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闪活动特征分析

来源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zhanghu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闪电定位所取得的2007—2009年的浙江省地闪资料,初步研究其地闪特征.地闪中绝大多数是负闪,其平均强度为33.2 kA,地闪出现最多的强度范围是20~40 kA.地闪活动具有明显的日变化,总体呈单峰形式,总地闪频次峰值和负闪频次峰值出现时段都在14:00—16:00,而正闪频次落后于总地闪和负闪峰值2~4小时,23:00至次日11:00平均地闪频次每小时20次以下.地闪的月变化也呈单峰型分布,其中1月份、12月份地闪极其稀少,主要集中在6—8月份,以8月份为最多,正闪和负闪的各月变化与地
其他文献
林木细根(≤2 mm)是树木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是陆地生态系统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细根生长过程及其寿命是建立全球碳及养分循环模型的关键.本试验采用微根管技术对11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细根生长、衰老、死亡的动态过程进行了为期1年半的监测,运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细根存活率及中值寿命(Median rootlongevity,M
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或事件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主要是:真、实、强、短、快、活。当前,我们正处在新媒体形态急剧崛起的时代,媒体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转变。有人用狄更斯《双城记》
研究了竹炭对水溶液中乙酰甲胺磷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竹炭用量、粒径、溶液pH值和乙酰甲胺磷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竹炭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吸附主要受竹炭用量、粒径、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酸性条件有利于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吸附.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动态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粒径为0.3~0.15mm的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吸附主要发生在50 min之内,此后吸附率变化很
通过LI-8100土壤碳通量测定仪对中亚热带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温度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峰值出现在16:00,但坡耕地均出现在14:0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趋势大致呈单峰变化,呼吸速率在12:00—16:00之间达到一天的最大值,而在6:00达到最小值,但杉木林与木荷林土壤呼吸速率在夏季呈现出不规则的多峰变化,不同季节呼吸速率最
~~
期刊
基于对河北省饶阳县三家物联网蔬菜龙头企业的实地调研.发现物联网技术在河北省蔬菜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研究表明:河北省物联网技术处于发展的初期,存在对物联网
以福建省闽侯白沙国有林场为研究区,采用地形图、QuickBird遥感影像和森林经理调查资料,根据湿地松生长对海拔、坡度、坡向等立地因子的适应特点计算出归一化的地形因子综合等级,并进一步与湿地松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地形因子综合等级在林龄小于19年时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而之后则呈负相关或不相关.联系湿地松的生长周期和经营措施,分析认为,湿地松的生长衰退及相应的林分改
对湖南湘西铅锌矿区的菊科植物进行了2次调查,采集了大量土壤和植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Cd、Pb、Zn和Cu的含量.样方法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内常见的菊科植物共有20种,万民岗、李梅、大田湾及三立分别有10种、17种、9种、5种,所有菊科植物Cd、Pb、Zn和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1、104.0、744.0和15.0 mg.kg-1,其中有4种如苍耳(Xanthium sibiricum)、野艾蒿
选择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作为监测点,通过测定空气正、负离子浓度,空气温、湿度,风速,光量子等项目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天空气负离子浓度有一个高峰期,出现在8:00—9:00;8月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风速和光量子的增大而降低.
地理科学学院杨玉盛教授主持的《杉木人工林碳吸存与碳计量技术》获200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钟全林教授主持的《刨花楠优良种植材料选育与造林技术研究》获得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