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外汉语影视文化课及其教学内容设计r——以电影《夏洛特烦恼》为例

来源 :华文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视作品虽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但影视教学却面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为此本文首先界定了对外汉语影视文化课定义,确定了课程中的影视作品选取标准,然后以电影《夏洛特烦恼》为例,借鉴文化三角形和电影解读层次等理论,将教学内容分为语言符号、故事和意义三个层面来进行教学.经过教学实践凝练出的复合三层次教学内容设计不仅有助于完成课程文化传播目的,也为对外汉语影视文化课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总结了以往研究中“V+了+N”的去黏着性手段,并尝试从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角度解释数量宾语在黏着述宾结构自由化中的优越性,提出有些句式必须通过添加“数量成分”方式来达到去黏着性的目的,这是因为数量宾语同时满足句法、语义、语用等多方面的要求.因此,使“N”有界化的手段很多,但是添加数量成分具有受限最小的优越性.我们发现,以往的研究无论是对母语者的语法教学,还是对外汉语教学,都低估或者忽视了数量范畴的句法制约性,对有些述宾结构为什么会形成光杆名词和数量名形式的对立缺乏必要的介绍.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汉语
本文以天津市公共图书馆为例,梳理了中外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回顾了天津市公共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具体举措,提出公共图书馆构建旅游型图书馆、打造本地区特色数据库、研发公共图书馆地方馆藏特色的文创产品、利用新媒体宣传本地旅游资源及建立“图书馆+”服务模式推动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文旅融合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提供参考.
后疫情时代,传统媒体数字化发展迅速,基于移动端的数字阅读、有声读物等阅读方式显示出巨大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本文首先探讨了后疫情时代下有声阅读面临的困境,然后通过深入分析太原市图书馆开展的“太图之声”有声阅读项目的设计、推广模式及成效,提出了搭建读者全方位参与的有声阅读推广模式,具体包括从多角色的读者定位、建设特色有声资源、搭建移动有声图书馆、强化精准阅读推广服务等方面内容,旨在突破有声阅读的发展瓶颈,有力助推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深化.
本研究对多部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西人文献材料中所记录的南方和北方官话音系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并提出这样一种观点: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官话有一种通行全国的标准音系,这种标准音既不是南京音也不是北京音,而是一种人们心目中的“规范音”概念.这种规范音受字典韵书影响,综合了南北方的语音特点,并包含了一定的守旧语音成分.在这个全国通行的规范音概念基础上,加上一定的方音成分,则成为规范音的实现形式——规范音的南方和北方变体.无论偏南方还是偏北方的规范音,都共享很多重要的音系特征.本文根据诸多西人汉语文献材料归纳总结
文章立足受话层面,从受话人视角讨论意外信息的回应立场与回应形式.首先说明了触发意外的四种信息类型:无预期信息、反预期信息、低概率合预期信息、不确定性合预期信息.以此为基础,指出意外信息的回应立场就是人们接收到意外信息时对于该信息所给予的认识定位表现,将意外信息的回应立场区分为相信、怀疑、不相信、下意识应对四类.进而具体考察了不同回应立场下的回应形式选择,相信立场下的主要回应形式为陈述性肯定、惊叹性感叹以及陈述性肯定+感叹;怀疑立场下的主要回应形式为真性疑问、真性疑问+感叹;不相信立场下的主要回应形式为陈述
就业指导是一门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生存的综合性教育学科,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掌握就业技巧和认清社会形势提供重要帮助,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工作路径.根据就业指导的形势和学生就业状况两方面,了解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工作现状.以就业主体和指导主导入手,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学生重视程度不高三点.在此基础上从构建专业教师团队、结合互联网信息设置指导目标、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
本文基于口语和书面语语料库,对马来西亚华语中的程度补语进行分类考察,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发现马来西亚华语中的程度补语主要有粘合式“VC(了)”,组合式“V得C”和“V到C”,以及高程度补语省略式“V到?”四种,且程度补语的结构类型和充当程度补语的词语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呈现出较大的语体差异.究其原因,口语中程度补语主要受马来西亚华人“源方言”(闽南语、粤语、客家话)的影响,书面语中程度补语则受现代汉语书面语和普通话影响较多.
为了解小学生参加校外教育的原因、学生参加校外教育的方式,以及校外教育在学生教育方面发挥的实际作用,本次研究在某学校随机选取了10名小学生和20名学生家长作为访谈对象进行非结构性访谈.访谈结果表明,小学生参加校外教育的原因主要为培养学生兴趣、增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家长对学生学习、成长状况的重视等;学生参加校外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线上课程学习和线下课程学习两种,并且,呈现出了学科性和个体性的差异;学生参加校外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校外教育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和学习成绩的提升,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
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等院校教育正处于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无论是高校的办学理念,还是数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都发生了明显转变.面向高等院校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做好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工作,能够显著提高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可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现代社会对新时代大学生人才的基本需求,持续增强高等院校的办学能力以及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竞争能力.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必
为了充分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小学目前正在积极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但由于缺少经验,受到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问题.在中共中央提出了“三全育人”的要求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获得了新的思路,应该重新梳理各项工作.本文从中小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现状出发,将基于“三全育人”的视角提出几点课程建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