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ef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结果 3例均发生于成年男性,分别因左颈部肿块、髂部疼痛和双侧颈肩区复发性肿块就诊.镜下观察肿瘤由梭形和上皮样的细胞组成,两种细胞在形态上有移行.瘤细胞呈片状、模糊结节状或交织条束状排列,间质伴有胶原化.1例于结节中央可见凝固性坏死,形态上类似上皮样肉瘤.3例肿瘤内均无明显的血管形成,但其中1例于局灶区域可见胞质内空泡形成,类似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瘤细胞同时表达上皮性标记和内皮标记.3例均经手术切除,其中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8个月和14个月均健在,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另1例术后6年内复发5次.结论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属于一种少见的中间型血管内皮瘤,兼具上皮样肉瘤和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部分形态.仅凭光镜形态有时较难确定其内皮细胞分化,必须借助于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关系较为密切,可能是后者的一种富于细胞性梭形细胞变型。

其他文献
患者男,34岁.因发现左腋下肿块5年于2008年9月10日就诊.体检:左腋下可触及直径约3.0 cm的肿块,位于皮下,呈椭圆形,境界清楚,行肿瘤切除术.  病理检查:肿块一个,椭圆形,3.5 cm×2.2 cm×2.2 cm,有菲薄包膜,切面呈灰白、淡黄色,实质性,部分区域水肿.镜下观察:肿瘤包膜完整,瘤细胞呈单一上皮样细胞.肿瘤由瘤细胞密集区与稀疏区交替构成(图1).密集区瘤细胞成片状、巢状排列
期刊
免疫组织化学是目前乳腺癌激素受体检测的常规方法,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标准化程度令人担忧.英国国家免疫细胞化学外部质量评估方案(NEQAS-ICC)曾评估200余个实验室对同一例乳腺癌组织进行的雌激素受体(ER)染色,发现仅36%的实验室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1],提示抗原修复是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最主要的因素,而激素受体水平低的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更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期刊
鼻咽癌是鼻咽黏膜被覆上皮(鳞状、柱状和移形上皮)和小涎腺发生的恶性肿瘤[1-2].有关全人群鼻咽癌病理方面,尤其是有关其流行趋势方面的研究甚少,现有人群中鼻咽癌病理类型构成的研究多是医院内鼻咽癌病理诊断构成[3-6]。
期刊
Fletcher CD教授主编的<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Diagnostic Histopathology of Tumors)一书自1995年首次出版以来,已两度再版,其第3版的中文译本已于2009年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回允中教授主译的第7部诊断病理学巨著,是一部按器官系统论述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教科书.与其他病理学巨著一样,其每一章节均是从成百上千篇参考文献中提取精华撰写而成的,是千
期刊
目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研究热点,但多集中在NSCLC手术切除标本的研究上[1],对于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活检小标本的报道较少.NSCLC的EGFR基因表达在纤支镜活检小标本与手术切除标本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上差异呢?
期刊
抗原修复技术的问世是免疫组织化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突破,由抗原修复技术的发明者石善溶与其合作者Clive R.Taylor主编的[1]已在国外出版发行。
期刊
由乳腺病理通讯读片协作组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主办的第二届成都乳腺疾病病理诊断研修班于2010年8月12日至16日在四川大学举行。到会的专家主要有:美国Rochester大学医学中心唐平、美国M.D.Anderson医学中心吴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谢文杰、北京军区总医院丁华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步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文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庆慧、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丽荣、吉林
《肝脏疾病临床病理学》由国内肝脏病理专家王泰龄教授和肝脏病临床专家彭向欣联合编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是将肝脏临床与病理紧密联系的权威专著。全书用196幅珍贵的病理图片、26个临床病例,直观、真实的呈现肝脏疾病临床与病理相互联系、互为佐证的密切关系。
患者女,71岁.因发现左侧甲状腺肿块3个月于2009年12月入院.患者自述3个月前发现左侧甲状腺肿块,无疼痛、声嘶、吞咽困难、咳嗽、发热及心悸等,未行治疗.近1个月肿块有所增大而住院诊治.5年前因"肾透明细胞癌"行肾脏切除.体检:左颈部触及一个大小约3.5 cm×3.0 cm×3.0 cm的包块.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质软.CT检查示:左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大小3.2 cm×2.6 cm×2.2 c
期刊
目的 探讨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合理疗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61例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全面手术病理分期并随访4~9年,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进行镜下观察,结合术后治疗方案和随访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61例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中位年龄68岁,临床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和(或)腹部症状,或宫颈细胞学筛查发现异常等.肿瘤直径中位数7.5 cm(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