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的养女归来灭门,养育之恩如何丈量

来源 :知音·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12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5月4日上午,曾经轰动一时的福建建阳市灭门案落下最后帷幕,凶手郑香莲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被执行死刑。郑香莲原是一名教师,婚前曾在养父母家生活整整16年;入狱后,她写下洋洋洒洒六万余字控诉书,名曰《一个人的抗争》!这背后究竟有何恩怨真相?记者经过多方采访试图还原真相——
  惨绝人寰:“疯狂姑妈”制造惊天灭门惨案
  惨痛定格在2013年8月20日的那天。下午3时许,一名40多岁、面容憔悴的妇女,忽然出现在福建建阳市西门的美墅温哥华小区。
  她名叫郑香莲,1965年11月生于建阳市黄坑镇村,父亲原是一名村干部。由于兄弟姐妹众多,家里贫困,郑香莲3岁那年,她被父亲送给了经济比较富裕的熟人郑永做养女。此时郑永已有一儿一女,儿子郑金华比郑香莲大4岁。两家人当时有个想法,如果郑香莲长大后与郑金华相处融洽,可结为夫妻,但她最终没有成为郑家儿媳。16年后,她嫁出家门,郑金华娶妻生子有了儿女,她也成了妈妈。
  这天,郑香莲是以姑妈身份来省亲。因郑金华儿子郑宇的小孩出生快四个月,作为长辈她一直没前来看望过。下午3时许,她特意打电话给郑金华的女儿郑英,即郑宇的姐姐、自己的侄女,得知郑英正好也在郑宇家中,而侄子郑宇上班不在,她当即打的来到了郑宇家所在的美墅温哥华小区。按响门铃后,郑英为她开了门。进门后,因都是家里人,打完招呼后,郑英便去厨房帮弟媳陈玉洁煲汤,而郑香莲则直接来到侄媳陈玉洁的卧室,与她闲聊了几句。陈玉洁做梦没有想到,姑姑郑香莲会趁着她分神那会儿,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忽然掏出一把早已准备好的斧头,对着她的头和颈部连砍数下。一阵惨叫后,陈玉洁昏倒在地。尔后,郑香莲又飞速来到厨房,趁郑英不备持斧头砍向正在忙碌的郑英的头部,同样一声惨叫,郑英流血倒地。
  做完这一切,郑香莲回过头来发现陈玉洁竟然从地上爬了起来,她又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向陈玉洁的胸部连刺数刀,直到陈玉洁再次倒地不动为止,然后又回头持刀向郑英的胸、腹部各刺一刀。陈玉洁和郑英两人很快悄无声息。此时,郑香莲听见躺在卧室床上的郑宇的女儿在啼哭,她又残忍地拿起斧头对着还在“哇哇”大哭的婴儿连砍数下!可怜这个来到世上才100天的孩子,瞬间夭折在姑奶奶的利斧下!
  连杀3人后,郑香莲仍不罢休——她还要等郑金华的儿子郑宇出现!于是,她稍作镇定,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件干净衣服,替换身上那套沾有血迹的黑色连衣裙,然后躲在郑宇家门口——她知道,下午6时许,侄儿一定会下班乘电梯出现在家门口!
  果不其然,下午6时许,郑宇刚走出电梯出现在家门口,郑香莲趁其不备,先用催泪喷雾对着郑宇的眼睛连喷了数下,随后持尖刀捅向郑宇。郑宇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郑香莲刺中腹部。受伤后的他赶紧往楼梯处逃跑,怎奈伤势过重,走出几步后就疼痛难忍倒在地上!所幸这时郑香莲急匆匆逃离,受伤的郑宇被邻居发现送医院抢救,但不幸的是,郑宇最终因伤势过重不治而亡。邻居简直被眼前的血腥给吓晕了,惊恐中急忙报警,而作案后的郑香莲自知罪责难逃,已于傍晚6时30分许主动来到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投案。随即,她被警方实施控制;2013年8月28日,因故意杀人罪被批准实施逮捕。
  一个人的抗争?收养土壤里那朵花怨恨生长
  “我想对所有关心我的人(尤其我的丈夫孩子婆婆亲妈)说的是:发生任何事,你们都不用难过,如果你们真的爱我,就请设身处地地为我想想,我在七里的16年过的是什么日子;离开七里的28年,过的又是怎么样的日子。请理解我用一生的痛苦经历、非人生活作出的抉择。”——这是身陷囹圄后,郑香莲在狱中满怀委屈写下的6万余字的控诉书,名曰《一个人的抗争》,限于篇幅,只能转述其心路历程——
  郑香莲很小就从邻居口中知道自己的身世,对养父一家的言行都特敏感。每次吃饭,看到好一点的菜摆到哥哥的面前,她就认为这是养父母在偏心,是故意虐待她这个外来人!
  记得有一次,家里炒了丝瓜和马铃薯,郑香莲特别喜欢吃,养父看到她吃了不少,担心她一个小孩不懂节制会撑坏肚子,就让养母去倒掉。从那时起,养父“宁愿把菜倒掉也不让她吃”的情形,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刻下一道阴影。类似的情形日后时有发生,郑香莲更加敏感。九岁那年初秋的一个晚上,吃过晚饭,听到邻居小朋友在外面戏闹,她从后门偷偷溜出去玩,后被不知情的养父关在门外。半夜回家时,她因担心被养父责骂而不敢敲门,只好躲到屋旁一个草垛里过了一夜……这次经历,让她更觉得养父一家都对她异常冷漠。
  郑永一直坚持勤俭持家,在孩子很小时,他都会要求他们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郑香莲从十一二岁起就被安排去割些猪草,而这样的活儿无论刮风下雨都无法偷懒,看到其他小朋友雨天能呆在家里,享受父母的疼爱,她认为养父从来没把她当亲生的,所以才对她如此狠心。小孩都贪玩,郑香莲有时也因此忘了做事,自然会挨骂,她更感委屈,而“寄人篱下”的生活,又让她只能忍气吞声,但内心对养父的怨恨越积越深。后来,还将这种恨蔓延到了哥哥的身上。
  14岁那年,上学迟的她还在读小学四年级。下午放学回来,她坐在厅里写作业。由于厅里灯光很昏暗,而此时17岁的郑金华已有独立房间,且房间白炽灯更亮,他就让她去自己房间写。晚上9点,外出归来的郑金华准备睡觉,发现她还在,就让她在他房间里睡,可郑香莲敏感地以为哥哥是想趁机对她有所企图,于是她赶紧“逃”了出去。这之后,在她的眼里郑金华也成了坏人。直到有一次,她与郑金华一道抬东西,东西意外压了她的腿,她认为哥哥存心想压死她!此后,只要养父和哥哥对她做任何事,她都能臆想出他们是不是要对自己怀有恶意。
  转眼到了1983年1月初,已满17岁的郑香莲在镇上读初中。这时,生母特意来学校给她介绍一名对象柳涛,大她6岁,当老师,人很不错。当时,民办教师也是吃公家饭,能嫁给他就意味着自己将来人生归宿好。郑香莲想上学,但考虑到在养父母家很压抑一心想逃离,她最终答应了这门亲事。于是,那年春节后,她与柳涛按当地的风俗举行了订婚仪式。   1984年7月,柳涛考上了建阳师范,当年9月离家上学,郑香莲也回到镇里上初三。几个月后,郑香莲发现自己意外怀孕。柳涛父母获悉后,坚决要她留下第一胎,颇感纠结的郑香莲只好选择退学。1984年底,她与柳涛结婚,正式离开了生活了16年的养父家。随后不久,儿子出生,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幸福而甜蜜。
  1986年7月,柳涛毕业以正式老师身份回到镇小学任教。她也在丈夫的推荐下,于当年9月被安排到一处名叫红庄的偏远村庄当上代课老师。虽然她初中尚未毕业,但聪明好学,加上丈夫指点,当年她所教的两个班的成绩非常出色。第二年9月,她被调回到镇中心完小。后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完成了大专自学考试,又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书,并获得了教师正式编制。
  至此,郑香莲的人生应该非常圆满。然而,她对当初在养父家那段自认为受虐的日子却始终难以释怀。1986年底,郑香莲因痔疮严重曾去邵武中医院做了切除手术,但此病很易复发,此后多年此病一直陪伴着她,让她颇受折磨。思考病因时,她很自然想到上初中时曾出现过这一症状,当时也向养父提及,可养父只说是吃东西上火了,不以为然,在她现在看来,养父是让她留下痛苦后患的“罪魁祸首”。后来,柳涛因肠结核住院做了手术,她也因喉咙痛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花了不少钱。那段时间,她时常失眠和胸闷。此后,她还去福州、上海等各大医院看过病,但查不出原因。此后十几年,夫妻俩不多的工资几乎都花在了给她看病上。而身边的许多同事都去建阳市区购买了新房,只有他们还住着十几年前的旧房。这让夫妇俩的心里都有一种重压。因郑香莲一直称自己有病,家务活就基本上落到了柳涛身上。时日一久,柳涛再好的脾气也有爆发的时候,郑香莲感觉夫妻情江河日下。最后归结原因时,她认为,3岁-19岁是一个人身体、性格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偏偏这16年里她却受到了养父的“虐待”!毁了她的身体,也严重影响了她的心理健康,使她的性格敏感,人反应迟钝。1998年9月的一天,郑香莲再次提出要去上海找专家看病,和丈夫意见不合发生争吵,她生气不已,不过她很快又给养父“罪加一等”,他如今还拖累了自己的家庭,心中对养父的恨意再度加深!郑香莲心中产生一个疯狂报复念头:“养父毁了我人生和家庭,我也要毁你一家!”
  养育恩如何丈量?血腥后如何解读一地凄凉
  几次看病无果归来,郑香莲好几次在柳涛面前念叨,声称要报复养父。婚后,这种关于虐待与报复的话题,柳涛听妻子说的不少,不过,他自始至终都当做她说的气话,还劝说她:“过去的都过去了,不要纠结,忘记不愉快的,你才能活得开心!”哪知,郑香莲根本没有听进去。更让柳涛麻痹的是,十多年都过去了,妻子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行为。直到2008年1月初,柳涛才觉得妻子有些怪异。
  那天,郑香莲特意去小镇街道的小贩手里买了一包老鼠药拿回家,说要趁着春节过后回娘家时去毒死养父一家……闻此,柳涛惊出一身冷汗,赶紧将她买来的药处理掉,还苦口婆心劝她:“养父一家不管怎么样,在那么困难时把你从3岁养到19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认为受虐待的那些事,其实都是小事,小时候能有几个小孩没有经历过呢?”这些话,郑香莲当时似乎听了进去。事后,柳涛还特别留意妻子的行为,一段时间后发现她并无异常就放松了警惕。谁想2009年9月初,柳涛又发现妻子买回一瓶硫酸,同样说是用来报复养父一家,柳涛只好再次劝说并将硫酸处理掉。然而,妻子两次异常行为,并没有引起柳涛的高度重视。两人还和养父家有走动。柳涛知道养父一家也知道郑香莲对他们有成见,为了不让他们关系继续恶化,他更不敢把妻子想报复之事相告。
  2011年6月,柳涛夫妇俩东挪西借也在市区买了新房。而多年前,郑金华一家也在建阳市区买了新房,但两家来往并不很多。转眼到了2012年4月,郑金华因贩卖野生保护动物被判刑,而此前,养父几年前去世。郑金华被判刑的消息,对郑香莲更是一个刺激,觉得两个“仇人”——一个去世,一个坐牢,她遗憾没有亲手去杀死他们!随着自感身体越来越不好,她担心自己不能等到郑金华出狱那天去亲手报仇,只得加快复仇计划:先去杀郑金华儿子一家,让他痛心疾首!她偷偷准备了一把斧头和尖刀,放在自己的挎包里,每次去养父家聚会,她都带在身上寻机下手,可一直没有合适时机。有天,郑香莲在学校保安室与值班人员聊天时,发现值班室放有几瓶催泪喷雾,想到自己一个弱女子去“报仇”不易,便趁值班人员不注意偷拿了一瓶……神不知鬼不觉地,终于在2013年8月20日这天,她终于爆发!
  记者采访时,关于郑香莲《一个人的抗争》中写的,包括那次写作业险些被郑金华图谋不轨,郑金华讲述了当时的真相。当时是出于关心,害怕妹妹看坏眼睛,而郑香莲当时原本和养母睡同一个房间,当时看到妹妹作业还没做完,母亲又关门睡觉了,才提出让她睡他房间的……而“控诉书”里提到更多的事情,就正如她最亲密的丈夫曾经劝说她时所说的,那些她认为的一些“不公正待遇”,都是当年那种条件下所有孩子都经历过的,司空见惯且不值一提,只是她过于敏感而将其无限放大,甚至放到变异的程度,从而让其内心一天天走向了扭曲,加上她后来在怀疑自己身体有病泥沼里越陷越深,并将所有痛苦蛮横地转嫁到了养父一家人身上!
  面对四条人命的惨逝,所有人都震惊与痛惜!养父去了天国,无法感受此痛;养母难抑悲痛,几度自杀未成,她痛恨当初收养之错;哥哥姐姐们都恨郑香莲的狠毒,同时也悔恨没有用心用情去改变妹妹内心的敌意;而柳涛作为妻子最亲密的人,情知妻子的变化,却疏于沟通和失之大意……很多人,甚至提议对郑香莲早日进行心理治疗。然而,悲剧已无可挽回!对此,一个关于收养与报恩的话题让大家热议,大家纷纷指责郑香莲的不是,是呀,滴水之恩,当涌泉报与,更何况养父一家16年的抚养!再来看被收养,其实,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起点而已,起点的不同,并不能决定人生走向成功或失败,真正的人生,怨不得天和地,怨不得爹与娘,最终要靠自己来把握!郑香莲的悲剧给更多的收养家庭带来了警醒,该如何保护被收养者的身世隐私;在身世秘密被揭后,又该去如何矫正、呵护被收养者的心灵,如何辅佐他们健康成长,成了一个不容小视的课题!
  2014年5月4日,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郑香莲死刑。郑香莲不服,提起上诉。
  2014年10月20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此案,维持了原判。2015年5月4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郑香莲被执行死刑。
  (文章办案单位和罪犯为实名)
  编辑 陈 宁
其他文献
2015年5月10日,浙江青田县刘荣实名在百度贴吧发帖:“浙江青田县公安局鹤城镇派出所副所长陈柳军长期与我妻子有不正当关系。”并附数张两人有拥抱、接吻动作的亲密照。此帖一出,立即引起网络的轩然大波,点击率迅速突破百万。就在网友们津津乐道这是一起普通的捉奸爆料时,本刊记者深度采访了自曝家丑的刘荣,了解到他为了挽救这个濒临绝境的家,为了给不谙世事的女儿一个堂堂正正的天,被逼绝路不得已实名举报的内幕……
【摘要】文学类文本阅读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教材视野下文学类文本的教学路径,可以从对话文本、透视文本、读出自我三个步骤层层推进,铺架学生与文本的沟通渠道,引导学生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整体生命的涌动,使其拥有随同终身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学类文本;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海湾   蓝色的手掌   睡满了沉船和岛屿   一对对桅杆   在风上相爱   或者分开   风吹起你的   头发   一张棕色的小网   撒满我的面颊   我一生也不想挣脱   或者如传说那样   我们就是最早的   两个人   住在遥远的阿拉伯山崖后面   苹果园里   蛇和阳光同时落入美丽的小河   你来了   一只绿色的月亮   掉进我年轻的船舱  
“你来干什么?这里不欢迎你!”2014年12月26日上午,吉林油田职工总医院住院处,病人邹元林正凶狠地往外赶一个中年探望者。  “我来看看你,看看儿子……”中年男子的一句话,令邹元林的回忆瞬间被拉回……  邹元林是松原市宁江区人。1987年,19岁的他高中毕业后,去延吉当了边防兵。小他一岁的高中同学、女友詹薇则考上了松原一所学院幼教班。部队纪律严明,他一年也只能探家一次,偶尔詹薇去看望一下男友,两
南京富商褚成树,为了获得“私生子”监护权,竟将情人李艳残忍杀害。可事后,警方调查却发现,这个“私生子”并不是他的!在看守所的褚成树抵死不信,要知道他的妻子赵玉琼去做过亲子鉴定的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2013年9月27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后,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惊闻丈夫多年隐私,好妻子的天差点塌了   2011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初十,在南京秦淮区瑞金路福满吉餐厅,参加同学聚
2005年3月,在广州新茂园艺科技公司担任部门主管的杨克申来北京参加同学聚会。杨克申1981年出生在河北保定农村,一年前从河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毕业。聚会上,同学说,帮他在北京介绍个女朋友,“相亲对象已经物色好了,是你河北老乡,承德人,名叫王莉莉。”杨克申充满期待。  次日下午,两人在大望路星巴克见面。一聊才知道,比杨克申大一岁的王莉莉出生在承德一个农家,他们竟是河北农大的同届校友,王莉莉是计算机专
丈夫去世,自己身患绝症,为了给儿子钱穆阳挣一个光明的未来,王丽香处心积虑,将儿子“遗弃”在寄宿家庭——美籍华人黄世凯夫妇家中。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善良的黄世凯夫妇两次跨国寻找,钱穆阳的命运将如何?  2012年8月20日,12岁的钱穆阳走进白云国际机场候机厅,就紧紧地拉着妈妈王丽香的手。这天,拥有美国籍的他即将飞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地亚哥(也译圣迭戈)。早在半年前,王丽香就通过中介为儿子申请了美国圣
【摘要】自2017年秋季起,全国开始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这对语文教育也是一大重要变革。部编版语文教材相对于人教版教材,从设置到编排都有了一些变化。本文主要对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写作部分进行了重点分析,探究了部编教材的新变化。  【关键词】部编版;写作;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2017年金秋丰硕的季节,我国的语文教学迎来了重大的改革——教育部出台新的语文教材,
她出生即被遗弃,15岁罹患绝症,19岁因病高考失利,21岁病情复发,她就再也没逃过那一床病榻的拷押。她真的没什么好运气,但,是又怎样?她有亲爱的养母一家,将全部秋萧冬寒默默承担,让她不必悲伤。2012年,她才意外获悉真实病情,2015年,她缝合身世之痛。至此,她已痛快爱过、奔跑过,也早已把两年的生存期活到了第十年!身披妈妈为她锻造的一袭奇迹长袍,她开始抒写一亿万个不止的母女点滴。只是,她多希望这些
秦勇和儿子   从1994年到2004年,中国摇滚乐的NO1是黑豹乐队,黑豹乐队的主唱是秦勇。在这个行业的巅峰上,他如日中天,狂唱了十年,也无拘无束了十年。2004年,事业正处巅峰的秦勇,却突然从歌迷的视线中消失了。这十年,秦勇去哪儿了?   2014年2月14日晚,中央电视台《中国出彩人》的舞台上,秦勇用一首新歌《一起长大》唱出了十年大隐于市的生活—— 父亲突然离世,才意识到自己还不会做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