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机遇性感染的CT影像特征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HIV/ AIDS 患者肺部机遇性感染CT 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及病理检验证实的8例AIDS 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 扫描,部分行HRCT扫描。结果 AIDS 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5例,典型表现为双侧肺门旁到中下肺野弥漫对称性分布的网格状影,部分融合成斑片状、结节状影或呈毛磨玻璃样改变。HIV合并肺结核3 例,其中2例为粟粒型结核,一例与普通结核相似。结论 CT检查是AIDS 患者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以及细微病变。双肺毛玻璃影、网状影、碎石路征为艾滋病伴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特征性表现。
  【关键词】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机遇性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肺炎;螺旋CT扫描
  CT Imaging Featuresof Pulmonary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IDS
  JIA Shexing , ZHANG Qiang,YANG Fangbo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T imaging features of lung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ID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f lung imaging features of 8 cases of AIDS confirmed by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from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No.5 People's Hospitalof PuYang. All patients had complete information on CT,in whichsome cases hadHRCT scanning. Results There were 5 cases of AIDS with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 whose typical manifestations showed diffuse symmetrical grid shadow from bilateral pulmonary around to the middle -lower lung field,some of the shadow merging into patching-like and nodular shadow or showing a ground-glass -like change.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show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3 cases of HIV . ConclusionCT scanning is a basic AIDS imaging examination,and can better display the lesion site,shape,and subtle lesions.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AIDS-acquired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PCP are bilateral pulmonary ground-glass shadow,reticular shadow and gravel road sign.
  【Keywords】 AIDS;Opportunistic infections;Pneumocystis pneumonia;Spiral CT scan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47-02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unodefieieney virus,HIV)感染而引起的以机遇性感染和机遇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类传染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1]。呼吸道机遇性感染是艾滋病常见的主要合并症。随着人类感染免疫缺陷病毒的增多和艾滋病发病率的上升,艾滋病合并各种类型肺部感染患者的概率也大大提高。尤其是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一次及多次反复感染,提高对此类感染的认识是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的关键[2]。现将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8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AIDS 肺部机遇性感染的螺旋CT影像特征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自25-45岁,平均年龄32岁,4例患者曾有多个性伴侣史,3名有静脉注射吸毒史,1例有输血史。所有病例均经省疾控中心确定抗HIV阳性。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8例患者均有反复发热、咳嗽、乏力、体重减轻,1例半年前有口腔溃疡史,经治疗后好转,其中2例有腹痛、腹泻病史。
  1.3 影像学检查:本组8例均应用GE Hispeed/DuaL双排全身螺旋CT机,对感兴趣区作薄层高分辨CT扫描。
  2 结果
  本组8例CT图像中,弥漫毛玻璃影2例,两肺广泛网格状影2例,碎石路征1例。两肺粟粒状阴影2例,两上肺斑片状阴影1例。
  3 讨论
  AIDS患者主要由于HIV侵犯T淋巴细胞的CD4,致CD4计数降低,当患者进入AIDS期,CD4细胞<(0.2-0.4)X109/L时,开始出现各种机遇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3]。本组8例患者中有5例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最常见的CT表现是双肺弥漫毛玻璃影、双肺网状影以及毛玻璃影与网状影会合形成的“碎石路征”;其病理改变是弥漫性嗜酸性浆液渗出伴有泡沫状改变,病灶间相互融合,伴有间质增厚,可机化或纤维化[4]。卡氏肺囊虫肺炎病原确诊有赖于痰或肺组织检出病原体;影像学检查是极其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1],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征像双肺毛玻璃影、网状影及碎石路征也可见于肺部其他病变,PCP要通过CT征像与肺部的其他各种感染作鉴别诊断,如肺泡蛋白沉积征、肺泡癌、急性间质性肺炎等,这些都要通过临床、检验等进一步鉴别。但HIV阳性患者CT提示上述影像改变且临床合并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体征不明显时,应首先考虑卡氏肺囊虫肺炎(PCP).
  卡氏肺囊虫肺炎CT征象可总结为:①以两肺弥漫型毛玻璃样阴影为主的肺实质改变,并以两肺门对称分布,经治疗后病变吸收较完全,此类患者多为PCP初次感染,预后较佳。②两肺不对称的索条及网状纤维影为主,伴少量毛玻璃影。HRCT可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血管支气管束增粗等间质性改变,多吸收不完全,此类患者多为慢性及复发病例,预后一般。③两肺弥漫结节影,并有融合成片的索条实变影伴有小囊样影,可出现自发性胸,此类病例较少见[2]。
  本组病例中有3例合并肺结核,与正常人相比,AIDS患者的结核发病率增加30倍,AIDS可通过以下3种方式发生结核,体内非活动性结核复燃(常见),结核初燃(少见)和再染[5].本组病例并发肺结核有以下特点:①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程进展及CT表现具有典型肺结核特征。②血行播散型肺结核2例,与文献报道以血型播散多见相符合。③两上肺斑片影以浸润性改变1例;抗结核治疗后,2例患者病变明显好转,1例死亡。
  AIDS并发肺结核的病死率高于非HIV感染者,可能与HIV相关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病变有关,而非结核本身造成[6]。
  通过以上病例的CT分析,对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CT影像特征性表现有了感性和理性的了解,遇到诸如肺毛玻璃样改变,肺间质改变等,能做出及时的判断,并能与其他肺部感染做出相应鉴别,可为临床提供充分的诊断依据,对他们及时的诊断、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认识到绝大部分AIDS患者在晚期将发生PCP,并因此导致死亡,故主张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可减少本病发生率,从而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图1(1)-(2)为同一病例,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初次感染,两肺弥漫分布毛玻璃状模糊阴影。
  图2(1)-(2)为同一病例,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再次感染,两肺以肺门为中心分布网状影及斑片状毛玻璃状阴影,呈“碎石路征”。
  图3(1)-(4)为同一病人,AIDS合并粟粒性肺结核;3(1)-(2)两肺布满大小相等粟粒状阴影,右肺上叶病灶融合成小片状;3(3)-(4)为抗结核治疗半年后CT表现,两肺粟粒状阴影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1] 窦社伟,李艳,史大鹏,等. 艾滋病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原医刊,2007,34(13):19-20
  [2]鲍亚星.成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CT表现分析(附3例报告)[J]. 中国医学创新,2008,5(33):25-26
  [3] 王爱霞.艾滋病的临床[J].中华内科杂志,1994,33(7):488-490
  [4] 陈壁华,刘晋新,甘清鑫,等.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螺旋CT表现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1):30-31
  [5]宾威,陈尔璋.临床病理讨论[J].中华内科杂志,1996,35(10):718-720
  [6]陈玉玲,卢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2):114-115
  作者单位: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保健意识和疾病预防意识不断增强,以往有病才就医的观念正在悄然转变,重视健康体检,防病于未然,已经是当今社会的健康新理念。本文将从体检前的正确导向、体检中的全程导检以及体检后的管理服务等方面谈谈个人的理解。  【关键词】健康体检;全程导检;检后服务  【中图分类号】R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44-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50-01    湿疹又称湿疮、浸淫疮,是一种皮损多样、形态不一、以瘙痒糜烂渗出为特征的皮肤疾患。《诸病源候论》中说:“浸淫疮是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初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汁出浸溃肌肉,浸淫渐阔,乃遍体。”《医宗金鉴》曰:“遍身生疮,形如粟米,瘙痒无度,撓破时,津脂水,浸淫成片。”目前,临床上一般将其
期刊
【摘要】通过对46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并根据患者病症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情志护理、中药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护理 措施,收到满意效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足护理教育是减少糖尿病足发生的最好办法。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54-02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
期刊
【摘要】点阵激光技术(FT)的研发和创新是为了改进其他一些非烧蚀性(nonablative)激光用于表皮重建(Fractional Resurfacing, FR)技术,或称为局灶性光热作用(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该技术利用特殊的装置,将一定波长的激光,以一定的脉冲时间(毫秒级或纳秒级)照射皮肤,光束在皮肤表面以点阵的方式扫描排列,激光的能量使一定深度的皮肤组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55-01    脑出血属中医学的中风病范畴。中医学有“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说和“活血止血”之治疗法则。脑出血还选用活血化瘀之中药,近年来在中医药急诊探索中,以继承和创新的思维方法,并取得临床实践证明:活血化瘀药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取得确切的效果。研究证明:这是因为活血化瘀药具有抗脑内血肿、脑水肿、脑组织
期刊
【摘要】研究黄芪在儿科临床的应用,通过查阅近十年黄芪在儿科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主要从反复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小儿腹泻、肾病综合症四种疾病归纳总结黄芪在儿科临床的应用,可见黄芪至今在儿科临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治疗范围较前几年有所增大,对许多疾病有治疗、辅助治疗及防治作用,临床论著水平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黄芪;儿科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352 【文献标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43-01    经阴分娩而须会阴侧切助产的产妇,常在产后易受恶露及粪便污染而发生切口感染,严重影响了产妇的休息和饮食,导致少乳或无乳,甚至个别发生产后抑郁症,故会阴切口感染应引起产科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我院产房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共做会阴侧切术1335例。其中切口感染37例,包括(血肿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电针、中药两种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的方法,中药组采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改良Kupperman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电针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28.20±2.42,治疗后为12.5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58-02    中药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地认为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近年来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屡见不鲜,引起了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忧,严重影响着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正确地看待中药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使老年女性带状疱疹得到很好的治疗,疗效好,见效快。  【关键词】带状疱疹;老年;女性;水痘  【中图分类号】R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57-01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致,皮肤科常见。儿童时期患水痘极少引起带状疱疹,病毒长期潜伏在机体NC中,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使病毒复活,引起带状疱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