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qseC基因敲除及其缺陷株生物被膜形成的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Red同源重组法构建qseC基因缺失的大肠杆菌突变株,并探讨qseC基因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两翼与目的基因上下游同源、含有氯霉素抗性基因片段,电击转化人大肠杆菌MC1000,在Red同源重组酶作用下,用含同源臂的氯霉素抗性片段置换目的基因qseC,并利用FLP位点专一性重组将氯霉素抗性基因删除.结晶紫染色半定量法分析qseC基因缺失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 PCR及DNA测序结果表明,qseC基因已被成功敲除.在LB培养基中,qseC基因缺陷株的生长状况与亲株无明显差异.MC1000与MC1000 △qseC基因缺失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半定量A值的结果分别为1.00±0.15和0.47±0.10.结论 成功构建大肠杆菌qseC基因缺失突变株,且qseC基因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抗原的加工和提呈在适应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中枢作用,是淋巴细胞活化、增生、发挥效应的始动环节,也是启动特异性免疫的关键步骤。病毒抗原肽提呈的过程包括病毒蛋白经胞质中的蛋白酶体降解成抗原多肽,由抗原加工相关转运子( 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esentation, TAP)转运至内质网( endoplasmic reticulum,ER)腔内,与糖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