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中职学校学生数量大幅递增。本文试从后进生的行为特征、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及其转化对策,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与特征
所谓后进生就是品行与学习都很差的学生,他们的不良行为表现包括八个方面。
1.迟到、早退、旷课、打架骂人、恶作剧、乱起哄、故意损坏公物等逆反性行为。
2.受批评或遇挫折后,采取暴怒、顶牛、报复等发泄性行为。
3.不负责任、不承担义务、损人利己、小偷小摸、妒忌他人等自私性行为。
4.懒散拖沓、怕学习、不动脑筋、不完成作业、厌恶劳动等懒惰性行为。
5.撒谎、欺骗、逃夜、甚至出走等逃避性行为。
6.与教师和班干部作对、寻衅闹事、斗殴、打伤他人等攻击性行为。
7.乱花钱、吸烟、大吃大喝、赌博、男女鬼混等纵欲性行为。
8.结拜兄弟、组织帮派、伙众滋事、称王称霸等团伙性行为。
在这种种表现中,以不守校纪、说谎、骂人、打骂、抽烟、称霸等最为普遍。
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后进生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外在客观因素;二是内在自身主观因素。
1.外在客观因素
一是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即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的影响;教育方法不当,或娇纵、或失控、或棍棒教育;家庭结构不健全,造成精神受挫、心理不良。二是学校教育环境不良的影响,即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与教学相脱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离;校园不良风气的传染。三是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即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成年人的教唆、引诱;不健康出版物(刊物、音像等)的影响;结交坏朋友,陷入落后团伙不能自拔等。这三方面的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影响,其次是学校方面的不良影响,最后是社会方面的不良影响。
2.内在自身主观因素
一是中职学生思想、学业素质偏低,追求狭隘,理想浅近,人生标准较低。故而自我要求不严,学习松懈,把物质和生理上的刺激作为主要追求对象,这样就易于产生各种不道德的行为。二是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以错为对,而造成一错再错。三是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时期,他们貌似大人,内心却很幼稚,生理与心理发展很不平衡,致使他们易于动感情,行为冲动,易于受坏人教唆和“朋友”引诱;在黄色出版物的刺激下不能控制自己而产生坏念头;在打击和挫折面前易于失望和消沉等。
三、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转化,最关键的是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主导作用,作为教育者,尤其要看到这一点。教师不仅要看到后进生的品德、学业双差的客观事实,更要看到他们本质中含有的进步因素,要坚信后进生的转化是可能的。为此,教师和学校要努力消除导致后进生产生的各种消极因素,同时花大力气做好现有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之转化为好学生。中职学校后进生的转化,更应该针对中职学校的特点,加强引导和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树立优良的校风
只有学校已经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并有了正确的集体舆论,建立了管理有方、奖惩得当的管理制度,具有教育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班主任,形成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党支部——团委(学生处)——班主任”德育工作队伍,学生掉队的概率才会大为降低,后进生的转化才成为可能。
2.“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转化后进生既要做好学生家长工作,让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完成后进生转化工作,又要警惕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教育学生要看到社会发展的主流,必要时请求公安部门协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体系。
3.从培养敬业精神着手
中职学生虽说职业已经基本定向,但在他们头脑中的职业形象和对专业的了解仍然是很模糊的。学校应充分利用他们向往走向工作岗位的心理,在各种社会活动和专业实践中,让他们认识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让他们懂得只有学好专业技能,将来才能出色地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获得人们的尊敬。在此基础上,注意引导他们分析自己的行为习惯、学业成绩与职业要求之间的巨大差距,积极而热情地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持之以恒的帮教工作,使他们能按照职业的需要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其具有敬业精神,逐步成为符合培养目标的新一代技术工人。
4.充分利用榜样的教育作用
中职学生有较强的模仿性,尤其是对其敬佩的人。因此,一方面可以利用本校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例,特别是本校后进生转化后的先进事例来启发、疏导学生,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对口的社会调查,搜集典型事例,用各条战线上出现的英雄人物来启发、疏导学生。在企业实习时更要注意选择技术好、责任心强的工人做后进生的指导老师,让师傅的良好道德风貌,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逐渐形成具体的职业榜样形象,为他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5.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
由于职业教育的社会性,中职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多,要想避开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宣传正面人物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不良现象进行摆事实、讲道理的分析。引导学生明是非、辨利弊,从中吸取教训,增强免疫能力。
6.注意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中职后进生的个性特点、能力和爱好各不相同,必须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取其长而舍其短。对那些好动敢为者,要在加强行为规范教育的同时,鼓励他们在集体劳动中,在技能操作训练中,努力创造好成绩;对那些有一技之长的,特别是有文娱、体育爱好的学生,要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表演、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为集体创荣誉,并利用社会群众的鼓励性评价来强化其进步要求;对那些确有组织能力的,也不妨让他担任一定的班级职务,在实践中加强引导和集体评议,使其注意改掉不良习惯,通过为集体做贡献的过程,体现人生价值,增强其改掉不良习惯的信心。
要充分利用中职学校虽有升学但无升学竞争、不搞尖子教育和实践活动较多的有利条件,利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帮助后进学生,便于为后进生创造改邪归正的机会,这就易于打破后进生消极心理定势;由于专业定向,便于进行具体而明确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教育的针对性强;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联办单位、实习基地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而这往往也是后进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这给中职学校育人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各中职学校要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完善教育教学法规,加强德育工作的力度,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合格的技术工人,这对于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乐闻)
一、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与特征
所谓后进生就是品行与学习都很差的学生,他们的不良行为表现包括八个方面。
1.迟到、早退、旷课、打架骂人、恶作剧、乱起哄、故意损坏公物等逆反性行为。
2.受批评或遇挫折后,采取暴怒、顶牛、报复等发泄性行为。
3.不负责任、不承担义务、损人利己、小偷小摸、妒忌他人等自私性行为。
4.懒散拖沓、怕学习、不动脑筋、不完成作业、厌恶劳动等懒惰性行为。
5.撒谎、欺骗、逃夜、甚至出走等逃避性行为。
6.与教师和班干部作对、寻衅闹事、斗殴、打伤他人等攻击性行为。
7.乱花钱、吸烟、大吃大喝、赌博、男女鬼混等纵欲性行为。
8.结拜兄弟、组织帮派、伙众滋事、称王称霸等团伙性行为。
在这种种表现中,以不守校纪、说谎、骂人、打骂、抽烟、称霸等最为普遍。
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后进生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外在客观因素;二是内在自身主观因素。
1.外在客观因素
一是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即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的影响;教育方法不当,或娇纵、或失控、或棍棒教育;家庭结构不健全,造成精神受挫、心理不良。二是学校教育环境不良的影响,即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与教学相脱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离;校园不良风气的传染。三是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即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成年人的教唆、引诱;不健康出版物(刊物、音像等)的影响;结交坏朋友,陷入落后团伙不能自拔等。这三方面的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影响,其次是学校方面的不良影响,最后是社会方面的不良影响。
2.内在自身主观因素
一是中职学生思想、学业素质偏低,追求狭隘,理想浅近,人生标准较低。故而自我要求不严,学习松懈,把物质和生理上的刺激作为主要追求对象,这样就易于产生各种不道德的行为。二是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以错为对,而造成一错再错。三是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时期,他们貌似大人,内心却很幼稚,生理与心理发展很不平衡,致使他们易于动感情,行为冲动,易于受坏人教唆和“朋友”引诱;在黄色出版物的刺激下不能控制自己而产生坏念头;在打击和挫折面前易于失望和消沉等。
三、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转化,最关键的是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主导作用,作为教育者,尤其要看到这一点。教师不仅要看到后进生的品德、学业双差的客观事实,更要看到他们本质中含有的进步因素,要坚信后进生的转化是可能的。为此,教师和学校要努力消除导致后进生产生的各种消极因素,同时花大力气做好现有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之转化为好学生。中职学校后进生的转化,更应该针对中职学校的特点,加强引导和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树立优良的校风
只有学校已经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并有了正确的集体舆论,建立了管理有方、奖惩得当的管理制度,具有教育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班主任,形成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党支部——团委(学生处)——班主任”德育工作队伍,学生掉队的概率才会大为降低,后进生的转化才成为可能。
2.“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转化后进生既要做好学生家长工作,让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完成后进生转化工作,又要警惕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教育学生要看到社会发展的主流,必要时请求公安部门协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体系。
3.从培养敬业精神着手
中职学生虽说职业已经基本定向,但在他们头脑中的职业形象和对专业的了解仍然是很模糊的。学校应充分利用他们向往走向工作岗位的心理,在各种社会活动和专业实践中,让他们认识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让他们懂得只有学好专业技能,将来才能出色地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获得人们的尊敬。在此基础上,注意引导他们分析自己的行为习惯、学业成绩与职业要求之间的巨大差距,积极而热情地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持之以恒的帮教工作,使他们能按照职业的需要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其具有敬业精神,逐步成为符合培养目标的新一代技术工人。
4.充分利用榜样的教育作用
中职学生有较强的模仿性,尤其是对其敬佩的人。因此,一方面可以利用本校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例,特别是本校后进生转化后的先进事例来启发、疏导学生,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对口的社会调查,搜集典型事例,用各条战线上出现的英雄人物来启发、疏导学生。在企业实习时更要注意选择技术好、责任心强的工人做后进生的指导老师,让师傅的良好道德风貌,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逐渐形成具体的职业榜样形象,为他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5.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
由于职业教育的社会性,中职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多,要想避开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宣传正面人物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不良现象进行摆事实、讲道理的分析。引导学生明是非、辨利弊,从中吸取教训,增强免疫能力。
6.注意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中职后进生的个性特点、能力和爱好各不相同,必须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取其长而舍其短。对那些好动敢为者,要在加强行为规范教育的同时,鼓励他们在集体劳动中,在技能操作训练中,努力创造好成绩;对那些有一技之长的,特别是有文娱、体育爱好的学生,要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表演、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为集体创荣誉,并利用社会群众的鼓励性评价来强化其进步要求;对那些确有组织能力的,也不妨让他担任一定的班级职务,在实践中加强引导和集体评议,使其注意改掉不良习惯,通过为集体做贡献的过程,体现人生价值,增强其改掉不良习惯的信心。
要充分利用中职学校虽有升学但无升学竞争、不搞尖子教育和实践活动较多的有利条件,利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帮助后进学生,便于为后进生创造改邪归正的机会,这就易于打破后进生消极心理定势;由于专业定向,便于进行具体而明确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教育的针对性强;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联办单位、实习基地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而这往往也是后进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这给中职学校育人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各中职学校要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完善教育教学法规,加强德育工作的力度,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合格的技术工人,这对于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乐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