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从大的社会观念变化,还是从很多人的个体经验出发,人们都会得出类似的结论:鞭炮,年夜饭,春联都不是年味,过年返乡和阖家团聚也不是年味,年味和家乡就是活生生的至亲长辈。长辈在哪家就在哪,根就在哪
在临近2016年农历新年前一周的一个普通工作日,我陆续接到舅舅、表弟和家里的电话,他们告诉我,姥姥已经溘然离世。
姥姥九十岁,无病无疾。离世前的一段日子,她体力和精力衰弱得厉害,忽而清醒,忽而失忆,卧床不起。母亲和姨妈、舅舅一直轮流照料她,依照时序为她擦洗喂食,按摩。姥姥离世前三天,昼夜照顾姥姥的母亲才由姨妈和舅舅换班,回到家中修整。
虽然母亲心里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她也一直是一个坚强和乐观的人。但是,知道与接受,性情达观和直面亲人离世都是两回事。
我曾看到母亲每每向我和父亲提及姥姥在床上动弹不得,消瘦的皮包骨头时,默默流泪。我们以为她能够坚强地接受那必然到来的日子。但是,当车临近目的地,母亲在车内情绪崩溃地哭泣,喊着“我妈妈没了”时,我还是感受到她心中无法接受的痛。
车到楼下,尚未停稳,母亲已经拉开车门,一言不发地径直奔进老旧破败的楼宇里,父亲在后面追赶,剩我在那里停车。停好车,我脑海里突然冒出很多想法,第一个想法竟然是,以后过年去哪?
记忆
父亲自小父母双亡,被他的哥哥姐姐带大,长大成人之后,他在村内同辈的羡慕之下,当兵远游。他复员成家之后,在外地工作多年,每逢过年,除去看望兄姐之外,时常在年最为重要的几天里——除夕之夜、大年初一、大年初二,陪母亲在姥姥家过年。所以,我脑海里年的记忆,时常是姥爷姥姥家的场景。
我对绿皮火车印象颇深,大抵也与回姥姥家过年有关。过去没有今日意义上的春运概念,但是,春节期间,候车厅和火车站台也是人头涌动,乘车全凭两个字——冲和挤,检票口放行要冲在人前,冲上站台,抢占有利登车位置,火车抵达站台就要迅速挤入车厢。由于登车秩序完全没有,人过多时,父母会奋力托起我,拜托窗口的旅客把我先送入车厢。我所做的就是焦急地等待父母上车。
即使车厢拥挤、旅途劳顿,当时的我总会焦急而喜悦得计算火车经历了几站。因为我知道,下车之后,再挤一段时间的公交车,就能见到姥姥姥爷和表兄弟们,家里的饭菜、鞭炮和游戏在等着我。
小院里的树,外公手间的烟、杯中的烧酒,外婆煮的花生,煎饼和饺子,当年可供迷藏现在却显得逼仄的小巷,被油烟熏黑的厨房,生锈的蜂窝煤炉子、姥爷的自行车、姥姥的弯拐杖、墙上的年画和对联,围坐在一起吃的年夜饭,十四寸黄河电视里春节联欢晚会,就是我儿时关于年的记忆。
选择
很多人从各种角度写年和故乡的意义,说教返乡习俗的重要性,说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或是批判传统毫无意义,说家乡是努力奋斗而要逃离的地方,过年返乡没那么重要,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废话。
时代变迁,习俗与时俱进,离开家乡旅游过年、为了空气质量少放鞭炮都能说明,旧有的年的传统在变化,恪守常规未必是新时代的生活准则;说家是奋斗而要逃离的地方,只是说明,家不是你眷恋的港湾,在被命运迎头痛击之后,你无处可去,你怎么可能忘记你儿时的记忆?
之所以临近年关很多人归心似箭,期待一顿翘盼已久的年夜饭,之所以过年返乡成为很多人一生的羁绊,只是因为家中尚有老人,年的意义在于家庭团聚,是血脉人心的重新凝聚。
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人们对物质和心灵生活的追求,都促使新的一代人离开父母和家乡工作生活。无论乡村城市,人口流动是权利、是追求,也是现实的需要,离家和父母远了并不是对“父母在不远游”的背叛,常回家看看也不是尽到了孝道,当日常团聚被工业文明和现代的生活节奏碾得粉碎,过年返乡时常是阖家团聚,亲友共话家常的现实选择。
无论乡村或是城市,家庭格局正在变化。乡土观念将组建小家庭的举动谓之分家析产。分家之后,长辈的权威和维系力日渐衰落,“关起门来过小日子”的个体家庭的亲情观念往往是要通过节日体现。在乡村,大家庭的团聚是面子问题,家里人多热闹,数代同堂,是子嗣繁盛的表现。每一个小家庭在过年这天融为一个临时的大家庭,对外展示家庭面貌,对内则是平日分散的个体凝聚情谊的机会。
近几十年来,城市家庭则因独生子女政策的冲击,家小人少。一家团聚(不是回家团聚,与乡村相比,接父母在自己家过年在城市比较多见)是难得的家庭交流和子女尽孝的机会。
血脉
家庭以人为依托。俗语说,父在天在,妈在家在,父亲代表着遮风挡雨之处,母亲代表着心灵港湾。说到底,至亲长辈在世,才是当代过年阖家团聚的理由。至亲长辈是传统家庭结构的维系者,他们是传统家庭结构的支柱,他们的离世,会对年和团聚产生很大影响。
在传统社会里,老人是家庭乃至家族的权威,是家庭团聚的统领者。在具体的生活里,他们是奠定家庭基础,创造家庭财富的先期力量,具有先天的权威地位。家庭财富的分配,家事争端的解决往往由老辈决定。如同一些社会学者所观察的那样,过年的全家相聚往往也是决定家庭事务的机会。
但是,现代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分配方式发生极大变化,个体凭借能力可以不仰仗老人积累的家产就能自给自足,或是生活得更好。家庭事务的决定权也往往掌控在小家里,也就是所谓的个体独立自主的构建家庭,解决矛盾。因此,现时的过年团聚观念与以往大不相同,团聚更多的不是因为长辈的权威效应,反倒更依赖血脉凝聚的缘故。
当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亲情疏密的现状更能说明这个问题。乡村或上一代人生活在一个大的概念的家庭里,而现代城市和下一代人生活在人数较少的“小家庭”里。大家庭的人因为共同生活的缘由较为重视亲情,至少在面子上也会保持和亲戚互动。小家庭里的人则不然,或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而重视朋友感情胜过平素较少见面的亲戚感情,或是由于自主生活方式的选择,而看淡年假的传统意义,只是将年假作为休息和旅游的普通机会。 因此,无论从大的社会观念变化,还是从很多人的个体经验出发,人们都会得出类似的结论:年味,或者说团聚的意义要保持下去,长辈在世是最大的原因。鞭炮,年夜饭,春联都不是年味,过年返乡和阖家团聚也不是年味,年味和家乡就是活生生的至亲长辈。长辈在哪家就在哪,根就在哪。
消散
就我个体经验而言,这一点十分明显。
姥爷是先姥姥一步离世的,走的有年头了。曾短暂病愈的癌症,夺去了他的健康,也夺去了他生存的意志。当癌症复发后不久,他曾反复提及停止治疗,为子女省些钱财的愿望。但是,谁会愿意听他的指令?昔日强势的姥爷,在病中权威尽失,没人听他的,所有人的想法都是要治好他,有第一次短暂康复,就会有第二次。
但是,复发后的癌症,更加不好控制,治疗不过是延续生命的一次次无用努力。时辰一到,尽管家人诸多不舍,姥爷还是撒手人寰。
姥爷离世后,年的味道明显减少。以往,姥爷会计划和安排过年的各种事宜,全家是以姥爷为中心动员起来的。回想起来,姥爷离世似乎产生了家族权力的空缺,身为独子的舅舅在大家庭里的地位当然不能与姥爷相比,过年的团聚就是团聚,少了以往忙碌准备过年,和规划家族新年计划的景象。姥爷离世之后,姥姥更多是以母亲家族血脉的最高代表而存在的,她在,年味就依然凝聚在血脉里。
办完姥姥的后事,亲戚们商量了以后过年该如何团聚。结论是依照长幼次序,轮流坐庄聚餐。但是,这种流动的宴席哪会比一大家子人在姥爷姥姥家,环坐在他们身边聚餐更有年味。
以后过年去哪儿
那么,以后过年去哪?
姥姥过世前后,我时常在梦里回到父母现时居住的,那个不在农村也远离城里的家属院。我问自己,那里可否置放我对年的美好记忆呢?那也是我的家乡,何尝不是我与年的血脉联系。
在那里,小学放学后,和发小们一起在楼下打闹,脏兮兮的书包就那么扔在地上,挂在树上,或是放在大槐树下的石台子上。我们灰头土脸地玩着弹球、洋片,兴致勃勃地看着漫画书,谈论着谁最近买了新的小霸王游戏碟,交流着通关秘籍,家附近的池塘、废弃的水塔是探险的地方。直到天色泛黑,父母们回家吃饭。喊着初中时,家属区附近的工厂依然还能运转,因此,父母单位与家、家与子校的距离不过是五到十分钟的步行距离。到了饭点,一幢幢低矮的楼房或一排排的平房里,亮起黄色灯光,响起炒菜做饭的锅碗声,香气弥漫在每个楼道和门口,饭桌有时就摆在门口,邻家的饭,自家的饭都是自己碗里的饭。楼道里回荡着评书和动画片的声音,单田芳、田连元、葫芦娃、机器猫陪我们度过童年。家属院是一个完全属于孩子们,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空间。
高中之后,和小伙伴相聚的时光是骑车上学的路上。那个时候,发小们各自进入不同的中学学习,谁遇到什么样的姑娘、老师,谁学会了抽烟喝酒,谁和别人打了架这样的八卦消息都是路上的谈资。天刚亮,大家陆续出门。那个时候路况不好,很多路段都没有路灯,即使没有河滩边升腾的浓雾,车子也骑不快,炫技的人往往会在看不清前路的情况下跌倒在路边,大雾天气里,偶尔会出现身边的同伴突然不见,然后听见一声大喊:车翻了,等等我。
到了教室,收拾停当之后,最担心的事,不是衣服脏了或者破了,腿上或身上隐隐作痛,而是书包里会不会少了作业或教材,然后静静擦掉穿越雾气而凝结在自己发梢和眉毛上的白色、冰冷、湿润的霜。中午放学或晚自习之后,为了回家加餐、拿生活费或是遇到周末,小伙伴们依然可以相约骑行回家,回家的路像是重获自由的路,欢笑与口哨,甚至是歌声伴着归途,好不热闹。再晚回家,很多父母会在家门口笑盈盈地看着由远及近的孩子们。
梦里
我只能在梦里回到当年的场景,现在的家属院已经稍显衰败,院子里全是养老的老年人,和父母打工在外、只好留给老人照顾的咿呀学语的小孩子。
每次回去,都感觉原先是广阔天地的院子,现在变得很狭小,小到让自己感到不自在。这既是因为自己身形已经长大,原本需要奔跑才能丈量的院子,现在走不了多久就遇到四界,也是因为原来熟悉的环境和人都不在了,院落已经破落,很多发小已经在新的城市打拼,这个院子已经不属于我。
岁月变迁,院子里熟人越来越少。随着单位工厂倒闭,大批人下岗无业,子弟无法再顺利接班。未上大学的同辈人早已离开院子,就近外出工作,上过大学的则四散各地,越来越难相聚,甚至个别发小杳无音信。回到院子,偶尔会看到讣告,上面会看到有些熟悉的长辈的名字,父母也会偶尔提及某个对我关爱有加的长辈离开人世的消息。
有的子弟已经把父母接至新的地方安顿,有的长辈已经想办法离开这里,给子女在别的地方安了新家。冬季,因单位衰落,供暖也成了问题,在北京的发小时常急切地问我:家属院里供暖了吗?家乡的气温老人挨得住吗?这些问题,他的父母不会回答他。同龄人已经各自飞翔,追寻梦想,或在某地辛苦努力地生活,聊天群内也找不全所有人,但只要有人提到家属院,大家依然有说不完的美好回忆,只是大家都清楚,家属院没了。
年的意义,或许就是在血脉凝聚的机会减少中,在逐渐消逝的家乡里,逐渐消解。(作者系香港城市大学法学硕士,西安市中级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审判长)
在临近2016年农历新年前一周的一个普通工作日,我陆续接到舅舅、表弟和家里的电话,他们告诉我,姥姥已经溘然离世。
姥姥九十岁,无病无疾。离世前的一段日子,她体力和精力衰弱得厉害,忽而清醒,忽而失忆,卧床不起。母亲和姨妈、舅舅一直轮流照料她,依照时序为她擦洗喂食,按摩。姥姥离世前三天,昼夜照顾姥姥的母亲才由姨妈和舅舅换班,回到家中修整。
虽然母亲心里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她也一直是一个坚强和乐观的人。但是,知道与接受,性情达观和直面亲人离世都是两回事。
我曾看到母亲每每向我和父亲提及姥姥在床上动弹不得,消瘦的皮包骨头时,默默流泪。我们以为她能够坚强地接受那必然到来的日子。但是,当车临近目的地,母亲在车内情绪崩溃地哭泣,喊着“我妈妈没了”时,我还是感受到她心中无法接受的痛。
车到楼下,尚未停稳,母亲已经拉开车门,一言不发地径直奔进老旧破败的楼宇里,父亲在后面追赶,剩我在那里停车。停好车,我脑海里突然冒出很多想法,第一个想法竟然是,以后过年去哪?
记忆
父亲自小父母双亡,被他的哥哥姐姐带大,长大成人之后,他在村内同辈的羡慕之下,当兵远游。他复员成家之后,在外地工作多年,每逢过年,除去看望兄姐之外,时常在年最为重要的几天里——除夕之夜、大年初一、大年初二,陪母亲在姥姥家过年。所以,我脑海里年的记忆,时常是姥爷姥姥家的场景。
我对绿皮火车印象颇深,大抵也与回姥姥家过年有关。过去没有今日意义上的春运概念,但是,春节期间,候车厅和火车站台也是人头涌动,乘车全凭两个字——冲和挤,检票口放行要冲在人前,冲上站台,抢占有利登车位置,火车抵达站台就要迅速挤入车厢。由于登车秩序完全没有,人过多时,父母会奋力托起我,拜托窗口的旅客把我先送入车厢。我所做的就是焦急地等待父母上车。
即使车厢拥挤、旅途劳顿,当时的我总会焦急而喜悦得计算火车经历了几站。因为我知道,下车之后,再挤一段时间的公交车,就能见到姥姥姥爷和表兄弟们,家里的饭菜、鞭炮和游戏在等着我。
小院里的树,外公手间的烟、杯中的烧酒,外婆煮的花生,煎饼和饺子,当年可供迷藏现在却显得逼仄的小巷,被油烟熏黑的厨房,生锈的蜂窝煤炉子、姥爷的自行车、姥姥的弯拐杖、墙上的年画和对联,围坐在一起吃的年夜饭,十四寸黄河电视里春节联欢晚会,就是我儿时关于年的记忆。
选择
很多人从各种角度写年和故乡的意义,说教返乡习俗的重要性,说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或是批判传统毫无意义,说家乡是努力奋斗而要逃离的地方,过年返乡没那么重要,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废话。
时代变迁,习俗与时俱进,离开家乡旅游过年、为了空气质量少放鞭炮都能说明,旧有的年的传统在变化,恪守常规未必是新时代的生活准则;说家是奋斗而要逃离的地方,只是说明,家不是你眷恋的港湾,在被命运迎头痛击之后,你无处可去,你怎么可能忘记你儿时的记忆?
之所以临近年关很多人归心似箭,期待一顿翘盼已久的年夜饭,之所以过年返乡成为很多人一生的羁绊,只是因为家中尚有老人,年的意义在于家庭团聚,是血脉人心的重新凝聚。
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人们对物质和心灵生活的追求,都促使新的一代人离开父母和家乡工作生活。无论乡村城市,人口流动是权利、是追求,也是现实的需要,离家和父母远了并不是对“父母在不远游”的背叛,常回家看看也不是尽到了孝道,当日常团聚被工业文明和现代的生活节奏碾得粉碎,过年返乡时常是阖家团聚,亲友共话家常的现实选择。
无论乡村或是城市,家庭格局正在变化。乡土观念将组建小家庭的举动谓之分家析产。分家之后,长辈的权威和维系力日渐衰落,“关起门来过小日子”的个体家庭的亲情观念往往是要通过节日体现。在乡村,大家庭的团聚是面子问题,家里人多热闹,数代同堂,是子嗣繁盛的表现。每一个小家庭在过年这天融为一个临时的大家庭,对外展示家庭面貌,对内则是平日分散的个体凝聚情谊的机会。
近几十年来,城市家庭则因独生子女政策的冲击,家小人少。一家团聚(不是回家团聚,与乡村相比,接父母在自己家过年在城市比较多见)是难得的家庭交流和子女尽孝的机会。
血脉
家庭以人为依托。俗语说,父在天在,妈在家在,父亲代表着遮风挡雨之处,母亲代表着心灵港湾。说到底,至亲长辈在世,才是当代过年阖家团聚的理由。至亲长辈是传统家庭结构的维系者,他们是传统家庭结构的支柱,他们的离世,会对年和团聚产生很大影响。
在传统社会里,老人是家庭乃至家族的权威,是家庭团聚的统领者。在具体的生活里,他们是奠定家庭基础,创造家庭财富的先期力量,具有先天的权威地位。家庭财富的分配,家事争端的解决往往由老辈决定。如同一些社会学者所观察的那样,过年的全家相聚往往也是决定家庭事务的机会。
但是,现代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分配方式发生极大变化,个体凭借能力可以不仰仗老人积累的家产就能自给自足,或是生活得更好。家庭事务的决定权也往往掌控在小家里,也就是所谓的个体独立自主的构建家庭,解决矛盾。因此,现时的过年团聚观念与以往大不相同,团聚更多的不是因为长辈的权威效应,反倒更依赖血脉凝聚的缘故。
当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亲情疏密的现状更能说明这个问题。乡村或上一代人生活在一个大的概念的家庭里,而现代城市和下一代人生活在人数较少的“小家庭”里。大家庭的人因为共同生活的缘由较为重视亲情,至少在面子上也会保持和亲戚互动。小家庭里的人则不然,或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而重视朋友感情胜过平素较少见面的亲戚感情,或是由于自主生活方式的选择,而看淡年假的传统意义,只是将年假作为休息和旅游的普通机会。 因此,无论从大的社会观念变化,还是从很多人的个体经验出发,人们都会得出类似的结论:年味,或者说团聚的意义要保持下去,长辈在世是最大的原因。鞭炮,年夜饭,春联都不是年味,过年返乡和阖家团聚也不是年味,年味和家乡就是活生生的至亲长辈。长辈在哪家就在哪,根就在哪。
消散
就我个体经验而言,这一点十分明显。
姥爷是先姥姥一步离世的,走的有年头了。曾短暂病愈的癌症,夺去了他的健康,也夺去了他生存的意志。当癌症复发后不久,他曾反复提及停止治疗,为子女省些钱财的愿望。但是,谁会愿意听他的指令?昔日强势的姥爷,在病中权威尽失,没人听他的,所有人的想法都是要治好他,有第一次短暂康复,就会有第二次。
但是,复发后的癌症,更加不好控制,治疗不过是延续生命的一次次无用努力。时辰一到,尽管家人诸多不舍,姥爷还是撒手人寰。
姥爷离世后,年的味道明显减少。以往,姥爷会计划和安排过年的各种事宜,全家是以姥爷为中心动员起来的。回想起来,姥爷离世似乎产生了家族权力的空缺,身为独子的舅舅在大家庭里的地位当然不能与姥爷相比,过年的团聚就是团聚,少了以往忙碌准备过年,和规划家族新年计划的景象。姥爷离世之后,姥姥更多是以母亲家族血脉的最高代表而存在的,她在,年味就依然凝聚在血脉里。
办完姥姥的后事,亲戚们商量了以后过年该如何团聚。结论是依照长幼次序,轮流坐庄聚餐。但是,这种流动的宴席哪会比一大家子人在姥爷姥姥家,环坐在他们身边聚餐更有年味。
以后过年去哪儿
那么,以后过年去哪?
姥姥过世前后,我时常在梦里回到父母现时居住的,那个不在农村也远离城里的家属院。我问自己,那里可否置放我对年的美好记忆呢?那也是我的家乡,何尝不是我与年的血脉联系。
在那里,小学放学后,和发小们一起在楼下打闹,脏兮兮的书包就那么扔在地上,挂在树上,或是放在大槐树下的石台子上。我们灰头土脸地玩着弹球、洋片,兴致勃勃地看着漫画书,谈论着谁最近买了新的小霸王游戏碟,交流着通关秘籍,家附近的池塘、废弃的水塔是探险的地方。直到天色泛黑,父母们回家吃饭。喊着初中时,家属区附近的工厂依然还能运转,因此,父母单位与家、家与子校的距离不过是五到十分钟的步行距离。到了饭点,一幢幢低矮的楼房或一排排的平房里,亮起黄色灯光,响起炒菜做饭的锅碗声,香气弥漫在每个楼道和门口,饭桌有时就摆在门口,邻家的饭,自家的饭都是自己碗里的饭。楼道里回荡着评书和动画片的声音,单田芳、田连元、葫芦娃、机器猫陪我们度过童年。家属院是一个完全属于孩子们,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空间。
高中之后,和小伙伴相聚的时光是骑车上学的路上。那个时候,发小们各自进入不同的中学学习,谁遇到什么样的姑娘、老师,谁学会了抽烟喝酒,谁和别人打了架这样的八卦消息都是路上的谈资。天刚亮,大家陆续出门。那个时候路况不好,很多路段都没有路灯,即使没有河滩边升腾的浓雾,车子也骑不快,炫技的人往往会在看不清前路的情况下跌倒在路边,大雾天气里,偶尔会出现身边的同伴突然不见,然后听见一声大喊:车翻了,等等我。
到了教室,收拾停当之后,最担心的事,不是衣服脏了或者破了,腿上或身上隐隐作痛,而是书包里会不会少了作业或教材,然后静静擦掉穿越雾气而凝结在自己发梢和眉毛上的白色、冰冷、湿润的霜。中午放学或晚自习之后,为了回家加餐、拿生活费或是遇到周末,小伙伴们依然可以相约骑行回家,回家的路像是重获自由的路,欢笑与口哨,甚至是歌声伴着归途,好不热闹。再晚回家,很多父母会在家门口笑盈盈地看着由远及近的孩子们。
梦里
我只能在梦里回到当年的场景,现在的家属院已经稍显衰败,院子里全是养老的老年人,和父母打工在外、只好留给老人照顾的咿呀学语的小孩子。
每次回去,都感觉原先是广阔天地的院子,现在变得很狭小,小到让自己感到不自在。这既是因为自己身形已经长大,原本需要奔跑才能丈量的院子,现在走不了多久就遇到四界,也是因为原来熟悉的环境和人都不在了,院落已经破落,很多发小已经在新的城市打拼,这个院子已经不属于我。
岁月变迁,院子里熟人越来越少。随着单位工厂倒闭,大批人下岗无业,子弟无法再顺利接班。未上大学的同辈人早已离开院子,就近外出工作,上过大学的则四散各地,越来越难相聚,甚至个别发小杳无音信。回到院子,偶尔会看到讣告,上面会看到有些熟悉的长辈的名字,父母也会偶尔提及某个对我关爱有加的长辈离开人世的消息。
有的子弟已经把父母接至新的地方安顿,有的长辈已经想办法离开这里,给子女在别的地方安了新家。冬季,因单位衰落,供暖也成了问题,在北京的发小时常急切地问我:家属院里供暖了吗?家乡的气温老人挨得住吗?这些问题,他的父母不会回答他。同龄人已经各自飞翔,追寻梦想,或在某地辛苦努力地生活,聊天群内也找不全所有人,但只要有人提到家属院,大家依然有说不完的美好回忆,只是大家都清楚,家属院没了。
年的意义,或许就是在血脉凝聚的机会减少中,在逐渐消逝的家乡里,逐渐消解。(作者系香港城市大学法学硕士,西安市中级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审判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