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改革,规定了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反映了教育现代化应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选择。“以人为本”从宏观上讲,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基本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人为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诉求,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人文关怀,关注每个人的权益、自由和价值取向。
一、教育必须实现“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它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人文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当一个社会不再以生产指标和经济增长为最终和唯一目的,当一个社会开始把人的最终发展与幸福作为生活追求目的时,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就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提出追求人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进入21世纪,迎面而来的将是一个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人类作为发展的主体和中心,其全面发展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健康的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依附的基础,健康长寿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新世纪的体、音、美将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成为人类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事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二、教育应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
学术界对“人文精神”有多种理解,观点虽有殊异,但就其内涵,都有着共同之处,即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以人为中心寻求人的自由发展和完善,对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理想的关注。“科学精神”是迷信思想和神学观念的克星,实际上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还在于思维方式和认识事物方式的不同,科学体现的是人类的工具理性,人文则体现价值理性;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科学训练思辨,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人文则评价得失成败。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说过意味深长的话:“医生越是精通科学的思维方式,结果就越有危险地使他的心趋向把人看作物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人文学必须成为大学教育的灵魂。”教育的人文性必须成为教育的灵魂。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一项实践活动,具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内容和属性,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研究方法多样。因此,教育科学需要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精神、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两者相濡以沫、相激相励、共同发展。
三、“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生命本色
对于儿童来说,生命之美,美在天性,美在本色。一个属于儿童的课堂,不仅应该充满儿童的智慧与灵性,而且应该充溢着孩子鲜活、纯美的生命本色。下面从中国学生到美国“语言班”上课产生的诸多疑问谈起:
上课铃还没响,一位美国女教师就匆匆走进了教室,怀里抱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狗。她一边和学生打招呼,一边摆弄着小狗,让小狗做着各种滑稽可笑的动作,引来了大家一阵阵笑声。
这时,美国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它吗?中美学生齐声回答:喜欢!美国教师高兴地走下讲台,一边说着“很好”,一边来到同学们中间,让大家都来摸一摸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小狗做一个友好的表示。这时,美国的学生蜂拥而上,争着要摸要抱,有的还想吻,可老师提议让中国的小客人先来。
对美国教师的提议,我们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兴致与热情,他们一个个端坐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没有一个站起来。任凭美国教师怎么鼓励,课堂始终是一片沉寂。无奈之下,美国教师摊了摊手,只好让急不可待的美国学生上来摸它、逗它,课堂一下子成了美国孩子童心释放的场所。
可是,令两国教师都没有想到的是:刚一下课,我们的学生好像换了一些人似的,竟然围着刚才那只小狗逗了起来,有的抱它,有的摸它,有的还把从国内带来的“中国结”戴在了它的头上,表现出了孩子特有的顽皮与淘气。
看到这一幕,不得不让人愕然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内课外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原本天真、活泼的孩在课堂上压抑了天性,失去了本色?
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只要我们去认真反思和拷问我们平时的教学行为,就不难找到其中真实的答案——我们长期以来缺乏对学生生命本色的尊重。
有人说过,顽皮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会玩的儿童才是聪明的儿童。人在各个生命发展阶段都有自身的生命特性,不能超越,更不能缺失。否则,人的发展是不健全的。因此,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课堂,应该是儿童生命成长的场所,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
要想打造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课堂,我们首先要尊重和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一直以来,我们认为课堂就是学生求知的地方,学习就是学生课堂生活的全部,很少去关注他们作为孩子还有哪些特殊的需要,更少去为孩子创造一个释放童心、展示天性的机会。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应该在观念和行为上尊重和满足儿童在生命成长中的特殊需要,让课堂充满童趣,努力唤醒他们沉睡的童心和天性,让每一个孩子找回自己,变回自己。
其次,避免课堂要求与期待的成人化。课堂要求与期待成人化的状况导致了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学生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在课堂上刻意地压抑自己、约束自己,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他们个性的扭曲和天性的缺失,“儿童味”也就慢慢淡化了。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从调整课堂入手,真正把孩子当孩子看待,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空间,保留自己的性情,甚至允许他们犯这个年龄段才会犯的错误。这样,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能表现出儿童特有的天性。
另外,要把“玩”当成孩子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从儿童成长的过程来看,他们就是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丰富了自己的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学会了感知、体验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认识经验。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不能丢弃这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些“玩”的机会。通过“玩”来培养孩子的求知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既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又能好好地享受童年、享受生活,这样不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本色吗?
四、“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我国实施的“以民族创新为灵魂”的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主体性教育,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等始终作为各种教育和各学科活动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展人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主要方面,科学教育就是通过自身的身心活动,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坚强意志和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正确认识和参与人际关系的一种良好方式。科学教育通过自身主体性认知过程中,“是人把自己身体的健康、强壮和优美作为文化目的结果”。科学教育就是人对自己身心的培养。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个强有力的旋律是人文教育思想下的‘育人’非‘制器’。必须改变以往把人当成培养“劳动工具”、“运动工具”,而忽略人的主体性。
总之,孩子的发展本来就不能只动脑,必须手脑协调、体脑协调,才能最终实现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早已被现代脑科学所证明。活动体系的建立,不正是对这一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吗?
一、教育必须实现“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它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人文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当一个社会不再以生产指标和经济增长为最终和唯一目的,当一个社会开始把人的最终发展与幸福作为生活追求目的时,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就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提出追求人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进入21世纪,迎面而来的将是一个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人类作为发展的主体和中心,其全面发展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健康的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依附的基础,健康长寿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新世纪的体、音、美将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成为人类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事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二、教育应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
学术界对“人文精神”有多种理解,观点虽有殊异,但就其内涵,都有着共同之处,即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以人为中心寻求人的自由发展和完善,对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理想的关注。“科学精神”是迷信思想和神学观念的克星,实际上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还在于思维方式和认识事物方式的不同,科学体现的是人类的工具理性,人文则体现价值理性;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科学训练思辨,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人文则评价得失成败。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说过意味深长的话:“医生越是精通科学的思维方式,结果就越有危险地使他的心趋向把人看作物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人文学必须成为大学教育的灵魂。”教育的人文性必须成为教育的灵魂。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一项实践活动,具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内容和属性,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研究方法多样。因此,教育科学需要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精神、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两者相濡以沫、相激相励、共同发展。
三、“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生命本色
对于儿童来说,生命之美,美在天性,美在本色。一个属于儿童的课堂,不仅应该充满儿童的智慧与灵性,而且应该充溢着孩子鲜活、纯美的生命本色。下面从中国学生到美国“语言班”上课产生的诸多疑问谈起:
上课铃还没响,一位美国女教师就匆匆走进了教室,怀里抱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狗。她一边和学生打招呼,一边摆弄着小狗,让小狗做着各种滑稽可笑的动作,引来了大家一阵阵笑声。
这时,美国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它吗?中美学生齐声回答:喜欢!美国教师高兴地走下讲台,一边说着“很好”,一边来到同学们中间,让大家都来摸一摸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小狗做一个友好的表示。这时,美国的学生蜂拥而上,争着要摸要抱,有的还想吻,可老师提议让中国的小客人先来。
对美国教师的提议,我们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兴致与热情,他们一个个端坐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没有一个站起来。任凭美国教师怎么鼓励,课堂始终是一片沉寂。无奈之下,美国教师摊了摊手,只好让急不可待的美国学生上来摸它、逗它,课堂一下子成了美国孩子童心释放的场所。
可是,令两国教师都没有想到的是:刚一下课,我们的学生好像换了一些人似的,竟然围着刚才那只小狗逗了起来,有的抱它,有的摸它,有的还把从国内带来的“中国结”戴在了它的头上,表现出了孩子特有的顽皮与淘气。
看到这一幕,不得不让人愕然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内课外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原本天真、活泼的孩在课堂上压抑了天性,失去了本色?
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只要我们去认真反思和拷问我们平时的教学行为,就不难找到其中真实的答案——我们长期以来缺乏对学生生命本色的尊重。
有人说过,顽皮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会玩的儿童才是聪明的儿童。人在各个生命发展阶段都有自身的生命特性,不能超越,更不能缺失。否则,人的发展是不健全的。因此,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课堂,应该是儿童生命成长的场所,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
要想打造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课堂,我们首先要尊重和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一直以来,我们认为课堂就是学生求知的地方,学习就是学生课堂生活的全部,很少去关注他们作为孩子还有哪些特殊的需要,更少去为孩子创造一个释放童心、展示天性的机会。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应该在观念和行为上尊重和满足儿童在生命成长中的特殊需要,让课堂充满童趣,努力唤醒他们沉睡的童心和天性,让每一个孩子找回自己,变回自己。
其次,避免课堂要求与期待的成人化。课堂要求与期待成人化的状况导致了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学生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在课堂上刻意地压抑自己、约束自己,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他们个性的扭曲和天性的缺失,“儿童味”也就慢慢淡化了。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从调整课堂入手,真正把孩子当孩子看待,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空间,保留自己的性情,甚至允许他们犯这个年龄段才会犯的错误。这样,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能表现出儿童特有的天性。
另外,要把“玩”当成孩子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从儿童成长的过程来看,他们就是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丰富了自己的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学会了感知、体验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认识经验。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不能丢弃这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些“玩”的机会。通过“玩”来培养孩子的求知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既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又能好好地享受童年、享受生活,这样不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本色吗?
四、“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我国实施的“以民族创新为灵魂”的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主体性教育,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等始终作为各种教育和各学科活动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展人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主要方面,科学教育就是通过自身的身心活动,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坚强意志和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正确认识和参与人际关系的一种良好方式。科学教育通过自身主体性认知过程中,“是人把自己身体的健康、强壮和优美作为文化目的结果”。科学教育就是人对自己身心的培养。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个强有力的旋律是人文教育思想下的‘育人’非‘制器’。必须改变以往把人当成培养“劳动工具”、“运动工具”,而忽略人的主体性。
总之,孩子的发展本来就不能只动脑,必须手脑协调、体脑协调,才能最终实现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早已被现代脑科学所证明。活动体系的建立,不正是对这一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