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现象的启示与高层建筑的近地空间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l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城市设计的视角,结合当今流行的“CBD现象”,分析了当前大城市中心区建设与改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指出高层建筑近地空间与城市空间相结合的必要性。希望通过高层建筑近地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结合,使高层建筑与城市从功能以及环境等各个方面得以整合,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关键词: CBD现象 高层建筑 近地空间
   一、前言
   不知从何时开始,“CBD”这个从前只能在建筑、规划专业刊物上见到的专业词汇开始出现在各种有关房地产与城市建设的报道中。“CBD”一下子变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也成为精明房地产商们爆炒“概念”的切入点之一。加上诸如“SOHO住宅”、“TOWNHOUSE社区”之类的卖点,它一瞬间充斥了所有媒体的版面,令人目不暇接。套用近年来新闻界流行的一个词汇,可以称之为“CBD现象”。
   什么是CBD?CBD是商务中心区(CentralBusinessDistrict)的缩写,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最初被定义为“商业汇聚之处”,这些地方一般都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是现代城市中的重要地区,是一个中心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人气聚集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城市总体战略意图的具体表现,国外人习惯上称之为“市中心”。 在电视屏幕上伴随CBD主题频繁出现的画面不外是纽约的曼哈顿、洛杉矶的downtown,或是东京的新宿:高层建筑林立、灯火通明、摩肩接踵的景象暗示着经济的繁荣,生活的富足。这便导致一些百姓甚至专业人士从中生出一些歧义来:“CBD=高层建筑×n”。CBD的高层化是大城市的一个普遍现象,从根本上是由于商业环境中城市中心区的高地价使然,而其表象背后的本质则是:城市功能的高度聚集化与高度效能化。这正是我们的CBD所缺少的基本特征。单就CBD风头最劲的北京建国门地区而言,高层建筑确实不少——国贸中心、京广中心、航华大厦、惠普大厦、中服大厦……但各幢高层建筑都是自成一统的大而全,彼此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更没有对所处城市地区的功能和结构产生实质性的改善。横向比较起来,国外较为成熟的CBD中,各幢高层建筑的底部,甚至地下几层彼此沟通,与城市成为一体。交通顺畅、彼此通达、功能齐全、舒适便利、空间丰富、充满活力,成为成熟CBD的共同特征。这些正是我们的CBD雏形与高层建筑所缺乏的内在品质。
   二、存在问题
   在我们的城市中,高层建筑特别是其近地空间与城市环境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脱节。这种脱节给城市带来种种弊端和隐患,归纳起来,表现在下列五个方面: (1)建筑单体各自为政、不相关联。
   彼此不能相互补充、相互作用,难以发挥组织城市整体公共生活的作用。 (2)缺乏对公共设施的统筹规划。
   一些适于社会化运作的公共设施(如停车场等)或无人顾及,干脆全免;或如雀之五脏,小规模重复设置,不能充分、合理地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3)现有的开发建设模式造成条块分割。
   城市空间形成单一的街道/建筑二级模式,城市公共空间缺乏且不成系统。建筑单体之间及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以邻为壑,增加了城市负荷。 (4)城市交通体系与其他职能体系缺少方便、直接的联系。
   城市不同种类公交之间及其与步行交通之间缺乏整体化机制,使用不便,又增加了各自的负荷。 (5)高层建筑地面上下空间发展失衡。
   地下空间缺少统筹考虑,为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留下了潜在的弊病。由上述五个方面可以抽象出一个共性,即高层建筑及其环境中公共性的缺失。高层建筑及高层建筑群如不能建立近地空间在建筑与城市间有效的连接职能,而仍延续城市与建筑二级空间结构,则会使近地空间失去彼此之间及与城市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城市环境中的“高层孤岛”现象。当前国内高层建筑近地空间设计的最大症结就在于其功能和空间与城市职能和环境的脱节。这种脱节使城市丧失了理应具有的功能集聚优势,城市各种资源得不到整合、优化,失去生机活力。因此,加强高层建筑近地空间设计,把城市特别是其中心区的高层建筑与城市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整体效益,是未来CBD开发中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
   三、解决方法
   改善高层建筑近地空间的对策有三: (1)与城市交通进行有效的接轨城市的发展,离开一个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是不可想像的。完善合理的交通系统,对激发土地的经济活动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可藉此改善城市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这一点已在近年来各大城市的开发改造过程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高层建筑的交通流量庞大、组成复杂,对城市交通影响巨大。处理好二者关系,将高层建筑近地空间的交通组织纳入城市交通的大背景中予以考虑,使高层建筑乃至城市局部交通做到快捷有序地集散,是减轻城市交通负荷压力的基本途径。
   (2)将城市区域环境加以整合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强烈冲击着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庞大的建设总量和飞快的建设速度,使人们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城市形态、结构功能的调整。占有城市建设总量相当比例的高层建筑因其牵涉城市的众多功能,对城市环境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理所应当地肩负起整合城市环境、调整城市功能、控制城市形态发展的重大使命。近地空间的设计又是建立完整城市空间秩序的关键环节。举个例子,北京东方广场将数座高层建筑底部贯通起来,形成建筑群体的基座。基座顶面是各幢高层建筑间的露天广场花园;基座内部则是贯通地面层与地下一层的步行商业街,并与地铁系统建立了便捷的联系。人们不必先走出地铁再进入建筑,从而方便了使用,同时减少了对地面交通的干扰。其对城市区域空间、功能的整合效果有目共睹,具有一定纵深感的城市景观对突破一贯的沿街“扒皮”式的城市建设与改造模式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3)延续城市的整体文脉在高层建筑近地空间设计中体现并延续城市文脉的巧思妙想俯拾即是。日本横滨标志塔是横滨市的地标性超高层建筑。在其近地空间设计中保留了一处1896年建成的旧横滨第2号船坞(长100 m、宽10~30 m、深10 m)。设计者将其巧妙利用,设计成颇具特色的室外环境,让人们在其中休憩之余,追忆横滨的历史(横滨曾是日本第一大造船业基地和著名的港口城市),畅想横滨的未来,成为唤起市民“集體记忆”的场所。庞大的人口数量、复杂的运转机制、巨大的能源消耗……是所有大城市面临的危机,在城市中心区,CBD区的表现就更为突出。因此,城市及其高层建筑的发展呈现出立体化、集约化、复合化的共同趋势。城市中心区可利用土地的减少实质上就是指旧有的、对城市土地的二维使用模式巳不能适应城市职能立体化要求。因此,当代城市必将趋于土地的集约使用,乃至城市空间的综合利用,即在特定地段中土地的各种用途合理交织、相互补充,以尽量避免土地在时空坐标上的使用“低谷”。应对城市空间进行地上、地面、地下的三维综合开发,以构成一个流动连续的空间体系。高层建筑在占据有限土地资源的前提下,形成紧凑、高效、有序的功能和空间组织模式。在相对集中的生存空间及有限平面范围内,将建筑向空中和地下两端发展,保留较好的地面生态环境是建造高层建筑最为基本、合理的动因。功能和空间的集聚性是实现城市职能顺利运转和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出发点。高层建筑近地空间的品质优劣则是其中关键。
   四、小结高层建筑近地空间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近地空间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同步协调也是大势所趋。成功的设计可以将城市的各项功能联成一体,为近地空间的主体——使用者创造一个舒适、便利、宜人的环境,使城市成为一个富有效率和情感的有机整体,设计者应将目光从单体建筑的狭小范围转向更高层次的城市环境整体,“将社会整体作为最高的业主,承担起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参考资料:
  《建筑资料网》
  《现代高层建筑设计》雷春浓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世界高层建筑》陈一峰等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美学原理》 [美] H.帕克编著 张今译 广西示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环境监测是随着环境污染的形成而产生,并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环境监测既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环境管理效率,必须依靠环境监测。  关键词:环境监测 突发事件 存在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了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全国各类事故造成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数量急剧上升,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给国民经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企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显得愈来愈激烈。因此,如何注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培养技术人才,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作为研究对象,以案例引用的方式,试图让读者明白,注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企业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
期刊
摘 要:分析了在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几个主要问题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消防施工提出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施工;对策1 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消防给水管网 (1)消防给水管网试压没有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管网试压分试漏检验和强度试验两步进行。目前有些工地只对管网进行试漏试验,且试验压力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这样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隐患。 (2)管网安装应采用螺纹、沟槽式管接头或法兰连接;管径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作为工程施工者必须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本文从质量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出发,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施工质量不重视、人员素质不高等,然后论述了推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加强人员管理、健全质量控制的组织网络、监督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在以质量为焦点的新世纪,质量管理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延伸。以此同时,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市政排水管道应用现状分析,阐述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等几方面的认识。  关键词:市政工程 给排水 施工 安全管理  1 市政排水管道应用现状分析  市政工程用的管道,根据管道材质不同可分为钢管、铸铁管、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包括钢塑复合管)四大类:1.1 钢管:钢管一般分为灰口铸铁管和焊接钢管;1.2 铸铁管:铸铁管按材质可分为铸铁管(亦称普通铸铁管)和延性铸铁管(
期刊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稳定下加剧,暴雨洪涝成为非常影响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的气象灾害,另一方面,用水的便捷性使得污水的排放与处理也成为市政建设不可忽视的一项工程。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如何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质量、减少经济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市政给排水,污水处理,施工质量,管理与措施    城市给排水工程施工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随着全
期刊
摘要: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施工企业羸取利润的空间日益缩小,施工企业管理中如何正确归集成本,是企业生存的法宝,笔者对正确规避转分包和重复纳税以及在索赔中如何正确利用合同管理进行索赔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企业管理 成本归集 索赔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了争取中标,普遍压低报价,这就使得施工企业不能得到正常的经济效益,如果不能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正确合理归集工程施工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了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必要性及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对建设工程混凝土裂缝提出如何预防处理裂缝的措施。  关键词:裂缝控制;产生;控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工程建设和使用中混凝土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混凝土裂缝问题,直接影响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和持久性。所以,对于混凝土裂缝,应通过以预防为主的措施对工程进行监控和保障。  1裂缝控制的必要性  按照国家规范对工程建设结构的裂缝做出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住宅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住宅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不仅要满足人们在室内进行生产、生活、工作、休息的要求,还要考虑室内环境合理化、舒适化、科学化;通过人们的活动规律处理好空间关系,空间尺寸,空间比例;合理配置陈设与家具,妥善解决室内通风,采光与照明。  关键词:住宅;功能空间;组合原则;尺度    1、住宅的功能空间  1.1 起居室
期刊
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指各层均采用地板热水辐射采暖方式。各户系统之间相互并联,为双管系统。供回水总立管及每户计量表均设在公共楼梯间内,每户为一回路,分别设置阀门或温控阀,以实现调节功能。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以低温热水作为热源、以地板为发热体、以辐射传热为主,对流换热为辅,是一种对房间气温进行调节的节能采暖系统。该采暖方式具有舒适性强、不占使用面积、高效节能、热稳定性好及可按户计量收费等特点,因此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