形等的技巧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矫饰与古典(
期刊
摘 要: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此时期的绘画也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关于素描,在材料、手法、描绘等各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点。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美术;素描;雕塑;建筑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Renaissance)原意为“古代文化的复兴”或“古典学问的再生”,即将距离文艺复兴时代一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起来,使之“再生”。  文艺复兴
期刊
从27岁学画到37岁自杀身亡,梵高在短暂的10年画家生涯中,创造出了超过2000幅作品,其中关于麦田的作品高达几十幅,这些麦田系列的作品充分展现了梵高由灰涩转向纯粹的艺术历程。梵高的麦田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因为他赋予麦田的是燃烧的生命和自然纯粹之美,是作为连土豆都吃不起的失意画家对劳动者的关怀和悲悯,同时也有他的压抑、他的孤独、扭曲与恐惧。  梵高是个固执的人,他不喜欢画上流社会的灯红酒绿,除了向日
期刊
摘 要:当下,写实绘画想要在语言方式上有所突破是非常艰难的,在这样的境况下,我们惊喜地看到了美国艺术家艾伦·阿费斯的观念写实绘画作品。她的作品表现着生活中最普通的题材,同时又具有特别的语言方式,令人耳目一新。通过网络媒体、书籍、展览以及国际艺术世界对她的关注,了解到了更多的信息。希望给大家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让更多人熟知艾伦·阿费斯的艺术,并且为我们的写实绘画提供一些新的启发。  关键词:写实绘画
期刊
摘 要:当下是一个经济和科技等各方面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全方面多元文化的时代,艺术也不例外。纵观中外上千年的艺术发展史,各种主义流派不胜枚举,固有封闭的思想被新的文化猛烈冲击,进入21世纪以后,各种艺术风格琳琅满目,百家争鸣。文化多元起来,艺术圈变得像大锅乱炖一般,架上绘画也不可避免的被西方所谓的“当代艺术”逐渐边缘,人们已开始不再强调划分艺术上的主张,应该归为哪一派。而我分明从李绍忠先生的绘
期刊
作者简介:  温新建,男,(1973-),汉族,籍贯:山西平遥,硕士,安顺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油畫技法。
期刊
作者简介:  陳建(1980.1-)男,汉族,湖北黄冈,硕士,安顺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山水。
期刊
摘 要:美术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早在上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美术的方式记录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在随后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每一个灿烂辉煌的时期都有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由此可见,生活与美术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将生活引入到实际课堂之中,在生活中学习美术,在美術中更好地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趣味。以生活美术作为出发点,重点探讨如何更好地透过生活开展美术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