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双华“坐诊”国企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WE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民企给国企“看病”,几个月就把病治好了,年亏损10个亿二三个月后变成了月赢利5000多万。这是为什么?“国民合作”会是一种新模式吗?
  
  6月6日,端午节。
  中午,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钢”)董事长杜双华出现在营口一家酒店里。
  在这里等待的,还有四家媒体。他们期待着“杜老板能露面”。
  杜双华的确露面了,拿着一个二两的杯子,白酒倒上一半,和每家媒体的记者一气而干,连干四杯,客气地说,“这么多年都一直关注着,也没给你们广告费。这酒,就顶了吧。”
  这是他第一次正面面对媒体。
  当天,就在几个小时之前,杜双华和他的团队到了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京诚”)。一个上午后的洽谈结果,双方的一致口径是:签定了相关协议,日钢将对其做“诊断”。
  这意味着,双方接下来可能展开托管合作。
  这将是这家民企进行“诊断”和托管合作的第二家国企。第一家国企,同样位于营口,是五矿集团旗下的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营板”)。
  第一家合作的成果也在近期公布:2010年全年亏损10个亿的营板,自2011年2月开始接受日钢“治疗”,至5月底,公司当月利润总额达到5032万元。
  “乍一听,就像个神话。”一个媒体从业者,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不是“国进民退”,也不是“国退民进”,而是一场看似愉快的“国民合作”。
  这意味着杜双华“坐诊”初战告捷。
  难怪,杜双华愿意多喝几盅。
  
  “患者”与“医生”
  
  坐诊的“神话”,序曲是从今年的1月份开始的。
  营板是一家有30多年中厚板生产历史的钢铁企业,拥有全国最好的扎板生产线。但是金融危机后,业务一度下滑,到2010年,一年的亏损达到10个亿。
  为扭转这个局面,营板曾和五家钢铁企业洽谈过合作。最后选择了日钢。
  双方谈判很有效率,杜双华说:“如果让我干,亏了算我的,挣了咱们平分。”2月15日,双方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日钢负责为营板“诊断病情”,并托管其生产和销售。之后向营板派驻了十名高管。
  这相当于一家国企把经营权交给了一家民企,也好比一个病人将自己的病体交给了医生。
  首先疑问的是:“医生”为什么是日钢?
  日钢是一家年轻的钢铁企业。2003年3月13日,还在华北衡水做制管厂的杜双华带着三个副总和一百多号员工,开始在山东日照建厂奠基。从3月31日开工建设到9月28日出钢出铁,杜双华给自己规定的时间是181天。这个时间里,日钢建成了,也出铁水了。这被称为“日钢速度”。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日钢靠着迅速吞进低价铁矿石节省了大量成本,在国内钢企中第一个扭亏为盈,又被冠以“日钢现象”。
  与此同时,能走出这一步,找一家民企来托管自己,这家“患病”的国企也得有足够的魄力,起码准备好了“放下面子”。
  那“患者”又为什么是营板?
  一位90年代进入营板的员工,对《中国周刊》记者说,“经济危机之前,营板一直也是一个好企业,比较重市场效率。”
  他说,营板一直是一个人当三个人使,公司很少招人,为的是减小包袱。一度,营板是国内国有钢铁企业中人均产量名列前茅的,“我们前董事长也是一个讲究实干的人,员工经常会在生产一线看到他。实干派的。只不过,也无法摆脱一些国有企业的弊病,经济危机一来,加速了问题的爆发。”
  问题与优势切合,日钢与营板,一家民企与一家国企,双方一拍即合。
  杜双华在2月份的动员大会上,开头就说,“(这次合作)是日钢发展中一次重大机遇。”
  “五矿集团是国内顶尖企业,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更是国有大型企业的优秀代表,日照钢铁作为一家年轻的民营企业,能够与五矿集团携手合作,我为此深受鼓舞。”
  对日钢而言,的确是机遇。
  《中国周刊》记者从2009年开始关注山钢并购日钢的事情,直到现在,双方的洽谈一拖再拖,仍旧没有实质性进展。今年3月份传出消息,日钢价值评估已达400多亿元。
  山钢吞吃日钢难度显然加大。
  而摊子越铺越大的日钢,已经有了越来越大的谈判砝码。托管国企,也未尝不是一次“重大机遇”。
  
  诊断方案
  
  双方的合作,为营板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一位营板的员工对《中国周刊》记者说:“总体感觉,就是日钢来了,管理比较细,比较‘抠’。”他说,之前他们的电话报销110块钱,现在不报销了,花多少自己买单。但是,因为工资整体都涨了,大家对此也没有多少意见。
  营板的一位负责人给记者提供了一份“公司情况汇报”,汇报中写道:从3月份以来,员工工资整体涨幅15.62%。
  “你也涨了这些么?”记者问。
  “我,不止这些。”
  据介绍,日钢到营板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工资。“日钢员工都能达到年收入6万,营口也要赶上这个水平”,在合作之初的动员会上,杜双华就放话:“日钢有的奖项,营板就一定会有,日钢的人发多少钱,营板就一定发多少。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敢开口要,我就真舍得给,就看你有没有本事说到做到拿得到。”
  让上述营板员工感触较深的,还有分工合作。
  “之前采购,一个人可以说了算,集中采购。现在每个人分一个业务,互相管不了别人的业务。到时间,交任务就行了,而且是最低价。”上述那位营板员工说。
  日钢托管之前,营板的原材料供应和钢板销售全部由五矿集团内部关联公司代理,在钢铁板材处于卖方市场时,这样一种机制尚能运转,但随着利润趋薄市场竞争加剧,弊病便凸显出来。
  上述员工反映,改革后,来竞标的企业多了,“之前也有,没这么多,现在很频繁。”
  “销售部门,每个人的任务量重了。还扩大了销售部,规定了时间,只看结果。每个副总都规定了销售额,以前,我们这边副总都没有销售任务。”
  “一切都在跟日钢学”,尤其在成本控制上,处处可见日钢的影子。
  杜双华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在日钢就很出名。在动员会的发言稿中,他讲到,“2004年炼钢厂刚刚投产时生产不顺,我让厂长副厂长回家休假,我带队下去蹲点,去时带去一筐电子秒表,从操作工到主任人手一块,一炉炉卡时间,每个环节都明确最好及平均标准,用了一周给拧了过来。”
  在营板,杜双华采取的是:“日核算,旬分析,定期做月总结”,查找采购和消耗差异,缩小任何可能缩小的空隙。
  日钢的另一个制胜绝招是:使用印度低品位高铝矿。冶炼这种矿,耗能高,但价格低,总体上算下来,还是省不少钱。杜双华曾讲:“(采用低价矿)这个成果我们吃了五年。2005年我说不能让高炉吃美元吐出来日元,而是要吃日元产美元。”
  3月15日,营板开始使用低品位高铝矿,到4月份,生铁成本每吨降低了160.12元。
  杜双华说,低价矿不好看,但是赚钱,“不要讲什么报表好看不好看,名次靠前不靠前,挣钱才是硬道理,只有企业盈利了,才能给职工带来福祉,才能给社会贡献力量。”
  
  敏感话题
  
  表面上看起来,医生开方治病,患者吃药疗伤,皆大欢喜。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毕竟这是一家民企与国企的合作,而且是民企在主导各项改革。
  改革,就意味着破旧,也意味着固有利益链的断裂。
  这一点,杜双华早就有深刻认知。
  今年4月份,日钢方面曾向《中国周刊》记者提供了一份截至3月底的工作汇报,此时日钢和营板合作不满两个月,营板的亏损额已经从1月份的6000多万下降到200多万。
  在这份“情况汇报”中,日钢方毫不忌讳遇到的困难,“破除长期积累下来的体制、机制弊端,这势必会触动一些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目前可谓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采购、销售,都是这些“利益集团”的生存空间。日钢的变革措施恰恰集中在这些方面,而且毫不留情。事实上,营板也有人承认,杜双华那一套也没多少新鲜的,只是因体制的惰性和束缚,难以实现自我变革。
  但是,谈及这些国企弊病,营板显得很敏感。日钢也不愿多谈。
  6月初,双方在“相对高调”后迅速收紧。媒体报道后,引起舆论热议,大家对合作之前国企弊病的关注,甚至超出了对“国民合作”模式的关注。
  “现在,媒体采访由五矿空降来的一位党委书记负责,办公室也不负责这个事情了,要采访只能找他。”一位接待《中国周刊》记者的营板负责人说,“日钢来了之后有一些变化,怎么定型,还没有最后定,但是这个话题多敏感啊!你不觉得敏感么?”
  “可是,结果是,你们在进步,盈利了啊。不值得说说?”
  “这是另一层面的事情。一个是民企,一个是国企。现在好了,就是说之前不好……”
  这位负责人觉得“很尴尬”,说什么都不合适。
  
  模式前景
  
  但不管怎么议论,“医患”双方的合作成绩表是客观的:
  今年1月份,双方还未最终谈判完成时,营板一个月亏损达6039万元;2月,日钢开始正式托管,亏损降低至2163万元;3月份,亏损下降到251万元;4月份,赢利2263万元;5月盈利5032万元……
  企业的股权结构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在5月底的那份“公司情况汇报”中写到:“截止到5月24日,企业的股权比例,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占39.9637%,中国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占50.3958%。”
  这是一块由民企与国企合种的试验田。这种模式能走多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山钢与日钢的合并重组事件,杜双华本身就陷在“国进民退”的舆论旋涡中。
  那他本人是如何看待“国民关系”呢?
  在日钢与营板合作的动员会上,他曾大段地诠释了自己对政策的理解:
  “中央提出来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国企和民企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但是,采用我们这种模式进行合作还尚无前例可循。作为尝试者,咱们五矿和日钢能不能种好这块试验田,蹚出一条国企与民企在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合作的新路子,是压在我们肩上的使命,也是五矿与日钢此次合作的深层意义所在。”
  试验田,能不能被继续拓展?日钢方面的权威人士透露,已经有研究人士开始关注日钢和营板的合作,也已经撰写了报告交到了国务院,希望引起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杜双华说,“国企与民企的合作不应该是非此即彼,更不是水火不容的,国企有国企的优势,民营有民营的特色,在现时活跃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全可以通过一种新模式来实现两者并轨对接、优势互补。”
  目前看,这块试验田的示范效应已经发挥出来,中冶京诚营口公司已闻讯而来。
  中冶京诚是耗资120亿元投建的,主要生产各种大型成套的冶金设备,和日钢也一直有生意联系。自2008年试生产以来,中冶京诚一直亏损。
  对于杜双华来说,这会成为第二个营板吗?
  回到文章开头,端午节那一幕,酒桌上的杜双华已经展现出自信,“(营板和中冶京诚)这两个企业,(业务)都与我不重叠,重叠我就不做这个事了。”在他的估计来看,“中冶京诚明年不亏,我是有把握的。”
  接着,又一杯白酒下肚。
其他文献
多年以前,人们不愿忍耐乡村中机会与公平的匮乏,来到城市。而在城市中,机会被越来越拥挤的人流稀释,公平也逐步触顶。人们却也无处可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我们成了大城市的“人质”。    有一天,一个朋友有点小激动地对我说:你还别说,快速公交一开通,上班用的时间果然短多了!  我问:缩短了多少时间?  他说:半个小时。  我问:那你现在上班得多少时间?  他说:一个小时十分钟吧。  一时间,我有点恍惚
期刊
在国产动画电影《兔侠传奇》中,功夫兔子打败了“功夫熊猫”。而在真正的电影竞赛中,这是两部可以一战的电影吗?    《功夫熊猫2》在中国卷走三亿票房后,北京一家报纸专门以“中国有功夫有熊猫,为何没有功夫熊猫”为题,点评了中国动画电影的缺陷。很快,一部号称投资1.2亿人民币的国产3D动画电影《兔侠传奇》就来了。在这部与《功夫熊猫》非常相似的动画片里,甚至大反派就是只熊猫——一只白熊假扮的熊猫。    
期刊
汽车,现代文明和自由的象征,在中国大城市越走越慢。    拥堵绝不是限制汽车权利的唯一因素,各种利益诉求,政策限制对汽车的伤害同样严重。比起他们的主人,那些打着“京”字头、“沪”字头烙印的机器,更无法离开这个城市。他们只能忍耐。    拥堵前传    2001年12月7日下午,一场再普通不过的降雪,导致北京“世纪大堵车”,很多上班族不得不放弃公交车、出租车,步行回家,而驾驶私家车的人们没有这种选择
期刊
“有国家委托创办的中华骨髓库,阳光骨髓库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作为一个民间团体,你们竟然敢建骨髓库,你们合法吗?”  多年来,这样的责问一直伴随阳光骨髓库的左右。  7月中旬,在北京西三环一个简陋的办公楼里,站在“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的牌子前,阳光骨髓库创始人、新阳光慈善基金理事长刘正琛对这些问题报以释然的微笑。因为他身后这个官方认证的“牌子”,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是中国内地第一个民间骨髓库,
期刊
“写文章、写剧本会被删改,在电视上、课堂上讲也有局限,所以干脆自己找一个地儿能放开讲。”    一把折扇、一个白瓷水杯,整整两个半小时,史航一个人“唱念做打”,面对这一屋屏息聆听的人,说得嘴角泛起白沫都毫不自知。  过去两年来,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日,编剧史航都会在北京的钱粮美术馆开讲。北京的各类讲座繁多,可这一个人的讲座仍属罕见。    “没人能插话”的读书会    五月的最后一个周日的上午,史航
期刊
190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攀上狮泉河最初面世的那座山顶,写下“四条泉脉从一块平坦的岩板下发出,合成一条小溪”,将狮泉河作为科学发现公之于世。之前,被藏人称为“新吉加巴彼”的这条河流,不知已经寂寞地流淌了多少年。  狮泉河是幸运的。它逃脱了大部分高原河流断流乃至干涸消失的宿命,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缓缓前进,重要的是,它滋养了一片一望无际的红柳林。  1990年到来的张建森,则无缘见到“茂密的红柳
期刊
一小时后,是朱萍的“姐妹淘”时间。这个周末,她们约在三里屯的Nearby The Tree咖啡厅。  换上新买的Chloe吊带长裙,朱萍在镜子前转了一个圈。配上盛夏草绿系眼妆,朱萍觉得这样的搭配漂亮极了。她很满意。  唯一让朱萍不满意的,是她要从双井的公寓乘地铁到聚会地点。    小白领的共振  朱萍是一家外资银行的职员,从上班那天起她就把自己划归为小资一族。  “衣着考究,神情淡然,经济独立,有
期刊
时下,最为关键的是改变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财力分配格局,实行全方位的财政体制改革,否则,地方政府自身是很难独立应对地方债风险的。    规模一直含糊不清的中国地方债是否会带来财政风险?又应该如何处置?有传言说,部分债务将转入新设公司,地方政府发债限制也将开放。即使传言成真,地方债问题还是无法根本解决。  债务转入新设公司,并不代表债务的丧失,而只是问题的转移。这种思路与当年为推进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
期刊
与一党独裁、腐败横生、压制舆论的国统区相比,中国共产党管理下的这座西北小城,仿佛是一个传说中的乌托邦,一个明媚、美丽的新世界。    “村长在哪里?”1946年,在位于延安不远处的一个山村里,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问到。  村民们指向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他正坐在土堆上,在暖和的阳光下纺毛线。  “他是怎样当选为村长的?”  “我们是去年选他的。”几个人回答。接着,一个村民以明显带着骄傲的语气
期刊
民主党正处于“沉浮”的紧要关头,民主党眼下若连自己的沉浮都无法主宰,何敢奢谈主宰明天的日本政坛?    日本自发生震惊全球的东部大震灾及福岛核电危机以来,倏忽间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日本的政坛在灾后没出一个月即陷入批评和攻讦的泥淖中。  在野党主要以自民党为攻击主力,进攻路径选择了在国会提出对菅直人内阁的不信任决议案。这是反对党的“传家宝刀”,根据宪法规定,该议案一旦通过,内阁总理大臣或在十日以内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