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就是要消费“小”时代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代》上映的第三天,票房突破两亿。同时,郭敬明的粉丝们正和已经成名的一批电影人在微博上决一死战。
  没有哪一部电影的走红,会引起如此剑拔弩张的对峙;没有哪一个青年的奋斗史,会引发如此极端的争议。关于《小时代》,关于郭敬明,我们的讨论往往超越了电影本身,超越了人物本身。
  当我们喜欢郭敬明时,我们喜欢的纯粹是他的文字,还是他文字所营造出来的幻境,或者是他本身的成功所象征的中国式梦想?
  当我们讨厌郭敬明时,我们讨厌的是他的文字,还是他的文字所代表的某种价值观,或者是他的成功暗示了这个世界某种程度的媚俗、急功近利和成王败寇法则?
  这种对立,在郭敬明曝出抄袭事件就隐隐出现,然后随着郭敬明商业王国的崛起而渐渐发酵,到了电影《小时代》,终于爆发。
  这种对立,是一群年长的理想主义者和一群年轻的现实主义者之间的互相鄙视。这场群架中,年长者言辞犀利,字字珠玑,连掐架都注意着姿态;年轻人的反击简单粗暴而功利——“你们老了”“你们羡慕嫉妒恨”“不管怎么说,小四成功了”。
  是的,郭敬明成功了,从作家到商人到电影人,他几乎获得主流价值观里所有的成功。这种成功意味着有钱,有地位,有无数粉丝的敬仰,有源源不断的求合作者。
  这种成功所代表的价值观,未必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但是,你不得不承认郭敬明为他的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和抓住机遇的天分,你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成功有它的积极意义,而且至少有几千万人,认可并推崇这种成功。
  真正的“小”时代
  批评者们诟病《小时代》的主打关键词是空洞、拜金、三观不正。这些形容词,之前也用来形容郭敬明的其他作品。
  如果郭敬明出品的是袜子或者洗衣机,哪怕他做得再劣质,挣再多的钱,可能大家还不会这么愤怒。在很多人的眼中,文学和电影承载着社会意义和使命感。
  但郭敬明不这么想,对他来说,文学和电影都是商品。而且,很幸运的是,他对如何制作这两种商品非常擅长。
  当他还只是作家时,他就知道如何写故事会赢得读者,他很得意自己对于文字是否畅销有着动物般的本能。当他做了商人后,他更是将自己的文字天才和商业头脑结合得天衣无缝。他旗下有《最小说》等多本杂志和75个签约作家。他清楚哪些题材能畅销,知道如何包装作品和作者,如何挑选发行团队。他的团队定位很准确——只需要赚小女生的钱就好了,就够了。
  筹拍电影《小时代》前,郭敬明同样做了相当严谨的团队分工和数据统计,他得到的精确数据是:2009年,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是25.7岁;到2013年,变成21.7岁。也就是说,中国发展至今,到了真正的“小”时代。而这,正是他擅长的。
  郭敬明知道如何讨好小女生。电影《小时代》的魅力在于让很多小女生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那个“自己”过着很多人朝思暮想的生活——朱颜锦衣、豪宅香车、梦幻爱情……拜金吗?玛丽苏吗?可小女生喜欢。
  从某种程度来说,是这个时代催生了郭敬明和《小时代》,而并非郭敬明在引导90后的价值观。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不写LV、Gucci,就没有人用LV、Gucci了吗?同理,《小时代》不上映,就没有人炫富了?就没有人向往那样的生活了?
  每个人都有物欲,郭敬明的文字、电影美化了这种物欲,而他的成功则让这种物欲显得理直气壮,冠冕堂皇。
  即使所有的50后、60后、70后、80后都不待见他,鄙视他,抛弃他,只要有90后将他奉若神明,他就有未来。即使90后老了,他也不怕,“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着。”
  世界对他很残忍 他对世界不Care
  对于外界的质疑和批评,郭敬明说他不Care,他有他自己的人生方向——要成功,要白手起家,一路飞黄腾达,最后站在财富和地位的最高点。其他不重要。
  他真的不Care吗?至少,他不是一开始就不Care的。
  2007年,郭敬明的博客讲述了一个悲伤的事情。他拜托一位汽车编辑帮忙,送自己爸爸一部车,结果“在我爸爸收到汽车的隔天,我在上海,去楼下买东西的时候看见路边的报纸,上面有一张我爸爸的照片。爸爸坐在汽车上,手握着方向盘,有一点害羞,但是也非常高兴地笑着。我拿起报纸,看见上面的大标题:《暴发户的可笑嘴脸》。”他买光了所有的报纸,发誓要让父母过上真正的好日子。这篇文章让所有喜欢郭敬明的粉丝几乎痛哭失声。但并不能改变那些不喜欢他的人——有网友立刻质疑,在上海是如何买到《成都晚报》的?
  这个世界对他并不宽容。
  那时候,他还会写文章来反击。但渐渐地,他不再还手,媒体质疑他也好,韩寒调戏他也好,网友攻击他也好,他一概不理。说他女性化,他承认,还上节目讲保养心得;说他物质,他承认,微博秀照片时总不忘记秀他的名牌;说他矮,他说“我已经成年,我长不高了,我能怎么办”。
  他的反击是把自己进化成了一个刀枪不入的人,他说自己“我那么圆滑,我又入世”。这对一个商人来说也许是好事,但对一个艺术者来说,未必是好事。在他的早期作品《幻城》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他文字的高贵敏感、清丽空灵,而到了《小时代》,他的写作技巧越发成熟,故事却华丽而空洞,文字的灵魂却已然腐朽。
  这像某种死循环,外界越批评,他越努力用成功来证明自己,来武装自己,他越成功,外界的批评越激烈。
  到如今,他說他只要成功,其他不重要。因为他要其他的,这个世界未必会给他。
  他把自己和这个世界都当成一个矿,冷酷地不断地往深里开采,往最大化使用,并且就这样获得了成功。但那个孩童般柔软敏感的郭敬明,我们再也没见到。   粉丝的力量
  郭敬明觉得这样很好,现在,他可以肆意购买任何奢侈品,可以恩准记者们来他的豪宅拍摄,可以进出高校分享他的成功学。他回到母校时校领导称他为“尊敬的郭敬明先生”,他接受采访时说“没有我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他享受每一次进军新领域的成功,他觉得这代表着中国梦——一个四川小镇来的平凡小孩,凭借智慧和努力,走到了今天。这个故事会激励很多粉丝。
  影评人周黎明说:“多数郭粉想要买得起影片中那些东西,过上影片里那种生活,就得乖乖去找‘老东西’当小三小四小五,才有可能。”郭粉不以为然——有很多人,譬如小四,不用卖身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大V们嗤之以鼻,不出卖身体,必然出卖了其他。于是,剽窃事件不断被提起,以证明郭敬明为了成功不顾姿态、不择手段。
  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但是如果无限放大,遮蔽的只是我们自己的眼睛,而看不到这个青年身上的闪光点。
  郭敬明成了现在的郭敬明,依靠的不是《梦里花落知多少》,也不是一直没有廉耻地抄袭、炒作。无论你看不看得上当今的青少年潮流文化,你不得不承认,郭敬明都是毋庸置疑的主要生产者。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你千万不要觉得任何一个人的成功是侥幸来的。他能站在这个位置,一定吃了多少你不知道的苦。所以我很看不起一些人随意去否定一个成功的人。他能够今天站在那个位置,一定有很厉害的地方,要么就是你不知道,要么就是你看不到,要么就是你做不到,你豁不出去,你付不出那么多的代价。”
  郭敬明的每一次出击都不是盲目的,虽然在导演《小时代》之前,他连电影片场都没去过,但他很清楚《小时代》会成功,“我做了五年,每一次發书都有精准的数据,我很清楚什么样的人在喜欢这个书,包括杨幂、郭采洁、柯震东的粉丝,我们都有做调查。所以我们大概知道观影人群是什么样子,其中的结构、比例,我们会做一个基本的市场分析。”
  电影的成功模式套用了他操作图书的惯用手法,他赚的依然是小粉丝的钱。2011年,投资400万的《孤岛惊魂》以小博大,赚了9000万票房,分析认为都是杨幂粉丝的功劳。2013年,《小时代》票房飘红,其中,8位演员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总数超过4151万,再加上有1966万粉丝的郭敬明。这次,他又成功了。
其他文献
一   柳彼得是我们东北乡资格最老的基督教徒,他孙子柳卫东是我小学同学。我们俩不但同班,而且同桌,虽然也打过几次架,但总体上关系还不错。   柳卫东原名柳摩西,“文革”初起时改成了现名。当时,他不但自己改了名,还建议他爷爷改名为柳爱东。他的建议,换来了他爷爷两个大耳刮子。学校里的红卫兵头头也反对,因为他爷爷是批斗的对象,批斗假洋鬼子柳彼得,感觉上很对路,但如果批斗一个名叫柳爱东的人,就觉得不对劲儿
28岁的四川泸州市某副镇长正式辞职了。他在网上发了一篇辞职感言,自称任副镇长两年来,每年平均有4个月在维稳,只有4个月在干“正事”。除工作压力大、收入低之外,还有“价值观”的问题。他至今都在思考:“有些维稳是真的维持稳定保持地方经济平稳发展,还是为了保帽子?”  当无数年轻人挤破脑袋也要跻身公务员队伍,甚至有人声称死也要死在编制里时,28岁的副镇长却辞掉了官职,这的确很另类。人各有志,这位副镇长有
据人民网报道,近日一名湖北通山县女子因结扎手术导致大出血死亡。据其家属描述,事发后该县计生部门与家属签订了“补偿协议”——家属在拿到100万赔偿款后,“自愿放弃责任追究”。  但当地县委宣传部新闻科负责人表示,这笔钱不是从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中出,协议也非政府签订,而是由当地计生部门下属的计划生育指导站签订,并出这笔钱。  从报道看,当事人在接受结扎手术之前,已将自身无法接受结扎手术的情况向县计生部
在铺天盖地的各种天猫、QQ等网店出现之后,一种新的“网店”也在悄然兴起,那就是“微店”。这开在微博上的店,只需动动手指,花点心思,凭借图片与140字的说明,以数十万的数量在微博上迅猛发展。  微店交易实质上是一种原始的“契约制”,虽“原始信任度”较高,但也是建立在卖家和顾客彼此信任之上,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系统。而且就功能而言,微博目前更适合作为创业的“跳板”,与网站、实体店作为互补存在的一种营销推广
窃以为,欧洲杯的观众多数都是伪球迷,他们最欢乐——反正也不懂球,谁输了都不伤心。  除了那些参赛国自家的人民群众之外,赛会制足球赛的市场大概就是面向广大伪球迷的。就跟嘉年华似的,谁都能凑个热闹。伪球迷一般是“夜游之意不在球”,赛前关心的大都是“今晚夜宵吃什么”“这两队有没有帅哥”之类的话题。见过的最荒诞的伪球迷是借着杯赛的热度,约上三五好友在家中大玩PS3实况足球,也不看一眼直播真踢的——还说“参
徐铮着装被批失态“太囧” 粉丝批评者掀骂战  日前,因自导自演影片《泰囧》推动泰国旅游业,徐峥受到了泰国女总理英拉的接见,原本好事一桩,却被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提出问题,点名道姓批评其不注重社交礼仪,“卷着衬衣袖子,敝着胸口”随意打扮,有损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在这个特色彰显、个性张扬的年代,社交礼仪本身也在不断变迁。以往需要“西装革履”的场合,不知不觉中也刮起了休闲风。就像APEC会议上,政要们
核武器,是各个国家军队的“撒手锏”。中国海军战略核潜艇部队更是中国军队中的“奇兵”,是出奇制胜的秘密武器。成立42年以来,外界几乎无从知晓,现在突然解密,好多国家似乎感到不太适应,猜想多多—中国核潜艇到底有多厉害?所拥有的核打击能力到底有多大?  接受胡锦涛检阅的091型核潜艇  西方媒体从中国官方此次解密报道中很快发现,被解密的核潜艇似乎是中国“夏”级核潜艇。所谓“夏”级核潜艇,并不是中国军方的
她与他在一群不被祝福的眼光中结婚了。她煮饭,他为她擦去额头的细汗。他熬夜,她为他煮杯热咖啡,披上外套。日子虽平淡,却也幸福。某一天,她回娘家。她的两位姐姐,都在向母亲抱怨生活的不满。大姐是接受了喜欢她、对她好的人。她说:即使他对我再好,我也仍感觉他到处都不好。二姐是嫁给了某公司的老板。她说:他再有钱,可总不回家吃饭。我们一天都说不上三句话。母亲看向她时,她却只是微笑。她说:我们过得很好,很幸福。当
企业赞助娱乐节目并不稀奇,去年的加多宝冠名《中国好声音》曾一度掀起赞助高潮,今年随着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大热,其冠名品牌“999感冒灵”也跟着“风生水起”。而就在这片全民叫好的娱乐场面背后,微博上多出一条“美的,你哭了吗?”的话题。  “舞美师”在新浪微博大爆料:《爸爸去哪儿》的火爆,一开始是谁也没料到的,也不受重视,原本节目是放在最薄弱的周日播出,后来又推到周一,直到拍完了领导看了
从3月份起,驻韩美军各种演习不断,代号有“关键决心”“秃鹫”等,这是与韩军一起搞的联合军事演习,将持续到4月底。  与此同时,驻日美军也动作不断,纷纷出动,或演习或加强训练,以提升部队应急作战能力。  驻韩、日美军为何这么活跃?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CCTV军事评论员李莉有一个观点,美国在推动和平解决半岛问题上诚意是有限的。驻韩、日美军的频繁军演,加剧了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不是在为地区紧张灭火,而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