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zzss1122334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探讨了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的运用,并加以实例说明。此外文章还指出了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用运用体态语的注意要素,包括手势、目光、体距以及教师的形象等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
  关键词:体态语;对外汉语教学;教学实践
  
  体态语又称“身体语言”或“人体语言”,它是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和眼色以及沟通者和接受者的空间位置关系等一系列与沟通者和接受者的身体姿势有最直接关系的伴随手段。比如人在讲话时可借助手势来表示强调、肯定或否定,人在高兴时说话面带笑意,愁苦时紧缩眉头……这些体态、表情配合着有声语言,发挥着表情达意的积极作用。有时体态语也能独立完成某些交际任务,如举手示意表示要发言;伸伸舌头表示惊讶等。
  体态语属于非语言交际。毕继万(2001:6)把非语言交际分为四类:1.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基本姿态(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亲吻和拥抱,微笑、女士优先等礼节动作等),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如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目光交流、臂部动作、手部动作、腿部动作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2.副语言(Paralanguage)。包括沉默、话轮转换和各种非语义声音。3.客体语。(Object Language)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等。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领地观念等)、颜色表示等。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行为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其中,体态语的主要功能是辅助有声语言交际,表情达意,调节交际过程,参与礼仪交往。著名语言学家萨莫瓦说,“绝大多数研究学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是言语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Samovar et,al,1991:155)①。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结论:课堂上信息的总效果等于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手段的表达效果有时甚至胜过有声语言,是不可或缺的辅助
  性交际工具。
  
  一、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我们自己也有体会,学习一种外语如果仅靠听录音和边听教师讲同时又能看到教师的动作和表情,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据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人大脑的左半球处理语言和逻辑信号,右半球处理情感信号。如果是这样,一个外国人学汉语时只靠听录音,那么他只是左半脑在工作;如果视觉和听觉并用,大脑则全部处于工作状态,效果当然会好得多。我想每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对体态语在教学中的运用都有许多切身感受。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标准的普通话语音,鲜明准确的用词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外,还应注意运用生动形象、举止得体的体态语,充分发挥体态语的辅助作用,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教学中,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语音系统不同,许多外国学生讲汉语时“洋腔洋调”。无论是教授汉语拼音,还是纠正音调错误,我们都可以用手势来帮助学生揣摩阴、阳、上、去声的调值。z、c、s、zh、ch、sh、r、j、q、x等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学生往往掌握不了。而舌位即使用教学挂图也不方便展示。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手势来辅助教学:可用一只手在上表示上腭和牙龈的位置,另外一只手在下表示舌头,以四指的弯曲来象征舌头的弯曲程度和相对于上腭的位置,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形象直观,外国学生易于模仿掌握。
  (二) 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汉语词汇中有大量带有体态特征的词语,词义之间存在着差别,有的若能从体态语的特征不同去辨析就更清楚了。如汉语中写眼睛的词语非常多,一个眼神往往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如“目瞪口呆、目不转睛、怒目而视、左顾右盼、暗送秋波、翻白眼、挤眼、眨眼、闭眼、眯着眼、揉着眼、捂着眼、斜着眼等等,其他表示体态动作的词语也多不胜数,光是表示手部动作的单音节词就有扔、托、护、挡、拽、捅、摔、搔、挠、抓……等等,这些词语都存在较强的动态感,在讲解这类词语理性意义的同时,辅以体态语动作,可以更加形象、具体、生动地展示词语的含义,使学生易于掌握,学生通过模仿这些动作,可加深对词语的领悟,即使一时遗忘,也可以通过回忆动作,较容易地回想起来。
  结合语境,运用体态语解释词语的意义,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伤心”时教师可以体态语导入授课内容:教师面部表情作痛苦状,扫视学生,并告诉学生一个最好的朋友误会了自己,制造出“伤心”的范围,让学生帮助老师表达出此时的心里感受,如“我太伤心了”、“我伤心死了”、“我不想活了”等等,然后在借助各种体态动作引出新内容,如:
  用手捂脸——我的脸往哪儿搁呀/你让我怎么见人哪?
  用手托腮,两眼发呆,一脸的沮丧——茶不思,饭不想 /我的心都要碎了。
  不停地用手帕擦眼睛和鼻子——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教师借助体态动作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记住每句话所表达的意思,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即一个人表演,其他的人试着说出相应的句子。这样每个人既有当“导演”的机会,又有当演员的机会,直到所有同学都记住。其实,这样做用的时间很短,最多不超过十分钟。然后教师可以把“伤心”放入一个个虚拟的大情景中,在加以练习。如:认真地复习却考试没考好、失恋了、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却被学生恶言相对、养的宠物死了等情景。
  (三) 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体态语也可以辅助语法教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有些难点,如趋向动词作补语、连谓句、方位名词的意义等,这些难点又是教学重点,所以在讲解时,除了讲清语法规则外,常用具体动作将抽象的语法理论尽可能多地通过体态语转换成直观的演示和感受。比如:对趋向动词作补语的教学,很多教材都用图画来说明,但实际上,外国学生始终会混淆,所以可以和学生一起用走路的动作、手的动作反复操练,如“拿过去,拿过来,走下去,走上来,跑过来,跑过去,走进去,走进来”等等,以加深学生对这个语法现象的认识和感受。又如,教“一…就…”句式,如果只是单纯讲解这个句型表示“两个动作或情况紧接着发生”,学生可能没有深切体会,但通过体态语演示:“我一坐下来就打开书本”、“我一进教室就找培声”,学生则易于理解,然后,教师再演示类似动作,让学生用这个结构来进行描述,可以巩固所学的内容。
  
  二、教师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使用体态语的注意要素
  
  耿二岭先生认为“不同民族,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沟通灵犀的某些体态语”。\+②由此可见,某些体态语是超地域,打破了文化界限的,如人在高兴时会笑,悲伤时流泪,这是体态语的某些共性,是异族文化接触时体态语可运用的前提。然而不同民族由于生活习俗、文化内涵、性格特征、审美情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体态语的不同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用什么样的人体语言表示什么样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③。体态语为不同文化所独有,从而形成体态语行为因文化而异的现象。因此,正确地使用体态语,必须考虑到一定的社会习惯和交际习惯。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体态语协助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课堂中手势语的不同理解。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要用手指向黑板,中国人往往会用中指或食指来指示黑板上的文字,然而伸出食指对欧美国家的人来说相当不礼貌,因为这是一种咒骂、数落别人的动作,因此,在今年我参加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VA)在华暑期汉语学习项目中,培训教师要求汉语教师指向黑板时手掌向上划线。此外,教师也免不了要请学生回答问题或招呼学生走上讲台。中国人一般习惯手心朝上或朝下,手指反复弯曲表示“过来”或“起来”,而这一动作在英国表示 “再见”, 在日本则是唤狗的手势,因此应避免在英、日学生面前使用这一手势。
   (二) 课堂中目光语行为的误区。教师授课时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是公认必要的,因为它能沟通双方的感情,从中发现学生听课时出现的问题。然而,教师发现美国、法国、英国、德国、韩国学生在听课或回答问题时,眼睛看着教师的眼睛,而日本学生却只看着教师的颈部或嘴,这是因为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韩国人和中国人一样,觉得在谈话时,眼睛看着对方的眼睛是对对方的尊重,如果眼睛看着别处则是一种失礼。而日本人则认为在谈话时,看着对方(特别是长辈)的眼睛是不礼貌的。
   (三) 体距语的差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走近或远离某些或某位学生,改变自己在教室的位置,以起到引起学生注意,约束课堂的作用。Kauffman认为,教师离学生太远,和学生交流时会产生误解或使学生提不起兴趣;离得太近,又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某种胁迫。与学生交流时的最佳距离大约是手臂的长度。所以,教师在教室移动时,应与学生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④但是,不同国家的空间距离是不同的。中国人比美国人要靠近,而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又比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人更近些,而澳大利亚人则喜欢宽敞的空间和拉开距离地交谈。此外,在中国,老师拍拍学生的头或肩膀以表示对学生的鼓励或友好,但欧美国家的学生是非常忌讳别人拍他的头的,更不喜欢别人对他拍拍打打,因此汉语老师尤其要注意与不同国家学生的身体距离。
   (四) 教师的形象——无形的体态语。教师可通过有意识地运用体态语来展示自己的风度。比如,慈爱或友好的微笑、优雅的坐姿或站姿、文明的行为习惯(自觉地往垃圾桶里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形象,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极其重要,不难想象一个不时摸摸脸,搔搔后脑勺,甩甩头发,挖挖耳眼,抠抠鼻孔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风度优雅的教师会使学生对其产生尊敬感或亲切感,潜在地吸引着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其所讲授的内容产生认同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决定于诸多因素。本文仅就体态语运用的辅助作用而言,只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才能真正做到从一丝笑意中道出友好和热情,从一个眼神上流露出信任和鼓励,从举手投足中表现出智慧和激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注释]
  ①Samovar L et al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Wadsworth,1981。
  ②耿二岭: 《体态语概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8年8月第一版,第6页、第44页。
  ③柯廉等编著:《公共关系与人体语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年7月,第一版,第19页。
  ④Kauffman, James M. , Mark P . Mostert, Stanley C. Trent, and Daniel P. Hallahan. Managing Classroom Behaviour:A Reflective Case-Based Approach [M].Allyn and Bacon: Boston, 2002.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李育卫英汉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对比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年9月第2卷第5期
  [3]颜学金非言语行为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2年9月 总23卷 第9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型向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是当代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提出顺应了国际教育改革形势和国内教育进步的时代要求,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教学模式;研究型     教学模式是根据教育科学理论,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教学实践的提炼和概括,是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
期刊
摘 要:朱伊特认为,体育课程有三个方面的价值:①对于作为自身主体的人,是为了帮助其发挥潜力;②作为自然中的人,是为了促进其适应并控制自然环境;③作为社会中的人,是为了促进其与他人的联系。这三个方面条条都紧扣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如何运用适当的体育教学方法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培养,使其达到上述的三个目的呢?一是要认真研究学生个性特点,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力;二是要灵活掌握体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适
期刊
摘要:自爱作为人珍视自我的愿望和情感,与他爱并行不悖,与自私则有着本质的区别。自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可以从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加以分析。正视自爱、倡扬自爱、满足自爱,是提升德育成效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自爱;自私;爱人;德育    众所周知,德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占有极为突出的位置。长期以来,各级学校对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和财力,然而效果
期刊
摘要:单元整体混合教学法,就是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在一个课时内几篇课文进行同步教学。此方法可以分三个阶段来进行,即:初步感知课文,集中学习生字词语;熟悉本组课文,集中进行单元阅读训练;以写带读,欣赏课文精彩片段,学习写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整体混合;教学法    在小学的各科教学中,数学教学被认为是清清楚楚的一条线逻辑清楚,语文教学却是模模糊糊的一大片。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语文与数学两门
期刊
摘要:工程硕士研究生工、学矛盾,迫切需要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应用能力、决策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些特点,结合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提出采用研讨式教学法、准实地教学法和模拟学术会议教学法,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上述教学法的初步运用,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受到了学生、企业和教师的好评。  关键词:工程硕士;教学方法;实效性    199
期刊
摘要:历史是一门最生动、最真实、最精彩的课。它记载了人类艰辛而神奇的生命历程,展示了以人为主体的时空长廓;演绎了事物与事件的纷繁美丽,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历史教学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历史教学就应当使学生真正进入历史、探究历史、体悟历史、构建历史。通过教学由原来的重教转向重学,由原来的重结果转向重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教师;学生;教学过程;教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凭借迅速快捷的可互操作性,将文献资源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交互、传播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已经开始为传统图书馆的分担起高校教育的服务任务,逐渐开始体现其巨大的作用。然而,在高校成人教育的领域里,人们普遍对数字化图书馆为成人教育的服务作用重视不够,其潜在的教育职能并未体现出来,本文联系实际从如何重视并发挥数字化图书馆的优势,转变管理机制、拓宽拓展数字化图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育只重视显性课程,而忽视了隐性课程,这不利于体育课程整体功效的发挥,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本文对体育隐性课程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和构成要素进行阐述,对体育隐性课程的开发利用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对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建议。  关键词:体育隐性课程;特征;构成要素;开发途径    一、体育隐性课程的概念    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学校体育环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所获得
期刊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是未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后代人才的培养,其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倍受关注。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强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问卷调查以及文献分析等方法对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定对策。  关键词:高师生;心理健康;现状;对策    1
期刊
摘要: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正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  关键词:中国武术;文化特征;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发展前景    引 言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