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感受,良好的语感是学习语文的核心能力,积累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积累的效率,教师必须把握记忆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一、寻找记忆支点
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最初的记忆形态表现为原始的、直接的“自然记忆”,以后随着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才转变为利用某些“媒介”的“文化性记忆”。这种“媒介”即是记忆的“支撑点”。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寻找记忆的支点,课文中每段的中心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重点词语和主导句都能起到记忆支点的作用,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这些词句进行积累,让其成为识记整篇课文的记忆点。如浙教版第八册《燕子》一课,作家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春光图,其中第一段是这样描画燕子的形象的:“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这一段描写了燕子的外形,语句整齐,用词丰富,具有音律的美感。积累这一段关键要抓住字词,如可以抓住“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活泼机灵”这些反映燕子特征的词语来背诵,也可以抓住“……羽毛……翅膀……尾巴……小燕子……”这样对课文进行分解组合,提炼出具有特征性的字词,再填补内容,有助于积累课文。
这里需指出的是,积累时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要一个意思、一个意思地过关。
二、建立记忆表象
小学生感知觉特点决定了他们头脑中留下的视觉、触觉、运动觉等形象性表象要比语词表象多,他们的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教师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可因势利导,将课文内容、记忆材料转换为相应的视觉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显现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和画面,以此促进学生积累。
如朱自清先生的《春》(浙教版第十二册第4课)再现了五幅画面,有“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引导学生积累课文时脑中可以像放电影一样再现画面内容,这样记的时候词句就会从“画面”上流出来。
三、采用循环巩固法
这里的“循环”指的是对所积累的作品的阶段性回读与背诵。根据心理学的原理,记忆是有阶段性的,我们在记忆时要跟遗忘作斗争。遗忘规律告诉我们,记住了的信息很快就会开始遗忘,且开始时遗忘的速度特别快,因此需要及时地复习。若等到记忆中的信息大部分或者完全消失之后再复习,所花的时间就会比及时复习所花的时间更多,正所谓 “及时一针顶九针”。比如教《桂林山水》一文时,学生读过后很快就背出了全文,可过一段时间当我再次要求他们背诵该篇时,发现部分内容已被淡忘了。这时就要要求学生回读。通过回读,大脑皮层受到刺激,会重新唤起记忆,从而巩固记忆。如此循环往复,便能起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四、倡导大声诵读
诵,读出声音来。诵读,就是要求学生凭记忆出声地把读过的文字念出来。我认为,积累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记忆,二是出声。记忆,要达到的目的是积累知识,是夯实基础,是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进行铺垫;出声,要达到的目的是强化记忆,是培养语感,是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作好准备。
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各器官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当我们开口诵读时,不仅运动了口腔器官,读出来的声音又会作用于耳朵,当语感信息输入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时,时间差大大缩小,记忆的准确率会大大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大声诵读,可以让我们借助自身敏锐的感受能力,去直接领悟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这样就有了对整篇文章中语言文字的微观感受,也就是有了语感。而复杂的、抽象的分析、综合、概括则是很难培养语感的。反复大声诵读有利于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意韵情趣的整体感悟和把握,更有利于长期记忆。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在黑夜里赶路,忽然有神灵在他的耳边说:“蹲下去,捡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这个人不敢违背神灵的指示,蹲下去,捡了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走出山谷之后,天亮了,他打开袋子一看,便惊呆了:神灵要他捡的竟是钻石。
积累就是捡钻石!人的语言(言语)能力的学习、形成,其实主要是依靠对前人经验的一种模仿,而背诵对语汇材料的积累所起的作用比抽象的“理解”更大。背诵,是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其实,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最基本、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积累!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月河小学。此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副理事长单位)
编辑/于 洪
一、寻找记忆支点
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最初的记忆形态表现为原始的、直接的“自然记忆”,以后随着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才转变为利用某些“媒介”的“文化性记忆”。这种“媒介”即是记忆的“支撑点”。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寻找记忆的支点,课文中每段的中心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重点词语和主导句都能起到记忆支点的作用,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这些词句进行积累,让其成为识记整篇课文的记忆点。如浙教版第八册《燕子》一课,作家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春光图,其中第一段是这样描画燕子的形象的:“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这一段描写了燕子的外形,语句整齐,用词丰富,具有音律的美感。积累这一段关键要抓住字词,如可以抓住“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活泼机灵”这些反映燕子特征的词语来背诵,也可以抓住“……羽毛……翅膀……尾巴……小燕子……”这样对课文进行分解组合,提炼出具有特征性的字词,再填补内容,有助于积累课文。
这里需指出的是,积累时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要一个意思、一个意思地过关。
二、建立记忆表象
小学生感知觉特点决定了他们头脑中留下的视觉、触觉、运动觉等形象性表象要比语词表象多,他们的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教师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可因势利导,将课文内容、记忆材料转换为相应的视觉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显现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和画面,以此促进学生积累。
如朱自清先生的《春》(浙教版第十二册第4课)再现了五幅画面,有“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引导学生积累课文时脑中可以像放电影一样再现画面内容,这样记的时候词句就会从“画面”上流出来。
三、采用循环巩固法
这里的“循环”指的是对所积累的作品的阶段性回读与背诵。根据心理学的原理,记忆是有阶段性的,我们在记忆时要跟遗忘作斗争。遗忘规律告诉我们,记住了的信息很快就会开始遗忘,且开始时遗忘的速度特别快,因此需要及时地复习。若等到记忆中的信息大部分或者完全消失之后再复习,所花的时间就会比及时复习所花的时间更多,正所谓 “及时一针顶九针”。比如教《桂林山水》一文时,学生读过后很快就背出了全文,可过一段时间当我再次要求他们背诵该篇时,发现部分内容已被淡忘了。这时就要要求学生回读。通过回读,大脑皮层受到刺激,会重新唤起记忆,从而巩固记忆。如此循环往复,便能起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四、倡导大声诵读
诵,读出声音来。诵读,就是要求学生凭记忆出声地把读过的文字念出来。我认为,积累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记忆,二是出声。记忆,要达到的目的是积累知识,是夯实基础,是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进行铺垫;出声,要达到的目的是强化记忆,是培养语感,是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作好准备。
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各器官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当我们开口诵读时,不仅运动了口腔器官,读出来的声音又会作用于耳朵,当语感信息输入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时,时间差大大缩小,记忆的准确率会大大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大声诵读,可以让我们借助自身敏锐的感受能力,去直接领悟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这样就有了对整篇文章中语言文字的微观感受,也就是有了语感。而复杂的、抽象的分析、综合、概括则是很难培养语感的。反复大声诵读有利于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意韵情趣的整体感悟和把握,更有利于长期记忆。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在黑夜里赶路,忽然有神灵在他的耳边说:“蹲下去,捡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这个人不敢违背神灵的指示,蹲下去,捡了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走出山谷之后,天亮了,他打开袋子一看,便惊呆了:神灵要他捡的竟是钻石。
积累就是捡钻石!人的语言(言语)能力的学习、形成,其实主要是依靠对前人经验的一种模仿,而背诵对语汇材料的积累所起的作用比抽象的“理解”更大。背诵,是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其实,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最基本、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积累!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月河小学。此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副理事长单位)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