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茶遇上酒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bao774313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写本中的《茶酒论》,文中将茶酒拟人之后,是面对面的辩证不休,皆是夸己之长,贬对方之短。
  茶对自己赞辞:“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自然尊貴,何用论夸。”;酒则夸赞自己:“自古至今,茶贱酒贵……群臣饮之,赐卿无畏。”可见,当茶遇上酒,恰如方凿遇上圆枘,碰撞难免发生。
  “茶类隐,酒类侠”。茶使人清醒,有如理性的日神;酒使人迷醉,有着酒神的狂热。二者一静一动;一清淡,一浓烈;一微苦后甘,一味醇后香;茶如禅似道,酒亦儒亦侠。这分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个性与生活。当“不然而醉,豁尔而醒”的刘伶遇上“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的皎然,定能上演一场有如酒茶之辩的碰撞。
  然而,饮酒多了,难免头脑昏醉;饮茶久了,又难免感到枯燥无味。单一的审美未免疲劳。这也难怪宝玉在梨香院饮完温酒之后,欲品一杯枫露茶;而江苏镇江的“京江第一楼”又有联云:“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茶边话旧,看几许星迢露冕,从淮海南来。”世间茶情酒意,于此被写得酣畅淋漓!
  因此,如若说,酒是华浮与热闹,茶是清淡与冷寂,那么喝茶便是华浮之后的朴素,是热闹后的静默;而饮酒便是清淡中的一抹光鲜亮丽,是冷寂后的相聚欢愉。
  当茶碰上酒,表面的碰撞后,是互补与并存,是两种生活的交融,使黯然糙坯般的日子染上珍贵的光泽。
  “酒因饹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茶与酒的碰撞,为原本乏味的生活添上一抹亮色,而真正精彩的艺术,亦诞生于碰撞之中,于此迸发出精彩。
  倘若说,茶代表着如箫般的哀婉幽咽、柔情似水,酒代表着如剑般的放旷高蹈、沉着痛快,那么,陈洪绶便是融这两种性情于一身的最好见证。这位最得亦创亦萧之妙的画家,在《痛饮读骚图》中是一脸愁怨,满腹癫狂的傲气;而《闲话宫事图》中却是集古淡与幽秀于一体的心灵回旋;两幅画中,一张是王恭口中“痛饮酒,读《离骚》”的名士;一张是案陈茶盏,手捧书卷的宫女,不免让人惊叹,如此风格迥异之画,竟出于一人之手。然而,这画中的“茶酒之碰”,这性灵上的“茶酒相撞”,诞生的是属于陈洪绶自己的艺术徽记。
  喝酒与饮茶,都是一份心境,一种生活的见证,一份文化与艺术的寄托。两者碰撞,就如戏分茶中茶末与水的交融,非但没有溅溢出茶水,反而在茶盏中变幻出千奇百怪的图案,如清雅丹青佳作,如酒后疾草狂书,是“两者相遇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因而,在当今这个文化纷繁的“熔炉”之中,茶酒碰撞、茶酒交融,就如同高山冰水遇上地下暗泉,唯有碰撞才能汇融,才能流向愈加开阔的海面,作为中国人生活与艺术的见证,闪耀着光彩。
  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茶酒碰撞,开辟出的是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系江苏省泰兴中学学生)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我是风的使者  乘着蒲公英来到您的身边  我会躲在葡萄架上  看光的精灵在你身上跳跃  你絮絮叨叨念着说不完的往事  看儿女绕膝笑容满面  我要制作一张永恒的胶片  让这份快乐永远保存在你的心中  我要趴在你的摇椅上  让风托起摇椅轻轻抚慰  微笑中你的目光多么慈祥  每一条皱纹都沉淀着岁月的光辉  安心地睡吧  我会编织一张美梦的网  让这份安心伴随你的每一个夜晚  我要坐在你的窗边  让风送来
期刊
电梯  这遥远的梦,满载男人、女人、月亮、  星星  还有碎小事物的心灵,在天空或落下或  提升  一次一次绑紧,又一次一次放松  一块石头的感情钢铁一样温顺,每一次  走出大山,都要纠正一些人的丑陋和恶行  我看见电梯的警报器与闪动的红灯  正谈论着平衡和相互尊重,他们说着  说着,脚步不约而同掉进了黄昏  台阶  它的厚重像一个普通的清洁工  和大地一样默默地延长着四方  脚一抬就是一次与天空
期刊
四言颂伞  春夏秋冬,雨夜晴天;闹市街巷,乡野田园。  五颜六色,缤纷绚烂;花开世界,扮美人间。  人潮花海,壮观震撼;树下花前,情意绵绵。  游山玩水,与你同欢;风餐露宿,避暑挡寒。  万人之上,一撑遮天;殷勤侍主,忠肝义胆。  闲置一旁,随遇而安;相借相送,无悔无怨。  朋友如伞,不离不散;携手同行,风雨共担。  夏  清晨,我寻着丝丝凉意  去向荷塘边  荷花一片绚烂  正欲采下一朵白莲  
期刊
七律·咏欧阳修  总角诗文似涌泉,青春绽放中三元。  冰心见月陪明圣,慧眼识珠举俊贤。  几首艳词描故事,一樽美酒赛神仙。  钟鸣鼎重轻名利,万卷藏书伴晚年。  七律·咏王安石  磨笔千支亮锐锋,半山文瘦六神通。  厉兵秣马收疆土,改柱张弦遇阻风。  妙语奇联真快婿,蓬头垢面老顽童。  春宵欲度成行善,仕道沉浮赤胆忠。  七律·咏杨万里  广拜师门练内功,皮毛落尽自成宗。  倒峡蕴地千层浪,透月穿
期刊
这的确是秋的时节。  你不见,那林荫小道上的枫叶,  早已织好了大地的新装,那一层层,一片片。  看那窗外的残叶,未见风起,却早已飘落入泥。  无论春的孕育,还是夏的张扬,在秋的时节里,都是叶落归根的诉說。  扑入大地的落叶,又在孕育下一个时节的梦想。是回归,是感恩,抑或是希望……  风起,叶落,思乡人。  (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期刊
经过一冬的风霜  小草的根在泥土里酝酿  即便泥土之上  躯干早已残损不堪  仍在想象,春天的盛况  花儿偎依左右  小鸟扑棱扑棱飞过头顶  蓝天湛蓝  林海依旧莽莽  一株潜伏着脚跟的小草  等待着雨露  一天又一天过去  风冷了又暖  雨迟迟没有动身  小草等到大树心思发芽  小河按捺不住歌唱  雨还是没来  面对大地一声不吭  她笃信春天,迟早会来  扑闪扑闪的眼里  噙着  一双希望的翅膀
期刊
从前,在一座山上,有三块石头,分别叫阿甲、阿乙和阿丙。他们一起在山上度过了几百年,是非常好的朋友。  忽然有一天,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来到了山顶。其中一个长着白胡子的老爷爷拿着一个仪器对着三块石头扫来扫去,然后回头对其他人说:“把这三块石头都搬走吧!”  三块石头很害怕。阿甲说:“不要把我搬走!”阿乙也说:“没错,我不想离开这里!”而阿丙已被吓得瑟瑟发抖。可是那群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三块石头给搬走
期刊
七律·秋夜无眠  西风送雨幽帘卷,无月孤灯照柳烟。  夜寂凭栏思墨客,席凉抱枕梦婵娟。  窗台飘荡心中事,榻上铺开柜里笺。  启笔托词情意重,化成短信寄天边。     七律·咏李清照  宋代娇闺奇异女,金书字画艺皆通。  词国皇后超南北,文世佳人赛西东。  红藕香残吟巷尾,金瓯玉碎诉庭中。  山河破碎心滴血,颠沛流离伴冷风。     七律·山村小憩  雨霽朝霞生赤日,山花海树雾朦胧。  篱笆墙上悬
期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到了清明时节,约上弟弟妹妹,驱车回老家祭祖扫墓。出了城,一路上谈论着孩子的学习。途经阳逻长江大桥,转眼就到了镇上,汽车拐入一条蜿蜒平整的水泥路,越过淙淙小溪,穿过芳香的田野,路的尽头,就是父亲生活了六十年的小村庄。父亲的墓地就位于村头的小路旁,这块墓地是父亲生前特别挑选的,他就是要葬在这条路边,与它为伴,因为这条路倾注了他三十年的心血。  “1979年,那是一个春
期刊
安爷从没想过有今天。  一年前的天也是这样,天蓝得有些空旷,太阳温温柔柔地晒着。  “安爷,老师叫我们陪你巡山去!”划破寂静的是稚嫩的喊叫声,安爷认得,是山下小学里的娃娃。  “老师说您是英雄,我们要向您学习,太奶说您腿脚不便,以后我们来帮您。”  安爷老了,脑筋有些迟了,一丝诧异缓慢地染上他贯穿左脸的疤痕,狰狞的,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他的左耳也不好使了,于是,他慢慢转个身,让右脸向上——他正侧身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