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训练是教师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自然流畅的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交流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训练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这项工程中,对训练内容的选择是有效实施训练的重要一环,就像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口语交际训练中的内容选择问题。
一、训练内容选择的原则性
(1)定序定量原则。序是次序,量是程度。初一至初三语文课本,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训练内容和要求,在制订教学计划、编写课时计划时,要把口语交际内容考虑在内。不能把口语交际改为口头作文,学生自说自话,完全没有体现交际的意识。只有在定序定量的前提下,真正融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于语文整体教学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才能使训练达到实效。
(2)群体参与性原则。口语交际训练形式多种多样,在内容的设计上,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有话大家说,有事大家议,话题的设计不是几个优秀学生表演的舞台。“独乐乐”远不如“众乐乐”,这是态度问题,体现了教师是否以每位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可以通过说、演、讲、评等多种方式给众多学生提供选择的余地,更好地参与训练,发展能力。
(3)价值性原则。口语交际训练是同学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是社会正能量传播的舞台。选择的内容要体现对自然的关切,对生命的敬重,对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鞭挞。要体现出价值性,不能为了课堂上的所谓“活跃”“热闹”而哗众取宠。选择要对学生的交流能力、思维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起到较好的指导推动作用。
(4)生活性原则。内容的认定植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着眼于学生当前的心身接受程度,所选话题应从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事情出发。有话说,才能把话说好,学生对他们经历过、感受过的容易产生兴趣。陶行知很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这一著名论断,生活性不是散漫的,内容的拿捏上需要教师好好把握。此原则是希望同学们以此类题材的训练达到“认知生命的意义、增长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实现人生的幸福”这一层面高度。
二、内容选择的范围
(1)围绕教材,注重每单元训练的侧重点。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管每单元都有交际内容,有的重在介绍个人、师生之情,有的反映家庭、学校生活,书本提供了一些学生活动方案供师生选择,但一定要把握度。课本的普适性一定要和学生的特殊性相结合,不要四处开花,面面俱到。在初一上学期,我设计了“语文科代表, 最行”这一话题,既可以自荐发表竞选演说,也可以提名他人,在介绍之后,采取答记者问的方式,接受同学们的“轮番轰炸”。记得当时唐肖同学在演讲时,不仅介绍了她在上小学时的学习情况,还介绍了在任语文科代表期间帮助同学共同学习提高的经历、演讲条理清晰,很有说服力。在她介绍后,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把对语文课代表的希望、语文科目的学习方式、中间传话人的尴尬等全拿出来“拷问”她,交流讨论异彩纷呈。听者听得仔细,问得专业,凝聚着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期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由于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次交际训练达到了预期效果。
(2)围绕当今社会热点,管中窥豹,洞察社会。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诸多信息,也需要有一双“慧眼”能帮助学生识别真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社会观,2013年底,有网友把河南商丘市某中学学生操场表达爱意的图片放在微博上,再次引起社会对教育的关注:这是真正的爱情还是一出肥皂闹剧?中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感情,为此,我发动同学们积极到图书馆、阅览室以及网络搜集资料,表达对这一做法的态度。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对爱情、友情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花开自有时,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幸福,如果错位了,提前透支了,就少了一份期待,少了一份快乐。
(3)围绕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等进行训练。警句往往是知名人士的经验总结,有时几句话甚至某一句话都可能引起同学们内心深处的涟漪。通过读感受、同一类型励志名言接龙等形式进行训练,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对于成语、典故,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成语讲起。有的同学谈凿壁偷光,延伸到现在,条件好了,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刻苦、坚韧的学习精神。认真听讲的同学还从这个成语中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为什么要偷光呢,这种环境下读书不利于视力健康。有的还由此联想到中国古代的悬梁刺股、负薪挂角、囊萤映雪、程门立雪等成语。语文学习最难的就是思维的解放,一旦摆脱束缚,给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语文学习的魅力就自然呈现出来了。引导同学们用创造性的思维看待事物,在交流中针对存在的疑点,引导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等方式,用自己的思考证明自己的言行,培养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敢为人先的品格。
当然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的选择也是千变万化的。只要能符合学情,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用已知探求未知,激发创造欲,用富有智慧的灵光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在相互交流学习中实现交际训练目标就是我们想要的。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中心中学)
一、训练内容选择的原则性
(1)定序定量原则。序是次序,量是程度。初一至初三语文课本,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训练内容和要求,在制订教学计划、编写课时计划时,要把口语交际内容考虑在内。不能把口语交际改为口头作文,学生自说自话,完全没有体现交际的意识。只有在定序定量的前提下,真正融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于语文整体教学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才能使训练达到实效。
(2)群体参与性原则。口语交际训练形式多种多样,在内容的设计上,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有话大家说,有事大家议,话题的设计不是几个优秀学生表演的舞台。“独乐乐”远不如“众乐乐”,这是态度问题,体现了教师是否以每位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可以通过说、演、讲、评等多种方式给众多学生提供选择的余地,更好地参与训练,发展能力。
(3)价值性原则。口语交际训练是同学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是社会正能量传播的舞台。选择的内容要体现对自然的关切,对生命的敬重,对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鞭挞。要体现出价值性,不能为了课堂上的所谓“活跃”“热闹”而哗众取宠。选择要对学生的交流能力、思维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起到较好的指导推动作用。
(4)生活性原则。内容的认定植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着眼于学生当前的心身接受程度,所选话题应从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事情出发。有话说,才能把话说好,学生对他们经历过、感受过的容易产生兴趣。陶行知很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这一著名论断,生活性不是散漫的,内容的拿捏上需要教师好好把握。此原则是希望同学们以此类题材的训练达到“认知生命的意义、增长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实现人生的幸福”这一层面高度。
二、内容选择的范围
(1)围绕教材,注重每单元训练的侧重点。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管每单元都有交际内容,有的重在介绍个人、师生之情,有的反映家庭、学校生活,书本提供了一些学生活动方案供师生选择,但一定要把握度。课本的普适性一定要和学生的特殊性相结合,不要四处开花,面面俱到。在初一上学期,我设计了“语文科代表, 最行”这一话题,既可以自荐发表竞选演说,也可以提名他人,在介绍之后,采取答记者问的方式,接受同学们的“轮番轰炸”。记得当时唐肖同学在演讲时,不仅介绍了她在上小学时的学习情况,还介绍了在任语文科代表期间帮助同学共同学习提高的经历、演讲条理清晰,很有说服力。在她介绍后,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把对语文课代表的希望、语文科目的学习方式、中间传话人的尴尬等全拿出来“拷问”她,交流讨论异彩纷呈。听者听得仔细,问得专业,凝聚着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期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由于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次交际训练达到了预期效果。
(2)围绕当今社会热点,管中窥豹,洞察社会。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诸多信息,也需要有一双“慧眼”能帮助学生识别真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社会观,2013年底,有网友把河南商丘市某中学学生操场表达爱意的图片放在微博上,再次引起社会对教育的关注:这是真正的爱情还是一出肥皂闹剧?中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感情,为此,我发动同学们积极到图书馆、阅览室以及网络搜集资料,表达对这一做法的态度。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对爱情、友情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花开自有时,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幸福,如果错位了,提前透支了,就少了一份期待,少了一份快乐。
(3)围绕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等进行训练。警句往往是知名人士的经验总结,有时几句话甚至某一句话都可能引起同学们内心深处的涟漪。通过读感受、同一类型励志名言接龙等形式进行训练,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对于成语、典故,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成语讲起。有的同学谈凿壁偷光,延伸到现在,条件好了,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刻苦、坚韧的学习精神。认真听讲的同学还从这个成语中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为什么要偷光呢,这种环境下读书不利于视力健康。有的还由此联想到中国古代的悬梁刺股、负薪挂角、囊萤映雪、程门立雪等成语。语文学习最难的就是思维的解放,一旦摆脱束缚,给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语文学习的魅力就自然呈现出来了。引导同学们用创造性的思维看待事物,在交流中针对存在的疑点,引导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等方式,用自己的思考证明自己的言行,培养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敢为人先的品格。
当然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的选择也是千变万化的。只要能符合学情,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用已知探求未知,激发创造欲,用富有智慧的灵光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在相互交流学习中实现交际训练目标就是我们想要的。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