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央行召集各大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部门负责人召开了全天会议,讨论商业银行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相关事宜。也就是说,在银行金融互联网化趋势的带动下,特别是在以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开始逐步进入市场并开展试验的情况下,一旦银行开卡、办卡等线下业务“亲见申请人”的要求被放开,银行业在线下业务优势的最后一块屏障也就没有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传统银行业为什么一直热衷于以网点扩张为核心的业务和布局扩张模式?因为很大程度上而言,在传统的业务发展逻辑中,更多的网点意味着更多的客户覆盖面和客户的渗透率,特别是在银行业务竞争比价单一,同质化甚至是重复的时候,网点的多寡也就成为了线下业务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对于客户而言,除非是有特别强的银行品牌忠诚度,否则还是以银行服务距离的远近来决定产品和业务的购买选择。
因此,在此前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内,银行的业务模式是在规模和资产驱动为表现,以网点的数量规模和覆盖面来作为直观依据的一种规模化线下发展模式。对于各个层级的银行而言,全国性的大银行由于网点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因此线下的优势也就比较突出,而区域化的中小银行由于部分是不能异地经营的,因此也就在本地具有网点和业务的优势。
但是,随着未来科技化手段对银行服务模式的颠覆,银行这种以线下网点为服务模式的路径将被彻底颠覆。很简单,一旦银行服务可以通过便捷、安全的线上方式来获取,用户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和更高效的操作方式中获得体验,那么线下网点的竞争优势也将慢慢丧失。
实际上,在银行业务电子化程度的把握上,此前一直受制于监管方面的底线,由于在开卡、办卡,购买理财等业务初始流程阶段,都还没有放开对办理人和购买人的线下身份审核,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就使得客户必须去线下的网点获得这种服务,也就成为了银行在这几年网点规模化扩张的一种必要理由。
包括此前银行业开始尝试的直销银行模式,只能配置比较简单的支付和存款类产品,而在理财业务等需要线下面签的业务上就很难全面开通线上购买,而且直销银行的账号也多是和线下的已办理银行卡绑定。这就说明,如果这个线下办理银行卡“亲见申请人”的要求不放开,不仅会进一步束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深度,对银行业自身的金融互联网化也会有很大的限制。
那么此次央行召集各大银行商量放开银行卡远程开户,意味着什么?
第一个是对远程开户模式的认可,因为从现有的技术条件看,网上的远程开户,以及根据人脸识别技术等手段,通过与公安部的个人信息资料的绑定,实际上可以起到很好的确认申请人是否与实际信息相符的能力。而且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也并没有实际案例说明其风险就一定大于线下的传统面签。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网上办银行卡,开账号就成为可能,而不用去网点办理。
第二,进一步释放了网络银行的活力。此前,央行叫停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虚拟信用支付,一方面是以支付安全为由,另一方面就是以信用卡账号开设必须进行严格的线下申请人亲自申请的规范性操作为由。至今,虚拟信用支付还没有放开,而阿里和京东分别用消费信贷产品和赊销购物的方式绕开了信用卡的严格监管,充实了平台上的信用支付服务。随着微众银行的上线,以及此次央行对远程开户的探讨,说明未来网络银行将会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而且对线下客户的吸引力也会更大。因为基本上不需要用到线下的银行服务,在网络上就可以实现办卡,理财和信贷等服务。
第三,也为银行自己开拓了另一片天地。实际上,对于国内业务电子化程度比较高的银行,基本上80%到90%的业务都可以采用电子化、网络化的方式来解决,包括开卡服务,很多银行已经配置了VTM可视频的服务,用户可以使用VTM与客户服务终端来进行自动的开卡服务。如果可以实现网络的远程开户,那么就是将这种自助的服务从网点搬上了网络,而且可以和其他电子化业务配套起来。虽然银行短期内实现业务的网络化还有困难,但是这也等于是给银行业一个蜕变的机会。
对于还在以线下网点规模扩张为思路的银行而言,短期几年可能会有一定的规模化效应体现,但是长期来看,边际效应会越来越递减,因为远程开户将扯掉银行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网点存在的物理意义已经不复存在,未来的竞争取决于谁能获取更多的用户终端和入口,而这些入口将大部分通过自助和网络来体现,而并非是网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传统银行业为什么一直热衷于以网点扩张为核心的业务和布局扩张模式?因为很大程度上而言,在传统的业务发展逻辑中,更多的网点意味着更多的客户覆盖面和客户的渗透率,特别是在银行业务竞争比价单一,同质化甚至是重复的时候,网点的多寡也就成为了线下业务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对于客户而言,除非是有特别强的银行品牌忠诚度,否则还是以银行服务距离的远近来决定产品和业务的购买选择。
因此,在此前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内,银行的业务模式是在规模和资产驱动为表现,以网点的数量规模和覆盖面来作为直观依据的一种规模化线下发展模式。对于各个层级的银行而言,全国性的大银行由于网点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因此线下的优势也就比较突出,而区域化的中小银行由于部分是不能异地经营的,因此也就在本地具有网点和业务的优势。
但是,随着未来科技化手段对银行服务模式的颠覆,银行这种以线下网点为服务模式的路径将被彻底颠覆。很简单,一旦银行服务可以通过便捷、安全的线上方式来获取,用户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和更高效的操作方式中获得体验,那么线下网点的竞争优势也将慢慢丧失。
实际上,在银行业务电子化程度的把握上,此前一直受制于监管方面的底线,由于在开卡、办卡,购买理财等业务初始流程阶段,都还没有放开对办理人和购买人的线下身份审核,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就使得客户必须去线下的网点获得这种服务,也就成为了银行在这几年网点规模化扩张的一种必要理由。
包括此前银行业开始尝试的直销银行模式,只能配置比较简单的支付和存款类产品,而在理财业务等需要线下面签的业务上就很难全面开通线上购买,而且直销银行的账号也多是和线下的已办理银行卡绑定。这就说明,如果这个线下办理银行卡“亲见申请人”的要求不放开,不仅会进一步束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深度,对银行业自身的金融互联网化也会有很大的限制。
那么此次央行召集各大银行商量放开银行卡远程开户,意味着什么?
第一个是对远程开户模式的认可,因为从现有的技术条件看,网上的远程开户,以及根据人脸识别技术等手段,通过与公安部的个人信息资料的绑定,实际上可以起到很好的确认申请人是否与实际信息相符的能力。而且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也并没有实际案例说明其风险就一定大于线下的传统面签。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网上办银行卡,开账号就成为可能,而不用去网点办理。
第二,进一步释放了网络银行的活力。此前,央行叫停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虚拟信用支付,一方面是以支付安全为由,另一方面就是以信用卡账号开设必须进行严格的线下申请人亲自申请的规范性操作为由。至今,虚拟信用支付还没有放开,而阿里和京东分别用消费信贷产品和赊销购物的方式绕开了信用卡的严格监管,充实了平台上的信用支付服务。随着微众银行的上线,以及此次央行对远程开户的探讨,说明未来网络银行将会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而且对线下客户的吸引力也会更大。因为基本上不需要用到线下的银行服务,在网络上就可以实现办卡,理财和信贷等服务。
第三,也为银行自己开拓了另一片天地。实际上,对于国内业务电子化程度比较高的银行,基本上80%到90%的业务都可以采用电子化、网络化的方式来解决,包括开卡服务,很多银行已经配置了VTM可视频的服务,用户可以使用VTM与客户服务终端来进行自动的开卡服务。如果可以实现网络的远程开户,那么就是将这种自助的服务从网点搬上了网络,而且可以和其他电子化业务配套起来。虽然银行短期内实现业务的网络化还有困难,但是这也等于是给银行业一个蜕变的机会。
对于还在以线下网点规模扩张为思路的银行而言,短期几年可能会有一定的规模化效应体现,但是长期来看,边际效应会越来越递减,因为远程开户将扯掉银行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网点存在的物理意义已经不复存在,未来的竞争取决于谁能获取更多的用户终端和入口,而这些入口将大部分通过自助和网络来体现,而并非是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