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盗宝冤案谜 一纸附识解真相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fan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为纪念张元济先生七十寿辰,友好编印纪念论文集征文于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先生,马衡先生嘱朱豫卿代撰《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一文。纪念《文集》刊发于1937年1月,是文收录其中。
  “此文为易案而作”
  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旧书摊首次见到马衡《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抽印本。尤为珍贵的是抽印本封三上有马衡亲笔写的《附识》,开篇即云“此文为易案而作”。直觉告诉我,这册抽印本对破解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轰动全国的“易培基盗宝案”(以下简称“易案”)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于是毫不犹豫地将它收入囊中。
  中学时期我读过余盖《故宫博物院盗宝冤案之谜》一文(《文史资料选辑》第九十三辑),对“易案”是有所了解的。现将马衡《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抽印本封三《附识》全文抄录如下:
  此文为易案而作。时在民国廿五年,南京地方法院传易寅村不到,因以重金雇用落魄画家黄宾虹,审查故宫书画及其他古物。凡涉疑似者,皆封存之。法院发言人作武断之语曰:帝王之家收藏不得有赝品,有则必为易培基盗换无疑。盖欲以“莫须有”三字,为缺席裁判之章本也。余于廿二年秋,被命继任院事,时“盗宝案”轰动全国,黑白混淆,一若故宫中人,无一非穿窬之流者。余平生爱惜羽毛,岂肯投入旋涡,但屡辞不获,乃提出条件,只理院事,不问易案。因请重点文物,别立清册,以画清前后责任。后闻黄宾虹鉴别颟顸,有绝无问题之精品,亦被封存者。乃草此小文,以应商务印书馆之征。翌年(廿六年),教育部召开全国美术展览会,邀故宫参加,故宫不便与法院作正面之冲突,乃将被封存者酌列数件,请教育部要求法院启封,公开陈列,至是法院大窘,始悟为黄所误。亟责其复审,因是得免禁锢者,竟有数百件之多。时此文甫发表或亦与有力欤。
  著者附识。一九五○年一月。
  马衡先生在《附识》中,从侧面对“易案”进行了回顾,并且再次肯定此案实属冤案。
  《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内容列举历代帝王和书画名家关于书画鉴定方面的理论,特别列举帝王买入或臣子进献之书画、碑帖中,有些虽名头不小,但品质低劣。通篇虽无一语涉及“易案”,但对南京法院发言人做出的“帝王之家收藏不得有赝品,有则必为易培基盗换无疑”的武断结论,给予否定。而《附识》中“法院大窘”,最终“亟责其复审,因是得免禁锢者,竟有数百件之多”印证了《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所持观点,所以《附识》有“时此文甫发表或亦与有力欤”之语焉。
  关键问题是,“易案”已过经年,且早有定论,易培基的冤屈,业已大白。时过境迁,马衡先生缘何在十几年后写这篇《附识》呢?
  为“易案”辩证
  带着疑问,我开始查阅资料。首先是重读珍藏的与“易案”相关的各种图书史料,有关叙述近乎雷同,马衡与“易案”有无关联更是只字未提。只有余盖《故宫博物院盗宝冤案之谜》一文,言及马衡于易案有不可开脱之责。
  余盖乃易培基的湖南老乡,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多年(自清室善后委员会起至马衡继任院长时止),亲身经历“易案”,在易培基弥留之际,看望过易氏。余盖在文中把马衡与张继同列为诬陷制造“易案”的同谋。是文有九节,关于易案经过的叙述占八节。第九节《吴稚晖撰联挽易》中,余盖详述了“七七”事变时,在易培基弥留之际见面的情形,及“八一三”上海战事爆发,在重庆与吴景洲相遇谈及易培基离世的情景,之后用较多的文字谈所谓“马衡倒易阴谋”。
  读罢余文,我初步得出结论:或许《附识》与余氏所说的马衡、张继等同谋制造“易案”的传闻有关。但余氏所谈马衡与张继等人勾结倒易之说,多为传闻或余氏本人的揣测,并无根据。余氏仅凭易培基“提出辞卸院长呈文,张继立即力保马衡升任院长”便做出“马与张(继)、郑(烈)同谋倒易”的结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马衡《附识》中说道:“余平生爱惜羽毛,岂肯投入旋涡,但屡辞不获,乃提出条件,只理院事,不问易案。”亦足印证。余氏文中云:“见有故宫博物院书画审查报告目录一厚册,系马衡聘请专家审查古人字画的真伪之目录,约共数千幅,著有‘伪’字的约数百幅(这两笔数字我记不清了),由司法院加上一篇序文,硬说审查报告中注有‘伪’字的字画,都是易培基以伪换真盗去的赝品。”这更是余氏臆测之见。马衡《附识》对此早有明鉴:“时在民国廿五年,南京地方法院传易寅村不到,因以重金雇用落魄画家黄宾虹,审查故宫书画及其他古物。凡涉疑似者,皆封存之。法院发言人作武断之语曰:帝王之家收藏不得有赝品,有则必为易培基盗换无疑。盖欲以‘莫须有’三字,为缺席裁判之章本也。”先撇开马衡视黄宾虹为“落魄画家”不谈,马衡对法院的做法也不以为然:凡黄宾虹认为假,则必定是易培基给掉了包,如此断定的前提是皇宫里怎能有赝品呢?马衡所要强调的恰恰是皇宫里不仅早有赝品,且数量不少,而黄宾虹的鉴别更有问题。黄宾虹当年应邀鉴别故宫书画古物时已70多岁,在有关其生平的年表上,对其大多取“权威”之意,但在马衡等人眼里,一句“落魄画家”已不言而喻。其实,关于黄宾虹的鉴别能力,在当时的书画圈早有定论。换句话说,如真像余氏所说,“系马衡聘请专家审查古人字画的真伪之目录”,也就不会有《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问世了。
  为更有力说明余氏所云有误,以下择录《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以下称《论文》)有关论述。比如关于书画辨伪,《论文》开篇云:“董其昌尝自谓三百年来一具眼人,而其《画旨》中云:‘宋元名画一幅百金,鉴定少讹。辄收赝本。翰墨之事谈何容易。’可见书画之真赝问题早已成为不易解决之事。虽一代鉴家如董文敏,也认为‘谈何容易。’其中问题复杂得很,不是简单的几句话所能解决的。”
  连董其昌这样的书画鉴赏家都认为“书画之真赝问题早已成为不易解决之事”,可见书画辨伪之难。马衡如此论述,是在否定南京法院关于“易案”的定案依据,即对黄宾虹鉴定的否定。余氏揣测故宫博物院书画审查报告目录一厚册,系马院长聘请专家审查古人字画的真伪之目录一说,不攻自破。   《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也列举大量史实,对所谓“故宫无赝品”说进行了有力批驳。比如“金章宗也模仿宋徽宗自鸣风雅,不但搜罗书画,连字体都学宋徽宗,他所收精品不少,故宫所藏赵干《江行初雪图》卷即曾入明昌御府。其他尚多,不甚记忆。元文宗有奎章阁,顺帝有宣文阁,皆藏书画之所。明朝内府收藏,未见专书记载,但仅宁王、严嵩、张居正诸家籍没入宫书画,就很不少。孙承泽所收书画,多是明亡自宫中散出者。清初顺治年间,尚以范宽《雪景》大幅等赐宋权,可见明朝内府书画也很多。大约历代内府所收藏皆不在少数,其中真赝成分如何,则不尽可考了。”再比如“高士奇,凡是他所进呈的都是坏东西,真可谓之欺君罔上。他的《手缮书画目》(有铅印本)第一页即为康熙四十四年六月拣定进上手卷,其中如王羲之、唐太宗、褚河南、柳公权、孙过庭、宋徽宗以及宋、元、明诸赫赫有名的大家应有尽有。但是下面自注‘赝本’、‘不真’、‘新而佳之’、‘旧而不真’,甚至有注‘不真不堪’者,价目不过二两四两,最多不过十几两,也有几钱银子的。有的至今尚在故宫,尚有高士奇自己题的签子。而真正的好东西都在他自注‘永存秘玩’的目录中,那些绝不肯进呈给他的皇上。可见进呈假东西也不是全出无意。”
  按照《论文》的观点,即使是传入内府编入《宝笈》的,也不乏赝品。恰好我家中藏有两册南京法院《鉴定书》,而《鉴定书》中所列“伪”品中确有许多书画被编入了《宝笈》,有的还钤有御玺和进贡者亲笔题记。另外,浏览《鉴定书》,无论宋四家、元四家、明四家,还是清四家、金陵八家等书画作品几乎无真品。比如《鉴定书》上册存沪画类(第一次调查)第29页:二五一成二○五(三三)文征明金山图一轴纸本御印十一方横二三·三,纵七○顶自题隶书一九一字,下御题不到江天寺安知空阔奇,携将亲证取,当境固如斯。辛未南巡行笈中携待诏诗此二月既望坐金山江阁因题御笔。鉴定意旨:隶书款诗画少笔墨。伪。
  众所周知,马衡先生并不是书画方面的专家,他从不收藏字画,一生中除了组织参与书画鉴赏外,很少谈论书画,而其在“易案”发生后,以《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为易培基蒙冤申辩,就其当时的处境和身份,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这篇文章甫发表,即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使法院不得不在1937年9月30日起诉书中,改变原来所谓“故宫无赝品”之说。南京地方法院检察官(叶峨)起诉书二十六年(1937年)诉字第三九五号,在(甲)书画部分,承认“原故宫书画藏品时常见各书画上标有“神品”、“ 真品”、“ 下”等字样,已堪认定间有数号其原物本为伪品者已皆注明“伪”字,充分证明故宫藏品中不乏赝品。
  揭开《附识》之谜
  以上论述,虽语千言,还是不能说明新中国建立之初,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使马衡在保存多年的论文抽印本封三写下了这则措辞严谨、长达350字的《附识》。最终让我揭开谜底的,源于2006年《马衡日记》的出版。此时距我得到《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抽印本,已过了十余年光景。《马衡日记》一书收录的日记起于1948年12月13日,止于1951年12月31日。翻阅《附识》写著时间前后的《马衡日记》,令我激动的是此中确有关于写著《附识》的日记:
  (1950年)二月四日(周六)。立春节。晴。
  王雷来一道歉书,并附检讨记录。复函谢之。取旧日张菊生(元济)先生七十生日论文集中抽印本《关于书画鉴别的问题》一文加以附识,托冶秋致董必老。得蒋扑安告贷书。
  问题又来了。把写有《附识》的抽印本,托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长王冶秋送交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董必武,这又是为什么?既然《附识》开篇说“此文为易案而作”,我想《日记》中定有关于“易案”的日记。
  继续翻阅《马衡日记》,我在1949年10月的几篇日记中找到了与马衡先生写著《附识》的相关线索。
  十月廿四日(星一)。晴。霜降节。
  闻吴瀛以“易案”经十余年沉冤莫白,特上书华北人民政府请予昭雪。董老搁置未复,顷又上书于毛主席,发交董老调查。晨诣冶秋始知吴瀛之请昭雪“易案”,完全对余攻击。谓张继、崔振华之控诉易培基,为余所策动,殊可骇异。因请冶秋转达董老,请拨冗延见,以便面谈,并希望以原书见示,俾可逐条答复……
  十月廿七日(星四)。晴。
  郑西谛来。李响泉来。昨冶秋电话以吴瀛上书,董老不愿于此时出以示人,因其足以刺激人之情绪,允俟将来见示。现望余将所知事实,写一节略,以为对照资料,因于办公时间内抽空写之。苦于记忆不清,又托席慈为我采访。
  十月月廿八日(星五)。晴。昙。
  节略写成,请席慈誊清。冶秋来商文物局将于下月一日开始办公……
  读以上三天的日记,已知这桩“公案”的起因,源于吴瀛先生的“上书”。
  吴瀛(1891年至1959年)字景洲,江苏武进人。他和易培基是自幼相交的同窗好友。在易氏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时,吴瀛受到重用。另据有关资料,吴之所以能到故宫博物院中,除了易培基的关系,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他是北洋政府审计院院长庄蕴宽的亲外甥。庄蕴宽是参与筹建故宫博物院的民国元老之一。凭借这些关系,吴瀛担任了名列秘书长李宗侗之下但待遇相同的“简任秘书”(相当于院长助理)。“易案”发生后,吴瀛作为“易氏”的亲信,难逃干系,和李石曾的侄子、易培基的女婿李宗侗同为“易案”被告。
  易培基受冤含恨,抑郁弃世,吴瀛在有生之年一刻也没忘记为易培基伸冤。关于“易案”,吴瀛曾在他的《故宫盗宝案真相》(又名《故宫尘梦录》)中有详尽的回忆。其回忆录与余盖有着几乎相同的观点,在他看来,“易案”发生的伏笔在建院初始就已埋下。因易培基反对,本来内定副院长的张继只担任了文献馆馆长。李宗侗冲撞了张继的夫人崔振华只是个导火索。吴瀛对易氏的继任者马衡也多有不满。吴氏自踏进故宫第一天起,就把当时参与故宫清室善后工作的人分为“北大系”与“政府官员系”,对故宫博物院里任职的“北大系”如马衡、沈兼士等人早有成见。不过在吴瀛1948年写的回忆录中,陈述了种种对故宫人事的猜忌和不满,但洋洋二十万言尚未提到马衡与“易案”有什么关联。对马衡的猜忌和不满主要是他认为马衡是“易案”的既得利益者,易院长待马衡不薄,而马衡却在易培基蒙冤时,没有公开站出来为易说话。事实上,吴瀛对马衡的猜疑和不满确有误解之处。易培基于1937年9月22日病故于上海,那时马衡已经离开南京押运故宫首批文物西迁了。设身处地想一想,鉴于当时的氛围和马衡的身份处境,确实很难挺身而出为“易氏”辩解。而“易案”发生后,马衡并没有无动于衷、袖手旁观,而是假张菊生70岁生日之际,写了《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一文,明里暗里地为“易案”辩证,并对南京法院纠正误判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既然吴瀛在他苦心写著的回忆录中都没有说到马衡与“易案”有任何关联,那为什么在新中国刚刚建立时,吴瀛就迫不及待地把马衡作为幕后操纵“易案”的主谋,告到“新的人民政府的领导同志”那里?经查找资料,我在1981年11月吴祖光《怀念父亲》一文中,找到了答案。吴祖光在文中说:“父亲的受冤受害,完全是由于为了他的一个‘同患难而观点各异,亲而不信的总角之交’引起的。从天理人情而言,他的自幼相交的同窗好友易寅村先生——故宫博物院院长——乃是一个薄情负义的朋友。但是父亲却是一往情深,至死不渝,由于易的受冤含恨,抑郁弃世,父亲在有生之年一刻也没有忘记为我们这位易伯伯申雪冤枉。1949年上海解放后,父亲为这件事还给新的人民政府的领导同志写信呼吁。我们尊敬的董必武同志还亲自登门来拜会过父亲。”
  这里所说吴瀛的告状起因、时间与马衡1949年10月的三篇日记内容吻合。据马衡日记,吴瀛上书给“新的人民政府的领导同志”是毛泽东。
  易培基曾是毛泽东青年时期的老师之一。据有关资料,毛泽东始终没有忘记他的这位恩师,曾多次对当年的师友谈起易培基,并强调说:“易先生是个好人啊!”言语之中,流露出怀念之情。不仅易培基与毛泽东有师生情谊,吴瀛本人与毛泽东也有过交往。早在1919年易培基以湖南长沙师范教员的身份为总代表,学生毛泽东为学界代表,率领“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赴京请愿团”赴京,时任北洋政府京都市政督办署坐办的吴瀛为他们安排了食宿,并让他的舅舅、时任北洋政府审计院长的庄蕴宽接见了他们。毛泽东和易培基到北京投奔吴瀛,不单是易培基与吴瀛是同学,更深层次的关系是,湖南长沙师范另一位器重毛泽东的教师李青崖是吴瀛的姐夫。毛泽东进京驱张,李青崖、吴琴清夫妇是重要策划人。
  也正是易培基、吴瀛与毛泽东的历史渊源,促使了吴瀛在新中国伊始即向毛泽东上书,“我无论如何要出这口恶气”了。当时张继已经去世,崔振华、郑烈、李宗侗先后去了台湾,这口恶气怎么出呢?他选择了至今仍然在故宫博物院院长任上的马衡。
  吴瀛致毛泽东的要求平反昭雪申诉函,很快就批转到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原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的案头。吴瀛申诉函的内容无从得知,但从马衡先生1949年10月24日的日记:“闻吴瀛以‘易案’经十余年沉冤莫白,特上书华北人民政府请予昭雪。董老搁置未复,顷又上书于毛主席,发交董老调查。晨诣冶秋始知吴瀛之请昭雪‘易案’,完全对余攻击。谓张继、崔振华之控诉易培基,为余所策动,殊可骇异。”依然可以看出,吴瀛的上书是很有分量的,足可引起中央上层的重视。毛泽东将申诉函批转董必武处,令其调查。当马衡提出拜访董老说明情况,遭到拒绝的同时,董老却远赴上海拜会了吴瀛。无法与董老当面陈述,马衡根据董老的指示,写了一份材料交给王冶秋转呈。
  到此,吴瀛上书之后的情况逐渐清晰,《附识》之谜不解自破。
  虽然依照董必武的要求,写成“节略”已递交,一年过去了孰是孰非,上层没有再提此事。或许是马衡太在乎自己的名节,1950年1月,马衡找出了留存多年的《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抽印本并写“著者附识”以作申诉。遗憾的是,马衡煞费苦心写就的“著者附识”,并没有得到董必武的接纳,40年后从他的委托人王冶秋曾经办公的团城流到了民间。
  最后的问题是,吴瀛1948年写《故宫盗宝案真相》时,并没有把马衡扯进“易案”,为什么在给毛泽东的上书中却说“张继、崔振华之控诉易培基”为马衡所策动呢?以我对“易案”的研究,这并不是吴瀛一时的冲动,我们不妨回到余盖《故宫博物院盗宝冤案之谜》一文:“一九三三年我在长沙接到易培基电报召我回馆工作。到馆后易对我说:‘马副馆长已经反叛,做了张继、崔振华的谋士,策划捣乱,望你注意。’”易培基说给余盖的话,吴瀛一定是知道的,所谓马衡是张继的同谋,这个观点在吴瀛的心里压制了很久,只是时机不适宜他说出。1948年1月9日,南京法院针对1937年9月30日因抗战爆发而被搁置的起诉书,宣布:“李宗侗、吴瀛免诉,易培基部分不予受理。”但是这个迟到的判决,无法让吴瀛抚平积年不愈的伤口。他在回忆录中说:“本来我已料到,这一个冤狱若得伸张,非等待到另一个时代不可,我无论如何要出这口恶气……。”新中国了,压在吴老心头的恶气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于是本来已经早有结论的旧案,又重新被翻弄了出来。
其他文献
日前,收藏大鳄史蒂芬·科恩以1.55亿美元买下了毕加索创作于1932年的作品《梦》,值得一提的是,这幅作品曾遭意外破坏,后来进行修复。《梦》是一幅具有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在这幅画中,毕加索着重描绘主人公的睡姿,他将人物的脸部切成两半,运用的两种颜色,如侧像的绿色和整个面部的粉红色,对比强烈却不失柔和。在这幅作品中,毕加索不但表现了少女肉体之美,而且也表现他自己对精神和肉体完美结合的理想追求。无独有
期刊
这段时间,北京西单109婚庆珠宝大楼内经营珠宝首饰生意的刘先生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的心结源于一宗由5颗红宝石引发的案件。  2011年年底,刘先生想从一位台湾商人的手中买下两件共镶嵌有8颗红宝石的首饰。为确保其质量万无一失,刘先生将8颗红宝石送往位于北京西单109婚庆珠宝大楼3层的北大宝石鉴定中心西单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北大宝石鉴定中心”)进行鉴定。而该中心也出具了8份鉴定证书,证明这批送检的红宝
期刊
早些年有个笑话,说是楼上掉下来一堆砖头,砸死了10个人,有9个是经理。这说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皮包公司”盛行,随便什么人都能给自己封个“经理”的头衔。现如今,这笑话改改还能用,说是某书法家协会的大院里,从楼上掉下来一堆砖头,砸死了10个人,有9个是书协副主席。  这笑话讲得阴损,实在是因为笑话的来源太过超现实。倘若将其中的“某书协”直接换做陕西省书法家协会,那事情就更加一目了然了。  日前,一份新一
期刊
華丽的珠宝,人人都心动。然而,前不久发生在北京的一起纠纷,为珠宝玉石行业、商户、消费者亮起了“红灯”。  “鉴定”这个词,听起来多少都带着些庄严甚至神圣的意味,从情感上说,这是一种托付、一种信任,而从现实看来,它扮演的是一种秩序“维持者”和“平衡者”的角色。  然而,当光环被打破,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此之大,我们能看到些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期刊
农历蛇年到,新的一年也就此开始,到处都在辞旧迎新,艺术品市场也不例外。  有人纳闷:艺术品市场怎么辞旧迎新法?随着发展,如今的艺术品市场变得成熟了,人们的收藏理念也在发生变化,毋庸置疑,不少人的观念已日趋理性。我们不妨借此梳理一下,清理一番,以便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就拿书画行货和真正艺术作品来说吧,越来越多的人是可以分清它们的真面目的,商业画家、商品画逐渐被真正艺术作品替代的时代将会到来。这意味
期刊
圆明园是清朝五代皇帝在150余年间倾心经营的大型皇家宫苑。盛时,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丰富的文化收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突出的政治地位闻名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道光统治时期,已是清帝国的衰败期,特别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封闭的中国大门,国内社会矛盾不断加深,政治上内忧外患,加之经济
期刊
从道光帝登基的那天开始,他就没怎么消停过。张格尔叛乱、盐务危机、漕运危机、吏制积弊、烟毒流害,还有那影响弥深的鸦片战争。道光一朝30年,外事纷争不断,道光和清王朝在時代洪流的裹挟下一步步走上了中国历史分水岭的顶端。
期刊
旻宁的出生着实让年过七旬的乾隆皇帝心里乐开了花,因为这位皇孙的父亲永琰已被秘立为皇太子。其时,永琰的第一个儿子刚刚夭亡,乾隆十分悲痛,旻宁的适时出现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后继有人了。  早起晚睡,修文习武,在近乎残酷的皇子教育制度下,旻宁进步得很快,琴棋書画、汉学经典、骑射武功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年仅10岁的旻宁便随行秋狝,竟射得小鹿一只,受赏黄马褂。  嘉庆十八年(18
期刊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刚刚入秋,嘉庆皇帝便率领着一干文武大臣从北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这预示着大清王朝的传统盛事木兰秋狝很快就要再度上演了。嘉庆帝,对今年的秋狝满怀期待,然而,没有丝毫征兆,他甚至还没来得及踏进围场,就猝死在承德避暑山庄。木兰秋狝没有开始便结束了,大清王朝的政权也被撇在了崇山峻岭间。  新君匆匆换旧君  同往次秋狝一样,在正式开始行围之前,路途劳顿的皇帝先要在避暑山庄进行休整。
期刊
外事纠纷给道光带來的困扰并不是他生命的全部,走进圆明园,步入慎德堂,或许才会来到真正属于他的天地。一道院墙似乎挡住了令人心烦的世界,令人艳羡的帝王生活依旧存在,在这里,道光不再是权力、威仪的化身,而是一个真实的世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