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假中,北京师范大学相关课题组发布了《2013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这也是“蓝皮书”继2012年度之后第二次发布。这份“蓝皮书”中的结论是在历时一年,对7个区县、80多所中小学校、15000多名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后得出的,在同类调查中称得上规模浩大。
站在信息技术教师的立场上将“蓝皮书”翻阅一遍,却不禁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
先说辣的感觉,对我而言,辣意味着刺激和兴奋,这来自蓝皮书中对学生软件学习方式的调查,让我们了解了“数字原住民”是如何学习技术的。自从2001年马克·普伦斯基提出“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的概念以来,历经十多年,现在的学生称得上是完完全全的“数字原住民”一代了,而我们的教师则是不折不扣的“数字移民”。都说“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而在信息技术课上,则是“数字移民”在教“数字原住民”学技术。那么,二者在技术学习上真的有差异吗?差异是什么?一直以来都缺乏真实的调查数据,这次调查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在面对新的软件时,学生首选“直接在电脑上尝试软件的各种功能”的比例高达46.1%,这很符合数字原住民动手实践和试误的学习方式。但是且慢,具体到不同年龄段,答案又不尽相同了。小学阶段的学生最喜欢通过“阅读软件学习手册”的方式学习新软件,比例占到44.2%;而高中阶段的学生选择“直接在电脑上尝试软件的各种功能”的比例则上升到了60.2%。看来,“数字原住民”们的学习方式也随着年龄而变化,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酸的感觉里是既有失落又感觉责任在肩,这来自学生网络素养的调查。调查结论显示:22.1%的学生无法判断信息正误;遇到带有类似“不转发就会遭遇厄运”的信息,仍然有23.2%的学生不能理性对待;更有6.5%的学生在网上经常被骗;在网络交流方面,只有19.2%的学生能完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能通过在网络上的言行影响到他人的只有7.9%;只有33.8%的学生能经常和主动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进行反思。无疑,学生的网络素养是有欠缺的,“蓝皮书”由此大声疾呼学校及时开展网络素养教育。这对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苦的感觉能让人清醒和反思,这来自一组关于学生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的调查数据。学生“总是”或者“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占到了45.8%,而到了高中,这一比例竟高达67.5%。平板电脑的使用情况,“总是”或者“经常”使用的学生已经占到了31.2%。在与之相对的一个调查数据里,竟有19.8%的学生从不使用台式机。这该让我们反思了,对于以台式机为主构架的课程知识体系,是否到了与时俱进的时候了呢?
不过,最终来自“课外补习科目类型”的一组调查数据还是让我感到了一丝甜意。根据北京市中小学生参加的130多种课外补习班的统计,在竞赛类补习科目中,电脑、机器人分列第三、第四位,单片机、电子技术也位列其中;在能力类补习科目里,动漫则成为学生的首选,排名第一。虽然竞赛类、能力类补习参与的学生总数还无法和英语、数学等考试科目相比,但依然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所在。因为,只要有学生的喜爱,课程就有前途和希望。
酸甜苦辣不只是冷冰冰的数据带来的,其实,它也是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真实味道。不过,只要我们把酸楚和苦涩转化为我们的危机意识和前进动力,从哪怕一丝甜意中看到希望,在未来,课程带给信息技术教师的感觉一定是甜蜜的。
站在信息技术教师的立场上将“蓝皮书”翻阅一遍,却不禁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
先说辣的感觉,对我而言,辣意味着刺激和兴奋,这来自蓝皮书中对学生软件学习方式的调查,让我们了解了“数字原住民”是如何学习技术的。自从2001年马克·普伦斯基提出“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的概念以来,历经十多年,现在的学生称得上是完完全全的“数字原住民”一代了,而我们的教师则是不折不扣的“数字移民”。都说“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而在信息技术课上,则是“数字移民”在教“数字原住民”学技术。那么,二者在技术学习上真的有差异吗?差异是什么?一直以来都缺乏真实的调查数据,这次调查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在面对新的软件时,学生首选“直接在电脑上尝试软件的各种功能”的比例高达46.1%,这很符合数字原住民动手实践和试误的学习方式。但是且慢,具体到不同年龄段,答案又不尽相同了。小学阶段的学生最喜欢通过“阅读软件学习手册”的方式学习新软件,比例占到44.2%;而高中阶段的学生选择“直接在电脑上尝试软件的各种功能”的比例则上升到了60.2%。看来,“数字原住民”们的学习方式也随着年龄而变化,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酸的感觉里是既有失落又感觉责任在肩,这来自学生网络素养的调查。调查结论显示:22.1%的学生无法判断信息正误;遇到带有类似“不转发就会遭遇厄运”的信息,仍然有23.2%的学生不能理性对待;更有6.5%的学生在网上经常被骗;在网络交流方面,只有19.2%的学生能完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能通过在网络上的言行影响到他人的只有7.9%;只有33.8%的学生能经常和主动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进行反思。无疑,学生的网络素养是有欠缺的,“蓝皮书”由此大声疾呼学校及时开展网络素养教育。这对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苦的感觉能让人清醒和反思,这来自一组关于学生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的调查数据。学生“总是”或者“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占到了45.8%,而到了高中,这一比例竟高达67.5%。平板电脑的使用情况,“总是”或者“经常”使用的学生已经占到了31.2%。在与之相对的一个调查数据里,竟有19.8%的学生从不使用台式机。这该让我们反思了,对于以台式机为主构架的课程知识体系,是否到了与时俱进的时候了呢?
不过,最终来自“课外补习科目类型”的一组调查数据还是让我感到了一丝甜意。根据北京市中小学生参加的130多种课外补习班的统计,在竞赛类补习科目中,电脑、机器人分列第三、第四位,单片机、电子技术也位列其中;在能力类补习科目里,动漫则成为学生的首选,排名第一。虽然竞赛类、能力类补习参与的学生总数还无法和英语、数学等考试科目相比,但依然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所在。因为,只要有学生的喜爱,课程就有前途和希望。
酸甜苦辣不只是冷冰冰的数据带来的,其实,它也是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真实味道。不过,只要我们把酸楚和苦涩转化为我们的危机意识和前进动力,从哪怕一丝甜意中看到希望,在未来,课程带给信息技术教师的感觉一定是甜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