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印象里,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与蒋纬国一直都是手足情深,二人一个文能安邦,一个武能定国,兄弟俩十分团结。但事实上,蒋经国与蒋纬国也曾有过矛盾。
1964年1月21日,台湾国民党装甲兵副司令赵志华在湖口基地主持装甲第一师例行的战备检查。谁也没有想到,赵志华在向部队致词时突然发表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演说。演说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形势不利于台湾当局,世界各国争着讨好中共,国民党“外交”有陷于孤立的危机,而台湾军队的高级将领,只顾自己生活享受,不顾部队生活,面对这种形势,为了台湾的进步,装甲兵部队应该挺身而出,前往台北“清君侧”。
赵志华说完后高喊一声:“谁敢跟我去?”不想这个装甲兵副司令却被自己的手下抓了起来。虽然赵志华煽动士兵哗变的行动没有成功,却让培养他的蒋纬国受到牵连,并从此被罢黜了军权。
国民党去台后,蒋介石对装甲兵是很看重的。因为它火力集中,杀伤力大,机动性极强,但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正因为它机动性强,所以不像其它军兵种那样容易拦击。尤其是在台湾岛,南北长不足400公里,东西宽不足150公里,坦克能在昼夜间横扫来回。为防万一,蒋介石特地让次子蒋纬国出任装甲兵总司令。
尽管如此,社会上关于“装甲兵要造反”的传闻一直不断。追根到底,关于“装甲兵要造反”的流言是蒋经国的手下施放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扶其主”,确保蒋经国的“太子”地位。借蒋介石之手贬蒋纬国,使其无力与蒋经国“争位”。
而在兵变前,蒋纬国长期经营装甲兵,当了10年的“装甲兵总司令”,装甲兵简直成了他一人独霸的势力范围,他人不敢染指,连蒋经国也从未到过装甲兵营区一步。在装甲兵内部,人事关系、军官晋升,都是以总司令蒋纬国为中心。兵变主谋赵志华本人是蒋纬国的亲信,两人合作达20年之久,他在蒋纬国的栽培下稳步上升。鉴于这种现实,“湖口事件”以后,蒋经国直接指导了针对装甲兵的清理、整顿工作,名为清除赵志华的影响和势力,实为趁机围剿蒋纬国的势力。装甲兵从此由蒋纬国门下移到蒋经国门下,蒋纬国和装甲兵的紧密联系就此结束。
而湖口兵变事发后,在蒋介石的眼里,蒋纬国已经不具备带兵条件。从此时起,蒋纬国就停止了晋升,一直挂着中将的牌子,一挂就是15年,直到蒋介石死后,才晋升为上将。同时,蒋介石彻底削去了蒋纬国的带兵权,让他致力于军事教育,成了纸上谈兵的将军。失去兵权的蒋纬国更是失去了与蒋经国叫板的本钱。
(据《蒋经国与蒋纬国》)
1964年1月21日,台湾国民党装甲兵副司令赵志华在湖口基地主持装甲第一师例行的战备检查。谁也没有想到,赵志华在向部队致词时突然发表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演说。演说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形势不利于台湾当局,世界各国争着讨好中共,国民党“外交”有陷于孤立的危机,而台湾军队的高级将领,只顾自己生活享受,不顾部队生活,面对这种形势,为了台湾的进步,装甲兵部队应该挺身而出,前往台北“清君侧”。
赵志华说完后高喊一声:“谁敢跟我去?”不想这个装甲兵副司令却被自己的手下抓了起来。虽然赵志华煽动士兵哗变的行动没有成功,却让培养他的蒋纬国受到牵连,并从此被罢黜了军权。
国民党去台后,蒋介石对装甲兵是很看重的。因为它火力集中,杀伤力大,机动性极强,但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正因为它机动性强,所以不像其它军兵种那样容易拦击。尤其是在台湾岛,南北长不足400公里,东西宽不足150公里,坦克能在昼夜间横扫来回。为防万一,蒋介石特地让次子蒋纬国出任装甲兵总司令。
尽管如此,社会上关于“装甲兵要造反”的传闻一直不断。追根到底,关于“装甲兵要造反”的流言是蒋经国的手下施放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扶其主”,确保蒋经国的“太子”地位。借蒋介石之手贬蒋纬国,使其无力与蒋经国“争位”。
而在兵变前,蒋纬国长期经营装甲兵,当了10年的“装甲兵总司令”,装甲兵简直成了他一人独霸的势力范围,他人不敢染指,连蒋经国也从未到过装甲兵营区一步。在装甲兵内部,人事关系、军官晋升,都是以总司令蒋纬国为中心。兵变主谋赵志华本人是蒋纬国的亲信,两人合作达20年之久,他在蒋纬国的栽培下稳步上升。鉴于这种现实,“湖口事件”以后,蒋经国直接指导了针对装甲兵的清理、整顿工作,名为清除赵志华的影响和势力,实为趁机围剿蒋纬国的势力。装甲兵从此由蒋纬国门下移到蒋经国门下,蒋纬国和装甲兵的紧密联系就此结束。
而湖口兵变事发后,在蒋介石的眼里,蒋纬国已经不具备带兵条件。从此时起,蒋纬国就停止了晋升,一直挂着中将的牌子,一挂就是15年,直到蒋介石死后,才晋升为上将。同时,蒋介石彻底削去了蒋纬国的带兵权,让他致力于军事教育,成了纸上谈兵的将军。失去兵权的蒋纬国更是失去了与蒋经国叫板的本钱。
(据《蒋经国与蒋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