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学经典包含着我国绵长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与精华。初中阶段有大量必读的国学经典篇目,但往往没有引起学生重视。将经典诵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本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将简要分析开展经典诵读的重要性与如何开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诵读;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017
要提出如何更好地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首先要了解目前初中语文课堂中朗读活动的开展情况。朗读作为进行阅读最基本的步骤,往往没有引起重视,开展朗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消极现象。不仅如此,朗读中加入国学经典的情况也少之又少。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教育者的积极思考。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情况现状
1.重视程度较低
朗读作为阅读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活动,并没有引起过多的重视,开展的形式较少。在初中阶段,朗读开展最多的形式是早读,但是早读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规范要求较少,一些教师只要求学生声音洪亮、朗读整齐。这种形式的朗读难以发挥其本来具有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朗读的内容往往只集中于语文课本,缺少创新与拓展,学生很容易对朗读的内容产生厌倦的感受。过度重复朗读学习过的内容会导致难以学习到新的内容,也会导致朗读的质量与效率较低。
2.朗读技巧,标准教学少
朗读作为一项基础活动,有其规范的标准与技巧,但很多教师并没有教给学生这方面的内容。朗读的标准不仅仅只有声音洪亮与整齐,还要更多地感受朗读中语气语调的变化、代入感情,让朗读不是千篇一律地读文章,而是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与文章情感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进行朗读。但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并没有教给学生面对不同文章的朗读方式,朗读技巧教学也较少。很多学生只是机械性地照着文章读,没有通过朗读去代入自己的感情,了解文章的内涵。
二、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
首先,朗读本身具有丰富的积极意义。朗读不仅仅是教师用于帮助学生认清生僻字词的途径,还应该帮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情感,培养自己的语感。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加强记忆。朗读比默读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景物描写等,让学生还原作者描写时的真实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朗读人物对话环节时,注意人物话语的标点来确定语气是上扬的还是低沉的。在阅读景物描写时,感受景物间的感情是欢快美好的还是惆怅沉闷的,从而调整自己的语气。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在朗读时感受情感变化,带入自身情感,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语感,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应该如何说话、语气节奏应该如何把控等。语感是交流表达中的重要内容,培养语感的唯一方式就是多读,并且要让学生感受到朗读与默读的不同之处,默读并不能代替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经典诵读,能够提升朗读的质量。由上文可以发现,很多朗读互动的内容都只集中于语文课本,而将国学经典加入朗读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国,增强爱国热情,还可以提升其朗读兴趣。
再次,初中阶段有大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很多学生在课后都没有落到实处,没有真正阅读国学经典。所以,将国学经典加入朗读活动,能够保证国学经典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升初中生必备的语文素养。
三、如何更好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1.规范朗读标准,重视技巧教学
朗读需要更加规范的标准,集体朗读与个人朗读的标准应该区分开,让学生从不同的朗读形式中体验朗读带来的不同感受。在集体朗读时,除了要求学生声音洪亮、整齐划一,还要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标点符号进行语速停顿、调整语气。例如,指导学生在问号处语调稍微上扬,使阅读带有疑问的语调,在句号处语调应该稍微低沉一些,并进行停顿。而一些在语调把握上还不太熟练的学生可以在集体朗读时适量降低自己的声音,通过聆听集体朗读时其他学生的语调变化进行学习与模仿。而在个人朗读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量放缓朗读速度,通过多次朗读来揣摩文章情感变化,并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对于难以读顺的句子反复进行朗读,并思考朗读不流畅的原因,是由于语感不好还是由于没有掌握字词读音,从而再进行朗读练习。
2.创设经典诵读的人文意境
要进一步体会国学经典中的情感与意境,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关的朗读环境,让学生在一个良好优雅的环境中进行阅读,更能让学生融入国学经典描写的意境中,从而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冰心的代表作《繁星》《春水》,也是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必读书目,作为诗歌集,在朗读上有着强烈丰富的韵律美,因此要体会其中更加深刻的情感。教师在朗读前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图片、视频的方式给学生观看诗歌中的相关意境,如夜空中闪闪发光的群星,一池温婉清澈的流水等,让学生在朗读前首先代入相关的意境当中,在朗读的过程中更能引起学生思考与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经典诵读的质量。
3.舉办经典诵读的比赛活动
在经典诵读中加入更多的趣味性,可以提升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吸引学生更加专注主动地进行经典诵读,从而提升经典诵读的质量。在教师为学生教学过朗读的技巧规范后,适当举办经典课文诵读的活动,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也可以自由地选择朗读的内容,范围定在国学经典中。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关于国学经典的文化素养,还可以使朗读比赛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观看比赛的学生感受到更多元化的国学经典的熏陶。此外,比赛的形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来提升经典诵读的质量。而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学生经典诵读的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与值得肯定的地方。再有,比赛的裁判还可以由进行观看的学生担当,这样便能让每位诵读结束后的学生都能得到来自学生与教师共同的点评。这种由学生担任点评主体,教师进行补充、肯定与鼓励的评价方式,可以增加诵读过程中的互动性,提升学生经典诵读的整体兴趣。
参考文献:
[1]杨青花.浅谈国学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名师在线,2019(24).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杭州路中学266700)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诵读;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017
要提出如何更好地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首先要了解目前初中语文课堂中朗读活动的开展情况。朗读作为进行阅读最基本的步骤,往往没有引起重视,开展朗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消极现象。不仅如此,朗读中加入国学经典的情况也少之又少。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教育者的积极思考。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情况现状
1.重视程度较低
朗读作为阅读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活动,并没有引起过多的重视,开展的形式较少。在初中阶段,朗读开展最多的形式是早读,但是早读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规范要求较少,一些教师只要求学生声音洪亮、朗读整齐。这种形式的朗读难以发挥其本来具有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朗读的内容往往只集中于语文课本,缺少创新与拓展,学生很容易对朗读的内容产生厌倦的感受。过度重复朗读学习过的内容会导致难以学习到新的内容,也会导致朗读的质量与效率较低。
2.朗读技巧,标准教学少
朗读作为一项基础活动,有其规范的标准与技巧,但很多教师并没有教给学生这方面的内容。朗读的标准不仅仅只有声音洪亮与整齐,还要更多地感受朗读中语气语调的变化、代入感情,让朗读不是千篇一律地读文章,而是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与文章情感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进行朗读。但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并没有教给学生面对不同文章的朗读方式,朗读技巧教学也较少。很多学生只是机械性地照着文章读,没有通过朗读去代入自己的感情,了解文章的内涵。
二、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
首先,朗读本身具有丰富的积极意义。朗读不仅仅是教师用于帮助学生认清生僻字词的途径,还应该帮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情感,培养自己的语感。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加强记忆。朗读比默读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景物描写等,让学生还原作者描写时的真实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朗读人物对话环节时,注意人物话语的标点来确定语气是上扬的还是低沉的。在阅读景物描写时,感受景物间的感情是欢快美好的还是惆怅沉闷的,从而调整自己的语气。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在朗读时感受情感变化,带入自身情感,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语感,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应该如何说话、语气节奏应该如何把控等。语感是交流表达中的重要内容,培养语感的唯一方式就是多读,并且要让学生感受到朗读与默读的不同之处,默读并不能代替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经典诵读,能够提升朗读的质量。由上文可以发现,很多朗读互动的内容都只集中于语文课本,而将国学经典加入朗读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国,增强爱国热情,还可以提升其朗读兴趣。
再次,初中阶段有大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很多学生在课后都没有落到实处,没有真正阅读国学经典。所以,将国学经典加入朗读活动,能够保证国学经典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升初中生必备的语文素养。
三、如何更好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1.规范朗读标准,重视技巧教学
朗读需要更加规范的标准,集体朗读与个人朗读的标准应该区分开,让学生从不同的朗读形式中体验朗读带来的不同感受。在集体朗读时,除了要求学生声音洪亮、整齐划一,还要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标点符号进行语速停顿、调整语气。例如,指导学生在问号处语调稍微上扬,使阅读带有疑问的语调,在句号处语调应该稍微低沉一些,并进行停顿。而一些在语调把握上还不太熟练的学生可以在集体朗读时适量降低自己的声音,通过聆听集体朗读时其他学生的语调变化进行学习与模仿。而在个人朗读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量放缓朗读速度,通过多次朗读来揣摩文章情感变化,并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对于难以读顺的句子反复进行朗读,并思考朗读不流畅的原因,是由于语感不好还是由于没有掌握字词读音,从而再进行朗读练习。
2.创设经典诵读的人文意境
要进一步体会国学经典中的情感与意境,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关的朗读环境,让学生在一个良好优雅的环境中进行阅读,更能让学生融入国学经典描写的意境中,从而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冰心的代表作《繁星》《春水》,也是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必读书目,作为诗歌集,在朗读上有着强烈丰富的韵律美,因此要体会其中更加深刻的情感。教师在朗读前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图片、视频的方式给学生观看诗歌中的相关意境,如夜空中闪闪发光的群星,一池温婉清澈的流水等,让学生在朗读前首先代入相关的意境当中,在朗读的过程中更能引起学生思考与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经典诵读的质量。
3.舉办经典诵读的比赛活动
在经典诵读中加入更多的趣味性,可以提升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吸引学生更加专注主动地进行经典诵读,从而提升经典诵读的质量。在教师为学生教学过朗读的技巧规范后,适当举办经典课文诵读的活动,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也可以自由地选择朗读的内容,范围定在国学经典中。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关于国学经典的文化素养,还可以使朗读比赛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观看比赛的学生感受到更多元化的国学经典的熏陶。此外,比赛的形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来提升经典诵读的质量。而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学生经典诵读的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与值得肯定的地方。再有,比赛的裁判还可以由进行观看的学生担当,这样便能让每位诵读结束后的学生都能得到来自学生与教师共同的点评。这种由学生担任点评主体,教师进行补充、肯定与鼓励的评价方式,可以增加诵读过程中的互动性,提升学生经典诵读的整体兴趣。
参考文献:
[1]杨青花.浅谈国学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名师在线,2019(24).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杭州路中学26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