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充满教育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教师的爱被学生所认可,所接受。这种爱就会对学生产生“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的过程,实现教育的根本功能,从而加深师生间的感情,不断增强教育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师爱就是师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爱充满教育?
  
  一、有“博爱之心”是实施师爱的前提
  
  一个人没有爱心,其行为表现是冷漠、孤僻的;一个老师没有爱心,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紧张、冰冷的。老师应该有爱,还应该是“博爱”。如果—个老师只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那么这种爱是片面不完整的。这种厚此薄彼的爱,只能令学生逆反和抵触。教师的爱应该是公正、无私、平等的。而且,这种爱心表现在教师行为上也是平等的、无私的,无距离感的关怀和帮助。
  
  二、关心学生的细微之处是师爱的基本条件
  
  爱不仅仅是想在心里,挂在嘴上,重要的是体现在行动上。老师应该在日常行为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关心每一个学生,知道他们的点滴需要,和他们零距离的接触,去了解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让师生之间产生感情碰撞,取得学生信赖,让学生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温暖,才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
  
  三、宽容学生是师爱的最高境界
  
  庄子说:君子不为苛察。宽容是教师的最起码的素质,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宽容所释放的爱,更能体现教师的博大胸怀。教师不但要学会怎样宽容学生,而且还应该学会运用宽容培养学生的爱。“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班级是一个大家庭,老师的角色就是“家长”。在班级这个家庭里,总会出现一些错误的事情和犯错误的学生。对于犯错误的学生,首先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而是先营造出一种宽容的氛围,然后耐心地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和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样不但避免了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利于改正错误。其次,学生犯错误总是难免的,不要老记得学生的错误。要学会善于忘记,给学生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也把他们带进宽容的世界。这样,教师在宽容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宽容别人。
  
  四、信任是师爱的最好诠释
  
  没有对学生的信任,就谈不上对学生的爱。一个对学生缺乏信任的教师,就不可能在“传道、授业”中达到“解惑”的效果。当代教育实践证明,信任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因为信任能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动力,干什么事都会让学生觉得“我能行”“我会干得很好”。当学生碰到困难时,他想到老师的信任,就会“强迫”自己努力去克服;当遇到挫折时,他想到老师的信任,就会“强迫”自己重新振作。信任是一种爱,能温暖学生的心灵最深处。信任是一种特殊的鼓励,它能“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
  
  五、赏识是催生希望的师爱
  
  师爱的核心是爱学生,赏识是师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赏识之爱早已赋予新的意义用赏识的眼光去寻找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发展自己的个性。传统的指责和批评的教育方式只能带来消极作用,而善于赏识的教师却能利用矛盾中的积极面转化矛盾,能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赏识、赞美他们的闪光点。这样能使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向良性方面发展。因为,学生都喜欢被赏识,被赞美。
  当然,赏识也需要技巧。在赏识中指出学生的不足,既可以促使学生改正错误,又可以推动学生前进。
  
  六、理解是师爱的高级表现
  
  理解是老师必备的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就是理解。不理解学生……就谈不上教育。”理解,不仅是教育事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必然需求。因此。以“理解学生内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成为现阶段教师必备的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做到“换位思考”,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保护并引导他们的自尊心。另外,教师还应该和学生交流思想,倾听他们的心声,实现思想的沟通。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理解之爱”。(作者单位华县辛庄乡薛史小学)
其他文献
温州市鹿城区从4月份开始陆续推出八大系列“红色经典”纪念活动,通过开展“红色服务”暖人心、“红色记忆”鼓干劲、“红色演出”到基层、“红色歌曲”大家唱、“红色之路”
<正> 一个字几种读音,在方块汉字里是经常碰到的。这种异读现象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在同一个词里的自由变读,如“脓”读n&#243;ng或n&#233;ng,“波浪”的“波”读bō或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的教学过程也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作为基础性、工具性的语文学科,在其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呢?下面就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注重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朗读是感悟文章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文字、培养感情的最有效措
目的:应用多巴胺( dopamine )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进行腹腔注射,研究dopamine对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体质量300&#177;20g,造脑出血模成功后随机分为d
介绍了采用高钙、低铁渣型,改造传统炼铜渣的措施,经过近一年的生产实践,降低渣中铜含量效果明显。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传统的电脑课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目标、讲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
<正> 阳春三月,百花吐艳。在这繁花似锦的季节,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我爱祖国语言美——上海市第二届普通话电视评比活动”,犹
针对陆基武器装备发展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六轮独立驱动装甲车辆,对其整车基本结构、轮毂电机性能、动力电池容量和整车续驶里程等参数进行匹配设计。采用ADVISOR建立轮毂电
我国在现阶段发展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业越来越多,建筑施工中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滑模施工技术是针对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而开发出的
在阅读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感知,它是理解的基础,没有感知便无从理解。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是肢解课文,肢解知识,有时甚至脱离具体的文章、具体的语境,生硬地释词、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