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逻辑严密的学科。要想对数学概念的认识、逻辑思维的形成和知识的认知、掌握、应用等能力的形成有更高更好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尤为重要。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激发学生听的兴趣,使学生想听。数学教学以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主,数学课很难像语文课那样生动、有趣,因此,要想在数学课上激发学生听的欲望,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要设计好教学的环节,并设置好鼓励和激励的措施。尽管数学课程有一定的枯燥性,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把音乐、游戏、情景剧等引入课堂。
如教学《相反数》教师要求二个学生在讲为课桌前背靠背站好(分左右),听教师口令:“向前2步走”。
师:规定向右为正(正号可以省略),向右走2步,向左走2步各记作什么?
生:向右走2步记作2步;向左走2步记作-2步。
师:规定两个同学未走时的点为原点,用上一节课学的数轴将上述问题情境中的2和-2表示出来。
生: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表示2和-2的点。
师:多媒体展示下图并问:从数轴上观察,这两位同学各走的距离都是2步,但方向相反,可用2和-2表示,这两个数具有哪些意义? <E:\123456\速读·中旬201602\Image\QQ截图20160105143403.png>
生1:2和-2这两个数具有相反意义。
师:回答很好。还这其他说法吗?
生2:2和-2的数字相同(都是2),但性质符号不同。
生3:2和-2这两个数表示距原点都是两个单位(距离相等)。
师:在代数中,把具有上述特点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反数的概念。
师板书课题:相反数。
本节课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和引导学生借助数轴的直观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体会出2和-2这两个数互为相反的意义,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从感性上初步感知互为相反数的意义。整节课学生兴趣极浓,专注之至,发言积极,表现欲强,切身感受着数学课堂的“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说”就是教师在教学时,如何最大程度的通过教学语言使得教学达到有效性?可以结合不同教学内容提炼加工融入一些“趣味元素”,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在最快的时间掌握知识。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比如,一些小口决、顺口溜,甚至利用肢体语言进行演示。例如,在讲授直角坐标系下的轴对称时,关于坐标轴对称以及原点对称对坐标值的影响规律我把它总成三句话,“横轴对称行不变、纵相反,纵轴对称纵不变横相反,原点对称横纵都相反”。这样学生做起题来又快又准,又不需要画图,很省事。在诠释完全平方公式的时候,对于二次三项式的特征把握我总结成“首平方、尾平方、积的二倍在中央、中间符号看前方”;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解时既有口诀“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了”同时,也类似于交通警察指挥交通一样对照口诀编排了一组手势寻找法。对照数轴方向,“大大取大”把双手往右平举通过摆动右手获得解集的直观体现;“小小取小”把双手往左平举摆动左手获得解集;“大小小大中间找”把双手往胸前抱拢获得解集体现;“大大小小找不了”把左手往左摆,右手往右擺,显示什么都没有。这样学生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解法,就有多种感受和方法即让学生学会了多种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达到了最大的课堂效果。
“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和规范性。
对数学符号语言的表述上,要规范不能形成习惯性的错误。比如,在叙述一些数学式子时,表述不正确很容易让学生引起歧义,如“-2a2b3”不能读作“-2a的平方b的三次方”而是读作“a的平方与b的三次方的积的-2倍”。
“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例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激发学生听的兴趣,使学生想听。数学教学以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主,数学课很难像语文课那样生动、有趣,因此,要想在数学课上激发学生听的欲望,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要设计好教学的环节,并设置好鼓励和激励的措施。尽管数学课程有一定的枯燥性,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把音乐、游戏、情景剧等引入课堂。
如教学《相反数》教师要求二个学生在讲为课桌前背靠背站好(分左右),听教师口令:“向前2步走”。
师:规定向右为正(正号可以省略),向右走2步,向左走2步各记作什么?
生:向右走2步记作2步;向左走2步记作-2步。
师:规定两个同学未走时的点为原点,用上一节课学的数轴将上述问题情境中的2和-2表示出来。
生: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表示2和-2的点。
师:多媒体展示下图并问:从数轴上观察,这两位同学各走的距离都是2步,但方向相反,可用2和-2表示,这两个数具有哪些意义? <E:\123456\速读·中旬201602\Image\QQ截图20160105143403.png>
生1:2和-2这两个数具有相反意义。
师:回答很好。还这其他说法吗?
生2:2和-2的数字相同(都是2),但性质符号不同。
生3:2和-2这两个数表示距原点都是两个单位(距离相等)。
师:在代数中,把具有上述特点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反数的概念。
师板书课题:相反数。
本节课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和引导学生借助数轴的直观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体会出2和-2这两个数互为相反的意义,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从感性上初步感知互为相反数的意义。整节课学生兴趣极浓,专注之至,发言积极,表现欲强,切身感受着数学课堂的“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说”就是教师在教学时,如何最大程度的通过教学语言使得教学达到有效性?可以结合不同教学内容提炼加工融入一些“趣味元素”,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在最快的时间掌握知识。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比如,一些小口决、顺口溜,甚至利用肢体语言进行演示。例如,在讲授直角坐标系下的轴对称时,关于坐标轴对称以及原点对称对坐标值的影响规律我把它总成三句话,“横轴对称行不变、纵相反,纵轴对称纵不变横相反,原点对称横纵都相反”。这样学生做起题来又快又准,又不需要画图,很省事。在诠释完全平方公式的时候,对于二次三项式的特征把握我总结成“首平方、尾平方、积的二倍在中央、中间符号看前方”;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解时既有口诀“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了”同时,也类似于交通警察指挥交通一样对照口诀编排了一组手势寻找法。对照数轴方向,“大大取大”把双手往右平举通过摆动右手获得解集的直观体现;“小小取小”把双手往左平举摆动左手获得解集;“大小小大中间找”把双手往胸前抱拢获得解集体现;“大大小小找不了”把左手往左摆,右手往右擺,显示什么都没有。这样学生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解法,就有多种感受和方法即让学生学会了多种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达到了最大的课堂效果。
“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和规范性。
对数学符号语言的表述上,要规范不能形成习惯性的错误。比如,在叙述一些数学式子时,表述不正确很容易让学生引起歧义,如“-2a2b3”不能读作“-2a的平方b的三次方”而是读作“a的平方与b的三次方的积的-2倍”。
“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例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