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杰:诗人、厨子与画家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前冯杰即是名誉诗坛的诗人,那时他戴一副圆圆的复古眼镜,周身是谦谦君子的民国范儿,在一群写字人中鹤立鸡群,乍一看恍惚有诗人徐志摩的影子。但冯杰骨子里并不是那种热烈的浪漫诗人,他的文字即使醉眼蒙眬,也清醒地扫视着眼前的路,从不会迷失在风月里。艺术家在自我的艺术世界里,要一座山就搬来一座山,要一场雨就唤一场雨,当然全由他来主宰。具体到生活中,艺术家分两类,一类是把艺术的边界扩展到生活中,生命力或是爱的能力超强,比如张大千、齐白石。还有一类艺术家不是这样,他超脱得不食人间烟火,人间一切都成为艺术负累。比如林和靖,这么大一个艺术家,孤高恬淡,清心寡欲,竟然过着梅妻鹤子的生活,只觉得青山绿水与他相宜,他把情感转移到他喜欢的一切风物上来。
  冯杰应该属于第三类。他分得清生活与艺术的界线。翻遍他的画作,也不见风月的影子,故其非鸳鸯蝴蝶派。读他的书,是一种乡村植物普及,他竟然知道那么多的野草名字,他又从野草名字中去生发才子佳子的想象,那些童年时的野草让他忆起,在他笔下有了光影,有了传说,成了会行走会说话有故事的精灵。一个个叫起来,都是早年失散的可以慰藉寒凉的朋友。他写地黄,言及是一种泽马之草。我上网查了方知,地黄就是我小时候到地里薅草经常拿来吮吸的那种,它头顶着横七趔八的桃紫色小喇叭花,渴了,我和小青小红们便抽出来一朵朵带着细管子的花,像蜜蜂一样咂吧咂吧它的花芯,甜甜的,安慰一下童年孤独单调的味蕾。
  至今仍记得他的散文《月光转身离去》。想是在一个夜晚,乡下的月光,乡下小酒肆油漆斑驳的木桌子一幕幕来到他眼前,乡间的气息、乡间的人物顺着记忆都来找他。虽说他是头顶着光环进城当专业作家,但漠然阔大的城,也会让他生出淡淡的无措。所以,在繁华的背后,他的魂灵常常溜到乡下,去找他熟稔亲近的一切来悄悄聚会。
  草木是卑微的,又是坚韧的。冯杰用自己的文字一一寻找它们,和它们相识,索隐,对话。那么多草木的名字,怎么记得那么清楚呢?真让人嫉妒呢。想必是姥姥姥爷教的,他们陪伴了冯杰的童年和少年,许多对生活对世界的认知和经验最初是从他们身上得来的。他写北中原的草木,也是在写自己对逝去亲人的缅怀,那种抚念之疼在叙述中就能轻轻地触摸到。
  冯杰喜欢梁实秋周作人一路的文字,闲适的格调,淡雅的笔意,一一呈现着故土的风俗人情。从自然的书写到文化的剖析,他的触角延伸到历史上那些隐逸的、富有才学的,有一肚子不合时宜、与当世格格不入的高士。他在写荆芥时联想到张岱、八大山人、傅山等是一身荆芥味。他如此爱这些草木,引这些人物为同道,连味道也沁入了灵肉。其实,人何尝不是另一种草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就是自己的镜子,就是自己最终的化身。
  他的《说食画》是他一个人的私家菜,搜集来自北中原的食材及烹饪方法,让人感觉他是一个从小就懂得烹饪的厨子。而以他的身份,又不是一个普通厨子,他用诗与色彩烹饪了来自北中原大地的一道道豫菜,读者见识了他的食谱,也品出了艰涩人生的味外之味。
  在现代社会里,读冯杰的书感觉我们还生活在乡土田园里,生活在手工制作的温暖里,姥姥与母亲在物质匮乏时期,把一些可吃的、别人弃掉的,都想办法做成嘴里可嚼食可填肚皮的食物。这种虽然贫朴、仍不失一家融融灯火的影像,深深地留在对亲人的追忆里。而现在网络世界,生活大不一样了。好多年轻人不会做饭,不肯学厨艺,整天以外卖打发日子;即使坐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即使家里冰箱满满,也还是懒得动手。厨房清冷的家是没有温度的家,源于家庭的爱也会大打折扣。吃着饭店商业生产的饭食,一点也品不出家的味道。现代人失去了这种福分。
  这两年冯杰画画如火如荼。每天在微信里可以看到他的新作随着早晨的日头冉冉升起。他把那么多中原人熟悉的草木、牲畜、小兽、飞禽,无一不渗入他的笔墨与色彩中。
  仿佛是他与人的对话越来越少,与他的这个色彩王国对话越来越多。艺术家在自己的世界里是自由的。他的画越来越画出一种自信,画出一种气势来。别看是小品画,冯杰兄笔下的钟馗李逵皆咄咄逼人,格外神气,挥起斧头来自有一种扫尽人间一切害人虫的厉色与勇猛。馮杰画的苏东坡,人物旁绘的是象征气节风骨的碧竹,题款为苏子的词《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有一种道家的洒脱与超逸。尽管冯杰说他不信佛也不在道。我看他天天在宣纸上画这些已经是“五迷三道”了。
  再看他的书法,无论从内涵还是形式都十分入苏,写得一手漂亮的苏体,一眼看上去,好像都与苏子的词句 “莫听穿林打雨声”有关。他那倾斜的苏体因了风雨从右上方那个方向潲过来。诗人的字总是带着想象的痕迹,带着自然风物的气息,沐浴其中,发丝会掠过一丝丝凉意。
  都说顾城是童话诗人,他把太阳下的沙滩看作正在烧烤的面包。但我觉得冯杰兄是童话画家,或者是寓言画家。他听得懂草木与走兽的语言,是它们的代言人。他写大树,写瓦,写北中原的种种美食,赋予他们一种风神。他画一只葫芦,便听得出“葫芦有声”。他画一棵白菜,便想到“我心素如此”。即使画两牙西瓜,他也把它们看成两座红山,何其童真澄澈,语言仿佛镶着太阳的光边。
  谁说他的文字不涉足政治,他的《水浒》系列人物画顾左右而言他,时不时朝现实放一两枚箭矢,然后归纳为一句话,宋朝距现在一千多年,今古依然。
  冯杰的诗文在华人圈负有盛名。一次又一次,他的书越过那一湾浅浅的海峡,在对岸亦引起不小的热度,收获众多的嘉誉与褒奖。台湾诗人痖弦在河南文学院与河南诗人的一次见面会上说,冯杰在台湾获的奖项如此之多,他家的房子都是拿奖金盖的吧。这话一定没有假。在画界,他也愈来愈拥有自己的文人画地位。在街上,偶尔会遇到茶店里挂着的冯氏猫头鹰,在城市的水泥丛林里,栖息得有点寂寥。他墨色淋漓的芙蕖,倒是越画越肆意张扬,莲的身姿努力从重重的墨叶里挣扎出明亮的节操与风骨。
  总觉得冯杰到《故事家》作主编有点不妥,一个吟诗弄墨的书生混入了志异书怪、引车贩浆的热闹与传奇中,有点格格不入。每次拜访他之后,包里总会装满花花绿绿新出版的《故事家》。幸运的是,他在此任上,依旧用自己的方式诗意地叙述北中原的风物。骨子里的东西不可改变,他仍然以自己的方式独标于时代。
  从他客居郑州到现在,已十多年。有一次在孙公的农庄,大家饭后去散步,他告诉我,我就不去了,腿疼不得劲。你看拜伦就是这样。他真够风雅的,身上的一点毛病也要跟诗歌联系起来。这就是他身上抹不掉的诗歌精神与诗歌的尊严吧。
  “犹恐星坠惊梦醒,不敢独擎长夜灯。试问能烧几斤愁?门外空枝正连风。”冯杰当郑州人十多年了,一直没把这里当作真正的家,以“客居”称。好几次周末打电话,他都以长垣腔告知,“我在长垣呢”。
  那里有他的听荷草堂,那里有他熟悉的乡村美食。大概他又回去为家人当厨子去了。
  写下这个题目,忽有人提醒我,日本古代高僧、书家良宽生平最不喜“书家的字、厨师的菜与诗人的诗”。莫不有逆?深入其禅理、书法方知,良宽意在崇尚自然,讨厌匠气,主张自性。他淡泊物质,乞讨糊口,栖息在一间草庵里,乐于与小朋友嬉戏玩耍,童心未泯。稍加思忖,良宽的妙言放在我书写的对象上竟是一种契合。嘿,这就对了。
其他文献
一.谈诗歌创作  崔莹(以下简称崔):在您的诗歌创作中,曾引发关于文学与现实关系的争论。在您看来,诗歌创作更多是个人化表达,还是“干预现实”,请您谈谈您的诗歌创作理念吧。  熊召政(以下簡称熊):“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杜甫《偶题》)。“诗言志”等传统的文学观,尤其是诗歌,对我早期的诗歌创作还是有很大影响的。我在年轻时对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敬仰,但是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可能思考的东西更多一点。
期刊
作家墨白在以写实风格为主的河南作家群里显得有些“另类”。他的“颍河镇”里既有我所熟悉的河南话、河南人、河南事儿,也有让我感到生疏甚至有些不适应的变形与隐秘。然而恰恰是这种陌生在我眼前打开了观察河南、了解世界的另一扇窗。由此望出去,“河南”不再是那么一个土气中夹带一丝狡黠的中原汉子,而有了些灵动。  2016年11月16日,我从新乡到郑州,和评论家刘宏志一起,在河南省文学院墨白老师的办公室里对他进行
期刊
熊召政作为楚地名家,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都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将荆楚文化的历史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熊召政是致力于多种体裁文学创作的文学大家,曾获得中国新诗奖和茅盾文学奖等重量级奖项,其文学创作在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独特的史学眼光,使他的作品具有历史的纵深度,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他的作品具有文化的诗学韵味,其艺术风格也别具一格。历史、文化与诗学的完美结合让熊召政的文学作品独树一帜,拓展了中国文学的精神深
期刊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字面上看,无疑是一首十分通俗易懂的作品。此诗向来被人们称为名作,有人誉之为“千秋绝调”(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唐宋诗醇》卷十八),还有人认为即使由擅长绝句的王昌龄、李白来写,也无法超过杜甫的这首《江南逢李龟年》(清·黄生《杜诗说》)。总之这是一首传播在人们口中的名篇,千百年来被人们反复吟诵。对这首诗
期刊
摘要:钱钟书先生提出以风格论唐宋诗,开启了以风格论诗的说法。诗可以按照风格论,那么,艺术是否也可依风格而论?自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后,诗画相通的理论在国内学界已有众多成果。西方诗学最早也认为诗画相通,至18世纪《拉孔奥》出现之后,才将诗画分论,并开始强调两者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艺术之间具有相通性,跨越国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诗歌艺术和国外绘画艺术,是否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具有可比性?
期刊
30年前我第一次走进李乃蔚的画室时,那是挥汗如雨的武汉夏天,不足十平方米的画室迎着西晒,电扇放在地上,吹向他身后的一面墙,从墙上反打回来阵阵热风,让人更感觉闷热。  就在这闷罐般的环境中,李乃蔚神情专注,一笔又一笔一遍又一遍地在他后来的成名作《黄帝战蚩尤》上染色,那是在绢上渲染,有些局部的色彩渲染需要几十遍之多。他不停地擦拭着手上脸上的汗水,身上的汗衫已经被汗水浸湿。我忽然莫名地感动:对于这世界的
期刊
内容提要: 从本质上而言,各类艺术形式的生发和成长,规则与判断标准,大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基准。本文通过对“艺术的概念”“艺术的形式和内容”“艺术批评”“艺术的受众”“艺术的传统和当代性”这些关键问题的逐一考量,旨在努力廓清艺术的本质属性和丰富内容,也就是艺术之为艺术的标准,为艺术的创作和欣赏做必要的准备和铺垫。  关键词: 艺术 形式与内容 艺术批评 当代性 艺术传统  不断飘移的艺术概念  在充满
期刊
摘要: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音乐类非遗)数量众多,在大力倡导保护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如何盘活这些资源,使其融合进时代的脉络重燃生机,这是优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在“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现代摇滚歌手谭维维携手中国本土“摇滚乐队”——华阴老腔的表演者们所创的歌曲,在跨界融合促使“小众”合力成“大众”、城乡音乐对接和遗产经济方式拓展等各个方面给予了音乐类非
期刊
云南昆明老街马家大院实景体验话剧《雷雨》最难能可贵的是其创造了一个新的戏剧模式,它打破了镜框舞台的三堵墙,将《雷雨》放到了马家大院里,变成了一个环境性的戏剧,它带给观众的震撼和几乎近在咫尺的交流,其感染力是前所未有的。图为云南昆明老街马家大院实景体验话剧《雷雨》观赏现场。  《雷雨》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代表之作和顶峰之作,至今仍活跃在各地的话剧场,今年6
期刊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1]是梁漱溟先生的口述历史,他在书中曾谈道: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主持人白岩松称他看到这段话时突然很心动。白岩松在自己的书中《幸福在哪里》[2]中写道: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