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兆良 我只是一名裁缝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兆良,香港著名时装设计师。曾在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修读纺织品设计课程,其后在巴黎的Parson’s School of Design攻读欧洲服装史。1993年,参加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青年设计师大赛获最佳设计奖,并在香港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Yenrabi Ltd。
  
  在他人眼中,郑兆良(Barney Cheng)是享誉国际的香港独立设计师;而在他看来,自己不过是一名裁缝。
  
  他说,设计师最看重的,是名誉。而对于裁缝而言,最看重的,是眼前的客户。你不一定需要知道这件衣服是郑兆良做的,但你会由衷赞美穿着郑兆良所定制服装的尊贵客人:“今天您穿上这衣服显得特别漂亮!”
  
  这对于目前的他来说,已经够了。
  
  用建筑的眼光看待服装设计
  
  “小时候我们整个大家族聚会,包下酒楼打麻将,我看到妈妈和亲戚们穿上漂亮的旗袍,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而举止都比平时更优雅高贵。我很惊讶,原来穿上美的衣裳,可以让人改观这么多。要是我能通过衣服,让人们保持这种享受生活的状态,该多好。”
  
  本想直接到巴黎进修服装设计的他被家人告知“考不上大学才能去”。于是,他抱着不想考上大学的念头申报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最难考的建筑艺术专业,却竟成了两个全额奖学金学生之一。这样的机会不可能放弃,他还是顺从家人的意愿修读建筑。如今,他很庆幸自己拥有这个非时装的文凭。“如果只读时装,我的视野会比现在窄很多。”修读建筑,让他懂得看事物不仅看它的正面,而且还会看到它周围的负空间,这对服装的比例线条很有帮助。
  
  Coco Chanel曾说,“时装是一门建筑学,关乎衣服和人体的比例。”郑兆良对此拿捏得十分精准。建筑本身就是集美学之大成的一门学问,郑兆良打下了对线条、比例、色彩搭配等等的扎实基础,还有对美的敏感力。
  华丽而简约,冲突才有创意
  郑兆良被人们讨论得最多的一件设计,是当年杨紫琼凭借《卧虎藏龙》入围奥斯卡、用以红地毯走秀的那套水晶虎纹旗袍。
  
  裙子以《卧虎藏龙》做主题,用一块很薄的黑纱做底,再钉上一层层的水晶,前面是由水晶做出立体的虎纹图案,后面大露背,加上1米拖尾和裙脚上钉上龙形鳞片。他们靠人手把水晶及珠片钉上,仅前幅就用上百小时缝制,整条裙共重30多斤。郑兆良笑称,杨紫琼第一次试衣的时候差点摔倒,因为很难保持平衡。但是这位国际华人女星说,我要一套衣服让别人记住杨紫琼,记住我是《卧虎藏龙》的女主角。郑兆良拿手的Glamorous亮丽风格,让杨紫琼在奥斯卡大典上出尽风头,美国《People Magazine》将其选为当晚最华丽的晚装,各大媒体也争相报道。
  
  与这种特定主题要求不同的是,平常郑兆良对婚纱和晚礼服的设计,其实更倾向于“华丽而简约”的风格。华丽而简约?这两者中间不是存在着无数的矛盾吗?郑兆良说,正因为有冲突,才会有创意。不仅希望自己的服装既华丽又简约,郑兆良还给了自己“舒适”这一更高要求。“一件只是漂亮,但一点都不舒适的衣服,在我看来是失败的作品。”
  
  让灰暗的人看到世界的明亮
  
  现阶段郑兆良并不奢望自己的衣服能被更多的人拥有。作为高级定制设计师,能有一小群欣赏他的客户,已经足够。用他的话说,“全部人都来找我,我也忙不过来。”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他接触的群体非富即贵。富人的世界开拓了他的眼界,也让他发现,其实大部分的富豪除了有钱,还很有善心。他说,裁缝的使命就是让人们看到世界上细微处的美丽,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值得欣赏的事物。他希望能够帮助那些灰暗看待世界的人。如今,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策划帮助“十字路口”基金会筹款的慈善活动,已经募集了近七百万的善款。
  
  而当看到富人购买昂贵的鳄鱼皮外套时,裁缝的天性和热情的善心又让他有了新主意:“不如我帮你定制独一无二,质量一流的鳄鱼皮外套。只要十万元,而与大品牌成衣近八十万元的价格差价,拿出来做慈善是不是更有意义呢?”郑兆良说,做人最重要的是活得开心,对得起良心。而他的这份职业,满足了他的追求。服务一小群人,看美丽极致盛开;再以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让最美的笑容四处绽放。
  
  在郑兆良的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将品牌做大做强的欲望。他说,一个成功的设计师,需要一个铁三角,创意、生产、管理,一个也不能少。如今只有创意的他只能当个服务少数人的裁缝。而如果有一天他寻觅到了适合的生产、管理合作伙伴,会是怎样的光景?“噢,那样的话,即使你不想见到郑兆良,郑兆良可能满大街都是。而且不只在香港,而是全球。”在自信的笑声中,一个出色设计师的国际化野心,展露无遗。
  
  他的华丽女性化设计,更一直是香港名媛至爱的心水选择,巩俐、杨紫琼、舒淇、章子怡等一线女星多次以他的设计走过国际红地毯,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其他文献
还把注意力放在地上?  前门有花园后门有游泳池的豪宅已经是上个世纪的豪宅标本了,  如果你想和世界各国的富人保持同一个居住水平,  那就把心思集中在脚下的土地吧。    毫无疑问,现代建筑和照明技术加速了人们开采地下空间的进程。现在提起地下室,不再是破旧阴暗的储物空间,在富人们的改装下,地下空间呈现了百态千姿:可以是健身房、游泳池、酒吧、画廊等。他们都有一个统称:地下生活区域。    印度的钢铁大
期刊
好咖啡,从来得之不易  Yadaco,生活美学设计师,巴黎设计名校毕业的摄影师,从视觉跨界到嗅觉味觉,致力于把自己对于色、声、香、味、触五感的阅历感悟,化入手制私房精品咖啡里,呈现生活的本来意义——自然优雅的生活美学。为了忠实回归精品咖啡的本源,寻得究竟,Yadaco亲身前往咖啡产地,跋山涉水,参与采摘、处理咖啡生豆,亲身体会“好咖啡,从来得之不易”的真义。  Y先生的“生活美学跨界精品咖啡烘焙”
期刊
在平遥,主流居停处所大多为仿古大小驿站,模拟着昔日生活场景,虽不为过,总觉少了些现代生活便利,毕竟只是想体验某种审美,而不想忘却现实身份。    车行至酒店所在的东大街,侍者已候在那里,他迎面而来,亲切地呼唤着我的名字,那是一种游子归家般的温馨。顺着东大街前行,原来宅子隐在一众古旧的屋宇中,可想而知它的隐逸。侍者交予我一把铜牌钥匙,长长的流苏非常精致,好似回到了自家的宅邸。    整个酒店,其实确
期刊
熟悉汤灿的人都知道她有个别名:汤火山。  此女子擅长水火交融,懂得以柔克刚,亦通晓针锋相对。    在采访现场,汤灿语气娇滴滴,仿佛能掐出蜜汁来,那是在谈论厨艺;口吻强硬之时,是反复强调自己不能处于下风,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但不管处于何种状态,汤灿的腰板一直挺得笔直,手和嘴却没有闲过,甚至能够边贴假睫毛边回短信。    我 不否认京剧很有味道,但是都市人生活节奏太快了,那个京剧咿咿呀呀地一个字能拖
期刊
当你临出门前,你会细心检查自己的头发是否凌乱、须根是否拉渣、衣领是否端正、“库”门是否拉好,可是且慢,你或许会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细节:你的口气。这个细节,即便是上升到生杀予夺的地步也丝毫不过分。    如何自我检测?  你一定试过双手捧着呼一口气用鼻子闻吧?这样做是闻不到你的口气的,(不过这倒是闻你手上味道的一个好办法)。这是人的身体功能使然,为适应环境机能,你不可能闻到你自己的味道,你只能闻到周
期刊
在不同的时期,或者不同的国家,人们对于腕表的行业归属想法都不一样。比如法国是把腕表定义为奢侈品(我们这里的腕表特指高端机械腕表),德国以前是把腕表看成是精密机械的一个门类,后来才逐渐定义为高端生活品,但从骨子里讲,德国人更愿意向你推介的,还是腕表的精密结构那部分。但在中国,腕表一直是被划入轻工业一类,甚至连工资定级都是按这个类别走的,所以,你就明白为什么中国制造更多的是廉价的基础机芯。  如果要让
期刊
是的,没错,  你身边驻扎着一个庞大的细菌工厂,  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繁殖壮大,  而你也每时每刻和它们在交谈。  小心,新世纪的病从口入。    其实,它们是你花重金请来的。在人手一台手机甚至几台手机的年代,你有没有想过你随身携带着一个细菌温床?如果你用的是触屏手机,那么就等于你带着一个厕所门把手。这可不是我胡诌的,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触屏手机的细菌含量是公共厕所门把手的18倍。  
期刊
长久以来,书画艺术和文物古董一直是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两大主流支柱。但近来,随着沸沸扬扬的《功甫帖》真伪之争和网络热议的2.8亿鸡缸杯背后洗钱阴谋,收藏业界对这两类艺术品市场泡沫化的质疑不绝于耳。受此影响,很多藏友开始转移视角,寻找蕴含深厚潜力的小众收藏别类。作为多年的欧洲古董钟表收藏者,我想借此谈谈我对古董钟表收藏的一点心得,以供各位藏友参考。  在我看来,面对高风险的艺术市场,古董钟表收藏可谓
期刊
鸟叫、蝉鸣、古木、流泉,一旦纳入这幅美景之中,人的心自然宁静,也难怪店家规定16岁以下不得进入,以免惊扰这份悠闲。    一间只有五套客房的酒店,到底能有多好?好到全球知名的法国Relais & Châteaux 联盟,将之纳入2010世界最佳精品度假酒店之列,并且获得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选为“最令人放松的亚洲28家Spa”之一;而在2006年,它早已是两岸三地之间,唯一荣获世界
期刊
两年前,有幸受到百达翡丽的邀请,参观百达翡丽在日内瓦的三个重要的建筑,分别是博物馆、沙龙以及工场。三个建筑对我而言是三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以时间点来区分,就是分别代表着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既然到了这个钟表收藏者梦想的百达翡丽博物馆,自然也要参观其他楼层。地面是古老的制表工具藏品,展出了大约400多件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制表工具。博物馆方面还在搜寻各式各样的车床、铣刀和其它精细的古董机器,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