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那些老理儿还要遵循吗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5362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从大的社会观念变化,还是从很多人的个体经验出发,人们都会得出类似的结论:鞭炮,年夜饭,春联都不是年味,过年返乡和阖家团聚也不是年味,年味和家乡就是活生生的至亲长辈。长辈在哪家就在哪,根就在哪
  在临近2016年农历新年前一周的一个普通工作日,我陆续接到舅舅、表弟和家里的电话,他们告诉我,姥姥已经溘然离世。
  姥姥九十岁,无病无疾。离世前的一段日子,她体力和精力衰弱得厉害,忽而清醒,忽而失忆,卧床不起。母亲和姨妈、舅舅一直轮流照料她,依照时序为她擦洗喂食,按摩。姥姥离世前三天,昼夜照顾姥姥的母亲才由姨妈和舅舅换班,回到家中修整。
  虽然母亲心里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她也一直是一个坚强和乐观的人。但是,知道与接受,性情达观和直面亲人离世都是两回事。
  我曾看到母亲每每向我和父亲提及姥姥在床上动弹不得,消瘦的皮包骨头时,默默流泪。我们以为她能够坚强地接受那必然到来的日子。但是,当车临近目的地,母亲在车内情绪崩溃地哭泣,喊着“我妈妈没了”时,我还是感受到她心中无法接受的痛。
  车到楼下,尚未停稳,母亲已经拉开车门,一言不发地径直奔进老旧破败的楼宇里,父亲在后面追赶,剩我在那里停车。停好车,我脑海里突然冒出很多想法,第一个想法竟然是,以后过年去哪?
  记忆
  父亲自小父母双亡,被他的哥哥姐姐带大,长大成人之后,他在村内同辈的羡慕之下,当兵远游。他复员成家之后,在外地工作多年,每逢过年,除去看望兄姐之外,时常在年最为重要的几天里——除夕之夜、大年初一、大年初二,陪母亲在姥姥家过年。所以,我脑海里年的记忆,时常是姥爷姥姥家的场景。
  我对绿皮火车印象颇深,大抵也与回姥姥家过年有关。过去没有今日意义上的春运概念,但是,春节期间,候车厅和火车站台也是人头涌动,乘车全凭两个字——冲和挤,检票口放行要冲在人前,冲上站台,抢占有利登车位置,火车抵达站台就要迅速挤入车厢。由于登车秩序完全没有,人过多时,父母会奋力托起我,拜托窗口的旅客把我先送入车厢。我所做的就是焦急地等待父母上车。
  即使车厢拥挤、旅途劳顿,当时的我总会焦急而喜悦得计算火车经历了几站。因为我知道,下车之后,再挤一段时间的公交车,就能见到姥姥姥爷和表兄弟们,家里的饭菜、鞭炮和游戏在等着我。
  小院里的树,外公手间的烟、杯中的烧酒,外婆煮的花生,煎饼和饺子,当年可供迷藏现在却显得逼仄的小巷,被油烟熏黑的厨房,生锈的蜂窝煤炉子、姥爷的自行车、姥姥的弯拐杖、墙上的年画和对联,围坐在一起吃的年夜饭,十四寸黄河电视里春节联欢晚会,就是我儿时关于年的记忆。
  选择
  很多人从各种角度写年和故乡的意义,说教返乡习俗的重要性,说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或是批判传统毫无意义,说家乡是努力奋斗而要逃离的地方,过年返乡没那么重要,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废话。
  时代变迁,习俗与时俱进,离开家乡旅游过年、为了空气质量少放鞭炮都能说明,旧有的年的传统在变化,恪守常规未必是新时代的生活准则;说家是奋斗而要逃离的地方,只是说明,家不是你眷恋的港湾,在被命运迎头痛击之后,你无处可去,你怎么可能忘记你儿时的记忆?
  之所以临近年关很多人归心似箭,期待一顿翘盼已久的年夜饭,之所以过年返乡成为很多人一生的羁绊,只是因为家中尚有老人,年的意义在于家庭团聚,是血脉人心的重新凝聚。
  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人们对物质和心灵生活的追求,都促使新的一代人离开父母和家乡工作生活。无论乡村城市,人口流动是权利、是追求,也是现实的需要,离家和父母远了并不是对“父母在不远游”的背叛,常回家看看也不是尽到了孝道,当日常团聚被工业文明和现代的生活节奏碾得粉碎,过年返乡时常是阖家团聚,亲友共话家常的现实选择。
  无论乡村或是城市,家庭格局正在变化。乡土观念将组建小家庭的举动谓之分家析产。分家之后,长辈的权威和维系力日渐衰落,“关起门来过小日子”的个体家庭的亲情观念往往是要通过节日体现。在乡村,大家庭的团聚是面子问题,家里人多热闹,数代同堂,是子嗣繁盛的表现。每一个小家庭在过年这天融为一个临时的大家庭,对外展示家庭面貌,对内则是平日分散的个体凝聚情谊的机会。
  近几十年来,城市家庭则因独生子女政策的冲击,家小人少。一家团聚(不是回家团聚,与乡村相比,接父母在自己家过年在城市比较多见)是难得的家庭交流和子女尽孝的机会。
  血脉
  家庭以人为依托。俗语说,父在天在,妈在家在,父亲代表着遮风挡雨之处,母亲代表着心灵港湾。说到底,至亲长辈在世,才是当代过年阖家团聚的理由。至亲长辈是传统家庭结构的维系者,他们是传统家庭结构的支柱,他们的离世,会对年和团聚产生很大影响。
  在传统社会里,老人是家庭乃至家族的权威,是家庭团聚的统领者。在具体的生活里,他们是奠定家庭基础,创造家庭财富的先期力量,具有先天的权威地位。家庭财富的分配,家事争端的解决往往由老辈决定。如同一些社会学者所观察的那样,过年的全家相聚往往也是决定家庭事务的机会。
  但是,现代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分配方式发生极大变化,个体凭借能力可以不仰仗老人积累的家产就能自给自足,或是生活得更好。家庭事务的决定权也往往掌控在小家里,也就是所谓的个体独立自主的构建家庭,解决矛盾。因此,现时的过年团聚观念与以往大不相同,团聚更多的不是因为长辈的权威效应,反倒更依赖血脉凝聚的缘故。
  当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亲情疏密的现状更能说明这个问题。乡村或上一代人生活在一个大的概念的家庭里,而现代城市和下一代人生活在人数较少的“小家庭”里。大家庭的人因为共同生活的缘由较为重视亲情,至少在面子上也会保持和亲戚互动。小家庭里的人则不然,或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而重视朋友感情胜过平素较少见面的亲戚感情,或是由于自主生活方式的选择,而看淡年假的传统意义,只是将年假作为休息和旅游的普通机会。   因此,无论从大的社会观念变化,还是从很多人的个体经验出发,人们都会得出类似的结论:年味,或者说团聚的意义要保持下去,长辈在世是最大的原因。鞭炮,年夜饭,春联都不是年味,过年返乡和阖家团聚也不是年味,年味和家乡就是活生生的至亲长辈。长辈在哪家就在哪,根就在哪。
  消散
  就我个体经验而言,这一点十分明显。
  姥爷是先姥姥一步离世的,走的有年头了。曾短暂病愈的癌症,夺去了他的健康,也夺去了他生存的意志。当癌症复发后不久,他曾反复提及停止治疗,为子女省些钱财的愿望。但是,谁会愿意听他的指令?昔日强势的姥爷,在病中权威尽失,没人听他的,所有人的想法都是要治好他,有第一次短暂康复,就会有第二次。
  但是,复发后的癌症,更加不好控制,治疗不过是延续生命的一次次无用努力。时辰一到,尽管家人诸多不舍,姥爷还是撒手人寰。
  姥爷离世后,年的味道明显减少。以往,姥爷会计划和安排过年的各种事宜,全家是以姥爷为中心动员起来的。回想起来,姥爷离世似乎产生了家族权力的空缺,身为独子的舅舅在大家庭里的地位当然不能与姥爷相比,过年的团聚就是团聚,少了以往忙碌准备过年,和规划家族新年计划的景象。姥爷离世之后,姥姥更多是以母亲家族血脉的最高代表而存在的,她在,年味就依然凝聚在血脉里。
  办完姥姥的后事,亲戚们商量了以后过年该如何团聚。结论是依照长幼次序,轮流坐庄聚餐。但是,这种流动的宴席哪会比一大家子人在姥爷姥姥家,环坐在他们身边聚餐更有年味。
  以后过年去哪儿
  那么,以后过年去哪?
  姥姥过世前后,我时常在梦里回到父母现时居住的,那个不在农村也远离城里的家属院。我问自己,那里可否置放我对年的美好记忆呢?那也是我的家乡,何尝不是我与年的血脉联系。
  在那里,小学放学后,和发小们一起在楼下打闹,脏兮兮的书包就那么扔在地上,挂在树上,或是放在大槐树下的石台子上。我们灰头土脸地玩着弹球、洋片,兴致勃勃地看着漫画书,谈论着谁最近买了新的小霸王游戏碟,交流着通关秘籍,家附近的池塘、废弃的水塔是探险的地方。直到天色泛黑,父母们回家吃饭。喊着初中时,家属区附近的工厂依然还能运转,因此,父母单位与家、家与子校的距离不过是五到十分钟的步行距离。到了饭点,一幢幢低矮的楼房或一排排的平房里,亮起黄色灯光,响起炒菜做饭的锅碗声,香气弥漫在每个楼道和门口,饭桌有时就摆在门口,邻家的饭,自家的饭都是自己碗里的饭。楼道里回荡着评书和动画片的声音,单田芳、田连元、葫芦娃、机器猫陪我们度过童年。家属院是一个完全属于孩子们,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空间。
  高中之后,和小伙伴相聚的时光是骑车上学的路上。那个时候,发小们各自进入不同的中学学习,谁遇到什么样的姑娘、老师,谁学会了抽烟喝酒,谁和别人打了架这样的八卦消息都是路上的谈资。天刚亮,大家陆续出门。那个时候路况不好,很多路段都没有路灯,即使没有河滩边升腾的浓雾,车子也骑不快,炫技的人往往会在看不清前路的情况下跌倒在路边,大雾天气里,偶尔会出现身边的同伴突然不见,然后听见一声大喊:车翻了,等等我。
  到了教室,收拾停当之后,最担心的事,不是衣服脏了或者破了,腿上或身上隐隐作痛,而是书包里会不会少了作业或教材,然后静静擦掉穿越雾气而凝结在自己发梢和眉毛上的白色、冰冷、湿润的霜。中午放学或晚自习之后,为了回家加餐、拿生活费或是遇到周末,小伙伴们依然可以相约骑行回家,回家的路像是重获自由的路,欢笑与口哨,甚至是歌声伴着归途,好不热闹。再晚回家,很多父母会在家门口笑盈盈地看着由远及近的孩子们。
  梦里
  我只能在梦里回到当年的场景,现在的家属院已经稍显衰败,院子里全是养老的老年人,和父母打工在外、只好留给老人照顾的咿呀学语的小孩子。
  每次回去,都感觉原先是广阔天地的院子,现在变得很狭小,小到让自己感到不自在。这既是因为自己身形已经长大,原本需要奔跑才能丈量的院子,现在走不了多久就遇到四界,也是因为原来熟悉的环境和人都不在了,院落已经破落,很多发小已经在新的城市打拼,这个院子已经不属于我。
  岁月变迁,院子里熟人越来越少。随着单位工厂倒闭,大批人下岗无业,子弟无法再顺利接班。未上大学的同辈人早已离开院子,就近外出工作,上过大学的则四散各地,越来越难相聚,甚至个别发小杳无音信。回到院子,偶尔会看到讣告,上面会看到有些熟悉的长辈的名字,父母也会偶尔提及某个对我关爱有加的长辈离开人世的消息。
  有的子弟已经把父母接至新的地方安顿,有的长辈已经想办法离开这里,给子女在别的地方安了新家。冬季,因单位衰落,供暖也成了问题,在北京的发小时常急切地问我:家属院里供暖了吗?家乡的气温老人挨得住吗?这些问题,他的父母不会回答他。同龄人已经各自飞翔,追寻梦想,或在某地辛苦努力地生活,聊天群内也找不全所有人,但只要有人提到家属院,大家依然有说不完的美好回忆,只是大家都清楚,家属院没了。
  年的意义,或许就是在血脉凝聚的机会减少中,在逐渐消逝的家乡里,逐渐消解。(作者系香港城市大学法学硕士,西安市中级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审判长)
其他文献
上映时间:10月14日  剧情简介:1991年春夏之交,中原飞机厂家属区内,一起强奸杀人案打破了往日的平静……初二学生曲靖的父亲和留级生张雪的父亲同为负责这起案子的警察。随着案件的一步步侦查,凶手很快被张雪父亲抓到了。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相同手法的强奸杀人案还在发生……而凶案发生的同时,曲靖和张雪也陷入了危险之中。
2016年1月21日,河南省新乡市检察院检察长许晓伟、副检察长陈顺芝等一行到延津县检察院集中征求16名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意见,延津县检察院检察长安新生及该院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陈顺芝首先向代表通报了2015年的全市检察工作,在听取了检察工作通报后,各位代表结合工作和生活的实际,结合群众的议论和意见,展开了掏心窝的座谈,从各方面对检察机关的发展提出了良好的建议。省人大代表、延津县委书
为进一步保障律师执业权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检察院多措并举,积极创新,不断推进律师接待工作深入发展。  一是明确接待工作范围。明确案管中心负责律师预约、查验律师相关手续、向业务部门转达律师有关申请要求或移送律师提交的有关书面材料、为律师查询案件程序性信息和联系办案人为律师提供阅卷、复制卷宗材料服务这五个方面的工作,且对每一项工作流程都进行了细化,推动律师接待工作朝着透明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
近日,有网民实名举报称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发改局局长冷立群曾有冒名顶替上学、在毕业后修改名字掩盖冒名顶替事实等问题。邵阳市委组织部称,经查实,冷立群并非截取盗用蒋录明的录取通知书入学,而是冒用蒋录明的初中学籍、姓名参加中专入学考试,中专毕业分配工作后通过申请改名报告的形式更回原名。目前冷立群已被取消副县长候选人提名资格。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检察院反渎局局长许海沐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淮安人,他体格健壮,举止儒雅,一副斯文的眼镜配以敦厚朴实外表,俨然如一个教书先生,以至于他推着自行车从淮安中学路过的时候,有人把他当成了中学老师,还询问近年来学校的教学情况。  在22年的检察官生涯中,许海沐一直奉行“做人第一要正直,第二要谨慎”观念,先后获得江苏省“公正廉洁执法先进个人”、淮安市“十佳检察官”等多项荣誉。在进入检察院之前,许
8月24日,广东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17年年会在广州召开。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荣军等众多知名法学院教授出席会议。同时,来自广东省法院、公安、检察院及律师界200多名法律工作者参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深化改革背景下诉讼法的前沿问题”的主题展开讨论,本次研讨会由广州市诉讼法学研究会、广州市海珠区检察院承办。  据了解,本次会议采用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检察院批捕一名在当地务工的男子李翔(化名)。李翔通过网络买了把气枪后本想送给父亲,但在家庭聚餐打算先试一下枪,便朝着舅舅扣下了扳机,本以为枪里没有钢珠的李翔,看到舅舅捂着肚子倒在了地上。经医院检查,王某肋骨骨折,右膈肌破裂,右肝、肾贯穿伤,伤势严重。最终,李翔因涉嫌过失致人重伤罪依法批准逮捕,卖给他枪的吴月等人也因涉嫌非法制造、买卖枪支罪被依法批准逮捕。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富锦市检察院本着“实际、实效、实用”原则,以提高干警的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以增强培训质量效益为主线,为干警搭建起学习平台,开展全员分层、分类培训,推进检察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实现了检察教育培训工作新常态。  坚持需求导向。树立“按需培训”理念,积极探索“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以干警为主体”的培训模式。为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举办培训之前,该院全面了解检察岗位需求和
《冤案何以发生》  作者 [美] 吉姆·佩特罗  南希·佩特罗  之一: 监狱里的每个囚犯都会声称自己无罪  俄亥俄州的监狱工作人员摩卡瑞提统计,在他负责的近千名已决重罪犯中,只有两个人宣称自己是无辜的,绝大多数囚犯都没有宣称自己无罪。因为那些坚称自己无辜的嫌疑人或者囚犯往往会丧失辩诉交易和假释的机会。这就得为坚称无罪付出沉重的代价。  真相:研究和经验表明大多数狱中的囚犯都不会声称自己是无辜的,
“我也不知道P2P是啥玩意,就知道网上也能理财。按按鼠标,点点手机,就能钱生钱。”出生于1960年的钱女士这样向《方圆》记者解释自己投资P2P的原因。  去年年初,地铁、电视上到处都是P2P的广告,里面所说的利息远高于银行让钱女士眼睛一亮。之后,而且亲戚、朋友和邻居都说安全的,又可以随时提现,便把好几万养老钱投了进去。  然而,互联网投资并不如纸上宣传的那么安全。到了去年6月份,钱女士开始收不到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