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艄公”老万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a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日出薄雾,鸡犬相闻。
  万其珍早已收拾停当,在家简单地吃完早餐,带上草帽沿着蜿蜒山道走向他的渡口,等待即将前来过河的村民。
  老万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79岁的老党员万其珍,在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渡口,为来往旅客义务摆渡30多年。只因祖辈的一句承诺,万家的渡船便无偿为当地居民服务了近140年。如今,万其珍的儿子又将接过这杆船桨,把“信义”家风继续传递。
  四代傳承  已是百年
  老万家的渡口建在万家坡,是大沙河的一处弯转所在,河对面是大河坡。在这里,河面变窄,水流渐缓,更易行船。宽约200米的河面,万其珍一个来回需要7分钟,如今每天依然要走上10来趟。
  崔竹清和何支仙老两口每天都要过河喂牲口和种地。早晨7点,他们都会等在对岸,若是没看到万其珍,便会“嗷呜——”的吼一嗓子。过一会,便能看到老万摇着双桨,划船而来。78岁的何支仙说,她从小就开始坐万其珍叔叔的渡船,一共坐了多少年,已记不清。
  一百多年前,万其珍的祖籍地监利洪涝成灾,爷爷万作柱带着4个儿子逃荒至此。淳朴的山中村民接纳了他们,至此,万家在这里得以安居乐业、扎下根来。
  万作柱感激村民的善举,有心报恩。当看到大沙河挡住村民的来往去路,便兴起“义渡”想法。他伐木造船,义务摆渡,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出行大事。
  在万家,村民的恩情被万作柱挂在嘴边,“爷爷说,当地人对我们有恩,我们要知恩图报!”万其珍回忆起从前这样说。
  为了这句承诺,爷爷摇了30多年的桨传到了父亲万树材手中。20年后,又传到叔叔万树荣手里。作为家里第三代“义渡”人,79岁的万其珍也将把这个任务交给儿子万方权。
  四代传承,已是百年。
  万其珍常说:“欺山不欺水”,这是祖训,也是万家代代相传的责任。对于乡亲们的安全,老万家看得比天大。正是这份责任和担当,万家义渡140多年,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2006年,在湿滑山路上,万其珍不慎滑倒,摔断了胳膊,但他一心想着的还是他的渡口。他给儿子打电话,说自己不能摆渡了,想要他回家。远在外地的万方权立刻回到了家乡,除了照顾年迈父亲,他更觉得是时候要接过这把桨了。
  伤好后的万其珍又回到了渡口,一干又是十多年,儿子万方权和孙子万秋林工作之余便来帮忙。“我还划得动,先让他们干自己的事,哪天划不动了,他们再来。”万其珍说。
  一天不停  一文不收
  “以前,大河坡那边住着几十户居民,后来异地安置,把他们都迁到了交通方便的万家坡这边。但依然还有几家坚持住在河对岸,他们每天需要过河伺候土地和牲口。”三里乡政府的刘守超介绍。
  “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大家都迁到了好地方,坐船的人越来越少了。”万其珍说,“在十多年前,渡口还是很热闹的,一天来回70多趟,尤其是农忙时节,半夜12点才得收工。”摆渡30年,老万记不清到底渡了多少人,记不清多少个深夜里被“嗷呜——”的喊声叫醒,接送待产的孕妇或是突发急症的病人。
  如今,渡船存在的价值依然不小,除了10多趟的固定乘客,这条小船还是逢年过节众多村民去往对岸祭祖的最便捷方式。“除了这里能渡河,别的渡口还要走十多公里,坐汽车更要多花几个小时。”刘守超说。
  除了这个渡口,附近还有两个收费渡口,每人过河需收5元。当记者问起,是否想过适当收点钱补贴家用。万其珍严肃地说:“爷爷去世前叮嘱过,万家渡船一天不能停,钱一文不能收。”
  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在“义渡”,老万家祖辈的生活都很清贫,种地、养猪大多时候只能靠女眷忙活。而到了万其珍这一代,日子渐渐好过了些。
  “国家每月给我发些工资,儿子在村里有些产业,生活都很好。”万其珍说,“就连这船,都是政府新配的铁船,更安全。”
  县交通部门不仅为万其珍提供生活补助,也为行船安全制定了更多规则,为老万定下了“三不渡”的准则:吃饭不渡、夜晚不渡、洪涝不渡。万其珍笑着说:“除了涨水不渡,其他能渡就渡。”
  万其珍的儿子万方权回家后,在村中发展种植产业。作为党员和产业带头人,他带领100多户农民种植近200亩蜜薯,亩产近2000公斤,销往各地。
  百年渡口  信义传承
  这两年,万其珍的渡口多了几样新事物。一杆标有“百年信义渡口”的标牌下是新扩出的一个小广场。广场前方竖立着一块红色展板,上面印着党旗与入党誓词。广场旁边,是与“百年渡口”相关的党史故事展板。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万其珍的渡口正成为一座鲜活的红色教育展览馆。
  8月24日,建始县公路管理局组织离退休党员到三里乡大沙河村渡口,开展“学党史、忆初心、话传承”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体验活动。
  活动中,大家重走红军路,边走边听老党员讲解“红军路”历史和万家四代人“百年义渡”事迹。
  在“百年信义渡口”标志牌下,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歌唱爱国歌曲。现场,万其珍给大家讲述当年贺龙元帅率军攻打建始县趟水途经渡口的故事,讲述建始第一任县委书记聂维祯等革命先烈过渡的故事,并带领党员登上渡船,体验义渡,见证“信义”的百年传承。
  “大家好,我是万其珍,我们家在大沙河义渡是从爷爷那一辈开始,到我这已经是第三代人了……”万其珍的这句开场白,今年已经在渡口的各种活动中用过几十次了。从建始县到恩施州,从省内到省外,很多团体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都把这里作为一个站点,聆听老人生动地讲解。
  几年来,万其珍荣誉不断,他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候选人物;成为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入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但成为“名人”对万其珍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采访结束时,万其珍刚刚渡完一趟,他穿着宽大衬衣,戴着旧草帽,脚上踩着结实的草鞋。走到岸上,他拿起船上的水桶,舀起清澈的河水,不停冲刷水泥做成的小小码头,不让泥尘弄脏船客的鞋子。做完这些,他又回到渡口的小屋,等待着下一波船客。
其他文献
山西在抗日战争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打击日本侵略军的主战场之一,是八路军总部及三大主力师所在地,是创建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山西军民夺取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不但对山西的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精心谋划、精密部署,而且对在山西开展的关键的、重要的战役战斗进行具体指导;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驻扎山西,具体领导开创了山
期刊
湖北省“头号工程”花湖机场年底校飞、即将投运,容百锂电、三安光电、芯映光电、瑞华光电等项目相继启建、投产,鄂州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提速……近年来,鄂州接续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提升年和攻坚年三大行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记者近日实地走访鄂州,探寻当地如何“活水养鱼”,书写优化营商环境的答卷。  靠前服务,注入“源头活水”  眼下,位于鄂州葛店的湖北三安光
期刊
“自从有了科技特派员,咱们深山里的茶叶品质变好了,大伙的收入也高了。”鹤峰县的茶农们激动地说道。  让乡亲们交口称赞的科技特派员帖军,是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从2015年开始,他带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服务团队,来到武陵山,助力脱贫攻坚。  “鹤峰县邬阳乡是恩施州最偏远的乡村,去一次要7、8个小时,盘山公路转得人晕头转向。”帖军回忆,2017年以前,他每月多次往返学校和鹤峰,只为破解当地茶产
期刊
邓中夏和李启汉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我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他俩是同乡,是朋友,是郎舅,更是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共同用生命和热血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书写了不朽篇章。  早期党员  邓中夏,1894年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太平里乡邓家湾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勤奋好学,1915年考入长沙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1917年考进北京大学文科学习国文。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邓中夏有幸与之结交,在
期刊
为解决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大冶市着重在住房保障领域重点发力,聚焦困难家庭居住保障、老旧小区提档升级、物业服务品质提升等,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努力提升群众居住获得感、幸福感。  建设:促城市活力  “我退役之后一直住在农村,在城区没有房子,没想到这么快就分到了公租房。住的问题解决了,感觉生活压力也就没那么大了。”原边防某部队退伍老兵周国桦,退伍后来到大冶市打工,没有稳定的收入来
期刊
近日,正值新姜采收上市季节,在来凤县大河镇茶园村绿葱葱的生姜基地里,省级科技特派员、来凤凤头姜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延富正一边亲身示范手把手教授,一边讲述生姜栽培技术经验。  作为湖北省级科技特派员,田延富让来凤县“姜山”变“金山”,化科学技术为产业星星之火,开辟农民增收新路径。  “一开始我不会做的时候,第一年也没有产量。像我们不懂的,随时问他都行。3年时间,我从10亩种到了40亩。”大河镇茶园村姜农
期刊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化,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廊坊在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推进中,作为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区的重要城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目标,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然而,廊坊现代服务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集聚度差等问题的挑战。
  本文以廊坊市现代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廊坊市现代服务业的总体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同时以京津冀地区为参照系,运用偏离份额法对廊坊
竹山县麻家渡镇桂花树村一组施家湾有3间土房,因是著名劳工大律师施洋出生地,被列为施洋烈士故居。曾经年久失修的土房如今焕发出光彩得益于一个人,他就是农民党员施玉红。  施玉红1961年出生,是当地的一位普通農民党员,因为从小就在施洋故居旁长大,经常听老一辈人讲施洋的故事,还从历史课本上了解到“二七大罢工”这段历史,耳濡目染中逐渐对施洋产生了崇敬之情。  施洋故居年久失修,3间老屋摇摇欲坠,施玉红看在
期刊
“爱在七夕·防疫有我”——这是今年8月宜昌市西陵区妇联牵手云益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的专项公益活动。40多名志愿者集结在一起,深入大街小巷,投入到防疫宣传和消杀工作中。这既是西陵区众志成城、同心战疫的真实写照,也是西陵区群团“联姻”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今年,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先后波及多个省份。西陵区群团组织迅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部署,广泛动员311家社会组织,
期刊
在襄城区周家冲社区,有一位老党员李增令,91岁的高龄,党龄就有73年。老人家在岗时兢兢业业,离休了仍然坚守本色,为组织分忧、为党员服务。  1930年9月,李增令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县。15岁时,他参军入伍,成为部队后方的卫生员,相继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8年,李增令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成为他人生的指向标。  1979年秋,李增令从部
期刊