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行:诗画江南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8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顷波光,1950年代摄
吴中行肖像(1899年11月15日~ 1976年9月11日)
雾郊晨牧,1920年代摄

  今年11月15日是我祖父吴中行先生诞辰120周年,回忆我们兄妹在祖父身边度过的岁月年华,真是历历在目,感慨万千。
  祖父经常嘱咐我们:为人诚实第一。对我们是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常见祖父一边在家中工作台上修饰摄影作品,一边吟诵唐诗,头部随着诗韵微微起伏昂扬,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
  祖父制作作品繁忙之时,父亲和我们就会帮忙洗印,在暗房漂洗放大的照片。水源是用吊桶吊的井水,冬暖夏凉,洗照片正合适。夏天水桶里还浸着西瓜,洗印完后就奖励吃西瓜。记得有一次我搞不清底片与放大纸的正反面,祖父浑厚有力地说:药膜面对药膜面。言简意赅。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在暗房工作结束后,祖父一拉帘绳,暗房高处的圆形墙洞处射进一柱光芒,看到外面的星空,使人豁然开朗。看着大盆清水里的放大照片,感到颇有成就感。
  祖父的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传统美学的修养,看后能使人沉浸下来,有种静雅之气。具有诗情画意,清新自然,朴实亲切,悠然意远的艺术风格。他曾说过,中国的摄影要有中国的民族风格,民族特色。作为中国的文人,他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解,通过照片的形式进行表达。
  往事已成追忆,在此之际,我想给大家分享下祖父吴中行的故事。

朝气蓬勃


  吴中行出生于江南水乡常州,自幼对唐诗宋词及古文很感兴趣,对《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前后赤壁赋》等文章中描绘的景色,渲染的情趣,心向往之。又对古代绘画,特别是宋元山水情有独钟,并因此形成他的审美观点。后来他的照片题名富有诗韵或带有文学气息,摄制的照片富有东方神韵,均与此息息相关。
  摄影术于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20世纪初传入常州。十几岁时,吴中行和朋友在一起,拿借来的照相机试拍,起初拍一些人像,简单的风景、静物等。1922年,他拍摄了一张天宁寺雪景的照片,题名《雪拥浮屠》,后来被上海的报刊刊用,还收到了稿費。吴中行和周围一些摄影青年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他的祖父、父亲也很兴奋.支持他买下116型胶卷照相机。从此,只要有机会他就外出拍照投稿,参加各种展览会。1930年,上海《摄影画报》举办全国摄影比赛,他的作品《雪花冻断杏花村》名列第一,得到奖品阿克发f4.5摄影机一架,银盾一面及优胜银杯。此后,他对摄影艺术兴趣更浓,造诣也愈趋成熟、精湛,不断有新作品问世。在吴中行的影响和推动下,常州得摄影风气之先,1929年成立了“兰陵摄影研究会”,有了一批摄影爱好者。
  1926年春天,吴中行随朋友一起到镇江的北固山下拍摄,因大雾的原因,上海等地的朋友先行离去,留下吴中行自己继续观察创作。10时许金风送爽,一头水牛载着放牧的女孩迎风而去,摇曳的芦苇,翘起的牛尾巴与小女孩的羊角辫子相呼应,和谐统一颇有情趣,展现出一派幽静的农家景色。他赶快选择角度,拍下了清新自然、悠然自得的画面,取名为《归牧》。其后这幅作品参加伦敦的英国国际摄影展览会,并应邀参加英国皇家摄影学会。1931年《归牧》被编入英国国际摄影年刊。
麦熟,1920年代摄

风华正茂


  1920-1930年代,是吴中行摄影创作的黄金时期,他全身心地沉醉于艺术的天地中。有一次, “黑白影社”组织社员赴富春江采风。一天夜晚,泊舟桐庐,约定次日早8时开船。次日天色微明,他独自一人穿着睡衣,拎起照相机,走上甲板欣赏江上日出景象。不一会儿,同舱的敖恩洪也来到甲板上,一起上岸。清晨,芦苇滩上静悄悄,曙色朦胧,富有野趣,他们边走边拍,兴趣盎然,乐而忘返,连启碇的汽笛也未注意到。待尽兴归来,船已无影无踪。幸亏离舟前从枕下抓了一些钱放在身边,刚够买两张汽车票,他俩穿着睡衣回到杭州。这次游览虽然掉了队,但收获亦丰。比如收录在《吴中行艺术摄影集》中的《富春江上》就是其中的收获。
  吴中行的创作态度始终严肃认真,他刻苦经营着每一幅作品,宣称“要拍人家拍不到的照片,也是我下次拍不到的”。他经常起早贪黑.往返于山林之间。有一次,他在常州天宁林园发现一对八哥在老树上筑巢,就开始观察这一情景。不久小鸟孵出来了,大鸟来回衔食物给小八哥吃,一幅作品构思成熟,他用了十几天时间,清晨即起,守株其间,匍匐拍摄,终于获得了《锦树双栖》的优美动态。
  当时评论界认为,吴中行擅长美术摄影,汲取中西方绘画特点,在摄影造型处理上,有机融合,意境很美,清新自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有静物、动物、人物和花卉等,尤以江南景色为特点。 “他的作品,历届在‘华社’(中国最早摄影团体之一)展览,别具一种特殊而饶有个性的风格”。正因为这种东方神韵,民族风格,被中外人士一致称赞,屡屡在国际摄影展览中受到青睐。
菊石图,1930年代摄

  吴中行对自己摄影作品风格的形成讲得非常朴实。他说: “我一向的作风,是尽可能向国画靠近的,所以人家称我的照片,有东方民族风格,我也长期以此自豪……”除作品《归牧》外,1932年《锦树双栖》《水纹》入选英国伦敦国际影展。《蝉》《羔》《双鹅》《牧羊》入选法国国际摄影展。1933年《报晓》入选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展览会万国影展。《春柳》《秋云》《戏水》《朝起》入选法国巴黎万国摄影展览会。《枭》《晨光》入选法国沙龙。1935年《戒旦新生》《烟树》《风雪归程》入选瑞士国际摄影展览。《双清》(又名《竹影摇月》)入选瑞士沙龙,并编入瑞士国际摄影年鉴。《报晓》编入美国摄影年鉴。同时,在国内摄影杂志上他也发表了大量作品。其间,还有不少作品参加华社、黑白影社、上海摄影协会等团体举办的各种摄影展览,是当时最为活跃的著名摄影艺术家之一。
  1931年2月,吴中行在上海参加摄影组织黑白影社并任执行委员,当时会员有90人,后来发展到168人。荣毅仁、吴印咸、叶浅予等都是其中成员,他们经常一起聚会,赏析照片,切磋技艺,参加摄影展览。1933年12月,他在《大同影集·序二》中提出两个重要观点:第一, “镜不在精,用熟则灵也”.摄影创作的决定因素在人不在照相机的好与差,只有充分加强摄影家之修养,才能提高摄影的艺术水平。第二,外人取材,就其摩登伟大为基础,我国作品须以古朴率直胜之,不必仿效。提倡摄影要表现中国民族的气质,个性化、民族化。

抗日救国


  抗日战争期间,吴中行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日军侵占上海后,“黑白影社”中止会务活动,不与敌伪往来。敌伪要他们在上海举办一个万国摄影展览,被严词拒绝。一次日寇得知吴中行在常州后,派人通知吴中行要他交200石军粮,当即被吴中行拒绝。恼羞成怒的日寇,竟派了十几个鬼子兵到他家抄家并要抓吴中行,幸好他不在家才未遇害。后来,经中共地下党联系,吴家组织一队粮船,骗过日军盘问,取得通行证,经运河冒险往江北驶去,送往新四军抗日根据地。
  1944年10月,上海申报社为了募集水灾难民救济款及清寒学生奖学金,特地为吴中行在上海“中国画苑”举办了“吴中行摄影义展”。IO月IO日申报刊登消息说: “读者助学消息,名摄影家吴中行摄影义展今展幕,作品120幅,凡人像、风景、花卉、鸟兽等,均经专家鉴定,堪称无上杰作。吴君概允其作品义卖所获移充本报读者助学金,救济一般清寒失学弟子。其热心助学勇于为善之精神,至堪钦敬佩。按吴君富艺术天才,研学摄影垂二十余年,战前曾先后出品参与各国影展多次,均曾入选,并获荣誉奖章,励誉海外,为国争光,可见一斑。”
  展览会共展出作品120幅,作品背面盖上大圆印章,印章中间为“义展”大篆体字,四周围绕为楷书“吴中行摄影;卅三年双十节”。 “义展”得到上海刘靖基等工商界人士和其他各界人士的支持,纷纷购买。开幕之际,郎静山特地前来祝贺,两人一起合影留念。为了让“义展”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取得更大的义卖效益,吴中行亲自到会上与观众见面,解答他们的各种问题。名作《双清》,画面上是墨竹一竿,圆月一轮,微风轻拂,月色清冷,令人有无限遐想,驻足欣赏者很多。但也有观众议论说,月亮是画上去的,或是双底片重叠的集锦照,为了解除参观者的疑惑,或是增强他们的兴趣,他把底片挂出来,继而又公开自己的拍摄技巧。他找了些竹枝带到展览馆平台上,当众讲解拍摄过程,并与观众互动,一起参加摄影,教他们开足光圈,聚焦对准竹枝,镜头对着太阳,待太阳入云层时拍摄,结果就出现了太阳代替月亮,风月双清的佳作。
富春江上,1930年代摄
合力而渔,1940年代摄

  展览会结束时,收入折合大米300石左右,约合黄金20多两,吴中行随即捐给抗日群众团体,赠送给受灾难民及清寒子弟。而他则借住在亲戚家,日以继夜地为订购的照片放大,冲洗,着色,忙了整整两个月。
  吴中行对摄影作品的制作非常严格,一丝不苟。一幅作品,从拍摄到冲洗、制作、修饰都亲自操作,以充分达到意想的艺术效果。他技巧娴熟、经验丰富,一幅作品掌握什么调子,反映怎样的情绪都心中有数。复杂的如“浮雕制作”、“中度曝光”、“高低调”等技法,很早就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暗室就在卧室旁边,可他为了放制一张照片,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江南的夏夜,蚊虫很多,在放大时,即使蚊虫叮咬也不能稍动,期待新作品产生的喜悦心情,驱走了辛劳疲倦。
春,1950年代摄

风度翩翩


  新中国成立后,吴中行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并举办摄影展览。他拍摄了许多反映新中国山河新貌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照片,作品面貌欣欣向荣,朝气蓬勃。他在第六届全国影展评选工作会议上说: “我们新中国的摄影队伍,也应和其他文艺队伍一样,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指引下,一年比一年繁荣壮大,在国际影坛上,立起鲜明旗帜,为国争光。”
  得知国产相机问世,吴中行非常高兴,1970年代初购买了一架海鸥203相机,经常使用,盛赞国产相机性能不差。他还将203相机镜头与国外相机镜头比较,认为成象质量相对硬一些(指图象影调),拍出来的照片会有不同的效果。到南京参加会议期间,他便用它拍摄了新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天堑通途》并经常对人说:这幅照片是我用国产相机拍摄我国自行建造的长江大桥。此外,他还经常对摄影器材作一些改动,以适应自己拍摄需求如相机对焦器,各种附加镜,滤镜用饼干筒改制成放大机等,锉、钳、锯、钻也是他常用的工具。
新生,1950年代摄
采菱,1960年代攝

  晚年的吴中行虽然孱弱多病,但是只要一做起摄影,他就精神抖擞。他在床头边设计了一个简易暗室,埋头于摄影艺术的探讨。有人前来求教,他总是热情传授,认真指导。
  至今,我依然记得祖父对雨雪风雾等天气尤感兴趣,往往起早摸黑外出摄影,回到家中满身泥湿,祖母称他是“半段黄泥,半段水”,可见他拍摄时艰难与执着。在暗室的红灯下祖父往往忙至深夜、不觉疲劳,有时把感光后的相纸放在玻璃上用手把棉球醮上显影液局部涂抹,以取得作品的理想效果,由于长期接触显影液的碱性,他的双手显得特别粗糙。粗糙的双手与他诗情画意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说明:只有辛勤劳作,才能取得成果。
太湖小築,1960年代摄
其他文献
自打去年幾档收视率颇高的综艺节目的播出和几轮别具创意的文创热销,让故宫——这座拥有600年历史的博物院几乎一夜翻红,成为各社交平台新晋网红打卡地,大家拍摄故宫的热庸也随之与日高涨。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可以每天出入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拍下它的冷清与繁华,却每每总有新的发现。我在寒来暑往与秋月春光中拍下画栋雕梁与皇家庋藏,几年下来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什么时候拍?  一年四季交替,
期刊
三峡库区,郑家裕摄●我瞰我的祖国·策展人  打开中国地图,北有黄河,南有长江,一江一河从世界屋脊出发,不舍昼夜奔流人海,哺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至今仍是沿岸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托。  从2016年开始,中国新闻航拍联盟资深航拍记者和摄影师,对“一江一河”全线进行空中记录,利用无人机摄影技术,对中国“母亲河”进行系统观察,从青海、四川、陕西、湖北、上海,气吞山河、蔚为壮观的母亲河,让我们再次感受这
期刊
撑定冲浪板,  度一关湍险,  驶一段清涟。  清涟里你的倩影,  长驻在波心。  你记住也好,  最好你忘掉,  我回眸的温柔,  不胜海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那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9月8日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德尔马,一只宠物狗参加冲浪比赛。当日,70余只宠物狗参加了冲浪比赛,争夺“2019年最会冲浪的狗狗”称号。  路透社照片  点评:我好像听到粉丝在喊我的名字。9月21日  
期刊
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与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提出实证哲学同年,使它从诞生之后就与“实证”“现实”“真实”等字眼脱不开关系。然而摄影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单纯的留影那么简单。  如今,摄影则成为人类独特的言说与语言,始终在说着什么。亨利·卡蒂埃一布列松说:“照片是凝聚著、浓缩着思想的形象语言。”曼纽尔·布拉弗说:“摄影的发明,正显露出新的‘人性企图’,它替我们和世界做了全新的交谈。”阿里西·波洛得
期刊
黄河第一桥,薛俊 摄延安宝塔山,谢耿华 摄老牛湾,薛俊 摄汾黄交汇,薛俊 摄  6年多来,我深入到甘肃、陕西以及山西当地拍摄了数万张航拍照片,用新闻摄影的形式传播了正能量、用纪实摄影的形式再现了大自然之美,记载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希望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留下珍贵的历史瞬间。  2015年初,我策划并制定了拍摄黄河的方案。黄河在晋陕蒙豫峡谷流淌有近千公里,形成老牛湾、娘娘滩、乾坤湾、壶口等众多的
期刊
1990年苏联解体后,大批苏联相机流入我国市场。这些相机与日本产品相比,功能简单,价格便宜,但自动化程度低、做工粗糙,故障率高,极大地损害了苏联相机的形象。到2000年以后就逐渐退出了国内市场。其实,苏联是有优秀相机的。本文就给大家介绍一款苏联最好的旁轴相机——列宁格勒发条相机的发展历史。列宁格勒发条机的原型  早期的苏联相机基本上是仿制,旁轴相机或者仿徕卡,或者仿康泰时。但1940年代后期,GO
期刊
无人机摄影,改变了我们的视野,也改变了人生轨迹。在此,我想回忆两个无人机拍摄的故事。  第一个发生在2015年11月,一张《冬泳大妈》图片照片火遍网络,被外媒评为2015年度最佳航拍照片之一。当时,沈阳市一个湖面因为低温而结冰,但是一位穿着红色泳装的大妈在湖水中安静地仰泳。网友们纷纷表示,这张照片无比惊艳,更为励志的沈阳冬泳大妈点赞。  这张照片是我在“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昭陵公园冬泳冰湖拍摄的。当
期刊
索尼Alpha 7R IV 搭配FE 135mm F1.8 GM 镜头  经过6年时间的探索,索尼在无反领域的创新与突破有目共睹,目前索尼E卡口镜头数量已达52只,拥有3个不同系列的全画幅微单TM产品线,丰富的镜头群和机身组成了完善的影像生态系统。  2019年7月1 6日,索尼正式发布第4代画质旗舰全画幅微单TMAlpha 7R IV。该相机搭载了索尼新开发全球首款约6100万有效像素的全畫幅E
期刊
f/7.1,1/250 秒,ISO 100  在旅行摄影的过程中,轻巧的微单相机是很多人出行必备的器材设备。前不久佳能最新推出了EOS M6 Mark¨J这款产品延续了小巧轻便的外形,同时提供更高的像素,它的出现给用户提供了新的选择。像素升级至约3250万有效像素  作为2019年秋季的新品之一,此次佳能推出的EOS M6 Mark ll作为APS-C画幅的微单产品,可谓诚意十足。这款产品在外形上
期刊
去年,佳能推出首款全画幅专微EOS R时,就有评论说“在全画幅无反相机领域,佳能进场得太晚了。”对此,佳能表示“EOS R系统是为了未来发展,经过深思熟虑才推出的相机系统”。  之后,佳能的动作提速了很多。一方面,佳能推出了一系列涵盖常用焦段的RF卡口镜头:RF 50 mm F1.2 L USM、RF 28-70 mm F2 L USM、RF 24-105 mm F4 IS USM和RF 35 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