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形象初探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echengsh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师培是处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传统知识分子,前人研究多关注于他的思想流变、国学成就、影响他革命与变节的内外因素,对于他的整体形象却较少关注.在科举时期、革命时期、幕僚时期和北大任教时期,刘师培的人物形象区别甚大.他兼具文人和政客两种身份,而儒雅的文人气质贯穿一生,传统文化的浸染、被政治和时局的摆弄、好友和家庭的影响、个人的性格节操、对功名的追求、疾病的缠身等都对他的形象塑造起了一定作用.刘师培形象的变幻也从侧面反映了在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变迁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的冲突和胶着,传统知识分子走向现代化的艰难与反复.
其他文献
信息安全在俄罗斯国家安全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俄罗斯历来重视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俄罗斯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具有完整的体系、清晰的标准和精准的市场对接.俄罗斯信息安全职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高教人员教育三个主要层次,人才培养和相关大纲、课程标准制定、职业教育活动的协调由俄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联邦安全局、高校信息安全教育教学法联合会、技术与出口监督局共同完成,其做法对我国相关人才培养具有启示作用.
成仿吾前半生的事业可以用“文学”和“革命”两个关键词来概括.作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著名文学社团创造社的创始人之一,成仿吾曾经写了许多文学批评文章和一些文学作品,并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仿吾长期从事革命和教育工作,成为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成仿吾在从事“文学”事业中时时流露出对“革命”的向往,在“革命”斗争中时时显示出对“文学”的回望.成仿吾的一生身份不断地转换:从理工男到文艺青年,从文学革命者到革命文学战士,从革命家到教育家.他的思想与行为都在不断地发生转变:从科学
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在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同时,实现主旋律文艺作品多元化、年轻态、民族性的创作转型.《觉醒年代》以有筋骨的主题阐释、有道德的艺术表达、有温度的情怀叙事,还原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历史,展现中国人民和一代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关头,求索拼搏、觉醒奋斗的故事,彰显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完成了主旋律电视剧严谨与诗意并存的“觉醒”表达.
为了考察愤怒在歧视知觉与留守青少年自伤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以体验回避模型和性别角色理论为基础,采用歧视知觉量表、愤怒分量表、青少年自我伤害量表对662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歧视知觉、愤怒、自伤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歧视知觉不仅直接影响留守青少年自伤,还通过愤怒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留守青少年自伤,且该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受到性别的调节,愤怒对女生自伤行为的作用比对男生的更强.研究认为愤怒和性别在歧视知觉与留守青少年自伤之间起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台湾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文教基金会”典藏两千余件价值不菲之明代书画珍品,其中有一套黄媛介《为月人沈夫人画册》引起作者注意.黄媛介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江南才女,传世画作多为山水小幅,以人物为题裁之画迹极为罕见.作者有幸亲睹这套《画册》,乃其接获沈夫人来函嘱绘,可作为黄媛介职业艺术家生涯的一项有力物证.《画册》与明末著名画家或文人清课产生美学系联,亦与汪汝谦及其西湖游舫有关,媛介的艺文生产,适切廓描明末清初江南才女之交游幅员与赞助样态.十页图景分别抒写文人与士女的禅修欣趣,既可连结明代盛行的禅悦风气,亦可旁证当代
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生活着多个不同的部族,也存在着无数传说中的始祖和部族英雄.夏商周三代的“天帝观”揭开了传说向历史转化的序幕,也为后代五帝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之际的五行文化与五方观念催生了以太暤、炎帝、黄帝、少暤和颛顼为核心的“人神合一”的五帝系统.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选择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作为五帝,明确其“血缘关系”,将他们从传说时代的部族始祖和英雄完全转变成人间圣王,最终完成了五帝系统的定型.
学位
悉尼湾区是孕育澳大利亚种族问题的温床.在悉尼湾区,随着白人内部融合的加强,生成了一种“盎格鲁—凯尔特”式的民族认同,而与此同时对土著的排斥和压迫也日益加深,从而埋下了种族歧视观念的种子,对澳大利亚的种族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虽然澳大利亚的种族和解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种族对峙的基本关系状态依然没有改变.澳大利亚的种族问题已经由法律问题转为历史问题,必须破除自悉尼湾区拓殖时期即已形成的不平等的种族关系,方能实现真正的种族和解.
以诗、画闻名于世的湖北名宿贺良朴,在戏曲文学领域也有着不俗的成就.其存世的戏曲作品《叹老》《海侨春》与《醒狮魂》皆因时事而作,集中反映了近代以来国家破碎、社会动荡的残酷现实,呈现出了贺良朴先生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名爱国仁人,他的作品始终洋溢着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言辞慷慨,尽显昂扬之气.相对于传统杂剧、传奇的体制而言,贺良朴的创作既有传承又有突破,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案头特征.对其剧作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读,可以窥见晚近时期戏曲文学发展的整体态势.
在美国,在古籍藏书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唯一能与美国国家图书馆——国会图书馆抗衡的仅有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哈佛燕京”是欧美地区最重要的研究东亚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镇,目前“燕京”馆藏有宋元明清刻本及稿本、抄本、活字本、套印本、版画等善本共3800部(含善本地方志700余部);普通古籍约18000部,其中丛书1400部、乾隆以后刻印的原本地方志约2200部.明代刻印的图书,几近1500部,其中难得之帙触目皆是.本文从其善本藏书中遴取珍稀并有特点者十余种作一介绍,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