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为饵,经历更多的世界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shui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第一次阅读的文学读本是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情节已经完全遗忘了。只记得看完后,非常迷恋作家的想象和叙述能力——可以文为饵,引人经历更多的世界。同时,对文字的魅力也崇敬有加。那些被虚构的世界和冷暖,与现实一样真切,对我来说,这些故事与任何一种道听途说的现实一样真实,在故事里消耗的情感不比现实里的少。觉得作家是有能力构建任何一种他所希望的世界,并且可以在自己创造的事件里看清自己,看清他人,或者窥探到更多关于生命的隐私。
  那时候,我发现在别人的故事里,没有太多我无法理解的东西,甚至,很多东西读起来感觉像在抄袭自己的经历,这个发现使我萌生写作的念头,我开始觉得可以在自己的生存经验和场景里,完成任何一种创作主张。觉得除了文字本身,我并不需要向谁讨教,并不需要坐上海明威的渔船后才敢动笔,只要有兴趣,每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基本潜质。于是我开始写了。那是 2008年,某天夜里突然起床,写自己的放羊经历。直至次日凌晨完稿,我不仅没有因为熬夜写稿而疲惫不堪,当写下最后一个字时,我被一种无以名状的喜悦包围着,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一些一直回绕在心底的温暖和记忆,通过文字得以确定了。除非是写字的,不然难以想象谁能理解这种喜悦。现在重阅当年的文字,发现无论遣词或者是其他方面都显得无比稚嫩,但却是那一次,使我真正迷上写作,直到现在,虽无重大建树,却为了那些完稿之后的快感一直写到现在,像是染上毒瘾。
  几年前,我对文学有着清晰的理解,觉得文学就得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要么想出使人叫绝的故事,究竟想来,劝诫与讨喜是基本动机。后来,感觉不对劲了,如果仅仅这样,有很多东西可以完成这种任务,文学不该担负这些责任,我得认识到文学无可替代的使命和功能。那文学究竟得干些什么呢?我开始迷惑了,没法对文学有一种清晰可辨的认识。每每重读那些充满立场和观点、判断的习作时,会使自己浑身难受,但难以避免这些东西来侵扰自己的写作。我发现那些毫无价值倾向的作品,比其他东西更有张力,更有生命力。当然,得在一个作品里屏除所有观念和偏见,这也实属不易,因为这并不是毫无意识的单纯,背后得有能够凌驾于思想和观念之上的东西,这些东西理应比思想更要高明,或者说,任何一个富有张力的作品,背后可能都有一种强大的价值观支撑着。很久以来,我都在尽力尝试能够创作出简单却不失韧性的作品。我提醒自己不要沉迷于太多似是而非的真理,并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生成一种适合自己的创作主张。这一点,可以算作我的文学理想。我想,虽然尚且模糊,但我已经找见一个大体的方向了。
  越来越觉得写作是个艰难的过程,到了现在,写出一段,犹如放血。倒不是因为没有写作冲动了,是因为对自己持续不断的否定,每次写完一篇小说后,喜悦过后重又陷入忧虑,觉得理应写得更好,但怎样才算更好,又没有可行方案。现在写字时,能做到的只有赋予它足够的阅读空间,赋予它足够的可能性,提供一些能去揣摩的点,能做的仅此而已,无法分享更多可以催眠或清醒的东西了。每一篇作品背后,都会有迥然相异的创作观念,没有一种观念,使我觉得永远可靠。
  而所有这些困惑和艰难,使我对自己充满希望,起码,正是这些与写作有关的困惑,使我终于明白我还没有能力放下文学。一定程度上,我写作,不是为了拯济别人,而是为了搭救自己。我试图通过文学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经历的世界。在此意义上,我在过去、现在、未来写下的所有东西都将是习作。
  几年前,去某个小县城参加一个文学会议,会上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当红作家,在会上,个个都滔滔不绝,就如何通过文学争取世俗名利献言建策。当地的作家们显得如获至宝。在互动时,当地有作家询问参会的大师们,说小地方的作家如何创作出像样的,或者能够与大地方作家们媲美的作品。有很多当红作家居然还真的当场给出一些可行建议了。我虽然没有发言,但首先,我已经看不起那位当地作家,觉得他的这种问题无比愚蠢,他对自己写作行为的毫无底气使我惊诧,真不明白是什么东西支撑他成为一名写作者;其次,觉得那个提供建议的作家无比虚伪,如果他足够诚实,我相信他也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我看来,不存在“小地方写作”这个概念,于文学而言,小地方可能比所谓的大地方更具优势,小地方对于文学创作而言往往是大地方。至于能否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以及能否获奖,这些我倒觉得大可不必多想了。因为有太多与文学无关的因素决定着这些事情,很多事情现在已经变得不再可靠或可信了。文学首先是一件隐秘的事情,没有人能对我们的写作提供具体建议。可以借鉴别人,但不用把谁当做标准,咱们在文学上的整体成就有目共睹,不必过于神化权利笼罩下的文学代言者。我觉得文学也不是一件需要大家团结一致的事情,那种试图以特定标准和价值取向规范所有创作实践的行为尤其可怕,这种事情扼杀着更多的可能性,束缚着更多的创作活力。
  我的习作多半与自己生活过的小村庄有关,我一直庆幸自己能够生于这样一个山旮旯。并且,我相信往后如果有精力继续写字,也会写与小村庄有关的东西。
  《奔跑的羊群》,是我写的与自己家乡有关的小说。家乡正在实施生态移民项目,像小说上半部分里村人讨论的一样,家乡人分成两派,热议搬迁或者不搬的利弊关系,直到現在,移民点的新房建设基本完工了,却还有很多人觉得不该搬下去,搬下去意味着需要放弃自己的田地和既有生存资源,丢弃自己的生活场景,因此意味着丢弃了自己的生存记忆和传统。村人要么出外打工,要么做些小本生意过活,如果某天不能适应那种生存方式,就没有能力回归原来的状态。反对的人基本是年龄大的,他(她)们在整个移民项目实施过程中显得忧心忡忡,似乎是把自己押送到刑场上;支持搬迁的人认为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了,整年累死累活只为吃饱穿暖,实在对不起自己的生命,如今不比从前,有更多选择和机会可以活得轻巧,认为长辈只是顽固不灵,总会有清醒的一天。不管怎么说,未来是年轻人的,所以家乡的生态移民项目即将完工了。我写这小说,只是想记录村人的这种困惑,人们都对未来迷茫,像所有人一样,既看不清不可能看得清的未来,又个个显得对未来了如指掌,打转在自己的概念里患得患失。人人都被时势拽着前进,就像还在讨论利弊关系时,移民项目已经火热实施一样,没有更多时间坐下来探明前路,我对那种吸引我们狂热奔跑的力量感兴趣,我不知道那东西是什么,它来自哪里等。在小说里,或是在现实里,我没有能力给出村人可靠的建议,我得对自己的言语负责,所以,这篇小说算是我自己的疑惑,同时,记录村人这两年的困惑。铁盒子里已被颠得眩晕的羊群,终究会被送往何处?我自己也并不清楚的。
  《剃度》,起先的标题是《戒烟记》,想讲一个人用很多年学会抽烟,然后用同样多的时间去戒烟。但是写起来又变了很多。这种设计的最终任务在于传达这样一种想法:生活中很多东西不就如此吗?我们用去太多时间去学习很多东西,最后得用去同样多的时间戒除这些东西。我们学会了奉承、欺骗、思考、攻击、防御、炫耀、麻将、偏爱、仇恨、幻想、崇拜、激动、偷情、炒股、英雄联盟……正是这些东西,使生命永不止息,没有要否定的意思,只是,谁也没有端平过生命这碗清水。他带着生而具有的诊断书奔向寺院,就像他无数次站到村后的悬崖上,不信能有勇气割舍这个香烟一般的尘世。
  这两篇小说是我的习作,有很多不足之处。感谢《滇池》文学杂志。
  责任编辑 包倬
其他文献
离焦虑很近  离焦虑很近  醒来时  身体被拉成一根无限延长的白线  两端尽头的光点  隐约能听到  风声,与盛夏的蝉鸣  嗡嗡嗡 !嗡嗡嗡  眼前铅灰色的象群  虚实交叠  两面不断闪烁  模糊成一团白雾  这些无限放大的时间间隙  像物质暗物质反物质非物质纠缠不清  那夜,我奔跑而过  你眼中  山的倒影  常与荷相拥入眠  世界即将安静  沉睡于秋天的虫子,走下台阶  轻抚九月的背  只留下
期刊
于坚是谁?带着这个并非无关痛痒的问题,让我们看看“诗人形象”——诗人的众多侧面以及被人们容易忽略和盲视的那一部分!  这实际上回到了写作者(包括各种艺术家们)的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捷克作家总是和普通人民日常生活打交道,这既适合于过去的伟大作家,也适合于当代作家:卡夫卡从没有不去作一个办事员,恰佩克是一个记者,哈谢克和赫拉巴尔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烟雾弥漫的小酒馆里。赫鲁伯从来没有离开他作为一个科
期刊
我房间的空调坏了,坏在 39℃高温的晚上。本来我和妻子洗完澡,正进行睡前准备,她在身上抹马油,我拿着一枚棒冰往牙齿下咬得咯嘣脆。天气实在太热,饭后,今年春季保持下来的散步半小时因酷暑无法为继,这么热天只能钻进房间,打开空调,等待睡眠的到来。  谁知空调坏了,是我妻子先发现的,她问我空调的声音是不是有点奇怪?我抬头看看,那声音是有气无力的“噗噗”,像一个溺水的人被救上岸后往外出溜游丝般的气,不到两分
期刊
一  昨晚独自一人在家喝了顿闷酒,第二天一醒转过来,曾黎就感觉牙痛了。  曾黎平时是不爱喝酒的,只因几次听到了有关妻子周琳的风言风语,他想问问,又不好问,他知道问了不仅白问,反会遭妻子的抢白和辱骂,所以他只得采取隐忍——自结婚以来,凡事隐忍已成了他的习惯——这便在郁闷时偶尔要喝一顿闷酒了。昨晚,正吃着晚饭的周琳突然听到放在饭桌上的手机的一声微信提示音,她快速地放下碗筷,熟练地密码解锁,匆匆瞄一眼那
期刊
1  鞭炮响了一茬又一茬,弯三就像失了聪似的无动于衷,坐在廊檐下悠闲地抽着烟。玉凤喂了猪,又让牛喝足了水,还不见弯三有动身的意思。咋说,给还去做客?  去,咋能不去,你先走,我抽了这支烟马上就来。你记得送礼嘎。  玉凤的提醒有些多余,嫁给弯三这么些年来,哪一次做客不是他送的礼,但每次做客玉凤都会提醒弯三送礼。玉凤不是不想亲自操心送礼的事儿,而是她操不上心。在家里,玉凤永远跟经济沾不了边,不仅如此,
期刊
霍俊明(以下简称霍):还是一个对驻校诗人的老问题,来北京也快一年时间了,以及在诗刊社当兼职编辑,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或者说围绕着“北京诗歌生态”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  王单单(以下简称王):“登泰山而小天下”,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站在这里,重新审视自己曾有的经历,一切都渺如尘埃。曾和朋友吹嘘,很多来三里屯或者长安街旅游的外省人,钱再多都是乞丐,官再大也仅只是一个村支书。尤其对我这
期刊
无心插柳,我当上了车模  啥,让我当车模?!这事儿画风完全不对啊!我感到又好笑,又无语。挂掉电话,正想重新打开  手边的书,宿舍里就沸腾开来了。  “小薇,是哪位学姐给你打电话呀?”  “我没听错吧?学姐叫你去当车模?你怎么不去呀!?快去呀!”  “我正愁找兼职呢!换了我,二话不说就去了。你居然还拒绝!”  “去呗去呗,有劳务费赚喽,你马上就要发达啦!”……  她们比我亢奋多了。可我对当车模一点兴
期刊
海男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生,写作出版诗歌,散文,小说共八十多部,曾获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从九月到现在,迷人的爵士乐  就开始伴随我猜测这忧伤的尺度  它们是一只西南方向的水井。我站在井边  朝下望去,井底的鱼,水中的音符  我必须试着告诉你一些距离  它们因大地上的或温暖或寒冷的季节递嬗着  足够的距离,是我们这一生  取之不尽的忧伤;我正奢侈的埋下头  犹如理在你膝头上睡过去  我
期刊
彼澤之陂,有蒲与荷。  在普者黑荷花大道,心里吟诵着《诗经》里的这首《泽陂》。似乎,这首三千多年前的诗句,就是为我遇见普者黑而准备。  荷花大道是进入普者黑的修仙之路,却不是《诗经》里所说的“道阻且长”。这里的道路是平坦且长,要花上大半天的功夫才能到达乘坐小船的大门。一脚踏入景区,弯弯曲曲的湖水倒影着一树树挺拔俊秀的山峰,延绵不绝。莲花是山与水之间的过渡。  以前,我是见过的莲花的,几十亩大的池塘
期刊
疯了的狼  【说法】  2012年底,我因为一本写狼的书稿终于接近尾声,心情渐趋放松,但这时却传来让我震惊的消息——新疆北塔山发生了狼灾。接下来数日,多位朋友打电话给我讲述此次狼灾情况。很快,零乱的北塔山狼灾消息经由他们讲述,拼接成了清晰完整的事件——三天前的下午,北塔山牧场有八百多只羊、七十多头牛和二十多匹马被狼群突袭咬死。有人看见突袭的狼多得惊人,一群又一群犹如大网似的撒向牧民的冬窝子(牧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