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城北有个昌平区,在昌平区南部有个兴寿镇,一条运河穿镇而过,这就是著名的北京水源通道京密引水渠。在渠边上有个300户人家的村儿叫辛庄。2016年6月10日这个村做了一件自建村以来惊天动地的大事,仅用二十几天的时间,就开始了祖祖辈辈都没做过的事——家家户户垃圾分类,而且他们越干劲头越高,不到一年就创造出成套的垃圾治理经验。笔者随市人大领导和市人大代表两次访问这个村庄,深为基层的创造精神和实干劲头儿所感染,想把这个乡村文明进步的故事告诉更多的人,希冀着京郊能有更多的村莊走入这个文明的行列。
一、小村庄的大经验
小村庄的大经验是什么?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长远生态村建设计划。
(一)什么叫垃圾不落地
就是取消原有17个敞开式垃圾站点,村内不再设倒垃圾的地方,改为定时集中收集,这是村民经年历久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每天早晚当“村歌”响起时,村环卫工人开着电动车走街串户收垃圾。居民箱对箱、桶对桶,把垃圾直接倒入车内,谁也不再把垃圾倒在垃圾站或丢在大街上。
(二) 什么叫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村民在家里首先实行“两箱两桶”的初步分类,即可回收垃圾箱和危废箱,堆肥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分类后垃圾由清洁工人挨家挨户根据不同垃圾种类回收后,到村庄环保站再行细分,现在已经分到42类。
(三)什么叫垃圾资源化利用
一种方式冬季垃圾堆肥,夏季做成酵素用于草莓生产。已经试验种植了六个大棚的草莓,味道效益都不错。各家各户也利用厨余垃圾制造环保酵素,生产自家使用的清洁剂。第二种是分类后的垃圾直接对接市场专业回收企业变废为宝。垃圾资源化利用已使垃圾减量了76%。
(四)什么是生态村建设计划
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土、田园无污染、产业有链条、治理有体系。从垃圾分类这样一个小事催生出生态村建设的蓝图,分类分出凝聚力,越干越有信心。辛庄人说,信心和愿景是一点点来的,垃圾不落地,把公共垃圾箱撤了;村民在家里做垃圾分类,不往外倒了;净塑,从源头做起,难一点,基本做到了;分类后的利用是有机种植效果很好;我们最终要建设一个生态村。
二、播下文明的种子、点亮村庄的灵魂
这里有一支志愿者队伍,带头人是北京联合大学的教授唐莹莹。因为方便孩子上学,住到了这个村,却无法接受垃圾遍地,到处乱丢,时有死猫死狗弃之于路上的环境。于是联合了同村相同经历的六个人来做环保。办了三件事,一是宣传环保做唤醒工作。二是对接社会和市场资源。三是技术辅导。说起来平平常常,实则艰苦细致,丰富多彩。唤醒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认识到村庄环境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自觉自愿快速地投入了一场改变生活习惯的革命。村里的两个主要干部都是想干事的人,一说就通一拍即合。
最初的两个月他们从办讲座开始,一共办了32次讲座,少的几个人多时上百人来听;他们带着环保酵素小礼品访问每一个家庭,面对面唠家常式的交流;村主任的广播讲话每天反复播放。这些都为讲清为什么做垃圾分类和怎么操作。他们耐心讲解和示范“两箱两桶”的使用方法;为什么出门要带“五宝”,水杯、手绢、饭盒、环保筷和环保袋;制造环保酵素的方法;净村净塑的实际意义。不知道还有谁面向普通农民进行过这么大量细致的垃圾分类宣传。
知行合一,做好实践。光说不行,还要训练,要上文明实践课。志愿者和村干部分工合作组织了“净村”、“净塑”、“环保庙会”三项村庄文明实践活动。
净村,就是发动全村居民男女老少齐上阵,集中清理,地毯式清除全村多年积存的垃圾,一周的功夫拉出了170多车。那一个个难忘的场景永久保留在照片中。今天当我们重新翻开这些图片,深深为那些真实的瞬间而感动。有汗流满面又兴致勃勃的孩子们从树丛背后、街角旮旯、坑洼死角的地方用手捡出垃圾,有老人们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把垃圾一锨锨装到车上,有净村活动前后村庄街道的巨大变化等等,群众参与的愉快跃然画面。
净塑,就是号召村域内无论村民还是商户都自觉不使用新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袋。净塑能够禁止吗?他们说不是“禁”,而是“净”,自觉自愿的“净”,自愿才会产生自觉,基本做到了。不但村内要净,出门还要带上“五宝”,水杯、手绢、饭盒、环保筷和环保袋,从源头做减量,一点一滴养成环保习惯。
环保庙会是以一种仪式性活动,正式启动这场垃圾革命,也是群众认可度的检验。6月9日,垃圾分类正式实施的前一天,全村居民聚在一起和外来的大学生环保志愿者联欢。不但有各类环保宣传演出,与会者还一元一元的捐款3万多,这是这场垃圾革命的初始资本,其中不少是小孩儿和耄耋老人捐出的零花钱。村主任非常激动,他说,6月10日清晨起床巡视村庄,再无一家把垃圾丢弃在大街上,一夜的担心瞬间化为眼泪,成功了。
环保志愿者是播撒文明种子的人。到现在为止,已有几千人次的志愿者自愿服务于这个村的这项事业,有7个志愿者常年服务在这里。垃圾细分类以后,志愿者找到市场专业回收企业收购,部分成功地对接了市场,经济好处逐步显现。我心中问,几千人次对一个村庄就垃圾治理一件事做服务是多大的力量?谁能代替他们的作用?这又是什么样价值的一种社会治理成本和效益呢?谁算算!
三、谁是这件事真正的主心骨,垃圾分类成功的内因在哪
两次访问,支部书记王志顺始终没有成套的话,就是三言两语的补充。村主任李志水激动多于条理表达,一个劲儿表扬志愿者。志愿者和居民给村干部的评价是,两委班子动了真格的。真格的是什么呢。关于开了多少会统一认识没听到更细的介绍,倒是干部嘴里都有这样一句话,垃圾全是宝,垃圾里挑出来的全是钱,利用了的都是好东西,不用的才是垃圾。带头人这么朴素又这样高尚,透着一种现代文明的素养。难怪垃圾收集率到了98%,村民参与率到了95%。
除了说,他们怎么做呢?在实施分类最初的三个月里,全体两委干部和志愿者分了六个组,一天不落,早晚两次,蹬车去收垃圾。以组织的和干部的行为影响力做权威,扩大在居民中的说服作用。遇到不愿意分类或积习难改的,除了话语规劝,更强调蹲下来,亲自用手帮助他们做分类示范,连个手套口罩都没有戴。几个“硬茬的”一次就纠正过来。村庄是人类社区性居住的最早形态。传统意义上,“村头儿”的话最受尊重,带头人的行为有着村庄规则的性质。村民认可这种传统和习惯,更何况他们是给百姓干事、让村民服气接受的党的基层干部呢。 真格的还不止这些。垃圾分类是个大事,宣传教育,组织活动,置办工具,对外联络,设置分类场地等等花钱的地方很多,捐款只有3万,到现在为止固定费用已经花了20多万,都是集体的积累。为治垃圾花这么多钱也是真格的吧。调研中支部书记微笑多说话少,但处处能感到支部这个后台的力量。什么力量?团结一致、模范带头、心中有数、支持支撑!
四、干部和群众真的想到一块儿了吗
辛庄经验在技术层面上不难实现,恰恰是村民认可不认可,跟不跟着干,想不想跟你走最难,干群想到一块儿是关键。现在乡村干部想干的事,村民不使劲倒使劲的不少,好事也是一样扭着来。人人都制造垃圾,人人也愿参与治理吗?辛庄一开始就把能否实现群众自觉直接参与看作是否成功核心一环,硬是把“要我分类”实现为“我要分类”,“治理是我们自己的事情”,“环境是我们的环境”,着实是眼光高远之举。那么多苦心方法加上利益诱导,都是为了让群众认识到环境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利益。当村民真的认识到这一点时,他们的参与对得起干部和志愿者的努力,垃圾分类变成每日早晚愉快自觉的行为,成为参与村庄治理的巨大力量,像注入干枯河床的滚滚洪流。
我们访问村民,有的自诉多年被垃圾包围的烦恼。苍蝇蚊子满屋飞,菜叶瓜皮臭气熏天。有的讲酵素种植草莓增加收益的喜悦。愿意跟着村里走跟着干,是最普遍的心情,这是最直率的获得感,这是最质朴的幸福感。辛庄汇报的PPT有句话,这个世界的改变,不是因为少数人的很大努力,而是大多数人一点点的行动。不知是谁说的,真理!
五、这个经验还缺哪些环节
辛庄有几个着急的事。比如分出来的东西有些不知哪家企业回收,像危废类的,急需社会支持,为什么市场在这儿没起作用?玻璃瓶没人收,据说回收企业成本不合算,要不要给点补贴,帮助形成收购规模?另外用于垃圾细分类的环保站用地得不到审批,乡政府出了16万元租下一块临时场地。据说乡村建设用地没这项规定,也是土地管理政策的新课题,要不要决策?再有村庄垃圾分类算不算社会公共服务一部分,能不能像城市社区一样纳入公共财政管理或补贴范围?公平公正共享不能仅是理念。现在辛庄雇了环卫工人,还买了六部电动收集车,垃圾分拣越细费用也在上升。特别是村民制造的酵素用于草莓种植或家庭自用,哪个官方机构出个标准,让生产者有所遵循,让消费者更加放心。这些都需要更综合更长久的制度设计。
显然,辛庄经验链条还缺社会公共服务环节,缺政策引导,缺职能部门身影,缺公共财政支持。村庄带头人的做主示范、环保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村民的高度自觉、加上市场的充分作用,政府的有效服务,才会托起完整的乡村垃圾治理体系!
六、结语
我很喜欢辛庄治理的这份经验,有几句感慨。垃圾分类难吗?宣传和提倡了几十年,试点和投入了几十年,立法也十几年了,确实难,但一个村庄二十天做到了。不止辛庄,还有一些村庄或社区也做到了。这座城市太需要来自基层治理的这类经验了。不缺垃圾站建设投资,也不止一次发给 各家各户分类用的垃圾桶,缺什么呢?我知道一个特大城市和一个小村庄质量的差别,辛庄这个小麻雀能有点借鉴吗?面对垃圾治理山一样的困难,算算减量化资源化的止损盈利关系,困难就会小多了吧。花钱“送桶”的同时,也想想治水疏堵的道理,怎么唤起市民的那份自觉更为基础。有人说辛庄太小,城里不可复制。别懒,悟透基层经验的精髓要义,做些细致的微调工作,少些武断否定,多些让领导少著急市民真满意主意,含金量会更高吧。
听听习近平总书记怎么说的吧。他在2016年12月2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上说,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具体中肯,道都划好了,赶快行动吧!
一、小村庄的大经验
小村庄的大经验是什么?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长远生态村建设计划。
(一)什么叫垃圾不落地
就是取消原有17个敞开式垃圾站点,村内不再设倒垃圾的地方,改为定时集中收集,这是村民经年历久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每天早晚当“村歌”响起时,村环卫工人开着电动车走街串户收垃圾。居民箱对箱、桶对桶,把垃圾直接倒入车内,谁也不再把垃圾倒在垃圾站或丢在大街上。
(二) 什么叫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村民在家里首先实行“两箱两桶”的初步分类,即可回收垃圾箱和危废箱,堆肥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分类后垃圾由清洁工人挨家挨户根据不同垃圾种类回收后,到村庄环保站再行细分,现在已经分到42类。
(三)什么叫垃圾资源化利用
一种方式冬季垃圾堆肥,夏季做成酵素用于草莓生产。已经试验种植了六个大棚的草莓,味道效益都不错。各家各户也利用厨余垃圾制造环保酵素,生产自家使用的清洁剂。第二种是分类后的垃圾直接对接市场专业回收企业变废为宝。垃圾资源化利用已使垃圾减量了76%。
(四)什么是生态村建设计划
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土、田园无污染、产业有链条、治理有体系。从垃圾分类这样一个小事催生出生态村建设的蓝图,分类分出凝聚力,越干越有信心。辛庄人说,信心和愿景是一点点来的,垃圾不落地,把公共垃圾箱撤了;村民在家里做垃圾分类,不往外倒了;净塑,从源头做起,难一点,基本做到了;分类后的利用是有机种植效果很好;我们最终要建设一个生态村。
二、播下文明的种子、点亮村庄的灵魂
这里有一支志愿者队伍,带头人是北京联合大学的教授唐莹莹。因为方便孩子上学,住到了这个村,却无法接受垃圾遍地,到处乱丢,时有死猫死狗弃之于路上的环境。于是联合了同村相同经历的六个人来做环保。办了三件事,一是宣传环保做唤醒工作。二是对接社会和市场资源。三是技术辅导。说起来平平常常,实则艰苦细致,丰富多彩。唤醒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认识到村庄环境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自觉自愿快速地投入了一场改变生活习惯的革命。村里的两个主要干部都是想干事的人,一说就通一拍即合。
最初的两个月他们从办讲座开始,一共办了32次讲座,少的几个人多时上百人来听;他们带着环保酵素小礼品访问每一个家庭,面对面唠家常式的交流;村主任的广播讲话每天反复播放。这些都为讲清为什么做垃圾分类和怎么操作。他们耐心讲解和示范“两箱两桶”的使用方法;为什么出门要带“五宝”,水杯、手绢、饭盒、环保筷和环保袋;制造环保酵素的方法;净村净塑的实际意义。不知道还有谁面向普通农民进行过这么大量细致的垃圾分类宣传。
知行合一,做好实践。光说不行,还要训练,要上文明实践课。志愿者和村干部分工合作组织了“净村”、“净塑”、“环保庙会”三项村庄文明实践活动。
净村,就是发动全村居民男女老少齐上阵,集中清理,地毯式清除全村多年积存的垃圾,一周的功夫拉出了170多车。那一个个难忘的场景永久保留在照片中。今天当我们重新翻开这些图片,深深为那些真实的瞬间而感动。有汗流满面又兴致勃勃的孩子们从树丛背后、街角旮旯、坑洼死角的地方用手捡出垃圾,有老人们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把垃圾一锨锨装到车上,有净村活动前后村庄街道的巨大变化等等,群众参与的愉快跃然画面。
净塑,就是号召村域内无论村民还是商户都自觉不使用新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袋。净塑能够禁止吗?他们说不是“禁”,而是“净”,自觉自愿的“净”,自愿才会产生自觉,基本做到了。不但村内要净,出门还要带上“五宝”,水杯、手绢、饭盒、环保筷和环保袋,从源头做减量,一点一滴养成环保习惯。
环保庙会是以一种仪式性活动,正式启动这场垃圾革命,也是群众认可度的检验。6月9日,垃圾分类正式实施的前一天,全村居民聚在一起和外来的大学生环保志愿者联欢。不但有各类环保宣传演出,与会者还一元一元的捐款3万多,这是这场垃圾革命的初始资本,其中不少是小孩儿和耄耋老人捐出的零花钱。村主任非常激动,他说,6月10日清晨起床巡视村庄,再无一家把垃圾丢弃在大街上,一夜的担心瞬间化为眼泪,成功了。
环保志愿者是播撒文明种子的人。到现在为止,已有几千人次的志愿者自愿服务于这个村的这项事业,有7个志愿者常年服务在这里。垃圾细分类以后,志愿者找到市场专业回收企业收购,部分成功地对接了市场,经济好处逐步显现。我心中问,几千人次对一个村庄就垃圾治理一件事做服务是多大的力量?谁能代替他们的作用?这又是什么样价值的一种社会治理成本和效益呢?谁算算!
三、谁是这件事真正的主心骨,垃圾分类成功的内因在哪
两次访问,支部书记王志顺始终没有成套的话,就是三言两语的补充。村主任李志水激动多于条理表达,一个劲儿表扬志愿者。志愿者和居民给村干部的评价是,两委班子动了真格的。真格的是什么呢。关于开了多少会统一认识没听到更细的介绍,倒是干部嘴里都有这样一句话,垃圾全是宝,垃圾里挑出来的全是钱,利用了的都是好东西,不用的才是垃圾。带头人这么朴素又这样高尚,透着一种现代文明的素养。难怪垃圾收集率到了98%,村民参与率到了95%。
除了说,他们怎么做呢?在实施分类最初的三个月里,全体两委干部和志愿者分了六个组,一天不落,早晚两次,蹬车去收垃圾。以组织的和干部的行为影响力做权威,扩大在居民中的说服作用。遇到不愿意分类或积习难改的,除了话语规劝,更强调蹲下来,亲自用手帮助他们做分类示范,连个手套口罩都没有戴。几个“硬茬的”一次就纠正过来。村庄是人类社区性居住的最早形态。传统意义上,“村头儿”的话最受尊重,带头人的行为有着村庄规则的性质。村民认可这种传统和习惯,更何况他们是给百姓干事、让村民服气接受的党的基层干部呢。 真格的还不止这些。垃圾分类是个大事,宣传教育,组织活动,置办工具,对外联络,设置分类场地等等花钱的地方很多,捐款只有3万,到现在为止固定费用已经花了20多万,都是集体的积累。为治垃圾花这么多钱也是真格的吧。调研中支部书记微笑多说话少,但处处能感到支部这个后台的力量。什么力量?团结一致、模范带头、心中有数、支持支撑!
四、干部和群众真的想到一块儿了吗
辛庄经验在技术层面上不难实现,恰恰是村民认可不认可,跟不跟着干,想不想跟你走最难,干群想到一块儿是关键。现在乡村干部想干的事,村民不使劲倒使劲的不少,好事也是一样扭着来。人人都制造垃圾,人人也愿参与治理吗?辛庄一开始就把能否实现群众自觉直接参与看作是否成功核心一环,硬是把“要我分类”实现为“我要分类”,“治理是我们自己的事情”,“环境是我们的环境”,着实是眼光高远之举。那么多苦心方法加上利益诱导,都是为了让群众认识到环境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利益。当村民真的认识到这一点时,他们的参与对得起干部和志愿者的努力,垃圾分类变成每日早晚愉快自觉的行为,成为参与村庄治理的巨大力量,像注入干枯河床的滚滚洪流。
我们访问村民,有的自诉多年被垃圾包围的烦恼。苍蝇蚊子满屋飞,菜叶瓜皮臭气熏天。有的讲酵素种植草莓增加收益的喜悦。愿意跟着村里走跟着干,是最普遍的心情,这是最直率的获得感,这是最质朴的幸福感。辛庄汇报的PPT有句话,这个世界的改变,不是因为少数人的很大努力,而是大多数人一点点的行动。不知是谁说的,真理!
五、这个经验还缺哪些环节
辛庄有几个着急的事。比如分出来的东西有些不知哪家企业回收,像危废类的,急需社会支持,为什么市场在这儿没起作用?玻璃瓶没人收,据说回收企业成本不合算,要不要给点补贴,帮助形成收购规模?另外用于垃圾细分类的环保站用地得不到审批,乡政府出了16万元租下一块临时场地。据说乡村建设用地没这项规定,也是土地管理政策的新课题,要不要决策?再有村庄垃圾分类算不算社会公共服务一部分,能不能像城市社区一样纳入公共财政管理或补贴范围?公平公正共享不能仅是理念。现在辛庄雇了环卫工人,还买了六部电动收集车,垃圾分拣越细费用也在上升。特别是村民制造的酵素用于草莓种植或家庭自用,哪个官方机构出个标准,让生产者有所遵循,让消费者更加放心。这些都需要更综合更长久的制度设计。
显然,辛庄经验链条还缺社会公共服务环节,缺政策引导,缺职能部门身影,缺公共财政支持。村庄带头人的做主示范、环保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村民的高度自觉、加上市场的充分作用,政府的有效服务,才会托起完整的乡村垃圾治理体系!
六、结语
我很喜欢辛庄治理的这份经验,有几句感慨。垃圾分类难吗?宣传和提倡了几十年,试点和投入了几十年,立法也十几年了,确实难,但一个村庄二十天做到了。不止辛庄,还有一些村庄或社区也做到了。这座城市太需要来自基层治理的这类经验了。不缺垃圾站建设投资,也不止一次发给 各家各户分类用的垃圾桶,缺什么呢?我知道一个特大城市和一个小村庄质量的差别,辛庄这个小麻雀能有点借鉴吗?面对垃圾治理山一样的困难,算算减量化资源化的止损盈利关系,困难就会小多了吧。花钱“送桶”的同时,也想想治水疏堵的道理,怎么唤起市民的那份自觉更为基础。有人说辛庄太小,城里不可复制。别懒,悟透基层经验的精髓要义,做些细致的微调工作,少些武断否定,多些让领导少著急市民真满意主意,含金量会更高吧。
听听习近平总书记怎么说的吧。他在2016年12月2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上说,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具体中肯,道都划好了,赶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