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翻译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03157017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多年民族语文翻译实践经验,指出文献翻译要重点处理好忠实与准确、自然、创新之间的关系,对译文如何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做到实质忠实和自然流畅、如何辩证看待忠实原文与翻译创新,结合实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文献;民族语文;翻译;忠实原文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2-127-03
  【本文著录格式】古丽皮娜·加迪 .忠实翻译须处理好三个关系[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2):127-129.
  引言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语文翻译在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入新时期以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传播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者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行者,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肩负的首要职责,是用少数民族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项工作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复杂性。因此,党和国家重要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论述、著作等中央文件文献的民族语文翻译,对翻译人员的素質和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
  笔者作为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的一员,20年来有幸多次参加党代会和全国两会文件哈萨克语翻译,参与完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以及《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政府白皮书等重大翻译任务,在翻译中学习、学习中翻译,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对文献翻译时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在此提出来,与各位翻译界的同仁讨论,希望能有益于推动新时期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开展。
  一、处理好“忠实”与“准确”的关系
  文献的特点是内容政策性强,文字高度浓缩;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集中呈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和语言特点。由于文本的特殊性和严肃性,“忠实、准确、流畅”一直以来都是文献翻译机构遵循的基本翻译原则。在实际翻译实践中,“忠实原文”看似是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也是最高、最难的要求。这主要涉及“忠实原文”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是准确理解,二是准确表达。准确理解是做好翻译的前提,这也决定了翻译的成败。例如,我们在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时,遇到这样的句子:“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句子中的“改革”和“探索”两个词是什么关系?是“对改革的探索”还是“改革和探索”?或许这个问题在汉语中读起来没有什么疑难,但是翻译人员必须搞清楚这一连串动词之间的关系。为慎重起见,两会民族语文翻译组专门配备的质疑小组向文件起草部门征询解释,得到的答复是“专门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既有改革也有探索,所以这两个词可理解为并列关系”,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望文生义译为“对改革的探索”。
  翻译创新与忠实原文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两者既是对立的,也是互补的。忠实原文应该是创新的出发点,并贯穿其中,而翻译创新应该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忠实原文”。比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要“壮大战略力量和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其中“新质”的翻译很有难度,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并使用一个简明扼要的词语来对应。“新质作战力量”的核心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那么,“新质”的“质”翻译成什么更接近原文的内涵?有的语种译为“形态”,有的语种译为“性质或种类、特点”,哪一种更接近,但还有待进一步推敲。
  结语
  文献翻译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尽管在翻译中充分再现原文的意义、语气、感情和文体风格是最理想的翻译境界,但两种语言本身和文化的差距常常会使这一理想目标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因此,在准确理解原文、履行忠实原文责任的同时,如何保持译文通顺自然,精益求精、与时俱进,使译文适应译入语读者的阅读要求,最大程度使读者达到原文读者的阅读体验,将党和国家的思想理念、方针政策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少数民族干部群众,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译者思考、坚持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作者简介:古丽皮娜·加迪,女,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哈萨克语文室副译审。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献翻译、法律翻译。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幼儿园小班幼儿安全感情况与特点,并就其特点给到解决方案。方法:本文通过对幼儿园小班的135名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安全现状特点。结果:幼儿园小班幼儿安全感与年龄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小班幼儿安全感的发展水平与性别无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安全感的水平会不断提高。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安全感;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陕西影视剧近年来迅速崛起,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在多样文化并存,中国影视剧百花齐放的今天,走出一条具有陕西独特文化样态和本土影视文化景观的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影视;陕军;文化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2-101-03  【本文著录格式】王敏瑶.浅析影视陕军的崛起和嬗变[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2):10
目的 分析开腹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无瘤技术的护理配合对患者不良反应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按其护理方式分组,其中40
【摘要】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其文明史展现了极其辉煌灿烂的一页。传统优秀音乐文化也同样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几千年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提高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挖掘其立德树人的素材,推动其发展与创新,并融进高校思政教育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思政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为何非遗需要保护传承呢?因为它们和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有些“格格不入”,如果不采取措施,它们将会慢慢消亡。非遗的传承保护方式有很多种。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让非遗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被人们所重新接受,重新焕发生命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非遗实现产业化运作。在产业化建设上,不同类别的非遗必须区别对待,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都适合产业,适合产业的非遗也会因为类别的不同,产业化路径有着很大的区别。
【摘要】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变化,大学生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是践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要求,是激发大学生发展动力的内在要求。把优秀传统文化中整体为上的价值观、集体取向的自我观、辩证平衡的思维观、注重内省的心理调适观、和谐团结的人际观、勤奋进取的学习观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师德养成中,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全面
【摘要】麻纸是中国古代出现最早的纸张,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麻纸都是社会上的主流用纸,隋唐时期仍能见到关于麻纸的记载。宋代以后,麻纸逐渐衰落,仅在北方的陕西、山西、甘肃、山东及东北少量生产,从市场视域出发,探寻宋代以后麻纸能够在北方区域传承的原因。研究发现,麻纸的特性适应北方的区域环境,能够满足生活使用、民俗应用和日常书写,并与当地的建筑和民俗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麻纸文化。  【关键词】 麻纸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新教师,一学期结束后有着颇多的感想.笔
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其实都与文明礼仪有关系,比如课堂礼仪、服饰仪表、尊师礼仪、集会礼仪、升国旗仪式、公共场所礼仪、婚丧嫁娶礼仪等.那么,合唱与文明礼仪有关系吗?
【摘要】轧筝,擦弦乐器,起源于唐代,流行于唐代宫廷。宋元时期,轧筝走出宫廷,作为杂剧或民间乐队的演奏乐器,盛行于勾栏瓦舍之中。明时期的轧筝重返宫廷,形制与演奏方法多样,达到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清代轧筝作为宫廷宴乐番部合奏乐的演奏乐器与北方小曲的伴奏乐器,与火不思、三弦、八角鼓等乐器共振作。轧筝的发展与变迁体现了华夏民族置于文化背景、审美观念之上的一种音乐思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特征。虽经过多个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