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文化区重谱“文化曲”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36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20日,“2008海淀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暨中国•海淀艺术团联盟成立祝贺演出”在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隆重举行。来自海淀区党政军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文艺团体、高新技术企业等近200家单位的负责人到会,其中60家为今年新加入的倡导单位。
  自2005年在全市率先建立起区域发展高层联席制度以来,海淀区的联席会议每年火热上演,一派风生水起之势。在这个凝聚智慧、熔铸信心的平台上,各界代表热切探讨事关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合力营造全区上下“共存、共责、共建、共赢”的和谐局面。
  “推动海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本次会议的主题,它符合时代潮流、符合海淀实际、符合区域人民群众的愿望。我们要通过本次联席会议,进一步凝聚区域各界力量,共商文化发展大计,共谋文化繁荣之路,使文化成为海淀的又一张名片。”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谭维克在会上指出。
  围绕着“文化”主题,本届会议亮点纷呈:与中国电影集团签署建立国家放映中心合作意向书;成立“海淀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海淀艺术团联盟揭幕演出……满目精彩背后,是海淀区近年来推进文化发展的不懈努力,是全区上下坚持走文化繁荣之路的美好愿景。
  
  “同舟共济扬帆起”:盘活资源,汇聚合力
  众目凝望处,灯光变幻,鼓声铿锵。随着“海淀艺术团联盟揭幕亮相”倒计时最后一声激昂的鼓点,由57家联盟单位献上的首台演出火热开场。鼓乐齐奏《火红的海淀》、音舞快板《和谐花开海淀美》、舞蹈《百望山的大脚》……21个节目饱含着浓浓的“海淀情”,而蒋大为、李双江、宋祖英等著名艺术家的同台亮相,也彰显了海淀区雄厚的文艺实力。其中,专门为海淀创作的新歌《最美是海淀》由著名作曲家印青作曲,海淀区委书记谭维克以及当代著名诗人、词作家贺东久作词,表达了对海淀这块土地的热爱之情。
  海淀艺术团联盟的成立,意味着今后联盟单位之间资源共享,优秀演员可以“串岗”,市民们买一张门票,就有可能欣赏到57家艺术团“台柱子”的拿手戏。
  据介绍,这是海淀区委区政府为了有效盘活区内资源、汇聚合力共建文化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区委牵头下,驻海淀区文艺演出单位和各大学艺术团等机构牵手协作,搭建起了一个区域文化院团合作交流的广阔平台。它的成立,有利于整合区域内文化演出资源,发挥专业优势,形成整体合力,通过开展文化艺术创作、文化艺术表演、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拓展院团艺术发展空间,繁荣区域文化艺术生活,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专业带业余,促进院团和区域文化艺术事业的共同发展。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立,同样是海淀区成功整合区内智力资源的表现。40余位权威专家组成的高层智囊团,将为海淀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专家咨询委员会将由海淀区委、区政府不定期召集会议,对全区重大文化项目及其他相关事务进行研究,接受区委、区政府和领导小组的咨询,就相关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该委员会委员组成是动态、开放的,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增补。借助这个“外脑”,海淀区可多方吸收各界优秀人士的聪明才智,提高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类似这样的举措,近年来在海淀区次第出台,效应巨大。
  “海淀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有着‘文化之海、艺术之淀’的美誉。建国后,海淀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教育中心,大批文化单位在海淀成立,产生了巨大的聚集效应。但是,长期以来,各种资源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状况突出,区域与区属文化资源没有有效融合、形成合力,海淀文化的整体优势和形象没有充分展现出来。”回顾海淀区以往的“文化家底”,区委书记谭维克说,进入新时期,海淀区决心改变这一现状。区委区政府拿出切实措施,打破按所属、按行政级次分配文化资源和产品的传统体制,探索区域文化资源整合的新领域、新途径、新载体,加强上下沟通、内外联动、区域互动,盘活资源存量,激发资源活力,形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整体优势。
  
  


  “五千仞岳上摩天”:打造品牌,壮大产业
  激昂的乐声中,海淀区委书记谭维克和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一起在鲜红的《合作意向书》上签下名字,缔结了建设国家电影放映中心的合作意向。
  这是此次高层联席会议上激动人心的一幕。据介绍,海淀区此前已与世博控股签下合约,准备在海淀四季青地区建立一座规模宏大的国家排演中心。该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将新建32间剧场,其中包括1个2000人座位的百老汇旗舰剧场,30个300—500座的小剧场,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百老汇基地。”而影视放映中心的选址与排演中心相邻,这样可以形成互相助力、共同壮大之势,形成一个整体化、规模化的文化中心区,打造精品文化活动,并带动周围一系列关联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海淀区立足区位优势,打造文化品牌,推出了国家排演中心、国家版权交易中心等重大文化项目,形成了“迷笛音乐节”、“摩登天空”、“爵士”三大音乐节等特色品牌,建设了中部多元文化核心区、南部精品文化交流区、北部特色文化发展区、五棵松文化创意产业带等一系列文化集群,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应。下一步,海淀区将继续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有较高知名度、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积极构建文化演出平台,深入挖掘国际国内演出市场潜力,不断推出经典文化作品、品牌文化活动,逐步使海淀成为“大师名家的汇聚地、精品力作的盛产地、创新文化的辐射地。”
  在品牌带动下,海淀区文化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海淀区成规模的文化创意企业达2924家,拥有全市20%的从业人员,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达到了27%,创造了全市40%的增加值。海淀科技园区着重建设的6个文化创意产业带——北太平庄影视文化产业带、学院路动漫游戏产业带、魏公村表演艺术产业带、甘家口设计产业带、皇家园林艺术创作聚集带和创意时尚生活带渐成气候,在全市甚至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今后,我们要继续把文化产业摆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突出位置来抓,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发挥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的引领作用,实施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行动计划,打造产业链、技术链、产品链、价值链和人才链,使海淀成为原创能力强、制作手段先进、传播渠道畅通、消费群体众多的全国文化创意产业聚集中心、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和时尚生活消费中心,确保海淀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地位。”区委书记谭维克说。
  以政府投入专向基金为基础,引导战略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海淀文化创意产业,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以资本为纽带,整合海淀人才、教育、科技优势,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合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有了这样的战略设想,“上风上水、融商融智”的海淀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上,自会高扬起前进的风帆。
  
  “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体制,激发活力
  文化的飞跃发展,离不开政府工作思路的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海淀区文化事业的欣欣向荣,正是区委区政府立足实际、锐意革新的丰硕成果。
  


  海淀区领导班子深知,只有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充分体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和监管职能,创新文化市场运作模式,才能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此,他们一方面做好规划,营造有利于文化企业落户海淀的硬环境,一方面改善服务,营造有利于文化企业发展壮大的软环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本次会议召开之前不久,海淀区公布了“2008年度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名单”,29家区内企业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得到支持,支持数量和支持资金的金额都较往年有所提高。从2009年开始,海淀区还将设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项基金”,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亿元财政投入,用于公益文化、文化产业两方面的建设发展。按照计划,海淀区将加大文化产业预算,逐年提高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比例,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并转变财政投入方向和投入方式,由对文化单位和从业人员的一般性投入,转变为以文化项目投入为主。
  除了资金上的扶持外,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执行效率,为文化发展繁荣提供组织保障,海淀区拟成立专门的“文化发展领导小组”,把握海淀区文化发展的方向,统筹规划、研究审议重点项目,协调处理重大问题,统领各机关部门形成合力,切实推进海淀区的文化发展与繁荣。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稳步开展。
  2008年,区委重点课题《促进海淀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启动,区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课题调研,课题组抽调精干力量进行调研,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此外,海淀区政府还积极支持文化创意企业申报国家、北京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并做好相关服务;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及个人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登记,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为文化创意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创造条件。
  


  据区委书记谭维克介绍,以总结改革开放30周年经验为契机,近期区委区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激励政策。“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进行先行试点,完善区域性的财政扶持、产业引导、人才激励、投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服务措施,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文化建设。希望广大区域单位、文化单位、文化企业积极参与进来,发挥各自优势,贡献聪明才智,共同为海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软环境建设添砖加瓦。”
  “海纳百川,淀积千里”。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决策下,在全区上下同心同德、携手奋战中,一个“文化品位高雅、文化氛围浓郁、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的魅力海淀,正呼之欲出。
其他文献
寇忠宝希望把绿色电脑扶贫行动树立成一个堪比“希望工程”的公益品牌,通过向社会广泛募集旧电脑,号召全民关注环保、关注扶贫,支援全国5万所乡村中小学以及10万个行政村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导语)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电脑数量已达1.2亿台,目前每年淘汰1000万台以上,预计3至5年后淘汰量会高达2000万台/年。数量如此庞大的淘汰电脑如何处理正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一大难题。    电子垃圾后患无穷 
期刊
真正的文化,在民间,在人们的心中。    我们面对一个婴儿时,无论他是男是女,是美是丑,是黑是白,都会发自内心的关爱似的喜爱,至少无厌恶和憎恶的感觉。  当我们看见成人时,我们心中的文化潜意识开始流动,在流动中人的特征和行为都有了色彩,有的被厌恶,有的被喜欢。有的被敬而远之,有的被道不同也不相谋。甚至有的人还要被排斥在类群之外。  而婴儿的眼中,无爱憎,无排斥,也无恐惧。  各个国家的强求,各种意
期刊
中间建筑就希望能在北京风景最好的西山区域为国内外的艺术家、各界的创意人士量身打造一个符合艺术创作需求、属于他们自己的建筑群落    北京的西区是中国知识经济的策源地,这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创意经济,打造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也正因为此,在国家鼓励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背景下,各种艺术园区悄现海淀。  近两年,在海淀区杏石口路沿线,自西向东,中间建筑艺术区、坦博艺苑、马奈草地、元
期刊
国内企业并不适用欧美定义的开源ERP,他们急需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真正开源”的ERP软件。恩信科技犹如“一匹黑马”闯进了国内开源ERP市场,它是中国首家开源ERP商务模式的缔造者。    追本溯源“开源ERP”, 业界人士自然不会忘记Compiere和OpenPro两家企业。  Compiere是全球第一家倡导开源ERP的企业,而作为开源ERP领头厂商的OpenPro公司采用纯粹的LAMP开源架构
期刊
2008 年1 月18日,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29周,整座城市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以迎接奥林匹克的到来,位于北京工体附近的法国文化中心,“2007世界体育强国排行榜”正在发布,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全球体育运动成绩统计排行榜。此时在台上略带拘谨又侃侃而谈的是位年轻的中国人,他以此次发布的数据作为根据,在人均GDP与金牌的关系、东道主的优势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的体育成绩进行着分析。他的发言,使人相信200
期刊
对话人物:沙磊:《中关村》杂志记者   彭锋: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博士,2009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总策划之一    沙磊:我们知道在北京已经有许多艺术博览会了,为什么还要在海淀办艺术博览会?  彭锋:在海淀办艺术博览会非常重要,也很有意思。我们知道,北京主要的艺术活动都在东边,海淀区给人的印象是高校和高科技聚集的地方,尤其是中关村,是中国高科技的核心
期刊
今年北京的气候特别好,入冬有好些日子了,可每天阳光灿烂,照着人心里也温暖无比。位于北京西山脚下、四季青桥西杏石口路30号,有一座特别的建筑——坦博北京艺术中心。很大气的招牌,红色行书,刚劲有力。六幅巨大的肖像艺术照片,很是眩目,吸引着过往行人的视线,同时也引起人们无限好奇,这几个人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把他们的照片挂在这里?  沿着甬道进去,向右一拐,发现了一座完整的全木结构的徽州祠堂,祠堂门楣上的一
期刊
“西区艺术”的崛起  近年来,一批海内外热心艺术的实业家,纷纷在自然风光旖旎、人文积淀深厚的北京西山一带造起了各具特色的艺术会所,于是各种五花八门的艺术沙龙活动亦应运而生。  2007年以来,坦博北京艺苑、马奈草地艺术中心、元艺术中心、中间建筑等一批由企业家和资本运作的艺术中心,在北京西四环外一条叫杏石口路的大道上接踵而起,他们为此郑重起名“西区艺术A大道”。  2008年春,清华美院、中央美院、
期刊
时间:2008年7月3日  地点: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国际会议厅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  论坛主持:  于军(中共海淀区委常委海淀区副区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  贺贝奇(北京电视台主持人)  支持媒体:《中关村》杂志等  文字整理:勒 川(《中关村》杂志 记者)    论坛综述:  2008年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
期刊
银鼠才乘祥云去,金牛又借东风来。  以“繁荣海淀文艺,讴歌和谐盛世”为主题的今宵月更圆——2009海淀区文学艺术家新春联欢会于2008年2月9日下午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以序曲《欢天喜地闹元宵》拉开帷幕。整个联欢会持续两个小时,中途会有四轮现场抽奖活动。  出席本次联欢会的领导和嘉宾分别是是: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北京史地学会会长 田鹤年先生,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长 张景安先生,中国音乐文学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