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本书都有目录,目录上都有标题。历史课本的内容按章节来划分,每章节都有自己的标题。一个好的、确切的标题是一章节的中心,因此充分利用目录中的标题,不仅可以教会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熟悉教材重点,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而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有效的促进历史复习。现以世界史上册目录为例做以浅析。
一、利用目录把握历史主线
北大历史系教授刘宗绪认为世界近代史的编撰应坚持从生产力出发的原则,我们从近代史的第1—4章明显可以看到这一原则和主线,即资本主义的兴起(手工工场阶段)、发展(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到成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进程,也即近代化进程,而且可以看出近代化进程是越来越快。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第1—2章,近两个多世纪的时间,资本主义国家却寥若星辰,只有荷兰、英国、美国、法国;而工业革命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德、意、日本几乎同时跨入资本主义社会,为何这么大规模呢?其核心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前期资本主义要战胜旧制度,道路是漫长的,说明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还不很发达,而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优势更为显著,一些国家纷纷学习,很快就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从微观角度来看第1—4章的一系列历史事件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引起和决定的,例如,第一章涉及的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第二章里的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都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存在决定意识等哲学原理。
二、利用目录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对历史知识进行专题复习
历史复习要求学生从宏观上建立历史知识框架,而世界近代史目录的编排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发挥学习主动性的阵地,我们从第1—4章的目录明显可以看出以下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以下知识框架:
从表格的纵向来看有利于让学生分析每章中各节的联系,抓住历史事件的阶段特征,可提出如下设问:
A、十六世纪为什么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B、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兴起了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并各举一例。
从表格的横向来看有利于学生构建历史专题复习,如: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可让学生比较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例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B、资产阶级革命史。
C、思想史。 可让学生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思想的异同,比较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异同。
D、民族解放运动史。可让学生比较亚洲革命风暴与亚洲觉醒的区别。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利用目录建立的表格中归纳出各国国别史、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国际关系史等,所有的线索都是近代化进程所衍生出来的。
三、目录就是问题,就是思路
上述我们主要是从宏观上看目录。从微观上看:任何一个目录中的标题,就是许多问题,会给我们教学提供很多思路。我们从标题入手来进行一系列的设问,把“陈述句”改成了许多“疑问句”,然后进行分析、解剖。例如: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我们可以拟出:A、资本主义何时在欧洲兴起?
B、资本主义为什么首先在欧洲兴起?
C、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兴起后,有什么需求?这些需求又没有得到满足?
具体一点,谈到具体一节时:
例如:第三章第四节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我们可以拟出:
A、为什么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许多国家会纷纷出现革命和改革呢?
B、这些国家通过哪些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通过不同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于未来国家发展有何影响呢?呈现出哪些不同特征呢?
如此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本文试图从目录中的标题入手,分析、解剖教材,提供解释教材进行历史复习的一种方法。我们经常说要带着问题去学,学得更好。同样,我们也应带着问题去研究,才能更好地为历史复习设置更多的问题情境,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研究分析教材,必须从头(目录、标题)开始。
一、利用目录把握历史主线
北大历史系教授刘宗绪认为世界近代史的编撰应坚持从生产力出发的原则,我们从近代史的第1—4章明显可以看到这一原则和主线,即资本主义的兴起(手工工场阶段)、发展(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到成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进程,也即近代化进程,而且可以看出近代化进程是越来越快。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第1—2章,近两个多世纪的时间,资本主义国家却寥若星辰,只有荷兰、英国、美国、法国;而工业革命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德、意、日本几乎同时跨入资本主义社会,为何这么大规模呢?其核心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前期资本主义要战胜旧制度,道路是漫长的,说明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还不很发达,而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优势更为显著,一些国家纷纷学习,很快就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从微观角度来看第1—4章的一系列历史事件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引起和决定的,例如,第一章涉及的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第二章里的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都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存在决定意识等哲学原理。
二、利用目录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对历史知识进行专题复习
历史复习要求学生从宏观上建立历史知识框架,而世界近代史目录的编排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发挥学习主动性的阵地,我们从第1—4章的目录明显可以看出以下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以下知识框架:
从表格的纵向来看有利于让学生分析每章中各节的联系,抓住历史事件的阶段特征,可提出如下设问:
A、十六世纪为什么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B、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兴起了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并各举一例。
从表格的横向来看有利于学生构建历史专题复习,如: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可让学生比较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例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B、资产阶级革命史。
C、思想史。 可让学生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思想的异同,比较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异同。
D、民族解放运动史。可让学生比较亚洲革命风暴与亚洲觉醒的区别。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利用目录建立的表格中归纳出各国国别史、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国际关系史等,所有的线索都是近代化进程所衍生出来的。
三、目录就是问题,就是思路
上述我们主要是从宏观上看目录。从微观上看:任何一个目录中的标题,就是许多问题,会给我们教学提供很多思路。我们从标题入手来进行一系列的设问,把“陈述句”改成了许多“疑问句”,然后进行分析、解剖。例如: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我们可以拟出:A、资本主义何时在欧洲兴起?
B、资本主义为什么首先在欧洲兴起?
C、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兴起后,有什么需求?这些需求又没有得到满足?
具体一点,谈到具体一节时:
例如:第三章第四节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我们可以拟出:
A、为什么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许多国家会纷纷出现革命和改革呢?
B、这些国家通过哪些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通过不同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于未来国家发展有何影响呢?呈现出哪些不同特征呢?
如此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本文试图从目录中的标题入手,分析、解剖教材,提供解释教材进行历史复习的一种方法。我们经常说要带着问题去学,学得更好。同样,我们也应带着问题去研究,才能更好地为历史复习设置更多的问题情境,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研究分析教材,必须从头(目录、标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