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学生质疑,就能引发学生探究反思。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是每一位科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利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给学生创造问题提出的情境,使学生敢问、想问,并通过指导使学生会问、善问,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实验等方法去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其以后的生活、工作提供更大的服务。
  关键词:问题意识;科学;质疑
  “高级神经中枢都在大脑皮层,那它为什么在外面,不在里面,那样不是更不容易受伤害吗?”这是一位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神经调节”一课时提出的问题。也许作为教师,我们从没想过这样的问题,但作为学生,他们不仅想过而且还提了出来。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意思是: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教学,往往把学生当做“应声虫”,长此下去,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还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猎枪,而不是面包”。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不能提出问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如何在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了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营造自由氛围,使学生敢问
  1.要建立教学过程中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在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是因为没有把教师和学生当成与他共同探讨知识的朋友和伙伴。传统的课堂上,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站在讲台上频频发问,然后指名回答,不允许自由回答,更不允许插话,学生回答错了可能还会遭到批评。“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教师既敬且畏。教师永远是正确的,对书本质疑、向教师发问,便是对教师不敬,便是没有好好听讲,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训斥,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了教师的声音。久而久之,连会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怯于举手了,怎么还敢主动提问题呢?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要让学生大胆提问,就要改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是非常必要。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有比较自由的坐姿,不要强行要求学生个个正襟危坐;当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要允许学生不必举手就可以站起来发言。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若因未得到教师的许可而失去发言的机会,这火花可能将随即熄灭。
  2.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师要对敢于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提问者,即使问题很简单或是没什么意义,教师都必须认真解答,同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使他们提出的问题更有意义。对于学生提出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大家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如果一时难以回答,要实事求是向给学生讲清原因,并在课后及时给予回答。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进而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学生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有赖于一定的知识基础、适宜的外部环境,还依赖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1.在课堂上随时抓住可以利用的点点滴滴
  比如:在上“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课时,笔者发现有个最前排的小男生总是心不在焉,笔者留意了一下,原来他已先做起了磁化实验。此时笔者并没张扬,而是一边继续讲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一边慢慢走到这位小男生的课桌前,顺手把他磁化的“成果”拿了过来,除了这位小男生,其他同学都没意识到教师的异样。当笔者问到这些大头针原来没有磁性,不能指方向,怎么现在就能指向南北了呢?学生都议论开了,笔者就拿出了刚才从小男生手里拿来的大头针,要求学生观察这枚大头针的磁性。经过实验发现,这枚大头针的磁性不如其他同学磁化的大头针的磁性强,学生又议论开了。然后笔者叫小男生上台表演了他的磁化过程,学生看了之后也都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原来小男生并没有将大头针在小磁铁上沿同一方向摩擦。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无言地批评了那位小男生。
  2.通过对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的比较,形成问题情境
  科学教学中,有许多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说法不尽相同,学生也较难弄清。如鲸鱼为什么不是鱼?会飞的蝙蝠为什么不是鸟?我们平时吃的桃并不是果肉而是果皮。这些问题的罗列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
  3.通过实物展示、实验等直观方法设置问题情境
  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动手实践等途径,直接地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及现象,从中会产生诸多的疑问,并且会情不自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比如:学习“平面镜”一节时,我们就可以把平面镜带入课堂。   4.引导学生走进开放的大课堂,关注生活中的事实和现象,探求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植物的叶、茎、根时,可以走出教室,走进校园的植物园,让学生亲自面对大自然,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比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苔藓、地衣类植物,这样学生不但可以认识这类植物,还可以了解该植物的生活环境。
  5.通过谚语、民俗、典故等设置问题情境
  实践证明,把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当地谚语、民俗、典故引入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五九六九,沿河插柳”等精粹。在引导学生赞美劳动人民智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从情境中获得求知欲,从情境中产生问题。所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对于问题意识的形成是十分有效的。
  三、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当然,我们不是去讥讽那些无实际意义问题的提出者,就像很多人都要问“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很多不同的人会努力去为它做各种各样的解释或证明。所以,教师需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使学生会问,让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从仔细观察入手,引导学生有步骤、多侧面、分层次地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联想,理性思考,反复质疑,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只会提一些简单的、思考层次较低的问题。还有的时候,学生对某种现象产生疑问,但却不能准确、清晰地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要保证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既要拓展学生的知识,又要控制范围,不能漫无边际。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考集中在要学习的知识上。
  四、给问题的解决铺垫道路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现实生活中,许多现象被人们熟视无睹,而有人却善于观察,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发现问题,有所创造。苹果落地,谁也不在意,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商品大家每天都接触,只有马克思把它作为问题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的“自由落体”试验几乎人人可为,但是能意识并发现这一问题存在的仅有伽利略一人;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处处留心皆学问,凡事能问个为什么,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在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只有学生敢问、会问、善问,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龚春燕,何云山.创新学习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 要:班级管理的最主要决策者是班主任,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要做到四点——有实力,严格的纪律,信任学生,赏识学生。班级管理的过程,就是人人参与的过程;人人参与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让人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关键词:班主任;纪律;信任;活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十年了,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十年与学生的朝夕相处,有汗水也有泪水,有收获也有不足,
期刊
有时候,我们在Word文档中会插入一个简单的数值表格并进行一些简单计算,虽然说Word也支持引入函数进行数值计算,但一般人并不了解,对于一些简单的计算,人们宁愿启动计算器软件计算后填入计算结果。但是,启动计算器软件还得到埋藏很深的系统附件中去找。如果能在Word工具栏上安置一个启动计算器的快捷按钮,遇到需要简单计算的情形,启动计算器就方便多了。  如何在Word工具栏中添加计算器程序快捷启动图标?
期刊
有统计数据显示,文件复制是电脑使用过程中最常用的操作之一。可是,Windows系统自身的复制功能用起来不方便,效率也很低。其实,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方法和工具,弥补系统功能的不足,让文件复制更加便捷有效。  自定义发送复制更简单  适用场景:  将文件快速复制到指定分区(或目录)  作为公司的统计员,小丽每天都要将生产日报表复制一份到公司局域网共享目录上备份。常规的操作是先复制当天的报表文件,然后在打
期刊
小丽从网上下载了一部系列纪录片《故宫100》,但是,从一个BT种子自动下载到的这100个视频文件,名称只用了各集标题名,文件名中没有序号(图1)。这样,在播放时还得先搞清楚第1集是哪个文件,接下来第2集又该是哪个文件……如此一来就无法通过播放器的自动连续播放功能实现连续播放。她虽然也从网上搜索到了带有剧集序号的100个视频的顺序列表(图2),但是,要给磁盘中的这100个文件一一对应加上序号,不是轻
期刊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而在众多的数学活动形式中,数学游戏是一种学生十分喜爱的学习方式。自2011年初我们课题组开始了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教学”的实验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积累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并且进行了归类整理,在教学中将知识传授融于数学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学习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习数学。下面笔者从数学课堂游戏教学时需要遵循
期刊
随着Win8RTM的正式发布,Win8的“Windows To Go”让很多朋友可以实现操作系统随身走。不过要实现这个功能还是有些限制,首先你要有一个32GB以上的U盘,并且需在Win 8企业版下,装载原版的Windows 8 RTM企业版ISO安装镜像才能进行制作。而且制作出来的移动版Win8的恢复环境 (Windows Recovery Environment) 不可用。这些限制是不是让大家很
期刊
为了加强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说服力,我们常常会在幻灯片中使用图表,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现数据的走势和统计分析的结果。如果使用图表后再为它设置一下序列动画,让数据演示也动起来,则通常能达到吸引观众注意力、强化演示说服力的良好效果。接下来,笔者就以展示丰南一中近3年高考数据变化分析为例,实现柱形图和折线图动起来的效果。  为幻灯片添加图表  打开Excel文件将图表选中,选择“编辑→复制”菜
期刊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就是两个减轻与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高效课堂的特征  1.还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传统课堂上,教师是课堂和知识的绝对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学习,自然不可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何谈学习的主动性。“先学后导,精讲多练”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
期刊
古诗词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教学的薄弱环节,我们在常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古诗词教学五步法”,即读、品、想、悟、比,现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的教学加以说明。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教学流
期刊
软件大神出手  现在能实现屏蔽视频广告的软件很多,“疗效”最好的应该属于“视频网广告屏蔽工具”了。软件为绿色软件,直接运行即可。软件提供的屏蔽方式有两种,一是从列表中选择需要屏蔽的视频网站,然后单击“屏蔽”按钮,弹出“屏蔽成功”窗口后,重新启动浏览器,打开屏蔽的视频网站后,再观看上面的视频,就不再有广告骚扰了(图1)。  另一种屏蔽方式是一键屏蔽所有视频网站广告,依次单击“一键功能→屏蔽所有视频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