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ru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 1986~ 2 0 0 2年手术治疗的 918例直肠癌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肿瘤所在部位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 (P >0 0 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相关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密切程度依次为 :分化程度 >浸润深度 >侵犯肠管周径 >大体类型 ,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侵犯肠管周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大体类型、生长方式相关 ,其中肿瘤的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及舌下神经孔区肿瘤的治疗方法,选择该区域肿瘤的最佳手术入路. 方法 32例患者采用耳后"C"型切口经髁上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和舌下神经孔区颅内外哑铃型生长的肿瘤,其中神经鞘瘤13例,颈静脉球瘤7例,脑膜瘤4例,脊索瘤3例.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9例.结果本组21例病人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5年.18例患者恢复正常工作,其中7例有声音嘶哑;另外3例患者中,2例生活自理,1例患者术后
目的综述N+-葡萄糖醛酸缀合反应的物种差异.方法根据底物的结构分类,将脂肪叔胺、哌啶、哌嗪、吡啶、咪唑和三嗪的N+-葡萄糖醛酸缀合反应在各物种间进行比较,并运用分子生物
目的 比较在基底节出血抽吸术中不同靶点设定与术中出血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将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出血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以血肿最大层面的中线后1/3为靶点(以下称对照组)28例;以血肿最大层面的外1/3与后1/3交叉处为靶点(以下称外1/3靶点组)56例.两组病例均在CT监控下行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结果术中从穿刺针内流出新鲜血液的,56例外1/3靶点组无一例发生,而28例对照组有2
目的 :制备抗艰难梭菌A毒素的单克隆抗体 (mAb)并鉴定其特性。方法 :用纯化的艰难梭菌A毒素免疫BALB/c小鼠 ,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 / 0融合 ,采用间接ELISA筛选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ARS病毒S2与硫氧还原蛋白 (Trx)的融合蛋白 ,并对其进行血清学鉴定。方法 :克隆编码SARS病毒S2蛋白的基因 ,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 6×His S2硫氧
2003年5月至7月,对我院收治的SARS患者和一般发热病人进行了SARS-CoV特异性抗体测定.
目的观察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作用.方法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制备的大鼠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对再生神经进行电生理学功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MIR)时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的变化和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对MIR的影响,证明内洋地黄素是介导MIR损伤的重要介质之一.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复灌45 min建立在体大鼠MIR、模型.SD大鼠随机分成7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维拉帕米组,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地高
目的 阐明贫铀 (depleteduranium ,DU)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humankidneycell,HKC)的急性毒性作用及损伤部位 ,为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 0 0 63~ 0 5 0 0mg ml的DU溶液作用
目的 探讨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最佳方法.方法分析48例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者术后出现的多种并发症,采取手术取出加残腔灌洗以及病变组织切除术等综合治疗手段.结果本组48例术后效果均感满意,辅助检查显示无肉眼可见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结论手术取出加残腔灌洗以及病变组织切除术是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一种切实有效的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