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控措施及成效分析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iyigj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难以根除的特点。进入21世纪,随着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小麦种子的频繁调运,小麦全蚀病迅速发展,危害逐年加重,给河南省焦作市小麦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控制该病的传播和蔓延就成了植保工作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从2006年开始,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下,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对小麦全蚀病进行综合防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达到了“不扩散、不危害、不成灾”的预期目标。
   一、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控措施
   小麦全蚀病的防控策略和目标是:加强检疫,保护无病区,封锁零星病区,控制重病区。通过3~5年的时间,把小麦全蚀病发生危害控制在较低程度,达到小麦全蚀病“不扩散、不危害、不成灾”的目的。
   (一)保障措施
   1.政府主导,财政支持。2006年,焦作市政府开始下发通知开展小麦全蚀病防控工作的文件,当年5月在孟州市召开各级政府防控现场会,随后各县(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市)长任组长,农业局、财政局及有关乡镇(办事处)领导参加的小麦全蚀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防控资金、物资、防控措施的落实和督导。市县两级财政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政府资金用于统一招标和采购物资。以后每年各地政府财政都对全蚀病防控资金予以预算列支,确保防控资金落实到位。政府主导,财政支持,有力推动了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
   2.加强检疫,封锁源头。加强植物检疫工作,进行种子源头管理对遏制小麦全蚀病的发展蔓延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是加强小麦种子产地检疫,病区不得安排种子基地,对在田检中发现有全蚀病发生的种子田坚决予以报废;其次是加强调运检疫落实备案制度,不得在病区引种和调出;再次是开展检疫执法大检查,打击违法调运事件;最后是做好除害处理,凡种子田必须用指定药剂拌种,否则不予检疫,不得做种用。
   3.技术指导,宣传培训。各地都成立了以植保专家为主的小麦全蚀病防控技术组,负责制订封锁和防控方案,对防控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和督查。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印发宣传和技术资料,对基层农技员、农民群众进行技术培训,确保防控效果。
   4.试验示范,科学防控。2006年小麦播种时就开始安排小麦全蚀病防控试验研究项目,同时安排综合防控示范区。多年来,焦作市的试验示范始终没有停止,2013年还与河南省植保站、河南农大合作,在发病较重的南庄镇青龙村进行了防控小麦全蚀病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示范,为焦作市科学防控提供了依据,也为群众自觉防控树立了榜样,带动大田开展普遍防控。
   (二)技术措施
   1.农业防治。重病区轮作倒茬,改种蔬菜、棉花、油菜、春甘薯等非寄主作物。平衡施肥增施有机底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施用化肥应注意氮、磷、钾的配比,适期晚播等。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减轻全蚀病危害,延缓病害的扩展蔓延。
   2.化学防治。土壤处理:严重发生区域,麦播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亩4千克,加细土20~30千克,翻耕后均匀撒施再混土。药剂拌种:用2.5%咯菌腈20毫升/亩加3%苯醚甲环唑40毫升/亩加水250毫升混合后,拌麦种10千克。或用12.5%硅噻菌胺20毫升/亩拌种。药剂喷洒:小麦返青拔节期,用12.5%烯唑醇30克/亩根部喷洒两次。
   二、综合防控成效
   多年来,通过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不懈努力,小麦全蚀病发展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焦作市小麦生产稳定发展。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成效:
   (一)发生分布面积大幅度下降。2014年调查结果显示,小麦全蚀病在全市发生面积比高峰年份下降64.9%,重发生(白穗率在20%以上)面积下降99.5%。
   (二)综合防治效果良好,增产显著。经调查,采用土壤处理、拌种、生长期喷施农药方法的试验区,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7.7%。综合防控示范区平均防效达68.4%,亩产净增116.5千克,投入产出比1∶8.5,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三)社会效益显著。虽然在封锁防控过程中全蚀病发病面积还有一定的增加,但连片发生和大幅度减产地块再没有出现过。焦作市小麦生产连年稳产高产,2014年夏粮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夏粮生产“十二连增”。通过小麦全蚀病的防控工作,宣传教育了群众,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政府形象,群众路线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河南省焦作市农业局 郭二庆 吴小军 何国良 罗明杰 河南省孟州市农业局 卢红林 宋靓苑)
其他文献
据“中国乡村发现网”,原题为“乡愁”vs“乡仇”——我的遗产谁做主?  不久前参加了清华大学徐彤博士主持的一个沙龙,主讲的题目是《我的遗产谁做主》。一开始,他讲了个例子很有意思。德国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村落,与周边环境隔着一条河,这条河为村子营造了很好的景观环境,但却也阻隔了村子与外界方便的交流,只能通过效率很低的摆渡小船来解决。这样的情景下,村民开始要求在河上架桥通路,因为现状的交通环境不能满足
期刊
小麦生长中后期出现枯白穗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小麦穗部部分小穗枯死或整穗枯死发白,枯白穗与相邻健康植株绿色及正常成熟金黄色对比明显;轻则白穗零星点缀田间,重则“白花花”一片,非常容易识别。枯白穗发生在小麦抽穗扬花后,在灌浆期逐渐增多、加重,到小麦成熟期发展到高峰。枯白穗的发生发展已严重影响到河南小麦高产稳产及品质的提高。   一、形成原因   (一)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
期刊
母猪产后不吃东西是生产母猪常见的现象,临床表现为缺乳或无乳,造成仔猪发育不良甚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需引起高度重视。   食滞型 此类病猪多有产后饲喂过早、过多、过精的病史。症见母猪食欲下降,不食,排粪减少或停止,口色稍红或稍紫,口腔干燥,腹部胀满。治疗可用当归、山楂各30克,党参、神曲各25克,黄芪、枳壳各20克,鸡内金、大黄各15克,甘草10克,水煎或拌料饲喂。   风寒型 此类
期刊
番茄植株出现矮化、叶片皱缩、褪绿黄化、生长受阻等现象,表现为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典型症状。可选用“治病、治虫、营养”三位一体、三管齐下的全新理念进行防治。   治病 每亩选用主治病毒病的22%烯·烃·硫酸铜可湿性粉剂16克加58.8%氨酚·葡聚·羟可湿性粉剂20克。   治虫 每亩选用25%联苯菊酯乳油10毫升与除治白粉虱专用助剂20毫升AB组合一套,消灭白粉虱、蚜虫、蓟马等传毒媒介。   营养
期刊
进雏前准备工作 对育雏舍进行修正、清洗、消毒,准备好饲料、常用药品。进鸡苗前两三天,对圈舍进行提温,使舍内温度达到32℃~35℃,舍内相对湿度为60%~65%。   正规渠道进鸡苗 为减少进鸡带来病菌和做到品种纯正,要从正规厂家购买鸡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自留种鸡,自繁自育。   做好育雏期饲养 鸡苗进入圈舍后,首先应饮水。初次饮水最好用凉开水,并加入5%的葡萄糖和0.05%的氟哌酸,连饮7天。饮水
期刊
春暖花开季节,气候宜人。正是仔猪补栏的大好季节,为增加养猪效益,选购仔猪时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内容:   看体型外貌 凡是身腰较长、腹部上收呈扁圆状而不下垂、臀部突出而丰满、背较平而稍宽以及皮薄毛稀的幼仔猪,一般都是瘦肉猪的杂交品种。这种杂交猪育肥时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猪最好腿要长,这样青年期骨架自然放得开,便于短期育肥,且个大体重;肩背宽,呼吸和血液循环相应旺盛,食量大,生长也就迅速。   看精
期刊
本刊讯 4月17~19日,2015全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60余家农机企业、3万余人次参加展会。据悉,今年展会新增零部件展览部分,实现农机整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同台亮相,交流洽谈,共同促进农机行业技术进步。   本届展会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和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共同主办,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协会协办,是连续第三年在郑举办。展会主题是“展
期刊
一是调整肉驴日粮配方,定时测定平衡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含量,对高产、消瘦、体弱的肉驴,要及时调整日粮配方增加营养,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二是高产肉驴群在泌乳高峰期,应在精料中适当加喂碳酸氢钠、氧化镁等添加剂。   三是对肉驴代谢抽样试验每季度随机抽30~50头肉驴血样,测定血中尿氮含量、血钙、血磷、血糖、血红蛋白等一系列生化指标,以观测肉驴群的代谢状况。   四是对肉驴尿酸碱度和酮体的测定产前
期刊
隔离检疫设施 隔离适应舍应建在离肉牛舍较远的地方,肉牛舍大小要根据肉牛群规模、更新率和隔离饲养时间长短来定。肉牛场平均每年母肉牛更新率35%~40%,贸然引进肉牛是重大的疫情隐患。  加强肉牛场出口和入口的管理 出肉牛台是病原传人肉牛场的最危险途径之一,出肉牛台划分为脏区,应安排在场外并尽量远离肉牛舍,冲洗出肉牛台的污水也应避免流向场内。应避免饲料运输车直接进入生产区,饲料库面向生产区的投料口设计
期刊
一根根五颜六色的胶带,捆住了生鲜蔬菜,却让甲醛超标10倍;超市里的活鱼,一方面是新鲜,另一方面可能有禁药残留……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隐含着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媒体曝光再次触动了人们紧绷的神经。  应该说,这些年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而且,从现实感受讲,“舌尖上的威胁”离得越近,人们的忧虑就会越大。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再到“瘦肉精”“皮革奶”……这些原本应该出现在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