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评估合并心肌桥前降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TAG)评估合并心肌桥前降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为前降支心肌桥的198例患者资料。患者均采用320排探测器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根据CTA上心肌桥表现将患者分为深埋型、浅表型心肌桥组,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孤立性心肌桥组及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记录肌桥厚度、肌桥长度、肌桥所在冠状动脉斑块体积、桥前TAG值、桥后TAG值及两者的K比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U检验(偏态分布)比较不同组间计量资料数据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组间计数资料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桥前TAG值、桥后TAG值、K比值、肌桥厚度、长度与斑块体积的相关性,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对斑块发生的影响程度。采用ROC分析主要影响指标与斑块形成的关系。

结果

孤立性心肌桥99例,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99例;心肌桥类型为浅表型27例,深埋型171例;粥样硬化斑块均发生于桥前,斑块平均体积(91.6±83.0)mm3。孤立性心肌桥组和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孤立性心肌桥组和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患者的桥前TA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桥后TAG值和K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浅表组与深埋组患者的桥前TAG值、桥后TAG值及K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斑块体积和桥前TAG值、桥后TAG值及K比值间存在弱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5、-0.316、-0.339,P值均<0.05)。桥前TAG值显著影响斑块形成(P=0.014),优势比为0.884(95%可信区间为0.801~0.976),而其他因素与斑块形成无显著影响(P均>0.05)。桥前TAG值促进斑块形成的ROC下面积为0.582,当诊断临界值设为-37.26 HU/mm时,桥前TAG值导致斑块形成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1.31%和81.82%。

结论

前降支桥前TAG值是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CTA检查能早期发现桥前TAG值异常。

其他文献
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了竹粉增强的木质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探讨了竹粉的添加量及其粒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热机械性能(DMA)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竹粉含量的增加,复合
通过正交试验采集发泡注塑实验过程的工艺参数、功率等数据,以螺杆位移曲线的变化为参考确定注塑周期各阶段上的能耗分布.对其中的注射和塑化能耗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
期刊
采用Polyflow软件模拟了聚合物熔体在串联式磨盘挤出机混炼段内的混合过程.将混合指数和分离尺度作为评价指标,借助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主要工艺参数(转速和喂料速率)对串联式
期刊
基于双折射实验原理,利用偏光显微镜,运用“楔形法”,测定了聚苯乙烯注塑制品熔接线区域厚度面上双折射行为分布.结果表明:距离嵌件的不同位置处,由于流动行为的差异导致了完
目的总结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病的MRI表现,探索其与肿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患者。患者年龄10~68岁,中位年龄28岁;男14例、女22例;病程1 d至8年;病变部位包括四肢20例、背部6例、胸壁3例、颈部1例、臀部6例。临床分期采用Church分期方法。MR平扫3例,平扫加增强33例。分析
为了解决济三选煤厂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对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生产系统相关环节进行技术改造.生产实践表明:在生产系统改造后,不但解决了原来存在的问题,而且使精煤产率得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为了评价CO2在聚合物中溶解度计算的5种半经验模型,通过计算CO2在10种聚合物中溶解度的误差平均值和标准差,比较了各个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预测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模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