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面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专业建设的浪潮下,如何保障高质量的本科专业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普通高校都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大多数高校用来检测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多年的实践证明,多数高校的教学评价理念和手段都有待改进。文章以N大学要求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及教师发展以一流专业建设要求为目标进行改革为契机,提出了发展型教学测评的理论,并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改进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评价;教学质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5-002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一流专业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石,是促进各高校特色发展,凝练各专业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为建设一批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高质量本科专业,教育部于2019年4月开启了“双万计划”,即规划建设一万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一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打破了各高校之间的等级划分,让更多的普通高校正视自身价值,挖掘专业内涵及特色,深化教育现代化改革,强化专业竞争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专业建设的本质工作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还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中心,是影响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正确导向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和健全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激励教师全面提升个人能力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举措,是管控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社会对人才的定位和需求发生了转变,高校应重新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专业人才。课堂是一个一般只有学生和教师存在的相对封闭的空间,授课过程也是教师在有限框架内展示自我知识水平、发挥个人能力与魅力的独角戏舞台。在缺乏外界监督和第三方的指导下,具有方向性偏差、学生知识吸收应用不好等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就充当了一个“质量督查员”角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防微杜渐,指导每个课堂都能按照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目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不足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针对整个教学环节的监控和管理的过程,是动态的、可以交互的,能促进教与学、教与管多方沟通和改进的途径。但目前国内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理念构思、评价方式设置、评价反馈程度及评价的运用范围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合理的情況。
(一)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
在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下,一般都按照评价目标设定相关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评价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将目标性方向落实到实操性的过程。评价指标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完整性和适用性不足。
目前,教育界的各类规章制度中没有明确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国内各大高校都按照自身的专业特点和评价需求,自行设计了评价指标。在没有统一的科学理念的引导下,这些指标的设计受各种主观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有一定的缺陷。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课程性质有不同的考核标准,这些指标是否能全部有针对性地衡量和评价,都是值得商榷的。
(二)评价过程缺乏系统性和客观性
评价的主体一般由听课学生、各级领导、各级督导组成。在这些评价主体中,只有听课学生是全程参与了教师的整个授课过程的,是评价的主要主体。其他的主体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多只能选授课教师教授的一两次课进行评价。甚至有些课程的评价结果全部来自学生的评价数据。学生作为一个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该门课程的关键知识点等都不是很清楚的评价主体,只能根据自己对教师的好恶而进行一些颇具主观的判断。其他有能力或者有经验进行客观评价的主体却只能在偶然的一次听课中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这种评价还是具有偶然性的。
(三)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
教学评价不仅仅是一个打分或者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作判定的过程。评价存在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但国内的部分高校却恰恰忽视了这一个关键环节,有的高校甚至不告诉教师测评成绩或者是遮遮掩掩地反馈一下总分,对教师的语句评价或者分数的构成都讳莫如深,更不用提给教师的授课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了。部分高校仅仅把评价结果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支撑数据,这是缺乏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的典型体现。
二、N大学在建设一流专业中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N大学在一流专业建设中,着重强调 “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为责任,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使命。围绕一流专业建设的目标,课堂教学应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一)落实立德树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就给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点亮了指路明灯。
N大学通过重点解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初衷,对标自身实际情况,分步骤、分阶段地开展课程教学大纲调整、弱势专业改造、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名师大讲堂开办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抓课程,抓专业,抓师资队伍,将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
(二)整顿教学秩序,增强教师育人本领
教师是高等学校承担教学任务的主体,应热爱教育事业,应以对国家、对学校、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履行教师职责,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课堂教学的最根本要求,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做到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教书育人的“主战场”。N大学一直强调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秩序管控的第一责任人,应采用各种合理形式管理好课堂,尤其关注学生的 “抬头率”“前三排就座率”。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违纪和不当行为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学生的到课情况进行认真考察。学院要关注课堂教学秩序,并开展定期检查,及时纠正不良现象,对课堂管控不严的教师,要主动给予帮助,提高教师在教学秩序管理上的认识和能力,共同维护好课堂教学秩序。
(三)完善协同育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专业实践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落脚点,高校要以实践类课程为基础,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将理论灌输与技能培养融合,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的性格,提高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能力。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型人才,N大学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制定《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可用创新创业项目冲抵必修学分甚至替代毕业论文,有效地提高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等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
三、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改进的建议
(一)改变高校对评价的错误认知
不少高校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注重对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能力进行诊断,并利用评价的结果对教师进行奖惩,普遍体现在岗位聘用、职级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型人才的存在,也应围绕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来应用管理手段。因此教学评价的实施要轻管理重发展,用发展性眼光关注教师的成长与成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真正落实“评价促进提升”的評价理念。
(二)创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多重指标
评价主体因各自受教育水平、对教学过程的熟悉程度、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层次的不同,对教师评价的重点把握也有所差异。如果都使用相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就会导致某些评价主体对评价指标的解读有偏差,评价分无法客观体现教师的真实情况。
教师针对不同课程的性质和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侧重点应有不同,教学方式或有变化。如果运用相同的指标体系,不加以区分,就无法把握某些课程的特性,从而对教师的正常教学产生错误导向,偏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初心。
因此,按照不同的评价主体,不同的课程性质应设定多套评价指标。根据评价主体、课程性质的不同而运用不同指标进行评价,成功搭建交叉互融的教学评价“立交桥”。
(三)设置有效评价主体比例
有效评价主体是指该评价主体对教师的评价分认定为有效分值,纳入总分进行计算。对评价主体进行比例划分的目的是缓解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过分担心与焦虑。有些教师为了得到高评价分,不敢管课堂教学秩序,不能布置较多的课后作业,不会出太难的考试题,主动降低课程要求,迎合学生的喜好。对督导、领导等其他评价主体,则运用私下拉拢、贿赂等不正当手段。
评价主体比例的设定可以参照文艺或者体育赛事标准,在进行测评分值统计前,删除一定比率的高分和低分,减少极值对测评均分的影响。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发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校的专业建设能力。课堂教学评价并非一成不变的固化存在,应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奎彦.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现场监测的评价方法与程序[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27(2):100-106,111.
[2]郑延福.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2.
关键词:评价;教学质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5-002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一流专业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石,是促进各高校特色发展,凝练各专业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为建设一批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高质量本科专业,教育部于2019年4月开启了“双万计划”,即规划建设一万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一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打破了各高校之间的等级划分,让更多的普通高校正视自身价值,挖掘专业内涵及特色,深化教育现代化改革,强化专业竞争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专业建设的本质工作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还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中心,是影响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正确导向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和健全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激励教师全面提升个人能力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举措,是管控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社会对人才的定位和需求发生了转变,高校应重新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专业人才。课堂是一个一般只有学生和教师存在的相对封闭的空间,授课过程也是教师在有限框架内展示自我知识水平、发挥个人能力与魅力的独角戏舞台。在缺乏外界监督和第三方的指导下,具有方向性偏差、学生知识吸收应用不好等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就充当了一个“质量督查员”角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防微杜渐,指导每个课堂都能按照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目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不足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针对整个教学环节的监控和管理的过程,是动态的、可以交互的,能促进教与学、教与管多方沟通和改进的途径。但目前国内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理念构思、评价方式设置、评价反馈程度及评价的运用范围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合理的情況。
(一)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
在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下,一般都按照评价目标设定相关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评价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将目标性方向落实到实操性的过程。评价指标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完整性和适用性不足。
目前,教育界的各类规章制度中没有明确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国内各大高校都按照自身的专业特点和评价需求,自行设计了评价指标。在没有统一的科学理念的引导下,这些指标的设计受各种主观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有一定的缺陷。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课程性质有不同的考核标准,这些指标是否能全部有针对性地衡量和评价,都是值得商榷的。
(二)评价过程缺乏系统性和客观性
评价的主体一般由听课学生、各级领导、各级督导组成。在这些评价主体中,只有听课学生是全程参与了教师的整个授课过程的,是评价的主要主体。其他的主体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多只能选授课教师教授的一两次课进行评价。甚至有些课程的评价结果全部来自学生的评价数据。学生作为一个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该门课程的关键知识点等都不是很清楚的评价主体,只能根据自己对教师的好恶而进行一些颇具主观的判断。其他有能力或者有经验进行客观评价的主体却只能在偶然的一次听课中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这种评价还是具有偶然性的。
(三)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
教学评价不仅仅是一个打分或者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作判定的过程。评价存在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但国内的部分高校却恰恰忽视了这一个关键环节,有的高校甚至不告诉教师测评成绩或者是遮遮掩掩地反馈一下总分,对教师的语句评价或者分数的构成都讳莫如深,更不用提给教师的授课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了。部分高校仅仅把评价结果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支撑数据,这是缺乏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的典型体现。
二、N大学在建设一流专业中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N大学在一流专业建设中,着重强调 “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为责任,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使命。围绕一流专业建设的目标,课堂教学应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一)落实立德树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就给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点亮了指路明灯。
N大学通过重点解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初衷,对标自身实际情况,分步骤、分阶段地开展课程教学大纲调整、弱势专业改造、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名师大讲堂开办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抓课程,抓专业,抓师资队伍,将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
(二)整顿教学秩序,增强教师育人本领
教师是高等学校承担教学任务的主体,应热爱教育事业,应以对国家、对学校、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履行教师职责,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课堂教学的最根本要求,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做到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教书育人的“主战场”。N大学一直强调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秩序管控的第一责任人,应采用各种合理形式管理好课堂,尤其关注学生的 “抬头率”“前三排就座率”。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违纪和不当行为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学生的到课情况进行认真考察。学院要关注课堂教学秩序,并开展定期检查,及时纠正不良现象,对课堂管控不严的教师,要主动给予帮助,提高教师在教学秩序管理上的认识和能力,共同维护好课堂教学秩序。
(三)完善协同育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专业实践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落脚点,高校要以实践类课程为基础,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将理论灌输与技能培养融合,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的性格,提高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能力。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型人才,N大学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制定《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可用创新创业项目冲抵必修学分甚至替代毕业论文,有效地提高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等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
三、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改进的建议
(一)改变高校对评价的错误认知
不少高校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注重对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能力进行诊断,并利用评价的结果对教师进行奖惩,普遍体现在岗位聘用、职级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型人才的存在,也应围绕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来应用管理手段。因此教学评价的实施要轻管理重发展,用发展性眼光关注教师的成长与成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真正落实“评价促进提升”的評价理念。
(二)创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多重指标
评价主体因各自受教育水平、对教学过程的熟悉程度、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层次的不同,对教师评价的重点把握也有所差异。如果都使用相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就会导致某些评价主体对评价指标的解读有偏差,评价分无法客观体现教师的真实情况。
教师针对不同课程的性质和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侧重点应有不同,教学方式或有变化。如果运用相同的指标体系,不加以区分,就无法把握某些课程的特性,从而对教师的正常教学产生错误导向,偏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初心。
因此,按照不同的评价主体,不同的课程性质应设定多套评价指标。根据评价主体、课程性质的不同而运用不同指标进行评价,成功搭建交叉互融的教学评价“立交桥”。
(三)设置有效评价主体比例
有效评价主体是指该评价主体对教师的评价分认定为有效分值,纳入总分进行计算。对评价主体进行比例划分的目的是缓解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过分担心与焦虑。有些教师为了得到高评价分,不敢管课堂教学秩序,不能布置较多的课后作业,不会出太难的考试题,主动降低课程要求,迎合学生的喜好。对督导、领导等其他评价主体,则运用私下拉拢、贿赂等不正当手段。
评价主体比例的设定可以参照文艺或者体育赛事标准,在进行测评分值统计前,删除一定比率的高分和低分,减少极值对测评均分的影响。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发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校的专业建设能力。课堂教学评价并非一成不变的固化存在,应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奎彦.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现场监测的评价方法与程序[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27(2):100-106,111.
[2]郑延福.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