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新鲜人羊膜移植、保存人羊膜移植、自体带角巩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及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6例202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组合分为A、B、C、D组.A组7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B组7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保存人羊膜移植术;C组39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巩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术;D组18复发性翼状胬肉不适宜提供自体角膜缘而采用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对各组术后行动态观察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70眼术后复发16眼,复发率为22.86%;B组75眼术后复发17眼,复发率为22.67%;C组39眼术后复发3眼,复发率为7.69%;D组18眼术后复发5眼,复发率为27.78%;A组与B组比较(x2=3.33,P>0.05);A组与C组比较(x2=4.003,P<0.05);A组与D组比较(x2=0.18,P>0.05);B组与C组比较(x2=6.84,P<0.05);B组与D组比较(x2=0.21,P>0.05);C组与D组比较(x2=3.89,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自体自体带角巩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较理想的手术方法.而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后胬肉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免疫排斥反应。

其他文献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严重危害视力的疾病之一,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及农民保护意识差,眼部植物外伤多均是导致真菌性角膜溃疡在近年来发生率较高的因素[1,2].现将我院1999年~2003年324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送检真菌培养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5-氟尿嘧啶用于人羊膜移植后复发性翼状胬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62例379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其中初发性翼状胬肉例346眼,复发性翼状胬肉33眼.术后36例复发,复发率9%.对复发病例采用5-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36例复发病例5-氟尿嘧啶注射后,随访6~24月,痊愈加显效24例(有效率67%),9例有效(25%),3例无效.2例发生穹窿缩
我院应用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和血明目片对2例视网膜出血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与进展因素.方法随机检测32例DR孕妇、32例NDR孕妇和32例正常孕妇的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结果(1)妊娠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为1.44%;(2)妊娠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率为31.25%;(3)妊娠中期,DR孕妇组血中糖基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4)妊娠晚期,DR孕妇和NDR孕妇组血中糖基化血红蛋白和果
例1 男 11岁双眼球突出6个月,左眼球明显突出、视力下降10天,于1998年12月4日收入眼科.患儿于1998年6月始无明显诱固出现双眼球突出,进行性加重,伴多饮、多食,无多尿,11月左眼突出明显加重,睡觉时眼睑闭合不全,左眼视力下降明显.多次外院就诊,对症治疗无效.患儿全身一般情况可,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
期刊
目的 探讨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晶状体半脱位患者24例(30只眼)的手术效果,植入张力环组12例(18只眼),未植入张力环组12例(12只眼).结果 (1)术中悬韧带断离范围扩大:张力环组5眼(27.78%),未植入张力环组12(10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玻璃体脱出:张力环组6眼(33.33%),未植入张力环组7眼(58.3
我们于2001年至2005年采用超常量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俞××女77岁因右眼睑反复红肿伴间歇性头痛5个月加重2天入院。入院时Vod0.2Vos0.25。右眼睑皮肤肿胀发红,眼球轴性突出、外展受限,球结膜螺旋状紫红色血管纡曲扩张,角膜透明,瞳孔扩大,直径4.5mm,直接对光反应迟钝,眼底视盘界清色正常,静脉无怒张,无出血。未闻及眼部血管杂音。眼压:右眼22mmHg,左眼12mmHg。眼眶CT示右眼上静脉高度扩张,眼外肌均匀增粗。DSA示右侧海绵窦区小硬膜
期刊
很多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产生或从别的细胞获取某种信号蛋白以避免凋亡.我们猜测,晶状体上皮细胞也应有这种信号蛋白用来调节自身的生长、生存和凋亡.如果这种蛋白因子果真存在,那么它将牵涉到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死亡以及随之而来的晶体代谢平衡的打破并最终导致某种类型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许多学者正致力于寻找这种因子。
期刊
患者 女 56岁 以双眼视力下降偶伴眼胀不适6y入院.全身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右眼视力0.25(-1.25DS/+0.75DC×90°)→1.0,右眼压:38.5mmHg,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不水肿,角膜后色素沉着呈菱形,前房深,周边深度约2CT,房水无明显混浊,虹膜后陷,无前后粘连,虹膜中周部透照试验阴性,瞳孔正圆中等大.晶体无混浊,晶体前少许色素.右眼底视盘境界清,色淡,C/D≈0.7,视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