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健康的“软女人”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8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软 好乳房像刚出笼的馒头


  好的乳房,通俗點说,像北方刚出锅的馒头一样,软软的、绵绵的,中间没有任何东西。“软”就是手指按到嘴唇的感觉,按到鼻子的感觉是中等硬度,按到额头的感觉就是硬了。?
  70%左右的育龄期女性都有乳腺增生的困扰,若有中度或重度的乳腺增生或纤维腺瘤,你会摸到鼻尖一样的硬度。?如果摸到乳房有额头一样的硬度,往往是乳腺有严重的疾病。对于乳腺癌,如果出现橘皮样改变、腋窝可摸明显的包块等就比较晚了。

腰软 杨柳腰要细也要软


  女性的生理特征决定其出现腰痛的概率比男性高得多。如果长期耸肩、含胸、身体前倾,会使腰背僵硬。这种僵硬会加重腰椎负担,导致腰部肌肉、韧带劳损。?如果是平时久坐导致的腰背僵痛,可以做做腰背紧绷、拉伸锻炼。????
  身体坐直,背部紧贴椅背。双手交叉放于脑后,挺胸抬肘,头尽量后仰。此时大臂和腰背部会有紧绷感。?双腿微分,后背挺直,向前倾斜30°~45°。尽力即可,不要勉强。此时腰腿部会有紧绷感。?身体坐直,背部紧贴椅背。左手尽量向上举起,保持笔直状态,维持3~5秒钟后换右手进行。?
  以上动作的要领是轻柔、舒缓,每个动作只需保持5秒钟,每次做3组。?

血管软 人与动脉同寿


  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有句名言:“人与动脉同寿。”而血管硬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随着年龄增大,血管还会生理性老化,所以,到了老年,多患有动脉硬化,导致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脑痴呆甚至脑卒中等。?
  很多人希望硬化的血管能软回来,但已经硬化的血管是不可能再变软的。一些所谓的食疗如吃醋、吃山楂等,都是不可能软化血管的。因为人体自身是一个很强大的缓冲体系,醋要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可能直接到达骨骼里,体内环境也不会轻易地受到食物来源的酸碱体系的影响。不仅如此,醋的酸度太大,还会损伤胃黏膜,食用过量会灼伤食道。?
  预防血管硬化,平时要做到营养均衡,清淡饮食,加强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话软 再大的矛盾也挡不住温柔


  对男人而言,最受不住的是女人的折腾,最抵挡不住的是女人的温柔。女人一旦温柔起来,再刚强的男人也会被融化。
  话软,需要慢慢地说,说要点,说清楚,只说一遍就可以了,让对方的耳朵可以打开,真正有效的交流。?
  一定不要做攻击性的表达,这种“硬批评”,开口往往会让对方升起一肚子火,激发他的斗志,根本听不进去。不妨用“软抱怨”的方式,指出自己的需要但不责怪或者攻击对方。?
  聪明的女人懂得用温和的态度引导男人的行为,柔软的态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自《祝您健康·文摘版》)(责编 悬塔塔)
其他文献
有人说,教育反思就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我说,生活就是涌动反思的源泉。当我们在生活、阅读和工作中运用反思的视角审视周遭的事物时,就会欣赏到独特的美景,就会常常出现怦然心动的感觉,那时思想就在生长。下面就撷取几朵反思的浪花,与大家共享那份心动的美妙。    一、在生活中培养反思意识    走访不少单位时发现,空调上贴着“冬季0℃以上勿开空调”的告示。我实在不清楚,这个“0℃”的标准和界限是根据什么确
同学  在我的眼里  你是一朵花  我已把你悄悄  地戴在了心上    尽管你花托下的刺  刺得我的心隐隐作痛  但是没有关系  我忍着  直到有一天  我热诚的血浆  把你的刺软化了  吸收了  那时候  你就是世上最完美的花了    同学  在我的眼里  你是一朵花  我已把你悄悄地  戴在了心上  责任编辑 朱蒙    白莲花  黄云雷    在黑色的泥土下面,  蕴藏了千年的旧梦旖旎.  
一个年轻的母亲,给3岁的儿子买了一筒蛋卷冰激凌。孩子高兴地蹦蹦跳跳,边舔边吃,然而,一不小心,冰激凌掉到地上。孩子号啕大哭,母亲看了看他,不慌不忙地脱下了鞋子,以脚板轻轻触动地上的冰激凌,刻意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对他喊道:“哇,好冷,好滑,好好玩啊!宝贝,你也来试一试!”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了,他模仿母亲,迅速脱下了鞋子,在冰激凌上面又踏又跳,冰冷的触觉使他发出了又惊又喜的喊叫声,眼泪还挂在脸上,可是
有人對著名编剧史航先生说:“去《奇葩说》做辩手恐怕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这并非你想要的东西,辩论太虚,经历才是实。”史航先生一番仔细的思忖后,得出结论:“我这辈子要的,都是暂时感兴趣的东西啊。”  看完只想点一万个赞,这些年怎么没人告诉我这个道理?  我从小到大最怕被评价成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人,每次兴致勃勃地跟老妈讲我最近又开了个新业务,写了一篇新文章,却总被电话那头一盆冷水浇醒:“折腾啥呀,
2004年,被学术界称为“文化保守主义年”。这一年,蒋庆选编的皇皇12卷本《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以其浓烈的“原教旨主义”倾向,引来了有关媒体如《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关于儿童读经问题的激烈争吵。2008年9月新学期伊始,清华大学文科实验班讲授《四书》再掀波澜。就争辩的激烈程度而言,后者远不如前者,但反对方的基本立场和一些观点却出奇地一致。其中之一,就是对“怀疑”“批判”等现代性态度的极端
周五晚上,應欢早早下班。正收拾着家务,老公赵宇回家了,一把抱住她,亲了她的手一口:“我老婆的手是用来算账的,不需要做家务。我们出去吃饭吧,家务我来做。”应欢欢快地回房换衣服打扮。今天是他们结婚三周年纪念日,是该出去好好庆祝了。  赵宇选的地方是一家文艺的西餐厅,还挺合应欢心意的。当应欢被带到六人座,看见几个不认识的人时,心里的粉红泡泡烟消云散,被焦躁代替。这根本不是两个人的约会,是赵宇的应酬。  
从学校内部管理去研究班主任专业发展是一个视角,从宏观的教育行政管理层面去研究班主任专业发展又是一个崭新的视角。只有构建起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内外部保障制度,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笔者就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制度作了浅议分析。    一、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诸多理解与现实问题的反思    (一)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诸多理解  1.过程说  班主任专业发展是关注班主任成长,帮助班主任实现专业追求。班
清晨·屿山    清晨6:00,手机闹钟准时响起。其实15分钟前我就已经醒了,只是还不愿起床,仍然在回味刚才的梦—— 夜里读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过久,连梦里都在与东坡居士聊天呢。  五分钟穿衣洗漱完毕,我抄起床头的《东坡乐府》便直奔屿山而去。  屿山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江南小山,甚至可以说它只是个小丘而已,因为它的海拔只有一百多米。我们学校就在屿山脚下,或者更确切地说
教学的起点问题是基础教育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是教科书、教师、考试,还是学生?目前教学的起点主要有四种形式,即从教科书开始的“教本主义”,从考试开始的“考本主义”,从教师开始的“师本主义”和从学生开始的“生本主义”。教学应该从学生开始,从学生对某些知识的掌握开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开始的生本主义教学应该是最有效的起点。    一、从教课书开始的“教本主义”    “教本
上学期我给本科生开课,一位同学课间来到我的身边,忧心忡忡地说:“老师,俺不怕读书,就怕读书多了变成了书呆子。”听了这话,我把这同学上下打量一番,实在看不出多少“书呆子”的迹象,遂应声说道:“不必担心。成为书呆子不见得是一件容易的事,那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能‘进得去’,二要‘出不来’。”光这“进得去”,就够众多读书人忙碌终生了,遑论“出得来”与“出不来”?  明清时期,以八股取士。读书人需熟读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