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雨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q86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是一个马虎的妈妈,她让我给外婆送新做的衣物,却没有给我准备雨伞。当我回家时,雨点突然一个接一个地砸在土路上,噗噗地响,然后地面的颜色很快变深了。我的脑海里只剩下两个字:躲雨!可是要躲到哪里去呢?举目四望,幸好二百米外的原野上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榆树,我冲刺一般奔过去,依靠这把天然的雨伞,安心地等候雨早些停下来。
  需要躲的雨,大多来得急也去得快,仿佛一个喜欢恶作剧的顽童,有人招惹了他,他便由着性子,大把大把地朝地下抛撒起“豆子”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等他发泄完了,火气减弱了,手中的“豆子”一颗不剩,天真无邪的笑容再一次浮现到他的脸上。
  天边乌云密布,滚滚而来,大风在造势,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大腦下了躲雨的命令,我只管奔跑,脚步“哒哒”地加速冲刺,难免会兴奋,因为要跟风雨赛跑,甚至要跟雷电比脚力。
  大树、小庙、窑洞、瓜棚,这些都是野外躲雨的好去处。大树几乎都是野生的,很难想象一大片旷野没有一棵树,下雨的时候,一个人只能去当落汤鸡。小庙、窑洞和瓜棚都属于人造的处所,可遇不可求。
  我更喜欢躲在大树下,这里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更容易平复心里的紧张和兴奋,似乎有一种声音在劝说我请别急,请别恼,静静地倾听风雨声,看一看那些庄稼植物一边洗去灰尘,一边啜饮雨水。的确,一旦得到一棵大树,我就成了世界的观察者,能够以旁观者的心情来欣赏大自然的另一幅画面。即使从树叶间漏下的雨点又变大了,我也不会惊慌,从后背翻转衬衫罩到头顶便可以抵挡一阵。头发有些湿漉漉,只当发丝在练习穿水珠,肩膀也有些湿漉漉,想象自己的肩膀很快会萌芽开花,左边有一朵,右边也有一朵。
  临近村庄,却遭遇突如其来的雨点,这有些可惜,不过也不用烦恼。这种地带即使没有树木,也极有可能邂逅两三座麦垛。麦垛不是随意搭造出来的,它庞大而滚圆,头顶稍尖,表面却平滑,再大的风也不能吹走一座麦垛,再大的雨也只能顺着麦垛的“头皮”朝下流淌,绝不会淋湿里面。遇到一座麦垛就像遇到一个憨厚喜相的巨人,它愿意邀请每一个人过来躲雨。
  不止一次,风骤雨急,我既找不到合适的树木,也找不到农舍下的屋檐,却惊喜地发现不远处有一座静谧安稳的麦垛。飞也似的奔跑过去,弯下腰,双手并用,掏出一个能够容身的洞穴躲进去,背靠麦垛坐下来,身体虽然蜷缩着,手脚和心情却是放松和轻松的。草木的怀抱原来是这么干爽舒适,简直可以躺下来卧听这风吹雨的天籁清音。慢慢地,我嗅到了麦草的浓郁的香味,感觉到了麦草的柔软体贴,尤其从麦垛深处传递过来的温热,更让我踏实陶醉。风停雨驻,我把掏出来的麦草再塞进去,尽量恢复麦垛的原貌。这时候即使碰到谁家母鸡下在麦垛窝里的鸡蛋,也不会悄悄拿走。
  在户外躲雨,小孩比大人容易,就近折一片宽大的荷叶戴到头上,或者藏进泼辣茂盛的蓖麻中,那荷叶便像一顶斗笠,那蓖麻叶则像天然的雨披。小孩体量小,假如再缩小身骨蹲下来,淋在衣服上的雨点会更少。有一次,我奔跑到一棵大树下躲雨,不一会儿,一只小鸟也钻进树冠来躲雨。小鸟小如拳头,无数雨点敲打在树叶上,它却比我更加从容镇定,甚至兴高采烈,不停地在树枝上蹦来跳去,偶尔“唧唧”地叫两声,仿佛在吹口哨。茂密的枝叶更方便小鸟躲雨吧,它淋到的雨点肯定比我身上的少,何况它还有一身防水的羽毛。
  这只勇敢快乐的小鸟使我明白,下雨对人们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停顿。停止忙碌和奔跑,静静地跟大自然相处,让身心融入绿色和风雨声,一定能够感受到躲雨的惬意和舒畅。等雨过天晴,深深地呼吸一下洁净甜润的空气,默默地对世界说一声“你好”,再重新迈步走到路上,会蓦地发现许多东西已经悄然变了模样,崭新如初见。
  离村庄越近,离人烟越近,躲雨就越方便,谁家的屋檐都可以躲进去,没有一户人家会驱赶前来躲雨的人,不论熟悉还是陌生,不论先前是否红过脸。躲雨时大人比小孩心急多了。许多次,我来到一片屋檐下,那里已经站满了躲雨的大人,我朝他们笑了笑,跨步挤进那个临时组建的“避雨客”群体。
  从屋檐垂下的雨帘很快密集起来,雨帘外雨水哗然、烟雾朦胧,雨帘内的大人们也很快熟识起来,搓头发、拧衣角,或者找一根小木棍,蹲下来剔除鞋底的泥巴,相互之间有说有笑,说一下今年的收成,笑一下彼此都认识的一个傻瓜。这些话跟过去没有什么两样,然而在雨帘后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说出来,哪怕像我这样的小孩听到也会觉得特别有趣。大人们安心散漫地说笑着,几个小孩边听边跑动,想发现一些新奇好玩的东西。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大人果然不会让人失望,有的带着一屉豆腐进来躲雨,有的挑着两筛小鸡进来躲雨,有的甚至抱着一包锋利闪光的刀具进来躲雨,是害怕淋湿的刀刃会生锈吗?每一个大人都背负着生活的担子,难怪他们躲雨时比小孩心急。不过当雨水把他们留在一户屋檐下,躲雨时间的长短由天上的云和风说了算,他们也会停住奔波的脚步,暂时放下心中的忧虑,结识新的乡亲,说一说家长里短,爱安静的则当一个倾听者。
  “避雨客”们一般不会进门叨扰主人,除非躲雨的地方正好是商店、茶社,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进去买点东西,或者买一壶好茶坐饮到风息雨歇,然后起身谢过主人,走进那个有阳光也有阴影的世界。每一个人都再一次挑起自己的担子,因雨短暂地相聚,因晴长久地分别,却也许会在某一个地方重新相聚,感慨生活中的偶然和必然,看似每个人都好像雨滴一样分散隐没在大海里,却仍旧生活在同一个大海,仍旧有机会遇见和深交,甚至成为不可分离的良友和亲人。我看着很快消逝在各条道路上、各个角落里的大人小孩,心里莫名地不舍起来,也多了一些对这个奇妙世界的喜欢。
  想到那些在骤雨中无处可躲的人,有大树、有屋檐可避的人是值得庆幸的。当然了,最幸福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躲进自己的家门,衣未湿透,寒未侵身,而家中火炉正旺,姜茶正热,妈妈正笑眯眯地望着你,催你进屋换衣服,再递给你一条清新干爽的毛巾,要你赶忙擦干头发,趁热把刚放了红糖的姜茶喝了。
  孙君飞:2015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得者。至今发表诗歌、散文、童话、杂文、小小说1600余篇(首),著有短篇童话集《鱼孩子》。
  编辑 闫清 1453337028@qq.com
其他文献
1  画岭有一条河,昼夜不息地流淌在岁月深处。  小河肥瘦不均,有的地段宽广丰腴,有的地段细如麻花,随山势蜿蜒,扭得弯弯曲曲。万崇光放学后不走沿河的石板路,而是玩水戏耍,沾湿了裤筒也不顾。他有时会提着塑料袋,捉一些小鱼虾放玻璃缸里养着。——尽管万崇光勤换水,但小鱼虾很难存活,而且饱受苗苗的骚扰,稍不留意就成了苗苗的美味。万崇光拿苗苗没办法,它擒拿老鼠,守护粮仓,是家里的大功臣,颇受奶奶青睐。  万
期刊
烟雾中的那个身影是那样的瘦小,好像纸片人一樣,怒号的风,不断地翻卷着他的衣服,随着“噗嗤噗嗤”的响声,小胳膊小腿的他像要随时被掀飞。  最近几次上班,路过这个必经之地,总能看到这样一个小人儿,蹲在一堆石块旁,不顾周围缭绕烟尘,不畏耳畔的嘈杂轰鸣。这个郊区的一角要建一个大型的养殖基地。“突突突”“轰隆隆”“咔嚓咔嚓”,各种机械声交织在一起,刺耳无比。  尽管每次都开着车,可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
期刊
李永生的长篇小说《观心宝石》,展示了共和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进入大学的数名年轻人的成长历程。小说以一块际遇神奇的宝石为线索,串联起种种跨越不同社会发展时段的故事,由此映射人世悲欢,透析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作者李永生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曾任某研究所总工程师、所长等,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创作。通读《观心宝石》可知,理工科出身的李永生是有小说家天赋的。该作在风格上既有长篇小说的厚度和分量,也具
期刊
嘎——嘣!嘎——嘣!是过年放鞭炮了吗?来,穿上这件新衣看看。哇!多漂亮的旗袍,妈妈,这是给我的吗?……连日行军,疲乏不堪的她睡在稻草地铺上,做了个美梦,脸上挂着甜蜜的笑容。“敌人来了!”队友的喊声惊醒了她,她一个激灵,爬起来就背着挎包往外冲。东方微微泛白,眼前的田埂、芦苇丛都还是黑乎乎的,只有不远处的清水河在曙色中闪着粼粼波光。  田野渐渐顯现出轮廓,碧绿的麦田静谧又清新,迎春花在晨曦中灿烂绽放。
期刊
茫茫草地,一支红军队伍在缓缓挺进。烈日当空,眼看就到了中午,队伍停了下来。?班长喊道:“清点人数。”14个人的班,如今只剩下了七人。大家都很饿,可是野菜和草根都已经吃光了,就连身上的皮带也都被吃掉了。大家把目光盯到了年仅14岁的周广才身上,就他身上还系着皮带,乌黑的皮带被周广才擦得锃亮,那是一场战争的战利品,也是他最喜爱的东西。虽然舍不得,可周广才还是把他的皮带捐了出來。班长拿出铁锅,起了火,随后
期刊
窗外,鞭炮声不时响起,那烟花的光亮接连不断地从门前窗后闪烁而过。室内,一个个精彩的春晚节目正在电视机的荧屏上显现。  已是11点钟了,王贵明和往日一样,双手戴着手套,拿着铁钩,在路边的垃圾筒里掏来捣去,寻找一些能卖钱的废品。  干了10多年保安的王贵明,夜里跑出去捡废品已有6个年头了。他这个习惯,身边的人知道后很不理解,按说他的工资养家糊口还是能将就的。  同事去邮局办事,一眼看见王贵明正在那里填
期刊
亲爱的霞:  你好!  今天是2021年的端午节,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浓密如云的香樟树上,玉兰花香溢满整个房间,鸟儿的叫声清脆如梦,此刻,我在书房里,给2035年的你写一封信。  2035年,你是个66岁的老人,已经退休六年了。我很好奇那时的你会是什么样子?你一定不会变得老态龙钟,说不定比现在的我还要更年轻呢。每一个自律的当下,一定不會有失控的未来,对吗?所以,2035年的你,增长的是阅历,是
期刊
徐州一拍胸脯,当你需要时,有我!连云港感激道,你的光照亮我的世界!泰州点评,我们是同一种力量!宿迁补充,平凡中也能迸发出不平凡的力量!  “社区的傍晚……”常州刚开始抒情,无锡便呼应道:啊,“风从这边来”!扬州突然有了预感,家里来了客人。南通兴奋地对客人说,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盐城紧跟,我长学问了。南京微笑,我长胖了,吃嘛嘛香,“食趣”无限。苏州急忙提醒,别忘了,还有那些灿烂的细节。  只有淮安
期刊
1  小文在田里薅地。天热了,她眯着眼睛看看头顶上的烈日,踏着热土往村子里走。  田里蹲伏着薅地的男女,东一个西一个,个个像青蛙。  小文走进屋的时候,母亲正弯着腰在厨房端盆洗碗地忙乎,看一眼小文,说:“你叔叔明个儿搬家,你去帮个忙。”  小文脱掉外衣,搭在里屋搭杆上,瞄一眼镜子,看见了自己那张瘦脸上的汗道子,她到外屋从水缸里往洗脸盆里舀水,说:“北坡还有一半地没薅完呢!”  母亲说:“你爸我俩忙
期刊
1  都旺是在睡梦中被一阵喧哗声吵醒的。  工地里一栋楼房前面,十几名工人围成一圈,有人焦急地打电话,有人喊来包工头,有人安慰着躺在地上的人,都旺从缝隙中挤进人群,看见主人葛秋阳躺在地上,地上是一摊殷红的血迹。都旺低下头,用舌头舔了舔主人的脸。  一辆救护车哇呜哇呜地开过来,又哇呜哇呜地把都旺的主人带走了。  都旺追着救护车跑向大门口,被一个工人呵斥住,“都旺,回来,小心跑到外面让人抓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