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应对小学体育课堂中的问题,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比赛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课堂的学习当中去,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品德意识、合作意识都能在比赛中得到深层次的展现。
关键词 体育课堂;学生;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当今的体育课堂,社会、学校、家庭都为其赋予了太多的期望与外在的要求。想让学生更好地锻炼体魄,又想能让他们在其他课程之余在体育课上得到放松,还想在体育课的进行中加入德育渗透、学科融合、合作学习等等。
然而,在一节课35分钟的情况下,教师们的课堂,该如何实现这样多元化而又任重道远的任务呢?本篇文章研究的就是如何打破内容要求“全面覆盖”,教学实践“点到即止”,教学实效甚微的局面。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化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运动兴趣的指引下,提高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习中体验,达到乐练、练乐,最终提高运动技能与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综合分析,体育课程改革与实现效果最大化的关键,就是激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也是激励学生不断探索与进步的直接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笔者认为,比赛、评比就是促进学生不断学习进步的動力。
小学体育课堂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参与比赛、教师指导、评比,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课堂的学习当中去,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品德意识、合作意识都能在比赛中得到深层次的展现。
首先,应该建立完整的课堂常规,包括师生问好、课堂气氛、听哨音集合、队列队形等体育课上必要的环节意识,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评比以及队伍调动、活动、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量化得分评比机制。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合作学习课堂的探究,但更多的应用于语文数学的课堂学习当中,在体育课堂中虽有涉及,但是运用的并不完善。但是合作学习的各种评价机制,与小学体育课堂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结合在一起,便会变得丰富而有内涵,竞争而又充满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们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下,不断进步、不断钻研。简而言之,让学生们在教师的规则的约束下,通过评价、比赛的各种方式,让体育课堂的学习充满了挑战性,趣味性。评价的越细致,任务设定的越详细,学生们的目标性就更加明确。教师越仔细的备好课前的工作,那么就会更多的带给学生们严谨认真又充满挑战的感觉,比赛越正式,学生们就会愈加重视,加之每次比赛结束后的宣布成绩、表彰环节,学生们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运动热情不断增长,基本技术技能在主动学习下自我进步,体育课在快乐的比赛、对抗下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一节体育课结束,学生们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再次,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作用。课前,笔者会把准备学习的本节课内容,转换为比赛的形式,制作出学习任务清单,比赛项目清单,并且标注明确的获胜、评分标准,而笔者的评分标准,就是严格按照本节课的重难点来设计的。学生想要更好的完成任务,赢得比赛,就会自然而然的研究开来,集思广益。这就体现出了体育课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归根结底,教师就是规则的制定者,任务的发布者,比赛结果的判定者,争议分歧的释义者。而最终的争议分歧,一定就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的加深与巩固,这是本节课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需要规范的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动作,并在相关性的比赛中让学生得到练习。
最后,注重德育渗透的合作学习课堂,才能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果教师单纯地去强调比赛的作用,是不科学也不合理的,而学生学习体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赢得比赛。在每一堂课中,比赛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对团结拼搏、互相鼓励、认真钻研的小组进行重点的表扬与鼓励;在比赛中要对顽强拼搏,秩序井然的小组进行表扬;比赛后要进行赛后的反思,既包括技术动作的分析。其中也包括自主学习的反馈,还应当包括对体育精神,品德意识的评价。
小学体育课堂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看似是比赛,实则是多种要求与学习的集合。学生不仅参与了体育学习和锻炼,还能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获得自我探究成功的体验,也能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分析的能力。在比赛中形成了合作意识与能力,树立起集体荣誉感,还能把体育课上形成的良好道德行为迁移到日常生活当中去,充分体现了体育的育人功能!
教师的目的是通过比赛来促进课堂学习,而不是用比赛的形式替代体育教学。合理、有效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模式,定会让体育课堂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石峻.“以赛促学”学习方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运动,2015,21(18):108-109 50.
[2]赵卓好.以赛促学,提升体育教学质量[J].小学教学参考,2017,12:30.
关键词 体育课堂;学生;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当今的体育课堂,社会、学校、家庭都为其赋予了太多的期望与外在的要求。想让学生更好地锻炼体魄,又想能让他们在其他课程之余在体育课上得到放松,还想在体育课的进行中加入德育渗透、学科融合、合作学习等等。
然而,在一节课35分钟的情况下,教师们的课堂,该如何实现这样多元化而又任重道远的任务呢?本篇文章研究的就是如何打破内容要求“全面覆盖”,教学实践“点到即止”,教学实效甚微的局面。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化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运动兴趣的指引下,提高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习中体验,达到乐练、练乐,最终提高运动技能与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综合分析,体育课程改革与实现效果最大化的关键,就是激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也是激励学生不断探索与进步的直接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笔者认为,比赛、评比就是促进学生不断学习进步的動力。
小学体育课堂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参与比赛、教师指导、评比,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课堂的学习当中去,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品德意识、合作意识都能在比赛中得到深层次的展现。
首先,应该建立完整的课堂常规,包括师生问好、课堂气氛、听哨音集合、队列队形等体育课上必要的环节意识,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评比以及队伍调动、活动、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量化得分评比机制。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合作学习课堂的探究,但更多的应用于语文数学的课堂学习当中,在体育课堂中虽有涉及,但是运用的并不完善。但是合作学习的各种评价机制,与小学体育课堂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结合在一起,便会变得丰富而有内涵,竞争而又充满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们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下,不断进步、不断钻研。简而言之,让学生们在教师的规则的约束下,通过评价、比赛的各种方式,让体育课堂的学习充满了挑战性,趣味性。评价的越细致,任务设定的越详细,学生们的目标性就更加明确。教师越仔细的备好课前的工作,那么就会更多的带给学生们严谨认真又充满挑战的感觉,比赛越正式,学生们就会愈加重视,加之每次比赛结束后的宣布成绩、表彰环节,学生们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运动热情不断增长,基本技术技能在主动学习下自我进步,体育课在快乐的比赛、对抗下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一节体育课结束,学生们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再次,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作用。课前,笔者会把准备学习的本节课内容,转换为比赛的形式,制作出学习任务清单,比赛项目清单,并且标注明确的获胜、评分标准,而笔者的评分标准,就是严格按照本节课的重难点来设计的。学生想要更好的完成任务,赢得比赛,就会自然而然的研究开来,集思广益。这就体现出了体育课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归根结底,教师就是规则的制定者,任务的发布者,比赛结果的判定者,争议分歧的释义者。而最终的争议分歧,一定就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的加深与巩固,这是本节课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需要规范的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动作,并在相关性的比赛中让学生得到练习。
最后,注重德育渗透的合作学习课堂,才能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果教师单纯地去强调比赛的作用,是不科学也不合理的,而学生学习体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赢得比赛。在每一堂课中,比赛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对团结拼搏、互相鼓励、认真钻研的小组进行重点的表扬与鼓励;在比赛中要对顽强拼搏,秩序井然的小组进行表扬;比赛后要进行赛后的反思,既包括技术动作的分析。其中也包括自主学习的反馈,还应当包括对体育精神,品德意识的评价。
小学体育课堂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看似是比赛,实则是多种要求与学习的集合。学生不仅参与了体育学习和锻炼,还能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获得自我探究成功的体验,也能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分析的能力。在比赛中形成了合作意识与能力,树立起集体荣誉感,还能把体育课上形成的良好道德行为迁移到日常生活当中去,充分体现了体育的育人功能!
教师的目的是通过比赛来促进课堂学习,而不是用比赛的形式替代体育教学。合理、有效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模式,定会让体育课堂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石峻.“以赛促学”学习方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运动,2015,21(18):108-109 50.
[2]赵卓好.以赛促学,提升体育教学质量[J].小学教学参考,201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