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班级“智慧管理”铸就智障学生“幸福之路”—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经验总结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tgf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殊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有特殊教育需求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能有尊严地生活,努力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面对特殊的教育对象,如何运用教师智慧铺就一条幸福之路呢?我认为:首先要以播撒“爱”的智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基础,其次要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播撒不同的智慧种子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最后借助课堂教学“教”的智慧种子培养生活技能,这样才能成为智慧的教师,为学生开创出一条幸福之路。
  关键词:特殊需要;播撒智慧;行为习惯;幸福之路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位工人正在工地上砌砖头。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砌砖”,一个说“赚钱”,而第三个则自豪地回答“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后来,第二个人成了一个小企业的老板,第三个人则成了最著名的建筑师,而第一个人还在默默无闻地砌砖。第三个人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因此他是最幸福的人。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我在播撒智慧中幸福着、成长着。
  一、播撒“爱”的智慧,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人们都认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觉得:在特殊学校,只有播种“爱”才能收获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以退为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退一步海闊天空。面对思维能力欠缺、记忆缓慢的特殊学生,我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教育策略,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第一,积极创设文明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熏陶。校园文化建设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主题,通过节日、职业、家乡、生活等不同板块,暗示学生自食其力。第二,通过降低目标逐步达成,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特殊需要学生不能因生理和心理的缺陷而降低做人的标准,因此,我通过低起点、小步子多循环的教育训练方法,通过搭建台阶,引导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如,见面主动问好。第一步,老师向学生问好;第二步,老师和学生一起问好;第三步,老师问好后学生重复;第四步,学生尝试问好。通过这样的搭台子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问好。第三,调动学生自主意识,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由于个别学生年龄大,接触社会多,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面对他们我采取“谈话法”引导他们明是非,建立文明行为。如,小根同学见老师不问好,甚至给老师起绰号,在同学中影响非常不好。我在住宿期间和他聊天,通过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让他帮助老师判断,从而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而调动自主意识,养成良好习惯。这不是一日一人之功,再我们所有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他有了进步,能做到尊敬老师,主动问好,但仍需努力,建立同学间友好和平相处的文明行为习惯。
  2、严爱有度,塑造学生良好的住宿生活习惯。
  特殊教师既是慈母,更要是严父,只有严爱有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面对住宿的特殊学生,我通过角色的转换对待不同的学生,达到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面对住宿生活一日常规,我是严父。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按时起床休息,要求每一位学生将物品摆放在制定位置,要求每一位学生整理自己的衣柜等,不合格的重新做,在不合格再重新做,在这样的反复训练中学生住宿能力得到了提高;面对住宿学生我是慈母。需要吃药的我会端水送药,需要夜里叫醒上厕所的我会订好闹钟,需要帮助整理的床铺的我会手把手示范辅导,在慈母的关怀下,每位学生在宿舍就如同在自己家一样享受着温暖。严父与慈母的转换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3、动静结合,塑造学生良好的集体活动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特殊儿童也不例外,在培养集体活动习惯时,我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在活动中学习习惯。对于特殊需要学生培养活动意识,遵守活动规则非常重要。我积极利用学校的集体活动,教育学生排队就餐、排队升旗、排队领奖……使自觉排队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我还积极利用社会大课堂活动,教育学生购票乘车、文明礼让、靠右行走……使社会公共场所的规则成为一种习惯。在活动中学生体验习惯,养成了集体活动的良好习惯。
  二是在安静中学习习惯。面对部分学生不喜欢活动,喜欢安静地学习方式,我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设计了不同的班级环境,如公园一角、银行一角……在安静的环境中,老师和学生共同欣赏真实的环境,在环境中认识社区活动、了解存取款的亲身经历,从安静中学生学习了更多的公共场所的规则和生活技能。
  二、播撒“心”的智慧,孤独的“星星”与我牵手。
  在几年的特教教学中,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最困难,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简单的涂色……都需要无数次智慧的较量。
  我和他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播下了坚定的信念,坚忍的品质,不灭的希望,因此也收获了别人所不能领略到的喜悦,正是“厚积薄发”。那是一个普通的课间,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我准备坐下来填写日志,却发现椅子在多媒体前面,而此时小小(1名孤独症学生)正站在那里。我没有多想,对他说:“把椅子给老师。”他竟然看了我一眼,要知道让他关注你是多么的不容易,我心中一阵激动。“小小,把椅子给老师,坐坐”我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划“坐”的样子。这时,他居然用手推了推椅子,但我拿不到,我简直要跳起来了,他听明白了我的语言还按要求做了,我不甘心希望他再给我惊喜。于是,我继续用更加柔和的语气说:“老师拿不到,搬过来,好不好?”他迟疑了一会儿。我想:完了,他不配合我了,我太急功近利了!就在我沮丧的时候,他的表现简直让我叹服:他伸出腿向前推椅子,果然我能拿到了。我急忙把椅子拉过来,并伸出大拇指对他表示感谢,他也学着我的样子伸出大拇指。在常人眼中最基本的能力,我们要重复千遍、万遍,那种单一,那种机械,那种辛苦,真是刻骨铭心!可是,他让我明白了:用心用智慧,积淀再积淀,终会有收获的一天。
  三、播撒“教”的智慧,迟开的花朵绽放芬芳。
  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积累了一些“教”的智慧。通过课前、课中不同形式的教学机制,从学生需要出发,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生活能力,为“自食其力”生活铺就一条新路。   1、课前渲染,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在激励的语言中,在生活的情境中,在活动的参与中,在作品的欣赏中,孩子那颗表达的心蠢蠢欲动,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最佳时机。
  2、课中感染,学习知识形成技能。
  知识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和巩固。陶行之有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而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的确如此,面对差异大的学生,老师一个人的讲授是微不足道的。于是,在课堂中,我采用“结对子”的形式让学生互相结合,互相帮助;采用“图示法”,培养学生动口动脑能力;采用“个别辅导代讲授”,培养个别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生能力不同层次不同,但我不能因此而放弃每一个同学的提高,为此我采用了个别辅导的方式,最终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如针对手眼协调力差得同学,我和他一起动手穿,一起动手打结、拉线,让他慢慢的学会手眼协调;再如针对点数能力差的同学,我和他一起点数珠子,放在旁边备用,再和他边数边穿珠子,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和点数能力。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有了不同的进步,我将继续努力深入研究,争取让孩子都有进步。
  3、课后欣赏,提升信心。
  徐特立曾经说过:“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面對智力障碍的孩子,面对动手动脑迟缓的孩子,提升信心的最有效途径不是严厉地批评,而是充分地展示。在层层的评比展示中,学生积极性始终如一,自信心逐步增强。
  4、课外延伸,形成能力。
  马克在《美国父母怎样培育孩子》一书中写到:“孩子生长于鼓励中,便学会了自信。孩子生长于赞美中,便学会了欣赏。孩子生长于友爱中,便将乐于存活。”为了我们的孩子充满自信的生活,每周教学结束,都会让孩子将作品带回家和父母共同分享,在赞美中、鼓励中孩子对生活有了乐趣。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用最简单的方法装满一间屋子?那就是烛光!在特殊教育教学工作中,这烛光就是教师的智慧和真心,用智慧和真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自己的学生,收获了工作的幸福,看到了学生的成长。更加坚定了信念:播撒自己的智慧,成就特殊学生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智力落后课程与教学》.陈云英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行为改变技术》.许华红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3]《孤独症儿童教育与教学》.王梅、张俊芝著.华夏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延庆区班主任现状和面临形势、成长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区域合作联校教研”的培训模式研究和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延庆区班主任校本培训的道路,试验和探索可谓卓有成效。其主旨以学区化管理理念推进校际间合作,通过建立校际间合作管理新机制,增强校际间协作交流,实现我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有效推进我区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区域合作;联校教研;成长
期刊
摘要:海涅曾说:“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心灵是人最真实的品质,心灵是人最魅力的独具。所以,育人先育心。塑造健康活泼、文明儒雅、积极向上的心灵是我工作的目标,也是实现我校“奠基人生 储为国器”办学理念的重要保证。途径有千万,我独向经典。我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撷取一些珍珠,“礼、静、和、悦”,浸润孩子幼小的心灵,为他们幸福成长护航。  关键词:传统文化;浸润心灵;护
期刊
摘要:性格孤僻的孩子,教师在教育的时候,要走进他们想内心,要引导他们主动与别人接触,与老师同学交流,感受人世间的温暖,享受童年的愉悦生活。  关键词:性格孤僻;捣乱;走进;内心  在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性格的孩子。有的性格开朗活波,有的性格文静内向。还有个别的孩子性格孤僻。这样的孩子不合群,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处在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他们沉默寡言,表情平淡外,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愿与他人接触
期刊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从孩子出生到独立生活,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渡过的,孩子首先是从父母的言谈举止中,学到知识得到经验和受到教育的。孩子语言的形成、行为的养成、习惯的培养、智力的开发,都是在家庭影响下,潜移默化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家庭的耳濡目染是很重要的,好的家庭影响,将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教育和促进作用。但坏的影响,也将会给孩子留下祸患的根苗。因此,我校承担了延庆区级级科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延庆区中学班主任队伍现状、存在问题入手,切实进行新任教师层面的培训、培养,按照调研队伍现状,实行分层培训,编纂课程设置;坚持集中研修,提倡二级培训,扩大受益范围;鼓励以赛促研,推动教研活动,加强品牌引领;网上研修搭台,解决工学矛盾,引领专业发展;强化校本培训,注重基层教研,提倡全员参与等几个步骤,在新任教师层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使新任教师的胜任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期刊
摘要:在担任小学心理教师的过程中,我发现绘本可以很好地帮助儿童认识自我、情绪管理、认识他人、适应社会,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而在小学心理课堂上,用绘本“编故事”、用绘本“画故事”、用绘本“玩故事”成为我用好绘本,走进儿童的三把钥匙。  关键词:绘本;小学心理课堂;编故事;画故事;玩故事  对于60、70、80年代的人来说,人们有一个共同的记忆——小人书。鸡毛信、地道战、闪闪的红星、/杨家将、岳飞
期刊
摘要:大部分亲子冲突是因为孩子和父母并没有很好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可以承担起促进亲子沟通的平台。我校在家校合作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尝试着向全校家长开放心理健康课堂,并不断探索出实用的家长课堂形式和范式:家长心理课堂和家校互助小组两种形式;知识传授型、活动体验式、问题解决式三种家长课堂范式。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长心理健康课堂;模式;范式  一.前言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延庆区初任班主任队伍现状、特点、需求等问题,在培养目标和培训内容上走“私人订制”的路线,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研修途径、培训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大胆的实践,使初任班主任能够尽快融入队伍、尽快进行角色转换,形成人人愿意做班主任、人人做好班主任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课程设置;私人订制;研修途径;培训流程  《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规程》中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
期刊
摘要:对性格偏执的孩子,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在和諧的气氛中,孩子会让自己变得心态平和。  关键词:性格偏执;和谐;尊重;鼓励;化解  我现在教的孩子中,有个别偏执心态的孩子。偏执性格是不健康性格的一种,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有两个特点:一是自负,自我评价过高,常常固执己见,独断专行,读人苛刻,喜欢挑他人的“刺”;二是多疑,过分敏感,心胸狭窄,总以为别人跟自己过不去,时常带有“警惕”
期刊
摘要:学困生形成原因比较复杂,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学困生成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包括:从情感入手,点燃希望;从兴趣出发,树立自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得到学生在感情上的接纳,才能更好地施以教育。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还得懂得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我们教师要进行换位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一些问题,这样才能保持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真实的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