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四个误区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dahu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民”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某机构发表个关于移民的调查报告、某明星闹出个移民国外的八卦新闻,都会在社会上引起围观和议论。在国内和朋友聚会聊天,也经常会聊到“移民”这个话题。有很多朋友对“移民”这件事儿的了解很有限,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这也难怪,毕竟人家没有移民国外的打算,所以没必要去了解关于“移民”的一些知识。既然“移民”已经成了一个社会热点话题,而且大家又是围观又是议论的,那么,这些“误区”还是能澄清一下最好。
  误区之一:移民=加入外国国籍
  这是关于“移民”的第一大误区。很多人都以为“移民”就意味着退出中国籍、加入了外国籍。其实不然,“移民”与“加入外国籍”完全是两码事。不同国家的移民政策各有不同,仅以加拿大为例。移民加拿大,仅意味着你取得了加拿大的“永久居住权”,也就是说,你可以去加拿大居住,但你仍然是中国国籍、中国人。想加入加拿大国籍?你还要达到另外的条件、走另外的申请程序才行。
  以前有传闻说某明星移民国外了,于是明星本人站出来“澄清”:我是中国人,北京市××区户口,户口本儿上写得清清楚楚的……或许这位明星说的是实话,他仍然是中国籍、北京市户口。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没有移民。
  实际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移民,只希望保持外国的永久居留权,而不愿加入外国籍。加拿大联邦移民部的一项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中国移民申请加入加拿大国籍的人数逐年下降。在笔者认识的移民朋友中,也多数都保持着中国国籍。
  误区之二:移民=定居国外
  “移民”只是某些国家向外国人签发的一种签证的类别,你拿到了这种“移民签证”之后,你想不想来、啥时来、来了住多久,那是你的事。有些国家对持有移民签证的人有一定的居住时间要求(俗称“移民监”),比如加拿大,而有的国家则根本没有这类要求。
  即使是有所谓“移民监”的国家,他也不会强迫你长期定居在该国。比如加拿大,他只要求你每5年中在加拿大住满两年,就可以保住你的“永居权”。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你一天都不在加拿大住,仍有可能保住你的“永居权”。
  网传某明星移民加拿大了,于是该明星站出来“澄清”:我的观众都在中国,我上加拿大干嘛去?我就在中国,哪儿也不去……明星说的也是实话,他仍然是常年在国内演出。但是,这同样不能证明他没有移民。事实上,现在有很多拿到“移民签证”的中国人,大部分时间是居住在国内、甚到是长期居住在国内的。
  误区之三:移民=有钱人
  眼下说到移民,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富人的“特权”。这种判断并不准确,现实中普通工薪阶层移民国外的,远比有钱人多得多。世界上一些将“引进移民”视为“国策”的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没一个是缺钱的穷国。这些国家之所以制定移民政策、吸引外国移民,主要是因为他们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相对来说,缺少劳动力,特别是技术型劳动力。
  看一组数据。加拿大联邦移民部公布的“2013年联邦移民配额”显示,2013年度加拿大计划引进的“技术移民”数量是55300人;计划引进的“经验类移民”(指工作签证或留学签证转成移民签证的)数量是10000人;计划引进的“住家护理人员”数量是9300人:而计划引进的“投资移民”数量,只有6000人。
  上述这四类移民中,前三类都与财富无关,只要你有必要的学历、外语水平、专业技能等等,哪怕你是一穷光蛋、屌丝,一样可以申请移民加拿大。唯有最后那个“投资移民”,才是给有钱人预备的。“穷移民”加起来是74600人,“富移民”是6000人,前者比后者多出11倍还拐弯儿。
  因为有钱人得瑟,目标也大,所以公众以为移民外国的都是富豪。其实在国外的大部分华人移民,都是靠打工糊口,一样当房奴,一样是月光族。
  误区之四:移民=资金外逃
  首先,如果您弄明白了移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那么您恐怕也会同意“移民”与“资金外逃”之间是不能简单划等号的,因为那些工薪阶层出身的技术移民、住家护理移民、劳务人员转成的经验类移民,他们手里大概没有多少资金可以“外逃”。
  不可否认,投资移民会引起一定数量的资金外流,因为他要去人家那里投资嘛。但是多数投资移民们拿到国外去的钱,也只是为了满足“投资移民”投资额的最低要求,买栋房子、买辆车,再有点零花钱,也就够了。投资移民也不都是亿万富豪,其中小门小户的民营小老板儿不在少数,他国内的企业还整天为贷不着款着急呢,哪有闲钱往国外打呢?
  当然了,现实中一定有“资金外逃”的事情存在,但是如果就此把屎盆子扣在全体“移民”头上,多少有些不公平。一方面,可能一个贪官污吏转移出去的财产,就比100个普通投资移民拿出去的钱还多;另一方面,不是只有移民了才能在国外开设账户、转移财产,不移民一样不耽误在国外开账户、向境外转移财产。
其他文献
当西装革履、络腮胡的谭骅先生出现在记者面前时,很难想象年仅30岁的他,已经是一间设计学校的校长,这或许得益于他曾留学法国攻读艺术专业,学有所成。  然而,成功的背后往往布满荆棘——他的留学之路并非一路春风,个中的辛酸被他当作是人生中难得的回忆:200 3年,手握三所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他,却被美国大使馆拒签;2004年,热爱设计的他飞往巴黎并入读凡尔赛美术学院,但一年后又中途转校……  留学路上多
期刊
(2007年作于旧金山)  在国内的许多旧日朋友,如今都过起锦衣玉食的生活来了。  他们对生活在美国的我,渐渐有了些同情。“洛阳才子他乡老”,说的是我吗?这个“他乡”,在万里波涛之外。  生活在美国,仍然是一种privilege(特权),而不是right(权利)。这就像我在加州车辆管理局(DMV)免费发行的《驾驶手册》上读到的开篇之语:开车是一项特权,而不是一项权利。  产生这样的感叹,源于我前几
期刊
到香港读书是内地考生除国外大学之外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很多到香港读书的内地学生准备并不充分,一开始就被无数不曾想到的问题弄得不知所措,语言正是这其中的一大问题。  网上曾有首歌吐槽留学香港的生活,其中被吐槽的一条就是语言。虽然中文和普通话是香港法定语文,但从内地到香港读书,如果对香港本地语言毫不了解,语言极有可能成为阻碍学生融入当地最基本也是最严重的障碍之一。  为让即将动身前往香港的新生更好地
期刊
我从三岁起就生活在一个再婚家庭,但一直都很受宠。依稀记得小时候很多人都说,这小姑娘特别会来事,话能说到人心坎上。舅妈至今津津乐道着我五、六岁时的一件趣事。那天,姥爷在专心致志地算他的医药费,我一个人从这个屋跑到那个屋。一会儿,听见姥爷皱着眉感叹:“唉,算两遍都算不清,人老了,不中用了。”我赶紧跑过去稚声稚气地:“姥爷,姥爷,不是你算错了,是我跑来跑去影响了你。”一屋子的大人都笑了。姥爷一下转愁为乐
期刊
美国,绝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但在这个世界上,它确实是最趋于完美的。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愿意敞开怀抱的国家。  2002年5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边境安全和入境签证改革法案”,并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美国不是一座堡垒:不,我们从来不想要成为一座堡垒。我们是一个自由的国家:我们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并且,我们必须永远保护我们法律的权力,保护世界各地来这里经商、求学或与家人共度时光的守法公民的权利。  
期刊
赵妈妈的事迹太多了,可以说得没完没了。但咱现在学好,不挖坑,就留一土包,一篇走人。  赵妈妈是咱哥儿们大伟的妈。那年她来加拿大探亲,第一次目睹了她老的芳容。赵妈妈其实不姓赵,她儿子大伟也不姓赵,可后来我们都叫她赵妈妈,是有原因的。  那年三十儿晚上,一应狐朋狗友聚我家,会餐、看春晚(因为有小耳朵天线)。有孩子的拖着孩子,有老婆的带上老婆。老黄、老蔡、夏翁、小伟都到了。大伟最后到,没妻没儿,带上了妈
期刊
4月21日,微博认证为著名记者、主持人的凤凰卫视闾丘露薇的微博转载一条新闻《孩子在香港街头大小便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并配发评论。随即,间丘露薇的微博招致一片谩骂声。网友纷纷要求其向大陆夫妻一家道歉。  于是当日下午,网上出现大陆版的事情经过:4月15日,一对大陆夫妇携其两岁幼女游香港,在闹市公厕前排队半小时不果,女童忍尿不住,夫妇无奈,只得让女童当街小便,女童母亲以尿不湿接住并收进塑料袋准
期刊
波兰,位于东欧,是一个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的国家。克拉科夫是波兰的古都,是波兰文明的缩影,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向人们诉说着战争留下的各种创伤,都在证明着波兰人民坚毅不屈的精神,在这里,历史与文化的痕迹随处可见,既可以在在旧城遗址徜徉,让鞋跟叩响旧时代的门扉;又可以在这里的城堡里、宫殿中聆听知名作曲家的音乐会,遥想波兰史上的种种变乱兴废,仔细咀嚼出波兰的厚重和伟大。  一位好友多年前定居波兰,不久前应他
期刊
我在夏威夷闲居。  因他在电话中问我何时来“探”他,这个“探”字令我感到奇怪,又不禁哑然失笑。他曾在诗中写道:“川江似链系楚囚”,难道现在把人间天堂的夏威夷也喻成了鸟的囚笼?  说走就走,订了后天的机票飞往夏威夷,临座的美国人对夏威夷之旅充满了激动,特别是飞临群岛上空,下面是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及岛上山峦阡陌;而海的颜色是不同的:从岸边的浅绿、墨绿、深蓝、宝蓝……在阳光下一层层漾开去。他除了手中相机
期刊
“移民”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视野,越来越频繁地被提起。常看到,某某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中国有多少人办理了移民,又有多少人正走在移民的路上。为什么要移民?因为国内的空气不好,环境不好,食品不安全……为了得到国外的身份,获得通行世界的便利,要让子女到国外接受最好的教育,要享受国外优越的福利……所有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的。  如今的移民,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到国外去扎根了,移民,只是拿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