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素养,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有想法,有能力的全能型人才。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课程的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自我学习意识,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我国高校目前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来说,诸如受重视程度不够、配置不合理等的问题还是普遍存在。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亟需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人文素养;综合人才
“通识教育”一词在19世纪初由美国博德因学院(Bow doin college)教授帕卡德(A.S.Packard)首次提出。由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过分注重专业化,造成一定的弊端,培养出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因此,1995年我国开始在部分高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完善、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尤其是与外国高校相比,没有完全发挥出通识教育的作用。因此,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迫切地需要改进和完善[1]。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意义及现状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也称普通教育,是将被教育者也就是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主体,进行全面的教育,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我们应当全面的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它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给学生以普遍性的、内容宽泛的基础知识、能力、价值的教育,教学生怎样“做人”。[2]随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越来越多,人们逐渐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去深入研究它的意义和发展。[3]
我国的通识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当时的高校教育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通才教育、文理渗透”的综合教育理念。从1995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进行了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如北京大学的“文理双学位制’;华中理工大学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等。[4]三年后,我国开始进入全面推广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和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素质教育上。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部分高校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如有的大学将修满12 个“通识”课程学分纳入本科生毕业及学位要求中。当前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5]
二、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数量少,学分低
当前,我国高校主要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育部规定的必须开设的通识类课程,如历史类、军事类课程;二是各高校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独立开设的通识教育课,包括艺术类、宗教哲学类。[6]而我国高等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学分要求大多在10至20学分,相比与总学分要求动辄上百的情况下,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设置偏低,所占比重也较低。学分低,意味着学生学习的通识教育课程较少,不利于为学生构建完整的学习体系,完善知识机构。
(二)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内容偏实用,轻人文
我国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多是作为对专业教育补充、纠正的学习课程,缺乏课程设置方面的综合性和人文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更好的人文素养。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理工科学生能掌握人文知识, 文科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在这种较为偏颇的认知下,部分高校在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上,偏重于专业特色和职业需求。事实上,大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 通识选修课程设置的内容应当与学生未来的生活相结合,而不是简单的培养出只能从事某一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的工作岗位中需要大量的综合型人才。通识教育类课程作为学生综合学习的一部分,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不断地调整与完善。
(三)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逻辑性,整体规划不足
通过对国内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部分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方法类尤其是关于逻辑思维的课程开设较少,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逻辑使人严谨,培养学生严谨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应当设置在学生已经掌握足够知识的基础,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够独立的对学科间内容交叉渗透部分进行整合上,从而填补自己知识框架上的漏洞。学校还应当安排老师从整体的学业规划角度指导学生选课,而不是的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自助选择,一门课程修读完后又盲目的选择另一门,只会让学生无法发现所学内容间的联系,做不到系统的学习。
三、对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现代学界公认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本科教育。比如麻省理工大学,它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重很高。学生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涯中有一半都是修读通识教育课。。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仅多样化,还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为学生提供一种“专通”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麻省理工大学开设了上百门的通识教育课程。可以说,麻省理工的通识教育课,不仅种类丰富、内容多样,还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选择,有利于大学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借鉴麻省理工大学的做法,我国也需要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做出相关的改进和完善。
(一)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目的,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所占比重
通识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于通识教育的学分比例偏低,因此增设课程、提高学分比重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二)丰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我国高等院校主要通过传统课堂的模式开展通识教育,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这不仅限制了教师的课堂活动开展,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另外,高校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和考核方式通常都设置的较为简单,学生只需花很少的精力就可以完成这些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这些课程的轻视。人文课程在通识教育中所占的比重通常较小,尤其是专业型院校更易忽视。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高校都推出了自己的网络精品课程,如尔雅、慕课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的形式完成通识教育课程。网络课程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样的课程选择。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引进相关网络精品课程,将互联网教学作为一种新的通识教育授课方式,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通识教育课程内容逻辑化,为学生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较为分散,基本是碎片化的知识讲授和不具有系统性的课程设置,很多课甚至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缺乏对学生在通识教育课程选择上的引导。有些学校甚至用专业课来滥竽充数。这种做法,根本无法达到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借鉴麻省理工的做法,即使不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也应该引进一些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并由导师对学生加以指导选择。通识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知识框架的搭建具有重要作用,而在面对多种课程选择时,导师的适当引导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内容串联在一起,发现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更加的娴熟,做到信手拈来。
通识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既需要对问题正确的认识,也需要根据实际不断的做出改进和完善。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逐步地进行探索研究,才能最终达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加林,徐谅慧.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N].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
[2]杨芳,崔瑞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5,(3).
[3]陈于全,王芳.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N].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
[4]徐文华.我国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历程回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Z1).
[5]梁伟东.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N].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6]梁海霞.陕西省普通高校通识课程内容体系设置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2008.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人文素养;综合人才
“通识教育”一词在19世纪初由美国博德因学院(Bow doin college)教授帕卡德(A.S.Packard)首次提出。由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过分注重专业化,造成一定的弊端,培养出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因此,1995年我国开始在部分高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完善、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尤其是与外国高校相比,没有完全发挥出通识教育的作用。因此,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迫切地需要改进和完善[1]。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意义及现状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也称普通教育,是将被教育者也就是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主体,进行全面的教育,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我们应当全面的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它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给学生以普遍性的、内容宽泛的基础知识、能力、价值的教育,教学生怎样“做人”。[2]随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越来越多,人们逐渐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去深入研究它的意义和发展。[3]
我国的通识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当时的高校教育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通才教育、文理渗透”的综合教育理念。从1995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进行了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如北京大学的“文理双学位制’;华中理工大学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等。[4]三年后,我国开始进入全面推广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和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素质教育上。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部分高校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如有的大学将修满12 个“通识”课程学分纳入本科生毕业及学位要求中。当前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5]
二、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数量少,学分低
当前,我国高校主要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育部规定的必须开设的通识类课程,如历史类、军事类课程;二是各高校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独立开设的通识教育课,包括艺术类、宗教哲学类。[6]而我国高等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学分要求大多在10至20学分,相比与总学分要求动辄上百的情况下,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设置偏低,所占比重也较低。学分低,意味着学生学习的通识教育课程较少,不利于为学生构建完整的学习体系,完善知识机构。
(二)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内容偏实用,轻人文
我国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多是作为对专业教育补充、纠正的学习课程,缺乏课程设置方面的综合性和人文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更好的人文素养。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理工科学生能掌握人文知识, 文科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在这种较为偏颇的认知下,部分高校在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上,偏重于专业特色和职业需求。事实上,大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 通识选修课程设置的内容应当与学生未来的生活相结合,而不是简单的培养出只能从事某一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的工作岗位中需要大量的综合型人才。通识教育类课程作为学生综合学习的一部分,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不断地调整与完善。
(三)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逻辑性,整体规划不足
通过对国内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部分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方法类尤其是关于逻辑思维的课程开设较少,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逻辑使人严谨,培养学生严谨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应当设置在学生已经掌握足够知识的基础,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够独立的对学科间内容交叉渗透部分进行整合上,从而填补自己知识框架上的漏洞。学校还应当安排老师从整体的学业规划角度指导学生选课,而不是的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自助选择,一门课程修读完后又盲目的选择另一门,只会让学生无法发现所学内容间的联系,做不到系统的学习。
三、对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现代学界公认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本科教育。比如麻省理工大学,它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重很高。学生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涯中有一半都是修读通识教育课。。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仅多样化,还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为学生提供一种“专通”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麻省理工大学开设了上百门的通识教育课程。可以说,麻省理工的通识教育课,不仅种类丰富、内容多样,还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选择,有利于大学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借鉴麻省理工大学的做法,我国也需要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做出相关的改进和完善。
(一)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目的,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所占比重
通识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于通识教育的学分比例偏低,因此增设课程、提高学分比重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二)丰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我国高等院校主要通过传统课堂的模式开展通识教育,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这不仅限制了教师的课堂活动开展,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另外,高校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和考核方式通常都设置的较为简单,学生只需花很少的精力就可以完成这些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这些课程的轻视。人文课程在通识教育中所占的比重通常较小,尤其是专业型院校更易忽视。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高校都推出了自己的网络精品课程,如尔雅、慕课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的形式完成通识教育课程。网络课程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样的课程选择。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引进相关网络精品课程,将互联网教学作为一种新的通识教育授课方式,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通识教育课程内容逻辑化,为学生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较为分散,基本是碎片化的知识讲授和不具有系统性的课程设置,很多课甚至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缺乏对学生在通识教育课程选择上的引导。有些学校甚至用专业课来滥竽充数。这种做法,根本无法达到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借鉴麻省理工的做法,即使不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也应该引进一些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并由导师对学生加以指导选择。通识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知识框架的搭建具有重要作用,而在面对多种课程选择时,导师的适当引导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内容串联在一起,发现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更加的娴熟,做到信手拈来。
通识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既需要对问题正确的认识,也需要根据实际不断的做出改进和完善。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逐步地进行探索研究,才能最终达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加林,徐谅慧.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N].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
[2]杨芳,崔瑞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5,(3).
[3]陈于全,王芳.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N].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
[4]徐文华.我国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历程回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Z1).
[5]梁伟东.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N].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6]梁海霞.陕西省普通高校通识课程内容体系设置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2008.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